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二)

曹无伤的伤势并不算太重,骨头断了两根。用审食其的话:躺床上休息些时日,照样活蹦乱跳。

不过相比之下,刘阚的伤势看上去更加严重。

除了被王陵捅了一矟之外,手臂、双腿,还有皮甲无法保护的地方,纵横交错了几十道伤口。

看着审食其用黑乎乎,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涂抹在伤口上,刘阚心里有点发寒。

别弄的伤口感染,小伤也变成了大伤。当审食其从黑襦上撕下来一根布条,要为刘阚裹伤的时候,刘阚终于忍不住了。

“其哥,你能不能先把这玩意儿消消毒?”

审食其一愕,表情迷茫的问道:“消毒?消毒又是什么?”

刘阚苦笑着摇摇头,“人若受了伤,就会很容易被感染。特别是这种皮外伤,如果一个处置不当,小伤也会变成大麻烦。就像你手上的布条,如果没有经过消毒,说不定就会出现伤口的感染。而伤口的感染,又会引发各种疾病,情况如果严重的话,还有可能会发生疫病。”

此时,伤员们都聚集在一起,包括赵佗也躺在地上,由任嚣派来的亲兵包裹伤口。

听到刘阚这一番言论,所有人都愣住了。赵佗长大了嘴巴,突然对亲兵说:“给我把这东西扔掉!”

审食其说:“阿阚,你可不要危言耸听,哪有那么可怕?”

“小心无大错!”

刘阚半侧着身子,对审食其说:“其实这也是一种预防手段,并不麻烦,但是却能让不少人活命。支起一口大锅,把水煮开,然后把这些布条扔进去煮上一下,就能起到消毒的作用。

另外,处理伤口的时候,也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因为在兵器上,沾染了许多对身体有害的东西。握在手里没什么,可是如果一旦见血,问题可就大了。”

刘阚只能拼命的用一些简单,而且容易被理解的词汇来表达。

和审食其他们说细菌,说病毒,无异于天方夜谭。即便是如此,审食其也是费了好大的劲儿,才算是明白过来。

疑惑的看着刘阚,审食其忍不住问道:“阿阚,这些东西,你是怎么知道的?”

“啊……”

对于这个时代而言,急救措施,还有战场救护方面的知识,无疑是超前的。审食其也精通医术,却从没有听说过刘阚这种言论。更何况,在审食其的眼里,刘阚就是个五大三粗的家伙。

也是刘阚脸皮厚,说起瞎话是张口就来,连草稿都不打。

“以前在吕公家的时候,曾有一人,精于此道。因为我练武,时常会受伤,那个人就指点了我一些这方面的事情。可惜,那个人在吕公家中只待了十几天就走了,连名字都不知道。”

刘阚知道,这年头的人奔走频繁,今天在这家落脚,明天又到了别处,非常正常。

许多人甚至记不住,自己家的食客都叫做什么。所以就算去查找,估计也只能是大海捞针。

审食其听罢,若有所思。

一旁赵佗已经命人支起大锅,给那些用来包扎伤口的布条消毒。至于消毒以后,用火烘干就是。虽然不一定能达到刘阚眼中所谓的标准,但是比起之前的话,效果相对会好上很多。

同时,刘阚指点着审食其为伤者包扎。

这包扎的方法也是一种艺术,需要经过一番培训才行。刘阚前世喜欢冒险,闲暇之余为寻求刺激,没少受伤。一来二去,倒也学会了不少关于急救方面的常识。这些在后世而言,可能算不得什么。但在这个时代,刘阚的一句话,可能会让许多人活命,不得不说是个进步。

这时候,任嚣陪同一名武将,走了过来。

那名将军身高在八尺六寸左右,190公分的身高,让许多人需仰视才行。

年纪大约在三十五六的样子,气宇轩昂,英武不凡。此人一出现,许多秦兵都躬身行礼。

就连赵佗,也挣扎着起身,想要过去叩见。

看到那口正在消毒的大锅,武将一怔,用一口浓郁的秦腔,向在铁锅旁搅动布条的士兵询问。

那名秦军,显然是非常激动。

低声解释了一番,武将轻轻点头,表示出赞赏之色。

“谁出的主意?”

这时候,赵佗在亲兵的搀扶下走过来,忙回答说:“将军,这是沛县人刘阚出的主意。而且他还提出了许多关于救护伤者的办法。你看,现在那些救治伤者的人,都是依他所说而行。”

“刘阚?”

任嚣连忙上前,在那武将的耳边低声细语了两句。武将轻轻点头,目光顺着任嚣手指的方向,朝刘阚看了一眼。只是刘阚此时,正忙着和审食其等人说包扎的方法,未曾留意到这一幕。

赵佗又低声说了几句,那武将的目光,显然激动起来。

“若是这样能有效果的话,咱老秦人的战斗力,可是能增添数倍。”

作为一名军人,他自然能够看得出,刘阚说的这些,会有什么样的好处。

冷兵器时代,士兵的生命没有任何保障。加之救护的手段低下,许多久经战阵的老兵,因此而丢掉了性命。一个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绝非初临战阵的菜鸟能比拟。如果刘阚的办法能够让那些久经战阵的受伤老兵活下来的话,对于秦军而言,无异于增添了强大的战斗力。

“这刘阚的身份可曾查明?”

