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项令不向权贵低头
东汉初期的董宣,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他不畏权贵,执法如山,被人们称为强项令。强项,就是脖子硬的意思。
《后汉书》记载,董宣是河南杞县人,为人正义,性格倔强。董宣成年后,被推举出来做官,后来逐渐升迁至北海郡国相。
北海郡有个叫公孙丹的人,是当地大姓宗族的首领,并且担任五官椽的官职。公孙丹既是朝廷官员,又是当地豪强,势力很大。他仗势欺人,横行霸道,无恶不作,无人敢管。
有一次,公孙丹新造了一座宅邸,请了风水先生察看凶吉。风水先生装神弄鬼地看了一番,说这座宅邸是凶宅,只有在房子里死了人,才能够化凶为吉。公孙丹相信了,让他的儿子随便去杀个人,把尸体拖到新房里。他的儿子出门,正好碰见一个过路的,趁其不备,一刀把他杀了,把尸体弄了回来。
公孙丹父子狂妄惯了,杀人如同踩死蚂蚁一样,根本不在乎。董宣听说以后,勃然大怒,火冒三丈,大叫道:“清平世界,岂容狂徒无法无天!” 董宣立即派兵,把公孙丹父子抓来,当众砍了头。此举大快人心,百姓一片喝彩声。
不料,公孙丹的宗族亲戚三十多人,竟然手持兵器,到府衙门前喊冤,聚众闹事。董宣见他们如此嚣张,更是怒不可遏,于是命令属下水丘岑,带兵把三十多人全都杀了。
这事闹大了。董宣做得确实有些过分,不符合刘秀“轻刑慎罚”的治国政策,于是,青州刺史上书告发董宣。廷尉把董宣和水丘岑逮捕进京,关到监狱里。
董宣在狱中毫无悔意,而且早晚背诵诗文,面无惧色。廷尉查明案情,认为那三十多人,虽说不该聚众闹事,但罪不致死,董宣属于滥杀,于是判他死刑。北海郡百姓知道以后,纷纷上书,为董宣求情。
廷尉宣读对董宣的死刑判决,董宣一脸平静,并不申辩,只是要求赦免水丘岑,说水丘岑是按他的命令办事,罪不在他。
到了行刑那天,狱吏送来了“断头饭”,董宣看都不看一眼,厉声说道:“我董宣一生,没拿过别人一文钱,没吃过别人一口饭,岂能在死的时候,玷污了我的名声。”
董宣说完,大步出狱,头也不回地走向刑场。当时受刑的有九个人,董宣是第二个。
眼看董宣就要人头落地,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两名骑兵飞马冲进刑场,传达皇帝诏令,赦免了董宣。原来,刘秀接到百姓上书以后,亲自查问了案情,觉得杀了董宣可惜,于是赦免了他的死罪。刘秀亲自裁决,对董宣做了降职处分;而水丘岑却升了职,做了司隶校尉。
后来,董宣又当了江夏太守。董宣用法严峻,执法如山,他每治理一个地方,都是盗贼绝迹,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由于董宣政绩突出,在他晚年的时候,刘秀特意任命董宣为洛阳令。洛阳是东汉的都城,人口众多,情况复杂,尤其是权贵们云集,这个洛阳令可不好当,也只有董宣当最合适。
果然,董宣无私无畏,刚正不阿,不管是百姓,还是权贵,只要犯罪,都一视同仁,依法处理,洛阳的治安形势明显好转。百姓们都夸赞董宣,而权贵们都害怕他。
刘秀有个大姐,叫做湖阳公主。刘秀父母死得早,大姐对他有抚养之恩。刘秀对大姐格外尊重,在洛阳给她建造了豪华住宅,派去许多仆人和女佣,让她享受荣华富贵。湖阳公主并不是骄横放纵之人,但她的仆人,有的却是狗仗人势,有些狂妄。
有一次,湖阳公主的一个仆人,竞敢在大白天行凶杀人,然后躲在公主家里不出来。董宣闻之大怒,但他不敢擅自闯入公主家里抓人。董宣想了个办法,他没有公开缉捕凶手,而是悄悄派人在湖阳公主家附近等候,想守株待兔。果然,时间一长,不见动静,仆人认为风声已经过去了,就陪乘湖阳公主外出。
董宣等的就是这个机会,他见湖阳公主的车马出来了,仆人也在车上,立即带人拦住公主的车马,用刀划地,厉声宣布仆人的罪行,并谴责公主包庇罪犯。
湖阳公主被董宣的气势吓住了,不知所措。董宣呵叱仆人下车,仆人浑身颤抖,不敢下车。董宣抓住他的脖领,一把扯了出来,怒骂道:“你这个该死的奴仆,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凶,杀人者偿命,天经地义,今天我就判你死刑。”
董宣说着,喝令行刑。刽子手手起刀落,仆人的脑袋就搬了家,鲜血喷溅一地。湖阳公主何曾见过这种阵势,惊恐万分,失魂落魄,急忙进宫,找弟弟刘秀哭诉去了。
刘秀见尊敬的大姐受了惊吓,也发怒了,马上把董宣召来,命令武士,用乱棍把他打死。董宣毫不畏惧,挺着脖子说:“请让我说一句话再死,行吗?”刘秀答应了。
董宣慷慨激昂地说道:“陛下圣德,打算中兴汉朝,如今却放纵奴仆杀害良民,将如何治理天下?我不用你打,自己撞死就行。” 董宣说完,一头撞向柱子,顿时血流满面。
刘秀急忙命武士把董宣抓住,不让他再撞。这个时候,刘秀已经冷静下来,他知道董宣虽然做得鲁莽,但并没有大错,不能杀了他。可是,身边的姐姐还在哭泣呢,需要想个办法安慰她。
刘秀想了个办法,对董宣说:“你公正执法是对的,但冲撞了公主,也是大罪。这样吧,你向公主叩头谢罪,公主原谅了你,这事就算完了。”平心而论,刘秀的要求并不过分,不管怎么说,惊吓了公主,向她赔个不是,也是应该的,何况这是借梯子下台的好机会呢。
董宣却不领情,直楞楞地说:“我没有错,凭什么向她谢罪?”刘秀见董宣不识好歹,又生气了,命令侍从把董宣摁在地上,按住他的脖子,向公主叩头。
董宣却双手撑地,硬挺着脖子,死活不低头。侍从佩服董宣是条硬汉,并不用力,反而为他解脱说:“禀告陛下,董宣的脖子太硬,按不下去”。
刘秀哭笑不得,无可奈何,只好挥挥手,让董宣走了。当时董宣已经七十岁了,性格依旧倔强如铁。从此,董宣得到一个强项令的美誉。
湖阳公主很不满意,嘲笑刘秀说:“当年,你当普通百姓的时候,尚且不惧怕官吏,如今做了天子,为何反而怕一县令呢?”
刘秀陪着笑脸说:“姐姐不知道,做天子和当百姓,那是不一样的。我现在每天诚惶诚恐,唯恐做错事情,被天下百姓耻笑。”于是,刘秀耐心地向姐姐讲了一番靠仁义治天下的道理,好言劝慰了一番。
事后,刘秀褒奖了董宣,并赐给他三十万钱。董宣把这些钱全部分给了属下,自己不留一文。
董宣任洛阳令五年,七十四岁时死在任上。刘秀派使者去吊唁,只见用布被盖了尸体,妻子儿女相对哭泣,家中四壁空空,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刘秀感慨悲伤,用尊贵的礼仪安葬了董宣。
董宣一心为国,执法如山,不畏权贵,值得人们称赞。东汉时期还有一个清高之人,也不攀附权贵,是不是也值得称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