第七十九章 名动人心

“亦以大王为天下之雄主,忠臣烈士,毕集秦庭故也。”————————【东周列国志】

皇帝知道,郑玄已经彻底对他表示归顺了,至于他的年龄问题,眼下到不需要考虑,毕竟他事先已经通过各式各样的试探与铺垫。譬如在长安郊外当着崔烈等人的面说‘学以致用’、在河东战场上对荀攸解说《孟子》‘人心齐一’,以及最近的‘格物致知’。这些铺垫已经让众人充分认识到皇帝的经学功底,还让众人对皇帝解说经书的行为有了心理预期。

既然皇帝有那个能力和才智注释经书,众人也没有拦着的理由,毕竟皇帝才是做这个蛋糕的人,也是决定分蛋糕的人。谁若是不同意,不仅可能会失去获得蛋糕的资格,更有可能面临掀桌的风险——只要皇帝一直把此事拖着,把这辈人拖死了,岂不是谁也得不到?

所以利益共享才是最明智的选择,他们犯不着当恶人,把做蛋糕的皇帝拒之门外。

有了郑玄、赵岐这些大儒的鼎力支持,加上杨彪、桓典、荀悦等人在世家、士人中间的名望,这部《钦定十三经章句正义》尚未开始编撰,便已收获了无数人的注目。

“如此盛事,青史之上足以大书特书,倒是要恭喜叔父了。”小小的别院之中,敞开的轩窗之下,荀攸笑着对荀悦说道。

“这也是我颍川荀氏之幸事。”荀悦语气平静,不矜不喜,很有士人荣宠不惊的风范。他目光深沉的看了荀攸一眼,将手上的笔搁下,随意的翻动着桌案上的简牍与缣帛:“可惜的是我这《汉纪》尚未编完,便又担负了《十三经正义》的编修职事,一事未成,一事又起,就怕的是最后两头都没办好,误了陛下的托付、失了天下士人之望。”

“事有轻重缓急,叔父不见崔侍中这几日忙着整理家中经传注疏,俨然是打算一心放在《十三经正义》的编修上了。哪里记得自己肩头还有一个搜求图书,以编订《皇览》的职事?”荀攸忽然瞧了瞧桌上的那几份尚未整理好的《汉纪》草稿,感慨道:“文治武功,哪一项不是伟业,陛下要两者并举,真是好大的气魄啊。”

“你莫要拿我与那‘铜臭’相提并论。”荀悦并不觉得好笑,他板着面孔,引用《中庸》里的一句话答道:“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话毕,他复又说道:“蔡邕、杨彪等人尚且编著《汉记》、崔烈正编订《皇览》、还有老夫也在奉诏修订《汉纪》以供御览。更别说秘书监一直以来都在整理图籍,赴民间搜罗图书——前些月还因河东一事,从各家手中收来了大批典藏。陛下所图非小,绝不仅是想做中兴之主那么简单,而是想做创业之主。”

“文治武功。”荀攸回想起皇帝不断推行的新政,以及整顿朝廷百年沉疴积弊的决心,点头附和道:“如若诸事皆成,历数汉室二十余位先帝,恐无人能及陛下之功业。”

荀悦古井无波的脸上难得挤出几分笑意,似乎与有荣焉的说道:“十四岁、十四岁啊!放眼古今,有几人得逢圣主出?且说卢公,如若没有那场病,岂不是……”

“叔父。”士人私下里素有来往,卢植当年在赴任九江的路上曾与隐居颍川的荀悦见过几面,荀攸担心他伤感,及时打断道:“人各有命,不能强求。”

荀悦却是想起,在孝灵皇帝的时候,卢植曾与杨赐、马日磾、蔡邕等人在东观校正‘五经’,刊刻于石之后,四方士子云集雒阳,观瞻摹写,来往车驾日以千计,壅塞街巷。

光只是校正六经文字,熹平石经便成了儒生士子读书研经的范本、标准,而这次《十三经正义》若是编修完成,又不知会引起何等样的轰动。

见他发怔,荀攸不敢打扰,只坐在他对面,无事可做似得盯着桌案上的草稿,试图一个个辨认那倒着的字体。

“近日你应听闻,朝中有不少人自荐,想参与《十三经正义》的编修。”良久,荀悦从未来的畅想中回过神来,对荀攸说道。

荀攸有着平尚书事的职权,在承明殿见过不知多少类似的奏疏,点头说道:“都是想借此扬名,或是传继家学的。”

《十三经正义》的编修工作由诏书正是下达之后,不仅是普通士人们期待着这帮宿儒能通力合作,打破古今经学以及经学世家之间的桎梏,编撰修订出一部儒家的旷世巨作来。就连明经科博士韩融、缪斐,光禄大夫伏完,议郎孔融这些成名已久的大儒都动心不已,一个接一个的上疏自荐,请求献出自家关于经学的注释作参考,加入到《十三经正义》的编撰中,那怕是做个刀笔吏。

