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津门风波

不仅仅是李宏文,华国看到橡胶这个利润点的商人不在少数,因为海南被广东财团霸占,他们不得不向更远的南洋地区寻找橡胶产地。只是,不论是在印尼、马来西亚,还是菲律宾、东南半岛诸国,全部笼罩在西方列强的统治之下,就算是唯一的半殖民地国家泰国,也是在英法之间摇摆,不会将华国看在眼里。

橡胶投资环境的糟糕很快反馈到吕梁这里,商人们在外边受了委屈,当然会找当家的哭诉。从下往上一层层的反馈效率太低,他们选择通过中华商会,将消息直接传达给这一任商会主席梅德龙。

“事情大概就是这么个样子,大家伙好不容易凑出钱来,到南洋开辟橡胶种植园,没想到受了不少委屈,窝了一肚子火。我的意思是现在对橡胶的需求越来越大,不仅是华国市场,国际市场上对橡胶的需求也很大,咱们离南洋近,可以近水楼台,掌握国际橡胶供应的大权。”梅德龙属于能够直达天听的一类人,找到吕梁汇报情况并不困难,而且他和吴石敏等人都兼任着总统府经济顾问的职务。

“哦。”吕梁听完没有多说,又是一块大石头压到自己的心头。这个年代有无数的窟窿等着自己去填补,东南亚,就是其中较大的一块。

原本的打算是统一后根据国际局势的变化,再向那边动手,没想到华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出乎预料,没想到民间资本如此敏感,对于利润的追求动力强劲,如此一来就出现了国家的实力跟不上民间的状况。

吕梁其实乐意看到这种情况的发生,国家走出去有了推动力,这才是正常的模式,而不是自己一意孤行的推动国家前进。

大国崛起靠什么推动?当然是利益,谁也不会将国家崛起说的无比阴暗,其实就是那么回事。西班牙、葡萄牙探索海上丝绸之路,进而成为第一批殖民国家;英国通过蒸汽机革命和全球殖民地成为日不落帝国;美国通过两次世界大战薅欧洲的羊毛。最终取代欧洲成为世界霸主;德国和日本两个倒霉催的国家没打过其他流氓,但最后通过经济方式占领世界。

所以说压在吕梁肩膀上的担子更重了,现阶段没有能力出兵东南亚,给那些受了委屈的商人们报仇。就只能从内部想办法。

吕梁把目光投向了大管家吕一,两人配合默契,吕一知道吕梁的意思。作为吕梁手下第一个基因人,吕一自始至终都在负责最重要的部门,实际上从事的是国家总理的职务。但抛头露面的是李经羲。没办法,民国强人现在还在成长中,不能拔苗助长,所以吕梁现在着重培养宋教仁,希望他能尽快成熟起来。

“根据统计数据,国民经济发展中,原材料已经成为我们的软肋。内部渠道供应的铁矿石等金属资源占了大头,相对的其他原材料占得比重就会降低。”吕一也没看文件,张嘴就来,只有吕梁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钢铁基地到现在基本成为一个原材料供应基地。自从“泰山号”战列舰下水后,钢铁基地提供的重型机械、工业制成品等所占比重不超过百分之二,其余全部是工业原材料和基因人,其中基因人占到百分之五左右。之前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橡胶大部分是钢铁基地提供的合成橡胶。

尴尬的是,钢铁基地即使完全提供原材料,也不能满足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从长江沿岸到东南沿海,从成都平原到粤汉铁路两侧、再到长江三角洲,工业高速列车需要无限的原材料作为前进动力,单凭一个钢铁基地根本无法满足需要。

在二十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合成橡胶工业普及之前,它都是一种战略资源。一战末期德国少量合成工业橡胶,然后这个技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成熟,并被主要工业国应用。但此后对天然橡胶的需求并没有减少。在许多领域,天然橡胶具有工业橡胶不具备的优良特性。

沉思一会,吕梁对梅德龙说道:“我现在还不能让军队进入东南亚,国家与英法交恶,外交途径也没有多大作用,英国与荷兰根本就穿一条裤子。但是。这种情况在一年后就会改变,具体计划我不能告诉你。”

“现在看来,解决工业原材料不足的问题必须立刻解决。对于橡胶来说,天然橡胶产量少,生长周期长,那我们就开展合成橡胶工业。你可以通过中华商会发布这条消息,我们已经掌握大规模生产合成橡胶的技术,愿意在这方面进行投资的,可以通过工业部进行协商。这边提供工业设备、技术指导,你们拿出资金、人力和土地。”

再往远一点考虑,工业产生需要的棉花、羊毛、石油、金属矿产等必须从现实角度进行开发,南方境内工业原材料稀缺,部分金属矿产开采难度大,交通不便。北方就好得多,有大片的土地可以进行种植或开采,新疆、蒙古、东北,都是令人垂涎的资源产地。国家统一必须要加快了,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

对于北方,吕梁又一整套的完善计划,相对于暴力式的平推,这个计划显得平和得多。华国相对于北方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只要3-4个军的兵力就可以击败北洋军事力量,但这样的过程太粗暴。

战争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人员死伤,北洋八镇(加上第二十、二十一镇)被袁世凯精心调教,耗尽心血对其进行武装、训练,培养出大量优秀军官和士兵,他们都是国家实力的一部分,白白浪费在统一战争中得不偿失。

另外战争对平民、对经济造成的破坏同样不小,内战,是军人最不希望经历的战争。

“调查局在天津的布局怎么样了?”

