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笑柄

诺大的沛,刘阚认识的人并不多,而认识的女人,更是屈指可数。

除了母亲阚夫人和那只有一面之缘,卖酒的王姬之外,也就是吕家的那两位千金大小姐。

不过,说句实在话,刘阚最不愿意见的,就是这两位大小姐。

原因嘛,倒也非常的简单:吕雉太聪明,太精灵,心思缜密不说,和刘阚之间也非常熟悉。

虽然和吕雉只相处了几天,刘阚却能够感觉出来。也许如今的吕雉还没有展现出历史上那位吕后的风采,但就其精明能干而言,已经显示出了女强人的气概。从吕家目前的情况而言,吕公显然有些老了,在许多事情上面,优柔寡断,丝毫看不出阚媪所说的那份气魄来。

而吕雉,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开始执掌吕家的事务,并且处理起来是井井有条。

和这么一个名女人,而且是聪明的名女人相处,哪怕吕雉还是个小女孩儿,刘阚仍感到了压力。

但是,吕家姐妹既然来了,他也不能表现的太过冷漠。

吕嬃还是个浑不懂世事艰辛险恶的小女孩儿,见到刘阚的时候,快活的好像一只小百灵鸟。

不等吕雉开口,吕嬃已经冲上前来,翘脚狠狠的敲了刘阚的脑袋一下。

“臭阚,为什么不来找我玩儿?”

刘阚宽厚的一笑,伸手揉了揉吕嬃的脑袋。吕嬃的个头只到刘阚的脖子,揉起来手感挺好。

毕竟前世已经活了三四十年,在刘阚的眼中,吕嬃活脱脱像个小女儿。

“干嘛动我的头发……人家今天刚梳了头发,你看,你看,一下子就被你弄乱了,讨厌!”

吕嬃说着,从刘阚的‘魔掌’下逃出来,嘟嘟囔囔,一脸的不高兴。

刘阚说:“我们家阿嬃不管什么时候,都很漂亮!”

“真的吗?”

吕嬃惊喜的抬头看去,脸上流露出一丝小女儿的羞涩。不过随即又说:“只是没有姐姐漂亮。”

一旁的吕雉,走上前搂住了吕嬃,“等过两年,阿嬃一定比姐姐漂亮。”

哄得吕嬃露出了笑靥,吕雉才微笑着朝刘阚一点头,“阿阚,我听说你和婶婶住在这里,所以来看看你。怎么还没有安置家业呢?是不是身上的钱帛不够?是的话,你可要告诉我们啊。”

刘阚连忙摇头,“不是的,不是的……”

这时候,阚夫人闻声出来,一脸的灿烂笑容。看得出,她对吕家姐妹,是发自内心的喜爱。

吕雉姐妹又向阚夫人问好,吕嬃听说阚夫人在做饭,立刻兴奋起来。

“婶婶做的饭菜最好吃了,家里的那些人,都比不上!”

“是吗?那中午就留在这里,婶婶给你们做好吃的饭菜。”

“好啊好啊!”

吕嬃抚掌欢笑,跟在阚夫人的后面,说是要去厨房学习。至于真正的目的嘛,大家心知肚明。

吕雉却留了下来。

见阚夫人和吕嬃都走了,她用明亮,若同秋水一般的眸光扫了一旁的刘阚一眼,突然笑了。

刘阚觉得很不自在,坐在门廊上,玩起了大拇指的游戏。

紧张,坐在一个未来女强人的身边,真的是有一种莫名的紧张感。

“阿阚,我听说你把身上的钱帛,全都换成了秦币,是不是?”

“啊!”

刘阚闻听一怔,心道:这昨天才做的事情,怎么今天就传到了吕雉的耳中?是谁这么大嘴巴?

吕雉似乎看出了刘阚的心思,笑着解释道:“嘻嘻,看样子你还不知道呢。如今大半个沛的居民,都知道了这件事情。而且大家都说你办了一件傻事,还有些楚人说,不卖给你东西呢。”

“为什么?”

刘阚一蹙眉,沉声问道:“我换秦币,和卖不卖我东西,有什么关联?”

“你难道不知道?”吕雉说:“沛有很多楚人,对老秦人恨之入骨。你初来乍到,就换了这么多的秦币,那些人除了说你傻之外,还觉得你心向秦国。所以呢,对你自然会有一些敌意。

再加上你这个体格……嘻嘻,看上去活脱脱就是一个老秦人的体魄,那些人更觉得不舒服。”

刘阚倒不觉得什么,只是感觉上认为,那些人真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

不过是换秦币而已嘛,怎么还联系上了心向秦国?长的高大一些,壮硕一些,难道就是老秦人?

