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完)

大梁城周府。周市取出一张关碟,郑重交给了刘阚。

“阿阚兄弟,周某总算是不负所托,没有失了信诺。这关碟你收好……持此关碟,大梁至会稽一线,关卡当不至于盘查。今晚三更天,我会送你们出城。你们用好饭菜,早些休息吧。”

说着话,他如释重负的长出了一口气。

这关碟可真不容易搞到,周市为了这薄薄的一张纸,费尽了心思。

大梁县令和县尉,全都是油泼不进的人,迟迟不肯同意。周市于是只能走其他的路子,想其他的办法。他和大梁县丞的关系很好,于是就拜托这位县丞,弄两张空白的关碟出来。县丞本就是县令的助手,一应公文关碟,都是由他掌管。所以周市拿到空白关碟,倒也不算难。

只用了三十镒黄金就搞定了此事!

所以说,这用钱能搞定的事情,其实根本就不是个事情……

但问题在于,空白关碟在手没有用处。如果上面没有大梁县令的关防大印,关碟如同一张废纸。而这关防大印,就掌握在县令的手中。周市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得知,这大梁县令有一个宠爱的女人。为了这女人,县令在来大梁的时候,连正妻都不带,却带了这个女人。于是,周市就想到了信陵君盗窃兵符的典故,决定走一走这女人的路子。

以百镒黄金做敲门砖,周市打听到了那女人的喜好。

于是投其所好,与她有了交情。而后又花费重金,请这女人盗了县令的关防大印,盖在关碟上。

理由也很充分:我手中有一笔生意。需要马上处理。

可是如果没有关碟。我将寸步难行。没有办法。只好出此下策……若生意成了。自有心意奉上。

这心意。当然就是县令宠姬地喜好。

周市好歹在大梁城也算是有名有姓地人物。这宠姬自然不疑有他。于是趁着县令不注意。偷偷地在关碟上盖了大印。交给周市。而后。周市又用重金贿赂大梁城地门伯。骗得打开城门。

林林总总。周市花费了近五百镒黄金。

“周兄。感谢地话我就不说了。此情此意。刘阚牢记心中。日后定会报答。”刘阚正色说道。

周市却哈哈一笑,不再提起此事。

子时过后,却是月黑风高。

大梁城一片静寂,周市算了算时间,带着装束妥当的刘阚等人,自周府角门出,绕过大街,从一条小巷里穿行过去。

“出了这小巷。就是北城门!”

周市轻声道:“我已经打点了巡城佐史,这个时间里,巡城人马绝对不会经过此处。你们出小巷之后,到城门口。把我这块玉佩交给那门伯,他自会为你们放行。只是,出城后你们还需小心一些,要绕城而走,切莫被发现。这关碟……呵呵,在大梁城里,却是用处不大。

只要离开大梁地界,就不会再有人盘查。

阿阚兄弟,你们走吧!这一路要多加小心。为兄在这里。就预祝你一路顺风,多多保重了!”

刘阚点点头。朝着周市一拱手。

他翻身上了马,带着蒙疾等人直出小巷。往城北而去。

“老爷,就这么让他走了吗?”

跟随周市一同前来的一个管家,见刘阚等人走远之后,压低声音道:“至少,也该说声谢谢吧。”

周市一笑,“能用嘴巴感谢的事情,也就不用指望着能有回报。

大家都是聪明人,有时候有些话不需要说,记在心里就好。我想阿阚兄弟,心里也很清楚。”

“老爷高明,怪不得老太爷走的时候,把宁陵君这片基业,交给老爷打理。”

周市撇了一眼,那老管家立刻知道,自己说走了嘴,连忙闭上了嘴巴。

“好了,此事也算是告一段落……前日陈县方面已派人和我联系,说是马上会有大动作。

告诉下面人,给我盯紧一些。

这关头,可不要给我惹是生非……若是耽误了君侯地大事情,就算君侯饶他,我定不饶他。”

“喏!”

老管家插手行礼,恭敬的应诺。

周市朝着刘阚等人远去的方向又看了一眼,突然一笑,“阿阚兄弟,昔日你救我一命,今日我还你一报。只不过,待到他日,你又会如何报答我呢?呵呵,北广武君,这个恩,可不好报啊!”

“君侯,我总觉得,这周市怕不止是报恩这么简单吧!”

