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北伐国力大损
宋文帝执政三十年,开创了元嘉之治,实现了国家强盛,还是很有成绩的。宋文帝有宏图大志,企图北伐中原,统一全国。
可惜,宋文帝不懂军事,而懂军事的檀道济又被他杀了,手下没有得力将领。特别是,北方的北魏也十分强大,北魏皇帝拓跋焘能征善战,是个强劲的对手。所以,宋文帝三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而且损失巨大,导致国力衰落。
《宋书》记载,在刘裕统一南方、代晋建宋的同时,鲜卑人建立的北魏政权,也统一了北方,并且强盛起来。这样,南朝宋与北魏,就成了势均力敌的对手。
北魏皇帝拓跋焘雄心勃勃,一心想要吞并江南,统一天下。于是,北魏趁刘裕病重和去世之际,大举南侵,攻占了青兖二州、洛阳和虎牢关,夺取黄河南岸要地三百里,逼近南朝宋的领土,气焰十分嚣张。
宋文帝登基之后,他迅速巩固了自己的统治,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国力大为增强。当时,宋文帝二十多岁,血气方刚,他准备出兵北伐,给北魏颜色看看。
而北魏皇帝拓跋焘,也是年轻有为。拓跋焘登基比宋文帝早一年,年龄比宋文帝小一岁,同样是血气方刚。从此,两个年轻人之间,展开了殊死较量。所不同的是,宋文帝从小在皇宫长大,很少上过战场;而拓跋焘则是在马背上长大,从小就跟着父亲南征北战。
公元430年,宋文帝觉得时机成熟,开始第一次北伐。宋文帝命令右将军到彦之,率五万主力部队北进,又组织四万军队为后援。同时,命骁骑将军段宏,率八千精锐骑兵,奔袭虎牢关。所有军队,都由到彦之统领。到彦之跟随宋文帝多年,是十分信赖的心腹将领。到彦之虽然也能打仗,但最多算个二流将军。
到彦之率军北伐,此时北魏正与柔然交战,南边兵力减少,宋军乘虚而入,很快攻占了洛阳四镇,收复了黄河以南大部分地区。消息传来,宋文帝得意洋洋,传令嘉奖慰劳前线将士。
宋文帝的高兴劲还没过去,拓跋焘打败柔然,亲自率铁骑南下了。鲜卑骑兵凶悍异常,其势如暴风骤雨,宋军抵挡不住,纷纷败退,刚收复的洛阳四镇和河南之地,转眼间又被北魏夺了回去。宋文帝目瞪口呆。拓跋焘不肯罢休,乘胜向南进军,形势急转直下,十分危急。
宋文帝无奈,只好命时任江州刺史的檀道济率兵救援。檀道济身经百战,是当时名将,但不是宋文帝的心腹。檀道济果然名不虚传,与拓跋焘棋逢敌手,双方连续作战二十余日,打了三十多仗,最终将魏军赶了回去,双方恢复了战前疆界。这样,宋文帝第一次北伐,没有任何收获,反而伤亡惨重。
此后,檀道济留在北边,率军抵御北魏。北魏深知檀道济的厉害,称他是南方的万里长城,好几年不敢越界南犯。公元436年,宋文帝无故杀害了檀道济等人,自毁长城。北魏将士十分高兴,从此不惧江南。宋文帝做了一件大蠢事。
公元450年,拓跋焘亲率十万大军,再次南下,攻击宋国。不料,宋军奇袭,烧毁了魏军粮草,拓跋焘只好退兵了。宋文帝见轻松击退了魏军,又盲目乐观起来,于是下令举行第二次北伐。
宋文帝命刘义恭担任北伐主帅,兵分四路,大举进军。刘义恭是宋文帝的弟弟,深受宠信,却并无统兵才能,不是拓跋焘的对手。刘义恭先是御敌不力,后又畏敌不战,被拓跋焘看准战机,杀了个“回马枪”。
拓跋焘打仗很有一套,他不与宋军主力纠缠,也不去攻打城池,而是率铁骑长驱直入,迅速抵达江苏六合一带,来到了长江边上,声称要横渡长江,直捣建康。
敌军兵临城下,京师一片恐慌。宋文帝一边急令各军回援,一边下令所有男子都到长江防守,王公大臣的子弟也不能免。拓跋焘不愧是军事家,他知道渡江难度很大,并不是真的要去攻击建康,而是为了调动宋军,使宋军疲于奔命。所以,当宋军匆忙向南集结的时候,拓跋焘却调头北返,轻轻松松地回去了。
魏军北返的时候,野性大发,采取了惨无人道的杀光、抢光、烧光政策,沿途的南兖、兖、徐、豫、青、冀六州,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大破坏。魏兵见人就杀,不分男女老少,连婴儿也不放过,房屋全部烧为废墟,造成六州一片萧条,元嘉之治就此告终。宋文帝第二次北伐损失惨重,战后刘义恭被免职。宋文帝对这次惨败痛心疾首,禁不住想起了良将檀道济。
公元452年,北魏发生政变,拓跋焘被杀。宋文帝大喜,认为有机可乘,于是进行第三次北伐,以报六州被毁之仇。然而,北魏早有防备,结果仍然是无功而返。
宋文帝三次北伐,不仅没有收复失地,反而使人力物力遭受巨大损失。失败的原因,除了敌人强大、自己没有出色将领之外,也与宋文帝不懂军事和瞎指挥有着直接的关系。宋文帝没有战争经验,每次出兵,都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将领不得随意变动,甚至连交战日期,也要由宋文帝亲自决定。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如此机械和呆板,焉能不败?所以,《宋书》评价说:“战败丧师,固然是将领无能,但与皇上指挥不当是分不开的。”
宋文帝企图收复中原,统一全国,其愿望是好的,但不能正确分析大势和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盲目决策,结果必然会事与愿违。这表明,做任何决策,都必须把握大势,顺势而为,量力而行,精心谋划,否则,必受其害。
宋文帝三次北伐失败,造成国力衰落。然而,南朝宋最大的危机,不在于外部,而出自它的内部。第二年,朝廷发生政变,具有雄才的宋文帝,竟然死于亲生儿子之手,令人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