吕雉见刘阚不说话,劝慰道:“不过你别着急。估计那些人也只是一时的气话,过些时日自然就好了。再不然的话,你可以找人帮忙嘛……这里的人欺生,但也不是没有好心的人。”

刘阚嘴角一撇,“我才不着急,谁傻谁精明,如今尚未可知。”

话一出口,刘阚就感觉到有些不妙。他非常害怕,吕雉会因为这样一句话,而产生出怀疑。

果然,吕雉怔怔的看着刘阚,那双明亮的大眼睛里,忽闪着一丝疑惑。

“阿阚,你知道吗?”吕雉用低低的声音说:“自从你醒过来以后,就好像变了个人一样。有时候我真的怀疑,你还是不是那个憨憨的阿阚……不过这样也好,聪明些,总是件好事。”

刘阚能听得出来,吕雉话语中蕴含的那份浓浓关切。

心头一暖,他很自然的握住了吕雉的手,“阿雉,谢谢你的关心。”

柔荑甚是温暖,如同绵玉一样,肌肤细腻的,让人感觉非常舒服。吕雉的脸,不由得红了。

不过她并没有抽出手来,而是任由刘阚握着。

“阿阚,如果遇到什么困难的话,一定要告诉我。不管你变成什么样子,都始终是我心中的那个阿阚。”

说着,吕雉伸出手来,拨弄了一下刘阚垂在额前的散发。

其实啊,年轻时的吕雉,真的是一个很温顺,很漂亮的女孩子。刘阚看着吕雉那粉红的娇靥,痴了!

相县(今安徽濉溪张集),虚荒寂寥,是一块贫瘠的土地。

但是,就在这块虚荒的土地上,却出了一个了不起的大人物,就是那春秋末年时的皓首李耳。

这里原本属于楚地,不过在楚国灭亡后,就变成了泗水郡的治所之地。

王贲率领的秦军,正纵横驰骋在齐鲁大地之上。齐国虽然已经灭亡了,可零星的叛乱,一直没有停息。

相较于纷乱的齐国而言,相县倒显得极为平静。

新任泗水郡郡守屠睢,原本是王贲大军中的一名将军。义渠人,有着老秦人特有的剽悍气概。

身材不甚高大,却显得非常粗壮。

特别是他的脖子,短粗而坚实,以至于在秦军之中,有项屠的绰号,意思是说,此人最喜砍人的脖子。黑黝黝的脸,钢针一样的络腮胡子。此时,这个喜欢砍人脖子的将军,正笔直的站着。

在台阶下,单膝跪着一名年轻的将领。

“任嚣奉王上之命前来报到,叩见屠将军。”

虽然被委任为郡守,可是屠睢更喜欢别人称呼他为将军。他是一名军人,而且永远是一名军人。

在许多人的眼中,屠睢是严厉的,不苟言笑。

不过看着台阶下的青年,这个素以心狠手辣而著称的家伙,却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任嚣,快快起来吧,一路辛苦了!”

任嚣抬头,眼中灼灼放光,“能为王上效力,哪怕是死了,心里也会是快活,何来辛苦一说?”

“喏!”

屠睢露出赞赏之意,“不愧是从铁鹰锐士出来的好汉。不错,能为王上效力,虽死犹荣!”

说着话,屠睢走下台阶,把任嚣搀扶起来,“任嚣,想必你已经清楚,王上将你派来的目的。”

任嚣沉声道:“王上欲立古今未有之大功业,嚣自咸阳出发之前,上卿大人已经交代过卑职,一切听从屠将军的调遣。”

谈起上卿大人的时候,任嚣露出敬佩之色。

他口中的上卿大人,就是三代效力于秦王政麾下的蒙家二公子,蒙毅。

屠睢拉着任嚣的手,一边走一边说:“楚虽亡国,但是至今仍未稳定。泗水郡的情况非常复杂,流寇众多,而且还有各国余孽都滞留在这里。这些人,对我大秦有刻骨铭心的仇恨,时常会给我们制造麻烦。泗水郡多沼泽洼地,地形复杂。那些家伙一旦躲藏,着实难寻找。

王上欲争百越,开拓自尧舜未有之的广袤疆域。

泗水郡就是我大军征讨百越之根基,泗水不宁,则我大军供需也就不稳。

任嚣,行军打仗我在行,可是这治理地方,我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故而我才向王上请调官员。

可没想到,王上竟然把你派过来。

不过这也说明,王上对于征讨百越的事情,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你我需齐心合力才行。”

任嚣插手道:“屠将军放心,嚣定竭尽全力,助将军平宁泗水。”

“甚好!”

