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元旦日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1651年终于过去了,1652年正式开始,陆正祥洗漱完毕,穿上绯红色官袍,“管家,今天你就不要待在家里了,子午街上开了家银行,所有人拿着身份证明都可以去领一块钱利是,你带着孩子一起去吧。”

“谢了老爷,我昨日在红毛营看到红毛们张灯结彩,这是他们的新年吗?”张管家一边帮陆正祥整理身上的褶子一边问道,“南国新年却是朗朗夏日,真是咄咄怪事。”

“咱们一年有两个新年的,历法不同而已,澳洲这边因为与西人交通的缘故,因此也采用了西人历法,但是传统上还是以农历最为隆重。”陆正祥摆了摆衣袖,他如今是天官院总制,元旦第一天别人休息,他却休不得,整个悉尼的大小官员都需要去他那里点卯,这次还得去领委任状以及官员制服。

陆正祥坐上专门配备的马车,这一路上汉人聚居的地方和往常没什么两样,人们还没反应过来,不过工厂里放假,商店里打折倒是实实在在的,不少人跑到超市里买米,上次南洋缴获的大米可大大缓解了悉尼的米荒,不过平时价格还是很贵,折合一代币只能买三斤六两,这个价格买鱼的话能买五斤了。

陆正祥作为正牌二十一世纪来人,自然不需要为这些事操心,他们在将军府都有食堂,没次吃饭象征性地给两毛,但是对于他管家张斯伯来说,每日必须为家里的柴米油盐来操心每一分都必须省着点花了。

陆正祥来得很早,贤达院才刚刚开门,跟两个看门大汉将军打过招呼后径直走向天官院。

“陆总制,新年吉祥,第一天就来地这么早,实在是我等之楷模啊!”一个身着青色袍子的中年人站在门前恭候道,他后边林林总总站着十数人,这里边全是大明移民,外带几个日本跟德语翻译。这天官院功能跟原来的人力资源部差不多,陆正祥来担任总制,他原本的下属自然来了一大堆,不过毕竟是上贤达,后移民官员天还没亮就恭候在此,现在七点多了,他们还在家睡大觉呢,规定上午九点上班,谁都不是加班狂。

“早早早。”陆正祥跟每个人都打了招呼,天官院下一共有三个署,吏目、吏金、吏礼,吏库,他们分别掌管官员名录,官员俸禄的统计、官员政绩的考核以及官员制服办公用品的发放等等,如今三四个署的正署丞都由原来人力资源部的人担任,但是副职都是选拔中华移民。

“王署丞,今日来这么早干嘛,悉尼米贵,晚些来本总制不会怪罪的。”陆正祥笑呵呵地看着众人。

“陆总制体恤下属,我等却是要明事理,今日是大家第一天当值的日子,怎么也不能迟到啊。”说话的这人正是吏目署副署丞王明仁,此人来自南洋,曾在邱家担任过账房先生,不过自从邱至行老爹被亚奇苏丹砍了之后,树倒猢狲散,很依附邱家的人便流落到了悉尼,王明仁读过书,在将军府工作过一段时间,因为表现突出,便被陆正祥私下里截留到了本部门。

“不妨事的,你们要是想回去,我批准了,总共就百十来人,留下一两个人登记就好了。”

“谢总制,那属下们就不客气了。”众人拜谢道。

“你们去的人到王副署丞那里拿假条,这样就可以帮别人代领。”陆正祥想起张管家说的话,“对了,联华超市今日不仅米打折,肥皂,沐浴露,都有打折,你们快去吧。”

请到假的人纷纷回后庭换衣服,各人呼朋引伴,留下来的人纷纷列清单让人帮忙代购,陆正祥深谙用人之道,把他们强按在这里工作,人心思都不在这里,效率根本提不上来。

等日头到了9点钟,前来登记的官员开始陆陆续续地出现在天官院衙门大门前,陆正祥也没有架子,亲自站在门前跟每个人贺喜。

“吴总制,陈总制,恭喜恭喜。”陆正祥看到吴国瑞跟陈偲两人一起走来。

“啊呀,老吴,没次就你这么客气,这大热天地站在外边,还穿这么厚的袍子,别第一天就中暑了。”陈偲最终没有抵御地了第一人督军总制的诱惑,没有逃脱真香定律,在申请截止日期之前乖乖提交了申请书。

“一起进去吧,大家又不是什么外人,站大门口太客气了。”吴国瑞上来搂住陆正祥,“今日大宗正院有新年礼金分发,我怕你今日没空,就给你带过来了。”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盖着统摄厅大印以及王仁东私章的纸条子塞到陆正祥手里。

陈偲好奇地凑了过去,“礼金还打欠条吗?干嘛不直接发代币?你们大宗正院第一天就干这事?”

