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楼仓之战(一)

婴如何不认得刘+?

东阳虽然是在淮水以南地区,可终归属于淮汉通路所在,隶属于泗水都尉的管辖范围之内。

刘+数次邀请陈婴,但都被拒绝了。

却不代表陈婴对刘+不了解。相反,过去几年中,陈婴曾数次来到楼仓。不过当时刘+一直忙碌奔波,陈婴也只能是惊鸿一瞥般的看上几眼。就那么几眼,足以让陈婴记忆深刻。刘+的体型在楚人当中,属鹤立鸡群的那种,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透着一股子威严。

陈婴记在心里,却没有上前招呼。

他是楚人,当了两年令史已经是勉为其难,让他再去给刘+做属下,那是万万不可能。

毕竟,东阳陈氏也是故楚贵裔大族,族中许多人都曾在楚国为官,更有不少人战死于疆场上。

所以对老秦,陈氏一直怀有深深的敌意。

陈婴没有为刘+效力,却不代表他对刘+没有关注。事实上,自楼仓建起的那一天开始,陈婴就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威胁。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古老的谶语让陈婴相信,老秦必然会被消灭。可楼仓崛起之后,已经成了一根扎在楚人土地上的一根钉子,实在太过于危险。

楚人自淮汉道出,必攻下,而后彭城,顺势进入齐鲁。

这是一条必须要走地战略通路。但由于楼仓地出现。却使得楚军在渡过淮水之后。就不得不面临尴尬地状况。首先。攻取下。将会受到牵制;其次。过淮水之后。迂回空间将会缩小。这会出现。原本地大规模迂回战争。变成一城一地地攻坚战。于楚军而言。消耗太大。

不打楼仓。后方不宁。

攻打楼仓。必将陷入一场苦战……

结果嘛。毫无疑问。楚军必然获取胜利。可问题是。在楼仓这么一个小小地地方。消耗这么多地兵力。是否值得?但。你不打不行。除了战略上地需要。楼仓地辎重。让许多人眼红。

所以。早在陈胜吴广起事不久。陈婴就派出了细作。试图混入楼仓。

再坚固地堡垒。也经不住内部地分裂。陈婴地计划不可谓不详细。但他没有想到。拥有前世记忆地刘+。对于间谍战地重视。远远超过了陈婴对用间地认识。孙子兵法十三篇之中。有用间一篇。但实际上。秦楚时期地用间手段。还处于一种原始地萌芽状态。并不成熟。

只需要略一关注,刘+就可以觉察到其中地问题。

这也是他组建黑衣卫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了,刘+的行动,在城外的陈婴,不可能知道。

他就是陈婴?

刘+在城头上,见陈婴轻车而出,不由得暗自佩服此人的胆略。

有道是,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刘+很清楚陈婴的重要性,也明白,只要杀了陈婴,就可以对楚军造成很大的麻烦。可他不能,因为这是这个时代的人,所恪守的一个原则、底线。

如果他冒然出手,杀死了陈婴,弄不好会让楼仓内部,先出现不和谐之声。

不过,既然陈婴来了,刘+也不会示弱。

当下离开城头,登上了一辆两轮轻车。城门大开,刘+亲自驾车而出,和陈婴打了个照面。

“君侯,久闻大名,今日一见,果然英雄。”

陈婴倒是挺佩服刘+。不管怎么说,刘+发明程公纸,创隶书的名声摆在那里。作为一个读书人,陈婴可以对任何人不屑一顾,但却不能对刘+表示不敬。原因很简单,刘+所做之事,大利天下读书人,那是了不得地事情。即便是已故儒门先贤孔鲋,也需尊一声:刘生!

古人的用字,非常讲究。

‘子’、‘生’之类的字眼,是不能随便使用。

陈婴此来的意图,非常明白。

他希望能找到一个折中的办法,使楚军可以顺利攻克下,占领泗洪、淮汉之地。能绕过刘+的楼仓,自然是一件好事。否则消耗大量的士卒性命,战果嘛……却未必能尽如人意。

刘+一拱手,“可是陈婴先生当面?