刘阚等人出城之后,打马扬鞭,绕大梁城向南,疾驰而去。待平旦将过,日出将临的时候,大梁城早已经远远抛在了身后,连个影子都看不见。往东南顺睢水一路下去,可直抵楼仓。

众人这才勒住了战马,在溪水旁歇息。

跑了一个多时辰,这马儿也累了。哈无良和骊丘带着人在外警戒,刘阚几人则聚在了一起。

李成说:“我觉得,周先生太热情了,想必是有其他的目的。”

刘阚撇了撇嘴,“这世上没有白吃地饭菜……今日他借口报恩的付出,来日怕就要收回十倍,乃至百倍的利益。

至于我的身份,一开始他可能真的不知道。

但这些时日过去了,他若是还打听不清楚的话,可就白搭了他亲戚给他留下这诺大的基业了。”

刘阚李成这一问一答,蒙疾和屠屠在一旁听得有些糊涂。

“君侯,您的意思是说,他知道咱们地来历?”

李成笑道:“想必是知道的……只不过他为什么要帮我们,目前还不清楚。不过想来,一定是别有用心吧。我原本还担心君侯没有看破,但现在看来。却是杞人忧天,白白的费了心思。”

刘阚也笑了!

只是他的笑容里,却多多少少地,有点阴森。

看看天色,他招呼众人上马。“大家再赶上一程,争取在天大亮之前,能看见外黄城。”

众人不由得一愣,“君侯,咱们走外黄吗?那可就要绕远了……”

“走睢水一线,路途虽然会近一些。但只怕路上关卡重重。走外黄虽然会远一点,但关卡不多,相对更加安全。”

刘阚说罢,手中方锤一指前方,“走吧,希望我们能尽早抵达楼仓。”

李成等人听刘阚这么一说,也不再反驳,打马扬鞭。跟在刘阚地身后,急驰而去。这一路上,几乎是日夜兼程,不敢有半点的拖延。

在大梁城耽搁的时间有点久了。若不再马上加鞭的话,恐怕就真的要赶不及了!

时局地变化很快……

陈涉大军果然是按照历史上原有的轨迹发展。

吴广率小部人马,在灵璧一线吸引着嬴壮的注意力。而陈涉则率领三万大军,分批开拔出去。

陈郡方面,在接到了嬴壮地通知后,果真并没有太过在意。

派出八千秦军前往泗水郡救援,却不成想在赖乡遭遇陈涉主力地伏击。猝不及防的秦军,大败而逃……直到此时,嬴壮才发现自己上了当。立刻调集人马。准备从灵璧一线发动攻击。

然则。陈涉却在这时候,突然间反扑而至。

谯县城下。与吴广里应外合,几乎全歼了嬴壮地兵马。

经此一战之后。陈涉大军声威大振。原本还持观望态度的人们,终于下定了决心,纷纷响应。

一时间,泗水郡、陈郡狼烟四起。

陈县大豪武臣,调集家将私兵,集合陈县父老,破开陈县地城门,将陈县县令和县尉斩杀。

之后,张耳陈馀两人出面连横,将陈县周遭几处县城兵不刃血的拿下,迎奉陈涉大这个时候,陈涉麾下兵马已近十万之众,声势与之前相比,更是壮大了不少。他改名为陈胜,率领大军向陈县挺进。在途中,又有故楚大将周章前来相投,也使得陈涉手中又多了一张王牌。

四月末,胶东人田儋起兵反秦,自称齐王,与陈涉遥相呼应。

刘阚等人这一路上,林林总总的打听到了不少的消息。总而言之,没有一件事情对他们有利。

待一行人绕过孟诸泽进入泗水郡,抵达谷水之畔的萧县时,刘阚得到了一个让他又惊又喜的消息。

喜地是,楼仓尚在!

吕等人仍守在楼仓,并未撤离。

而惊的却是,那葛婴在取虑汇合了秦嘉之后,竟然弃了下邳和彭城不打,三万大军直扑楼仓。

下相僮县两地,在未出一兵一卒的状况下,举城投降。

葛婴在下相,找到了故韩国王子成。在与陈涉无法联系的情况下,立王子成为韩王,并以僮县为王都。

刘阚听到这个消息地时候,顿时懵了!

这个王子成是谁?

他可是一点印象都没有啊……

这似乎和后来项梁立义帝有相似之处。要知道,这可不是什么张三李四,而是正经的故韩王裔。如此一来,这葛婴就等同于从反贼的角色,一下子完成了转换,成为六国后裔的义

至少,故韩的那些余孽,必然会蜂拥而至。

说不定,这其中就会有张良!