“老陈你说啥呢,这是大明银行的兑票,你们凭这张支票去子午大街自己领去,我们这边钱不过手,只负责发放。”吴国瑞是个老实人,听陈偲挤兑他,说话不禁急了起来。

“这倒是个新鲜事啊,银行啥时候开的?”陈偲从陆正祥手里借过这张支兑票,对着阳光看有没有水印。不过让他失望了。

吴国瑞从他手里把支兑票接了过来,“别看了,现在哪有那么高档的技术,这种是高额兑票,里边用银箔搓的丝线做经纬,采用套色印刷技术,现阶段根本没有被仿制的可能,这是张一百元兑票,五十一下就是普通高丽纸了。”

“哟,你还别说,这个纸看起来银光闪闪的,不过就是图案不咋地,还用的原来纸币的图案啊。”陈偲啧啧感叹道,陆正祥在一旁伸着脖子,不住地点头表示赞同。

“这个是交引院总制洪小晓燕带头设计的,他们原财务部为了这套新货币可花了不少心思。”吴国瑞笑了笑,“这就是你们去不了交引院的原因,十七世纪不管是大明百姓还是欧洲人民都对纸币十分抵触,咱们代币好歹还有点信誉,交引院采用原来的图案目的就在于想跟原来的金融体系无缝连接,这样才不至于引起混乱。”

吴国瑞把这张兑票甩地哗哗直响,“现在大明银行里也有硬币,主要是银币以及青铜币,还有一部分铅锡合金辅币,主要还是怕出现兑换恐慌,所有黄金全都存在交引院司库署的地下库房。”

“那我回去得赶紧把旧代币全部拿过去兑换了,这东西有意思。”陈偲挺喜欢这张兑票的质感的,尤其在阳光下,看起来就是土豪专用,不知道这玩意能不能用来点烟,以后怎么炫富,自然是用美洲进口烟草,然后由大溪地少女卷成,用大明银行的兑票点火,呵,什么叫做范儿,这就叫做范儿,只挑最贵的,不挑最对的。

陆正祥将两人领到吏目署,张明仁身着青色官袍正襟危坐,见到两位大佬过来,连忙起身作揖,“两位总制,下官等会儿要叨扰一番了,两位请见谅。”

“不碍事的,你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吴国瑞还了一个礼,“倒是假期里还要大家加班,不好意思了。”

张署丞不禁有些诚惶诚恐,大明官场上从来不会有上官这么跟下属这么说话的,他从档案库里取出两人的档案,将两人的信息填好后,然后给了他们两个每人一份聘书,这是以统摄厅的名义颁发的。

“两位大人,等会儿有裁缝过来给两位量身材,吏库署的李署丞那里有官服。”张明仁双手奉上他俩的吏库钥匙。

“劳烦了。”陈偲接了过去,吏库按照流程将两人的红色袍子交接完毕,这期间洪晓燕来了,方毅接了科技院总制,马铭检是大理院总制,张明启外务院总制,都察院总制倒是个新面孔金礼斌,他原来是做组织工作的,近一年来一直没有自己适合的岗位,不过都察院正合适,此人一直被边缘化跟他的性格处事也有很大的关系,跟谁都不亲,做都察院总制正好,交通院总制换了夏乐群,度支院是原财务部二把手黄芩,农林院则是国营农场场长赵丰利了,这厮口碑不太好,在悉尼到处忽悠人开农场,当时金无恙就吃了他不少亏,贷款买了一大堆种子牲畜,到现在还没回本,但是谁让人才稀少呢,就他一个搞农业的,他不当谁当。太医院总制没的说,许医生全票当选,百工院总制则是左武卫推荐的林炜,副总制蒋白,他俩没有从军的意愿,左武卫便送了他俩一个大好前程。不过这当中最神秘的还是内务院,内务院说得好听是负责国家安全,说的不好听,叫它东厂也不过分,首任总制是王仁东的亲信,原财务部的出纳施俊,这倒不是王仁东走后门强行塞了进来,主要是大家一听这名头根本没人愿意干,只有他施俊一个人报了名,那自然由他当总制了,内务院当然也不是没有限制,权力还是受统摄厅制约,而且新出台的组织法里规定实施对象不能包括自己人,但是大家第一印象不好,自然无法对施总制亲近起来。

不过施俊本人毫不在乎,他还找了个好帮手,原大明宣奉太监刘公公,刘公公出身东厂,对缉捕、情报这一块自然比大部分人都熟悉,用他做顾问那是再适合不过了,林朝英、沈时忠可能要气死,他们忠心耿耿为委员会工作了这么长时间,最后官阶还不如一个太监高,刘公公可是整个院这一级里唯一一个大明移民副总制了。

