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正凉风新发

李威还在长安。

以他的性格都很想打造一个和谐社会,但这永远是不可能的,若是讲师,玩玩小心眼,若是村夫,捋起胳膊肘儿比粗更狠,到了朝堂上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李敬玄与刘仁轨的争执,亲眼目睹,不得不防万一。

于是留在长安,讨要各种物资,粮草、帐蓬、兵器、马匹、车辆、盔甲、一些扎营修建工事的工具、药材、衣服、防守与进攻的器械。实际上李敬玄也害怕,讨要了一批,可不懂,没有要全,李威拿着清单,天天追要。

这时候也不能顾国家财政压力了,先将东西运到青海,心里面才踏实。否则后方有小人捣鬼,扣压物资。十八万人,可不是一万八千人,到时候麻烦才真正大了。不是没有可能,而是很有可能。

人在长安,披着太子的外皮,父亲大约感到愧疚,要也好要。于是大量的物资,以及无数的民夫,还有牲畜车辆,浩浩荡荡地赶赴都州。所以不亲自作战指挥不知道,象这一场大的战役,对国家财政的压力会有多大。胜了还好,若是败了,就是唐朝,也极为吃不消。

然后将各地的军队截留一部分。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前线是十八万人,当真自己去了,就能让所有将领静伏?因此,得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作为心腹军队。截留的皆是各地赶赴青海士兵中的壮士。当然,还是以长安与洛阳两地的羽林禁卫为主。

与秋仁杰魏元忠做了一些简短的交谈,将他们送出长安城,李威就将这些将士召集,一共六千多人。有的还跟随他去了南诏立下战功,得到升迁。十八万人若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壮观的景象”不知道。那一天晚在姚州城外的作战,七八万人,已经觉得无边无际。就是眼前这六千多人”站在一起已经非常壮观。

等到完毕,李威问道:“你们知道你们将要到什么地方作战吗?”

“青海!”

声音很大的,但李威不信,西南一役,可是亲眼目睹,论阵型齐整,羽林军当为第一,平时就以仪仗为训练的主要内容。但一打起来,牧L了,甚至一个个手足无措”还不及那些看起来松松垮垮的老油条兵。

又说道:“但是孤很担心,孤虽不常过问,可听到民间的许多议论声,说你们靠你们的祖辈余荫,进入羽林亲卫中,只是想混个出身,平时打架斗殴,吃喝嫖赌,般压良善,斗鸡溜狗”甚至许多老百姓都认为参军为耻,而是不荣。你们说是不是这样的?”

人多声音再大,也听不到,因此”有传令兵一道道复述,将李威原话传达下去。

静默了一会儿”有的羞傀,有的不服,最后答道:“不是这样的!”

“是不是,孤将拭目以待。你们都是两京子弟,平时自傲其大,不错,有骄傲的理由,你们是大唐京城弟子,是功勋后代,为什么不骄傲。但现在小小的吐蕃,在我们大唐的边陲嚣张无比,你们说怎么办?”

“打,打他的娘!”

“但不是嘴上说打就能打得赢的,所以从现在起,跟孤练军。“

激发了一下士气,开始强练士兵。

这些大老爷们是最难管制的,一个个桀骜不驯,军纪松驰。所以将他们全部拢于自己管辖之下。也不是全无益处,有许多将士爷爷父亲,就是将领出身,弓马大多娴熟,而且也很骄傲。是两面剑,用得好伤人,用不好伤己。但总体来说,亲卫战斗力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然后将截留的壮士充塞进去。到了他离开时,这一支军队达到了一万两千三百余人,从中选了选,最强悍的士兵,选了一千五百人,当作了陌刀手。陌刀可以说是这个冷兵器时代最凶悍的兵器,若是臂力好,能一刀将一匹战马生生砍成两半。但作为陌刀兵,对人选要求极高,不是大力士,休想不停息地舞动陌刀。而且陌刀就是直接对付骑兵的,所以还要悍不畏死。