任嚣摇摇头,“时间太短,尚未查明。早前我曾命人找到了刘阚的母亲询问,但那老媪什么都不知道。只说刘阚的父亲刘夫,是三川郡人,武艺不错……也不知道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

武将‘哦’了一声,笑着说:“这也难怪!当年的事情,牵连甚大,老媪心中有担忧,也属正常。不过事情已经过去这么久了,王上想必也不会再追究下去。任嚣,你再设法探探那小子的口风。少年人嘛,总是藏不住心事,三下两下总会露出破绽,你且好好的追查一下。

若此事确凿,这小子倒是值得调教。

恩,只是还不足十五岁,当不得大任。依律十六岁方能入伍成正卒……暂且为他记下功劳吧。

还有,他说的那些方法,赵佗回头再和他谈谈,最好能整理出来成文牍,派人送往咸阳。如果这小子说的办法真有用,可抵两爵军功……这样吧,我回去再探探王上的口风,看当年的事情,是否还要继续追究下去。如果不追究……等他十六之后,把他掉入蓝田大营吧。”

蓝田大营,是秦军的培养基地。

许多秦军的将领都出自于蓝田大营之中,而且属于老秦人的嫡系人马,可以很容易的受到重用。

任嚣和赵佗相视一眼,退后一步,插手应诺。

“就这样吧,这里的战事已经结束,我与你八百兵马,负责善后。待平定下来,将虎符交予屠睢就可。我已得到王上的手令,需即刻启程,回转咸阳。有甚事情,可直接告之屠睢。”

武将并没有和刘阚照面,吩咐完毕之后,带着人上马率部离去。

任嚣和赵佗恭送此人远走,这时候刘阚才注意到了那武将,忍不住问一名秦军道:“那人是谁?”

只是随口一问,但秦兵却露出了敬慕之色。

“那人乃是蒙恬将军!”

蒙恬?

刘阚先是一怔,却随后肃然起敬。虽然说对于这个时代的了解不多,可蒙恬之名,他岂能不知。

目送远去的背影,刘阚心中生出一丝落寞。

这就是那个被后世尊称为‘中华第一勇士’的蒙恬蒙大将军吗?未曾想,竟与他失之交臂。

————————————————

小新拜求吉祥三宝:推荐点击收藏……

第21章 三尺青锋搏功名(一)第32章 笑看风云起(四)第291章 狂暴巨熊(三)第100章 楚人丁疾第258章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五)第114章 农家学子第26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二)第332章 女王第90章 博弈(三)第354章 江山一盘棋(三)第114章 农家学子第59章 巨野大盗第43章 隶奴(一)第247章 天哭(一)第31章 笑看风云起(三)第187章 陈平献策第82章 国风相鼠第324章 龙池斧钺,刘氏当国(五)第32章 笑看风云起(四)第187章 陈平献策第272章 何方神圣(三)第362章 江山一盘棋(十一)第339章 会师关中(七)第349章 高祖末日(二)第293章 楼仓之战(一)第157章 小猪快跑第235章 伴驾(五)第77章 中车府卫第30章 宝剑锋从磨砺出(二)第290章 狂暴巨熊(二)第192章 卢子高再出毒谋第123章 好汉钟离昧第15章 更卒第282章 乱局第92章 博弈(完)第52章 警告第279章 宁陵君第314章 九原之争第一弹(三)第287章 兵临城下第189章 回楼仓第307章 长征(七)第87章 第二步第88章 博弈(一)第193章 意想不到的礼物第185章 老秦烙印第58章 回眸第63章 绿蚁醅酒言天数第54章 担水功第64章 范阳术士第304章 长征(四)第268章 以命换命,千金一诺第59章 巨野大盗第87章 第二步第343章 会师关中(十一)第369章 户牗之会(一)第92章 博弈(完)第257章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四)第265章 有熊出没之李左车第352章 江山一盘棋(一)第273章 我本楚狂人第4章 沛(二)第89章 博弈(二)第312章 九原之争第一弹(一)第266章 有熊出没之青鱼门徒第357章 江山一盘棋(六)第339章 会师关中(七)第137章 合作(二)第31章 笑看风云起(一)第29章 唯有义长存(二)第209章 巴蜀风云(四)第101章 睢水三害第173章 决战河南地(三)第354章 江山一盘棋(三)第321章 龙池斧钺,刘氏当国(二)第183章 扶苏另一面(二)第34章 欢宴(二)第109章 血色(三)第131章 曼小姐,珍重第181章 十万匈奴血(二)第328章 龙池斧钺,刘氏当国(九)第9章 他是谁?第338章 会师关中(六)第52章 警告第331章 二十万秦军齐暴动第111章 弓仓是谁第223章 千字文第32章 笑看风云起(四)第162章 夜半鼓声第3章 沛(一)第186章 广武城第275章 陆贾第60章 渔村老媪第305章 长征(五)第165章 冒顿和阿利鞮(一)第353章 江山一盘棋(二)第229章 大梁城外有贤人第329章 龙池斧钺,刘氏当国(十)第322章 龙池斧钺,刘氏当国(三)第180章 十万匈奴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