屠睢跪坐在长案之后,将一卷竹简递给了任嚣,“我拟委派你前往沛县。那里情况复杂,盗匪横行。我准备,这泗水剿匪的第一战,就从沛县打响。王上也决定配合我们的行动,于今年不再东狩,以麻痹那些盗匪。这里有一些资料……任嚣,我要你在年内平定沛县匪患。

可否?”

任嚣咧开嘴笑了,“将军放心,小将定不辱使命。”

说完,他展开了竹简,认真的阅读起来。屠睢对任嚣这种态度,也没有丝毫的责怪之意。

在他看来,抓紧一切时间,从速从快解决问题,才是老秦人应该具有的品行。

至掌灯时分,任嚣已看完了资料上的内容。将竹简收起,他站起身来,“将军,嚣这就前往沛县。”

“恩,事不宜迟,我就不挽留你了!”

屠睢沉吟一下,又问道:“任嚣,你准备从何处着手?”

任嚣想了想,轻声道:“沛县匪患严重,若要在年内平定,需以雷霆手段,发能起到效果。

单纯的围剿,怕是不足以尽快解决。

所以,卑职准备以一警百,震慑匪贼;而后以安抚之法,平息沛县之患。”

屠睢点头称赞:“恩,如此倒也是个办法。不过以一儆百,但不知你准备取哪个‘一’来威慑?”

任嚣想了想,轻轻的说出了一个名字。屠睢闻听,双眸闪亮,连连点头道:“选取此人,正合我意。”

第86章 暗藏杀机第313章 九原之争第一弹(二)第239章 琅琊密议第154章 老罴营(三)第102章 雷霆手段第167章 弃子第256章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三)第103章 赤旗九击第260章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七)第164章 左贤王威武第62章 古怪气象第257章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四)第83章 雍刘联合第229章 大梁城外有贤人第298章 楼仓之战(六)第69章 慷慨悲歌第105章 刘阚心思第46章 你不如他第77章 中车府卫第294章 楼仓之战(二)第5章 沛(三)第201章 疑似故人第174章 决战河南地(四)第359章 江山一盘棋(八)325章 龙池斧钺刘氏当国六第253章 将行第129章 马耳山(三)第153章 老罴营(二)第347章 会师关中(十五)第4章 沛(二)第366章 登基(四)第148章 演武(二)第24章 三尺青锋搏功名(四)第268章 以命换命,千金一诺第126章 四十比一第308章 长征(八)第141章 征召第329章 龙池斧钺,刘氏当国(十)第153章 老罴营(二)第152章 老罴营(一)第203章 唐厉无间道第128章 马耳山(二)第48章 暴徒灌婴(一)第81章 萧何示警第25章 三尺青锋搏功名(五)第91章 博弈(四)第207章 巴蜀风云(二)第294章 楼仓之战(二)第319章 一柄青鱼剑第155章 老罴营(四)第277章 先手第102章 雷霆手段第294章 楼仓之战(二)第6章 吕后第247章 天哭(一)第173章 决战河南地(三)第92章 博弈(完)第136章 合作(一)第341章 会师关中(九)第261章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完)第293章 楼仓之战(一)第178章 气死头曼第153章 老罴营(二)第58章 回眸第127章 马耳山(一)第308章 长征(八)第78章 虚惊一场第61章 太极崩剑第192章 卢子高再出毒谋第239章 琅琊密议第295章 楼仓之战(三)第278章 厚黑第210章 巴蜀风云(五)第191章 韩信(二)第200章 阴差阳错第170章 决战即将开始第200章 阴差阳错第111章 弓仓是谁第182章 扶苏另一面(一)第27章 成也法,败也法第323章 龙池斧钺,刘氏当国(四)第337章 会师关中(五)第280章 张楚末日第326章 龙池斧钺,刘氏当国(七)第267章 千古第一信人第278章 厚黑第356章 江山一盘棋(五)第232章 伴驾(二)第143章 男儿从军歌第130章 钟离相随第76章 锁奴第44章 隶奴(二)第130章 钟离相随第214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第365章 登基(三)第324章 龙池斧钺,刘氏当国(五)第131章 曼小姐,珍重第205章 帝王心思第355章 江山一盘棋(四)第120章 别墨苦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