这些士兵已经是等于挑了又挑出来的,就是亲卫,也是经过挑选,毕竟两京需要更多亲卫拱卫,可结果只能选出一千五百名壮士适合作陌刀手。然后各分一半,一半当作了重骑,一半当作了轻骑。在终南山下扎下大营,每天训练。连同陌刀兵也要训练骑术,这是为了不拖累大军速度的。其他士兵骑术、武艺、箭术,还有实战的经验。时间短,起不子多大作用,但就象李威看地图看情报一样,练了比不练好。

练军交给了薛讷,李威继续在讨要物资。呆了十几天,刘仁轨赶到了长安。

本来是“重病”,准备留在谓州养病,听到朝廷的诏书,大惊失色,立即从渭州动身,赶到长安来。

见了面后,立即说道:“殿下,是臣害了你。“不仅是他,这一次出征,有许多原因。但刘仁轨与李敬玄内斗,逼迫刘仁轨返回,李威与裴行俭谈论兵事时,都感到可惜。两人就谈到青海用帅的事。黑齿常之、李谨行走猛将,然而作帅不适合,一是胡夷,不放心,二是难以服众。至于其他人,能服众,李威与裴行俭都没有考虑,再服众,不是前去服众,是前去作战的。要么其他人选,薛仁贵虽败,但若不是郭待封牵制,未必会输得那么惨。这一次兵更多,将更广,又是有备而战,历史上也有著名一例,秦用孟明视。不过也有弊端,薛仁贵个人武艺超群,这注定了他喜欢奇兵走险,容易进入行兵布阵周密的论钦陵罗网中。

而且薛仁贵这种用兵方法,也不大适合统帅十几万大军。要么就是裴行俭,裴行俭喜欢等待战机,而朝廷等不及,本身威望不高,又不适合。只刺下刘仁轨唯一的一个人选”与论钦陵论战。

两人等于是空谈,这是裴行俭教导他以后若有机会为帝君,如何用将。

“孤不怪你,这一次孤答应父皇,是有原因的。“李威将前前后后发生的事,简单抚要地说了一遍。

“是何人?”

“没有想出来。“

“耳殿下”此次不象上次去姚州。“

“刘相公,孤知道,至少我不会自大,也不贪这份功劳。”“那就好”刘仁轨还是狠自责,他只是避祸,没有想到将太子拖下了水,心中十分惭愧。

“不过你来了正好”说一说你的看法。”给李敬玄在青海呆十年,也说不出所以然来,但刘仁轨在青海,却能看到许多真相。听到李谨行使空城计时,李威愕然,道:“他胆好大。”

“此人是一员勇将,殿下前去……定要重用此人。”

“孤知的……但孤倒有一个计策……”

刘仁轨又留在长安”甚至“病怏怏”地看了一下刮兵的情况,然后找到李威,提一些建议。后者没有几人知道的,可李威去便装来到了胡应的府邸。

胡应离开很长时间”连李威都认为胡应在西方遇到危险,可能牺牲,或者成了某一个国家的奴隶。心中很歉疚,让人扣了扣门,门房探出头来,问道:“是谁?”

然后疑惑地看着李威:“阁下是……”

“孤是太子。”

门房慌忙地将门打开,然后跌跌撞撞地跑进去通报。出来一个青年,躬身施礼,李威将他们扶起来,走进府中,道:“你是胡应的……?”

“臣民是他的不孝犬子胡胜。”

“令尊还有没有消息?”

“没有。”

“是孤害了他。”

“殿下这样说折杀了我们。父亲虽然生死两茫,可能受殿下所托,替殿下办事,也是胡家的荣幸。”

“海外遥远,也未必悲嗯……孤心中有数,以后会作补偿。”

“臣民不敢。”

“孤前来,还有一什事相托,不过一次时间不会太长。”

“敬请殿下吩咐。”

“胡胜,你不用拘束,我问你一件事,你家现在与吐谷浑贵族有没有来往?”