我亦久闻先生之名,知先生有大才,可定国安邦。数次相邀,却未能见先生一面,实乃憾事。”

陈婴一怔,露出一抹笑容。

他那能听不出,刘+这是客套话。

定国安邦?也许吧……可实际上,若非自己此次随项籍出兵,渡过淮水,刘+未必就能知晓他的名头。当然了,当年辞官之后,刘+数次派人邀请陈婴,也让陈婴颇有些感动之心。

目光不由得变得复杂起来。

陈婴轻叹一声,“能得君侯看重,实陈婴之幸。然则……道不同,不相为谋!”

你看重我,我很感激。可我们不是一路人啊!

你属秦,我归楚,秦楚之间的仇恨,决不可能随意的抹去。

又何尝听不出陈婴话中地意思?

“先生,秦人、楚人,就真的这般重要吗?想当年,周天子得天下,天下共归大周,以周人为傲;若追溯而上,商汤夏启,武帝三皇……三千年前,天下一家,何来楚人、秦人之分?

我听说,楚王先祖季连,原本是黄帝之后。

而秦人祖先,当为少昊。少昊帝,曾抚养黄帝之子顼,说起来也是一家人。

诗经大雅中有诗曰:无沗皇祖,式救尔后……为何到了今日,我们却忘记了祖先的情谊,非要兵戈相见呢?陈婴先生,七国二百年,战乱不止,百姓过水深火热的日子,你难道不知?

而今,为一己之私,竟不惜挑起战火,让百姓们重新回到那种颠簸如浮萍般的日子,你们于心何忍?”

这秦人地祖先是不是少昊,陈婴说不准。

可楚人的祖先,地确是黄帝地后裔。刘+这一番话,只说地不温不火,却让陈婴,哑口无言。

“君侯,非是我为一己之私,实暴秦昏庸,致使天下百姓,民不聊生。我大楚不过是顺势而起,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君侯是明事理的人,当知识时务者为俊杰……秦失其鹿,群雄共逐之,此乃大势。我知君侯非常人,但纵使君侯本领再大,凭区区楼仓,却无异于螳臂挡车。”

刘+说:“失天下者,非秦人,乃嬴氏。

先生说你们是解救百姓与水火之中,可我却看到地是百姓流离颠沛,大好地土地被荒废。

你楚军所过之处,满城屠戮,洗掠争抢,就是为百姓做主吗?

先生,我没有看到你们解救百姓,只看到你们无恶不作,烧杀抢掠之事。天下大势,与我无关……我守楼仓,就要保这一方的平安。而今,你们无端犯境,可听到这楼仓百姓的心声?”

“这个……”

刘+不断的偷换概念,让陈婴瞠目结舌。

谁说这刘+只是一介武夫?伶牙俐齿之处,岂能是一武夫可做到?

见陈婴沉默,刘+突然大声问道:“陈先生,你可有梦想?”

“啊?”

陈婴被刘+突如其来的一问,弄的有些不知所措。他怔怔的看着刘+,不知他是什么意思。

刘+扭头,看着城楼上飘扬地苍龙旗。

目光从楼仓城头上的每一个人身上掠过,而后长出一口气,回头对陈婴说:“我有一个梦想!

这个梦想,深深根植于我的心中。

我梦想有一天,在这片光荣的土地上,不再有战争。

我梦想有一天,这片土地上,楚人、秦人、齐人……不再兵戈相见。

他们同席而作,亲如兄弟。

我梦想有一天,函谷关前不再血流成河,昔日的战场,能成为千里沃土,所有人在同一块土地上耕耘。

我希望有一天,天下不在有地域和国界之分,所有人能手拉着手,同声高呼:我们是炎黄子孙!

陈先生,也许你会说,我这是在胡言乱语。可是我真的做过一个梦,深谷弥合,高山夷平,歧路化为坦途,曲径成为通衢……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让炎黄子孙的荣光,散播到每一个角落。让普天之下所有的异族人,匍匐在我们的脚下,不敢冒犯我们祖先的英灵……

我怀有这个信念,让阳光所照之处,都有苍龙旗在飘扬!”