“已经进行了一个月的时间,几个公司都已经成立,人员到位,宣传也已经开始,就等他们上钩!”

终于开始了,九州战斗基本结束,田川围歼战让九州的游击队损失惨重,可以预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九州都会平静一些,这样也不用把全部心思都放在那边,对于后勤的压力也会减轻。四方会谈时间地点已定,旧金山,当地时间12月1日。到会谈还有几个月的时间,足够做很多事情了!

第一步,就是金融战争,执行人,调查局三号特工,基因人吕智,化名贾森-奥马尔,国籍英国,天津橡胶公司董事长。

犹如当初半殖民地状态下的上海,天津此时也呈现一种变态的繁荣。大量工业企业、洋行、买办商行从上海转移到天津后,这里就成为了列强瓜分华夏北方的主要港口和金融中心。失去了富庶的长江中下游,列强,尤其是英法疯狂掠夺北方的资源和财富,因为即使普通人都知道,华国统一华夏只是个时间问题,留给满清和列强的时间不多了。

列强通过特权、贷款和各家洋行、外国银行掠夺北方的财富,而各大洋行、银行中,英国德百洋行和华盛银行并不起眼,这两家公司成立于1904年,总部设在伦敦,主要经营的,就是在华夏北方的业务。

虽然名声不响,但这两家企业资本雄厚,其中德百洋行主要收购北方的棉花、羊毛等资源,出手阔绰、信誉度高,并能及时支付货物款项,很受买办们的欢迎。另外还销售各种工业产品,小到灯油、铁钉,大到军火、轮船,如果仔细调查,就会发现这些收购的物资和销售的工业品去向和来源并不清楚,德百洋行注册了一些皮包公司,伪造税收、靠岸等文件,其实所有的东西都是去往或来源于华国,只是在工业品上加上了英文字迹罢了。

另一家华盛银行实力同样不俗,银行最重要的就是资金,这家银行不但管理先进、经营方式花样繁多,吸引了大量中下层顾客,还打通了满清上层的关系,使满清以胶济铁路十年收益为抵押获得了华盛银行四千万两白银的贷款,在天津银行界瞬间闻名。(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三章 和谈开启第四十八章 卖队友第八十四章 大战开启第三百七十三章 夸夸其谈第三百三十一章 接收第四百六十九章 迷路的坦克第五十五章 河源战役 三第三百九十八章 传统步兵第三百五十二章第一百八十四章 日本人的决绝第四百一十九章 天照第四百七十四章 洗头房第一百七十八章 俄军夏季攻势第四百七十六章 拒绝投降的幕后黑手第六十五章 法律第八章 护卫队训练第一百四十六章 瓮中捉鳖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招制敌第二百八十四章 安达曼海蛇第四百零三章 色当失守第一百九十二章 蛋糕第三百七十七章 右勾拳第三百四十六章 防空炮第一百五十六章 对马海战 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订单第二百四十二章 太平洋海军基地第一百六十六章 飞艇轰炸第四百三十八章 受难日第四百四十五章 植村团藏第一百一十五章 两湖第九十一章 振动第七十五章 潜艇第二百九十八章 大海战第一百零六章 所谓死士第六十五章 法律第三百二十六章 军国主义第一百八十九章 翱翔的雄鹰第二百六十三章 困兽第三十七章 特战队第三百四十四章 代理人第九十七章 破冰第二百零六章 德国考察团第二十六章 河源起义第三百三十九章 战舰交付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南旱灾第十六章 匪盗第四章 吴家美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海军的打算第四百零五章 豹式坦克第三百六十章 命运之门第三十五章 过年第二百三十六章 打黑除恶第四百五十六章 一边倒第一百六十三章 争夺鹿儿岛第七十七章 福建的动向第四百零九章 日本人的炮灰第二百二十一章 成功逃脱第四百八十章 乱 一第一百六十章 海战落幕第四十八章 卖队友第二百六十六章 碰撞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力量加入第二百七十二章 紫荆花开 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闹剧第一百章 势如破竹第三百三十章 产业振兴计划第三百一十七章 分割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招制敌第九十三章 空军第五章 第一匹棉布第十八章 整修第三百四十六章 防空炮第三百八十一章第二百零三章 码头风云第二百七十九章 日月之歌 四第一百五十九章 对马海战 五第七十七章 福建的动向第四百九十七章第四百零二章 不受重视的伞兵第四百四十二章 日德兰海战落幕第一百五十七章 对马海战 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死亡之吻第二百八十二章 日月之歌 七第三百二十六章 军国主义第二百七十章 紫荆花开 一第一百零六章 所谓死士第三百九十七章 阿道夫下士第四百九十九章第三百五十六章第一百六十章 海战落幕第二百零一章 又一条大鱼第二百一十六章 致公堂第四百章 贵族军官第五十四章 河源战役 二第十九章 第一炉钢液第二百六十九章 第一波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国覆灭第三百三十三章 订单第四百一十三章 最大规模的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