“有”,胡胜有些茫然,他家是昭武九姓的胡人,胡应当初性情豪爽,结交了许多朋友,包括吐谷浑在内。后来朝廷开了关市,事实上以前在赤岭地区,唐朝与吐谷浑一直就有互市存在。因为律法没有规定,有些乱,后来正式开了蕃市后,虽要交纳一批税务,人身有了保障,又不会受到勒索,反而互市更兴旺。吐蕃人看到好处了,也学着照搬,然而唐朝人不让汉人出国,返回的商贾多是吐谷浑与吐蕃有势力的人,没有征到多少税,反而凭空增加了许多骚动。最后论钦陵害怕影响吐谷浑稳定,下令停止征税。

胡家在海市里占了一个份额,但根基依然在关中,不是很重视,依然从丝绸之路行商。青海的贸易,也是胡家一个重要的收入。只是不解,太子要询问这个做什么?

“孤想托你办一件事。朝廷即将与吐蕃决战,然而战马不足。灵武与陇右有马,但这些马匹到了高原之上,不能适应青海的气候,速度冲力皆不如青海马。”

“这个臣民都可以办到,不知殿下想要多少匹马?”心中还是不开心,毕竟父亲至今没有下落,可人家是太子,谦卑如此,怨气就少了些。还有梁金柱一案,太子为了力挺梁金柱,不惜掀出那么大风波,可以想像的,一旦太子即位,粱陆二人的前程。这又让胡胜心动。

“当然越多越好。不仅是这件事,大战在即,你担心有可能唐朝与吐谷浑的贸易中断,所以与人合伙,在战前募集了大批款项,带着吐谷浑与吐蕃人所需的瓷器、茶叶、丝绢,前往都州。但因为带的货物多,蕃市无法消化,因此你进入吐谷浑,利用你父亲在吐谷浑的人脉,游说他们发更多的马牛羊、骡驴驮耻,与你交易。可大军一触在发,许多吐谷浑贵族担心战马涌入我朝的结果,你又送出重金贿略,拉拢关系。孤的意思”你明白了吗?”

一开始是不明白的”但说到后来,胡胜反应过来,问道:“殿下是想让臣做斥候?”

“不仅是斥候,会有重用,若你自付能办到,孤到了青海后会给你一个军职。但鉴于你父亲,孤是不会让你冒危险的。

“再民愿意。”

“切记,不但是马,只是马,吐谷浑人会怀疑。”

“喏!”

李威这才离开胡府。军资上不大好调,从东宫里将余款调出十万循钱,让胡胜购买货物,并且暗派人手协助,包括提供牲畜车辆,让胡胜立即将货物带到青海。空缺只好等胡胜返回时,将本金纳还。

这件事无人知道,看到的是太子还在长安练兵,要么讨要物资,要得京城物价飞涨。幸好广通渠竣工,春水始发,漕运不停地将物资从江谁河南河北,向关中发送。就在这时候,丹水渠的中游再次竣工。李威还骑马过去看了看,河流是通航了,因为水源少,依是很浅,不过比原来好得多,甚至一千石船舶,只要小心也能顺利驶达龙驹察。往上去就没有办法了,还继续从陆地,利用骡马,将货物拉到长安。这一批江汉货物到来,长安的物价才渐渐平息。

但时间拖长,开始有人认为太子是怯敌,到了长安变了卦,有意逗留长安不前。

就在议论声响起的时候,五月十八,一大早,城门刚开,李威带着侍卫就出了城。来到大营,迎着清凉的晨风,说道:“起营。”

训练了很长时间,真刀实枪战斗时,未必能派上用场。可练了比不练好,一声令下,三军立即行动起来,开始拨营。

一会儿,营地成了空荡荡的一片。

李威又说道:“出发!”