刘+笔直地站在车上,落日的余晖照应着他的身体,恍若一个天神。

他的这番话,是大声的咆哮出来。城楼上鸦雀无声,一双双目光,凝着他如山般雄伟的身躯。

陈婴在刘+的对面,也忍不住生出一种想要伏地膜拜的冲动。

他强行压抑住自己那近乎激动的心情,平息沸腾的鲜血,许久之后,在车上向刘+一揖。

原本,他想劝说刘+,可现在,他却动摇了!

再说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陈婴一抖缰绳,驾着轻车,朝楚军大营方向行去。

“炎黄威武,君侯万岁!”

突然间,在楼仓城头爆发出山呼海啸一般地声音。

陈婴身子一抖,忍不住扭头向身后看去。只见刘+,依旧笔直的站在车上,巍然的,一动不动!

这一战,能胜利吗?

陈婴不由得有些疑惑。

楼仓人口的确不多,他们的兵力更是稀少。

然则民心所向,当所有地楼仓人,都决心为刘+死战的时候,就算有百万大军,也未必能胜!

看起来,一场苦战,已不可避免……

——————————————————

注:昨日出场地秦同,历史上被刘邦封为彭侯,史记中并未详细记载。

第329章 龙池斧钺,刘氏当国(十)第73章 回家第46章 你不如他第166章 冒顿和阿利鞮(二)第50章 灌家父子第5章 沛(三)第61章 太极崩剑第178章 气死头曼第349章 高祖末日(二)第308章 长征(八)第96章 楼仓镇第51章 大有来头第103章 赤旗九击第77章 中车府卫第136章 合作(一)第257章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四)第69章 慷慨悲歌第343章 会师关中(十一)第220章 仁,即为人第372章 四面楚歌第310章 长征(十)第351章 高祖末日(三)第97章 最后一击第25章 三尺青锋搏功名(五)第117章 法家门徒第25章 三尺青锋搏功名(五)第303章 长征(三)第276章 风云突变第289章 狂暴巨熊(一)第319章 一柄青鱼剑第212章 上邪第二 0刘璋巴蜀风云一第263章 巨熊出击第365章 登基(三)第31章 笑看风云起(一)第281章 杀人者。黥布第296章 楼仓之战(四)第266章 有熊出没之青鱼门徒第347章 会师关中(十五)第二 0刘璋巴蜀风云一第354章 江山一盘棋(三)第193章 意想不到的礼物第31章 笑看风云起(一)第23章 三尺青锋搏功名(三)第191章 韩信(二)第84章 君欲何求第240章 北广武君第70章 徐公寿宴第254章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一)第225章 道子出谋第215章 名将之后第224章 萧何来访第315章 九原之争第一弹(四)第309章 长征(九)第150章 演武(四)第161章 筹谋第89章 博弈(二)第203章 唐厉无间道第2章 白龙伏尸(二)第118章 巴蜀来人第278章 厚黑第160章 火烧白土岗第199章 风起咸阳之焚书第31章 笑看风云起(一)第273章 我本楚狂人第60章 渔村老媪第243章 平原津(三)第64章 范阳术士第45章 傻子王信第26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二)第173章 决战河南地(三)第270章 何方神圣(一)第209章 巴蜀风云(四)第25章 三尺青锋搏功名(五)第55章 老秦烙印第65章 我名蒯彻第98章 丰邑小故事第50章 灌家父子第245章 九原(二)第183章 扶苏另一面(二)第282章 乱局第23章 三尺青锋搏功名(三)第163章 悬马击鼓第326章 龙池斧钺,刘氏当国(七)第272章 何方神圣(三)第267章 千古第一信人第201章 疑似故人第73章 回家第197章 范阳神医安期生第323章 龙池斧钺,刘氏当国(四)第294章 楼仓之战(二)第114章 农家学子第172章 决战河南地(二)第331章 二十万秦军齐暴动第77章 中车府卫第247章 天哭(一)第196章 刘巨将成亲第255章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二)第20章 昭阳大泽第212章 上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