我的个天,事情似乎变得,有些超出刘阚的所知了。在记忆里,可没有这个葛婴,更没有这个王子成啊。今天有了韩王,明天说不定就会有楚王、赵王、魏王、燕王……到那个时候,六国后裔将悉数登场,大秦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怎可能抵挡得住?而楼仓,将要危险。

一想到这些,刘阚就不由得心急火燎。

他带着蒙疾等人,快马加鞭,昼夜兼程的往楼仓赶去。虽然知道可能赶不上,但能距离楼仓近一分,这心里也多一分把握不是?管他结果如何,还是先抵达楼仓,才是最关键地事情。

二世元年五月三日,刘阚等人躲过了重重关卡,抵达睢水宁亭。

也就是在这一天,刘邦在沛县集结乡党,突然攻击县衙,击杀了沛县县令李放,自号沛公。

沛县地突然暴动,迫使得原本准备救援楼仓的嬴壮,不得不改变了主意。

他集结相县地兵马,准备夺回沛县。同一日,葛婴率领大军,自僮县起兵,兵临楼仓城下。注:楼仓所在的位置,在今天地安徽泗县附近。

历史上,这里曾被称之为楼亭。在西汉时期置县,名为夏邱县。也就是说,在历史上,秦朝并未在此建立起楼仓这个要塞。至于原因嘛……且归结为没有主角的出现吧。

注:大泽乡起义,比原有历史提前了四个月的时间。陈涉部将葛婴奉命东进之后,立襄强为王。后因陈涉称王,将襄强斩杀。而今,襄强已经为刘阚部下,葛婴自然也就不可能再立他为王。但立故韩王子成之后,在某种程度上,葛婴实际已脱离了陈涉所部。

注:周市,史料记载,周市是魏王咎的宰相,曾在刘邦斩蛇起义之后,前往沛县,说反了雍齿,使得刘邦失去根基。

第8章 秦朝那些事儿第349章 高祖末日(二)第40章 封禅梁父山(二)第306章 长征(六)第48章 暴徒灌婴(一)第113章 错过了就错过了吧第144章 永正原第129章 马耳山(三)第319章 一柄青鱼剑第373章 绝唱第70章 徐公寿宴第19章 饵(二)第3章 沛(一)第4章 沛(二)第297章 楼仓之战(五)第270章 何方神圣(一)第20章 昭阳大泽第86章 暗藏杀机第257章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四)第31章 笑看风云起(三)第88章 博弈(一)第67章 杜陵酒神第352章 江山一盘棋(一)第240章 北广武君第28章 始皇帝(二)第20章 昭阳大泽第241章 平原津(一)第117章 法家门徒第237章 伴驾(七)第304章 长征(四)第315章 九原之争第一弹(四)第267章 千古第一信人第361章 江山一盘棋(十)第136章 合作(一)第357章 江山一盘棋(六)第176章 呼衍第40章 封禅梁父山(二)第115章 任嚣将离去第106章 僮县长第141章 征召第154章 老罴营(三)第251章 乌氏倮第4章 沛(二)第6章 吕后第251章 乌氏倮第29章 唯有义长存(一)第327章 龙池斧钺,刘氏当国(八)第362章 江山一盘棋(十一)第335章 会师关中(三)第111章 弓仓是谁第267章 千古第一信人第128章 马耳山(二)第256章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三)第319章 一柄青鱼剑第117章 法家门徒第94章 泗水亭长第258章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五)第124章 红豆生南国第346章 会师关中(十四)第245章 九原(二)第201章 疑似故人第299章 楼仓之战(七)第282章 乱局第284章 楼仓大战将起第111章 弓仓是谁第302章 长征(二)第121章 有舍有得第309章 长征(九)第157章 小猪快跑第58章 回眸第215章 名将之后第49章 暴徒灌婴(二)第210章 巴蜀风云(五)第48章 暴徒灌婴(一)第156章 老罴营(五)第29章 唯有义长存(一)第82章 国风相鼠第131章 曼小姐,珍重第259章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六)第337章 会师关中(五)第131章 曼小姐,珍重第185章 老秦烙印第252章 熊与鱼第133章 高渐离刺秦第71章 风萧萧兮易水寒(一)第302章 长征(二)第329章 龙池斧钺,刘氏当国(十)第117章 法家门徒第95章 任嚣到来第32章 笑看风云起(四)第31章 笑看风云起(三)第226章 事发突然第24章 三尺青锋搏功名(四)第283章 螳螂捕蝉第226章 事发突然第270章 何方神圣(一)第295章 楼仓之战(三)第250章 骊山之囚第45章 傻子王信第261章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