再不走,估计就有人在上面做趣章了。

军号声开始在薄纱一样的晨曦中激昂的飘荡,一万多大军,带着必备的插重,向西方奔驰而去。浩浩荡荡的大队人马,踏碎了一地的碎米珍珠,然后一粒粒露珠滚入泥中不见。

离开的速度很快,只有少数百姓围观。本来长安城中的百姓还准备象洛阳一样,来一个夹道相送,可等到他们全部起来时,城门外什么也看不到了。

或者眼力好的,能看到远处地平线上,一条隐隐的黑线,最后变成了一个黑点,渐渐消去……(。

第80章 武后杀人 元忠向导(下)第279章 分相权第182章 卜者和山 父之福畤(上)第92章 声东击西(上)第71章 没得救了第180章 韦族家教 春图育女第69章 烟尘第189章 君子欺方 儿母交心(上)第102章 会战(三)第435章 父老犹记宣和事(三)第206章 积寿请罪 少女助医第205章 黑齿惊艳 两个小猪第47章 毁尸灭迹 马踏贺府第95章 第一次亲密接触第50章 三位大贤 指点迷津第330章 孤城绝域画角(一)第57章 封禅的耳光(上)第403章 竿旗过市(一)第29章 轻翻柳陌(二)第15章 为问花何在(三)第157章 启航(三)第294章 乾坤乃大(一)第141章 门阀利弊 凶手始现(上)第430章 听得念奴歌声(一)第20章 驯马三策 圣听远达(上)第53章 三车和尚 割发明心(下)第17章 美女粉丝 论道诗情第76章 报应第215章 乌龟第305章 那更寒虫四壁(二)第70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儿(下)第240章 贵妃第70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儿(下)第132章 春雷(四)第145章 定(七)第175章 试药侍婢 旧燕不识(上)第223章 将军归第118章 凶相初现 以毒攻毒第81章 王八之气(下)第407章 望不尽(一)第28章 轻翻柳陌(一)第47章 毁尸灭迹 马踏贺府第327章 一线青如发第98章 第二次声东击西第197章 刘公妙计 太子领兵(下)第84章 前夕第142章 门阀利弊 凶手始现(下)第373章 香车血斾(三)第344章 非川凄草(二)第52章 黑山之战(中)第154章 问鼎(六)第177章 风轻云淡 花好月圆第53章 黑山之战(下)第76章 东都洛阳 初见父母第103章 会战(四)第345章 非川凄草(三)第310章 江流如此(一)第115章 誓做崔武 不欢而散第7章 春归如过翼(一)第233章 活字周颂 九天吉期第208章 扬威西南的第一战(上)第262章 冲突第228章 贵重大礼 破是不破(上)第314章 方来还有英杰(二)第435章 父老犹记宣和事(三)第337章 蕃胡烟灰(一)第66章 去纨绔吧第459章 三千乐指(一)第13章 宫中立威 将军指点第436章 抱铜仙(一)第393章 忆往难寐(三)第130章 春雷(二)第47章 毁尸灭迹 马踏贺府第48章 打倒贺兰 狄姚拜贴(上)第358章 欲摘弓(二)第187章 对症下药 君子以讽第152章 大案落幕 蕙好小母第9章 春归如过翼(三)第112章 瓦解敬宗 伪交崇俨第53章 三车和尚 割发明心(下)第149章 废地为宝 立体养殖(上)第13章 为问花何在(一)第217章 姚州之战(二)第135章 绝色童姝 毒饼皇后(下)第272章 十二言(上)第270章 大手笔第377章 勇临寒碛(四)第102章 会战(三)第67章 图穷(中)第1章 正单衣试酒(一)第435章 父老犹记宣和事(三)第94章 声东击西(下)第77章 君子之战(上)第10章 平安香帕 祖先鲜卑(上)第75章 兴唐于野 润物无声(下)第312章 江流如此(三)第26章 乱点桃蹊(三)第53章 三车和尚 割发明心(上)第37章 孤身郊游 商人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