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的小型飞船驶向陨石区,一边把航道上的陨石推开,一边向大型的陨石上打下纳米罐。
每一个纳米罐都是高十米,直径五六米的大块头,里面有一半的空间储存着大量的能量纳米粒子,另一半空间里,是一个能量纳米自动工厂,还有储能舱。
当纳米罐被打下,储存的能量纳米粒子就会释放,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笼罩附近的区域。这一片陨石区远离大型星体,没有引力潮汐和空间乱流,非常稳定。这些纳米粒子会在陨石区形成一个富集状态,最后把整个陨石区都笼罩起来。
而内部的纳米工厂会随时临测附近的纳米粒子的浓度,当低于警戒线后,工厂就会启动,源源不断的生产出纳米粒子来补充。
因为纳米粒子是能量形的,所以不需要物料的补充,只需要给它补充能量就可以。有了灵源之后,现在张启帆根本不考虑能量的问题,十吨灵源,够制造出把整个陨石区都覆盖起来的粒子了。
这种能量纳米粒子是莉捷丽斯的能力,做为星际幽灵,莉捷丽斯最擅长的就是隐匿潜伏,这种纳米粒子就是其中一种隐匿的技能。
不过莉捷丽斯虽然掌握这种隐匿能力,但想把它们独立出来,形成一种谁都能使用的技术,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直到张启帆获得了泰坦人的能量技术后,这种能量粒子隐匿技术才有了突破。
结合泰坦人和星际幽灵的能力所研发出来的能量粒子,具备着迁移大部分探测波动,包括思感的能力。因为是迁移,而不是屏蔽,所以隐蔽性更高。
如果是屏蔽了侦测。那陨石区这么大的面积就会凭空消失,谁都知道有问题,就好像黑洞一样。虽然谁都不看不到它,但谁都能知道它在哪里。
但是迁移的话。侦测波传递到这里,直接被迁移到另一面,很难会发现这里凭空少了一大块空间。所以,除非距离很近了,否则就算是那些蛇人,也很难从几光年外探测到这里的情况。
巨人号,鲲鹏号,海妖号等三艘人类母舰和一连串的飞船。顺着开拓出来的航道,深入陨石区内部,等所有飞船进入了航道,原本移开的陨石又全部推了回来,把航道重新封死,打上能量粒子罐,等粒子把陨石区全部笼罩起来后,这里就彻底隐形了。
当然,这种隐形并不是物理上的隐形,而是类似雷达上的隐形一样。快子探测器甚至思感,远距离时都很难穿透能能量粒子。只有距离近了,通过红移蓝移等光学手段。才能发现这个区域的存在。
宇宙实在太大了,如果真需要几光年的近距离才能发现的话,要发现这片区域的难度就比在太平洋上找到一块特定的暗礁还要难千万倍了。
把舰队藏到这里面,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应该是很安全的。当然,这种隐匿,张启帆觉得应该瞒不过星晶女王,以星晶女王这种计算力,少了这么一大块区域。她肯定能发现。不过,如果在隐匿之地里。再进行二次隐匿呢?
布置好隐匿之地后,张启帆知会了刘婧和董安。让她们直接转到隐匿之地。她们的飞船离开盘龙星,以一百倍的光速行驶了两三个月,再有一个多月,就能到达隐匿之地了。
蓝晶文明的主星位于猎户旋臂中段,靠近边缘的地方,距离盘龙星域有五千光年左右的距离。这么遥远的距离,张启帆自然是不准备把所有人都带上,小宇宙能装多少,他就带多少人,其余的全留在下来,做好接待盘龙人的准备。
张启帆同意拉盘龙人一把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只不过冲着李重楼的面子,还有安抚麾下那些人类转生的巫妖们的心情。毕竟盘龙人的人口数量高达一千多个亿,光是首都盘龙星就有一百五十亿人了,如此巨大的人口数,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张启帆原本的打算,就是传输一些技术资料过去,帮他们提升一下战斗力,顺带弄几个黑科技出来就行了。
可是关于星晶女王的推测,让人类的价值大大提升,几十万人类里,研究人员才五六万,就已经创造了这么大的价值,如果是一千多亿的人类,会不会再创造出更大的奇迹呢?
人类的确是一个很神奇的物种,他们和纳特人的差距很小,甚至都可以通婚生育,可是纳特人却远远没有人类这么富有创造力和想像力,脑洞也没有这么大。人类竟然可以在还是一级文明的时候,就凭想像去描绘了五级文明甚至六级文明的一些情况,在这别的文明来说简直是不可想像的。
安东尼奥证明了人类的价值,张启帆自然不愿意放过这些充满价值的生物。
隐匿是专门建造来给盘龙星的人类避难的,趁着蛇人和泰坦之王都无暇关注他们的时候,尽量把所有人都迁移到这里面来。相信,凭借着永生不死,灵魂联系,科技代差,还有李重楼这个充满威信的二当家,张启帆可以毫无困难的把这些人口和资源据为已有。
甚至不需要考虑盘龙集团的高层会不会同意,不同意的话,转生成子民就是了。
未来的一段时间,盘龙集团将组织起大规模的运输船队,陆续把整个盘龙星域数十颗殖民星,数百颗资源星上所有的人口和物资,全部运送或拖到隐匿之地来。而隐匿之地将最大限度的为上千亿的人口提供一切生活所需。比如粮食,水,能源。
张启帆手中最充足的就是能源了,而以他所掌握的科技,有了能源,基本就有了一切。比如一个拳头大小,却能燃烧几万年,放射光热照亮几百万平方公里的暗物质‘太阳’,比如氢氧收集器,然后合成水。而氢和氧都是陨石带最不缺乏的元素。
所有的这一切,都只需要能源而已。
谢谢黑眼可可,星眸红唇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