毕竟这不仅是关乎自身名利,更是关乎家传,参与编撰的人肯定或多或少的存在私心,会把自家的注释大篇幅的充入其中,这样一来,其余未能充入的别家注释就会被排挤掉、边缘化。等到此书普及天下,成为策试取士、读书育人的官方经典之后,其他家的注释就要被湮没到历史的尘埃里去了。

青史留名,将家学变为官方典籍、国家意志的一部分。

如此大的名利诱惑,即便是已经官居司徒、录尚书事的马日磾都有些动心,何况是其他人。

“这些奏疏里不乏韩公这样的名士大儒,却都被国家扣下了。”荀攸用轻松的语气说着,像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没说准,也没说不准,这种事情,不拿出点真章出来、或是不拿什么让国家满意,即便是再有名望的大儒也别想着参与。”

“国家这是要借此事,一举收天下大儒之心啊。”荀悦颔首说道。

是否同意让其余的儒士参与编撰,这个决定权在皇帝一人手上,旁人无从置喙,只要他拿着分蛋糕的刀,就会有无数的大儒名士上赶着求他分一杯羹。荀悦有理由相信,只要过些时日,等这个消息传到关东乃至于天下之后,海内但凡对名利有心思的名士们,将无不趋之若鹜的赶赴长安。

一辆公车都不用出、一封诏书都不用下,自会有人集于殿下。

“这是阳谋,也是国家所常言的‘互利共赢’。”荀攸此时是越来越佩服皇帝的手段了,他原以为皇帝擅自对经书作解、甚至是否定他人之注,势必会引起其他家的质疑。没想到皇帝居然会选择以自己为主导,召集主要的几家经传士族共同编修注释经书,而且这经书不是传统的‘五经’,而是把其他不受主流重视的《孟子》等书提高到与‘五经’并重的地位,一同归纳为‘十三经’,这让传习此类经书的世家无不感激涕零,恨不得剖肝相效。

君不见,花了一辈子时光注解《孟子》、并为此书宣扬的赵岐在当时感动的都要哭了么?在这个时候,要是有人敢对此抨击一点不好,恐怕不用皇帝说话,那人就将遭到无数人的口诛笔伐。

这就是利益共享的魅力,皇帝善于利用外界的压力逼迫他人跟自己统一战线,也善于使用利益将人聚集在他身边。

“饶是如此,仍有些人在背地里说些怪话。”荀悦忽然说道,眉宇间有些不高兴:“说陛下欲删改经义,成一家之言,而废各家之说,是为专断。”

“他们那是酸的。”荀攸摸了摸袖口上的花纹,不以为意的说道。

“酸的?”荀悦没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荀攸想起皇帝偶尔说出来的一句话,仰头看向荀悦,复述道:“他们只知家传微薄,参与编修无望,所以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

“喔……”荀悦似懂非懂的应了一声,也不再纠结这个,继续说道:“且不论他们是不是因为妒忌,还是旁的缘故,都不得让彼等阻碍这项‘百年大计’。”

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十三章丨不密失身第三十七章 教于宗室第五百六十六章 择人任势第五百七十四章 虑敌不周第三十四章 遭慈亲忧第一百八十四章 发号施宪第三十一章丨急击勿疑第十七章 京室为墟第十二章 师友相从第五百四十四章 火之始然第一百二十四章 用人疑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累及无辜第二十六章 绳以记事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二百一十二章 草枯水涓第五百零三章 筹画所料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伤三伏第九十九章 钱谷出入第二百五十一章 饥时理会第五百三十九章 谳不得实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辞恳切第二章 海内儒宗第四十一章 微过细故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谬第十五章 温生绝裾第五章丨往事回顾第四百七十七章 兢惕在心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亲是任第一百二十一章 弃旧图新第二百二十六章 狐死首丘第二百九十章 知止则殆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长风生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坚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举燧燔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三百零九章 暂告靖安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安乃任第二章 海内儒宗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五百七十三章 旋至辄兴第二百二十五章 贪官图爵第四百三十五章 才力将淹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九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二百八十三章 蔓草根植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绵第四百六十一章 辅马相依第九十一章 殿前郎卫第一百八十四章 发号施宪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义行第一百零八章 乘舆荡尽第六十二章 驰高鹜远第四十三章丨夜分乃寐第二百九十三章 劳人草草第四十八章 荐可黜否第七十八章 宣平学市第五十一章丨兼权尚计第八十七章 御书钱范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后失人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转直下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贼众第二百三十八章 悬军深入第三百二十一章 视事如纹第五十一章丨兼权尚计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属第五十八章丨单见浅闻第三十八章丨柏梁台上第五章 旧部星散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过如是第八十二章 何以自新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为第五百二十一章 刚而犯上第八十八章 豪气峥嵘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七十一章 可烦传语第一百四十章 实情错落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离拥肿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五百一十二章 浮光跃影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败将亡第二百七十九章 据相运筹第十二章 算我师旅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应走耳第十三章 势危而走第一百八十一章 别开新面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夺食第二章 见微知著第一零七章丨灞桥折柳第一百零九章 粮谷居奇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七十九章 名动人心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难逃第七十五章 病染膏肓第十八章 兴师问罪第一章 行道迟迟第二百章 丧将失恃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