“大家这么早啊。”施俊跟众人打招呼道,大家礼貌性地笑了笑,施俊就像没看见一样,他本来也不喜欢拉帮结派,这样反而更好。

“咱家见过各位总制,这西历第一天,总要讨个彩头才好,各位不要客气,这是咱家的一点心意。”倒是刘公公会做人,他让跟随的几个小太监端上了几个食盒。

陈偲见气氛尴尬,便第一个打开,大家又不是敌人,关系搞得这么僵干嘛,况且施俊不管过去在南极建,还是现在都没有做过对不起大家的事情,这种恐慌的情绪完全是无中生有,日后军队肯定要和内务院的情报部门互相配合,他陈督军理应跟内务院打好关系。再加上刘公公主动释放善意,谁还能伸手打笑脸人呐,那也太不是东西了。

“好吃,好吃,这是刘公公您自己做的?”陈偲拿起了一块糕点,吃了两口便竖起了大拇指。“您要是在悉尼开一家糕点铺,我保证天天跟您订一份喝下午茶。”

众人不禁被陈偲带动起来,纷纷伸手去取糕点。

“陈大人说笑了,不过咱家听这话开心呐,我原本在大内的时候,就喜欢跟光禄寺寺丞打交道,这光禄寺负责宫中膳食,寺丞的拿手绝活便是这糕点,咱家半辈子没学会升官发财,没学会微言大义,就只学了这一手,所谓高山流水,陈大人喜欢,这就是对咱家最大的褒奖了。”刘公公拿着浮尘弯了弯腰,众人听他这话不似作假,对这头发花白的老人不禁多了几分好感。

“刘公公不必妄自菲薄,统摄厅让您来主持内务院大局,自然是看中了你的才华,我督军院日后需要在敌后行动,保我汉家江山,可少不了公公出力啊,那些能深入敌后的人才,内务院培养出多少,我督军院就要多少。”

“陈大人,咱家必不辱命。”刘公公点了点头,然后跟在施俊后边进了吏目署。

陈偲目送两人离开,“大家都回吧,等会儿还得去大宗正院领兑票呢,不要忘了啊,内务院平时大家也帮衬帮衬是吧,昨日大会上都说明白了,都是同事啊。”

所有人都不做声,有些人心里还是有些愧疚的,但是一些老油条岂是几句话就能说动的?内务院自然是对外搜集情报用,但是一旦都察院下了指令,统摄厅同意了话,内务院还是有对任何人的调查权力的。

今日之元旦,大家都过得欢欢喜喜,老百姓各人都去大明银行取了一枚金黄色的青铜硬币,又花了便宜价格买了米肉等生活用品,官吏们新官上任,自然是喜气临门,所有人都祝愿,新年越来越好,总之,明天是带着希望的。

第一百五十四章 贤达院(重置版)第二百三十九章 坚壁清野第三百一十章 佩琪养猪第三十章 船队扩充第二百一十八章 临高旧事(二)第三百二十章 老潘回来了第三百零九章 明冬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冕典礼(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赌徒第九十一章 东南亚泥潭(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跳虎外卖第二百七十八章 屠龙饭店第二百一十八章 临高旧事(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一个人的生死第二百一十一章 海上劫杀第二百三十七章 钻井队第十六章 秘密会议第二百六十七章 《航行通告》第一百四十八章 阿奇博德往事(三)番外第二百四十一章 库马内讧第八十九章 工业收尾第一章 我从哪里来第九十章 东南亚泥潭(一)第一百五十章 阿奇博德往事(五)番外第三百五十章 异地建国第二百五十章 节外生枝第二百七十八章 屠龙饭店第一百九十八章 天下明灯澳洲藩第十二章 第二次联合探索第二十章 金融体系初创(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商业鬼才第一百五十三章 后勤部拆分第一百二十章 新闻发布会(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商路第二百七十七章 谈心第三百第十一章 河仙镇(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飞鱼海南渡记之澡堂轶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悉尼酒家第二百零三章 曾家烟鬼第一百一十二章 火攻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二百章 狐狸尾巴第二百八十六章 飞鱼海第二百五十七章 南渡记之马进宝第一百四十七章 阿奇博德往事(二)番外第二百一十九章 郑军之困第一百三十二章 平等派的诉求第三百五十三章 锡兰第三百四十九章 火烧吉打(二)南渡记之澡堂轶事第八十四章 蛛丝马迹第三十八章 册封第一百八十九章 澳版《藩国仪注》第十八章 同床异梦第二百零九章 悲惨的安南人第一百五十章 阿奇博德往事(五)番外第二百三十九章 坚壁清野第二百三十八章 葡萄牙的苦难第二百八十六章 飞鱼海第三十九章 攻打梧州(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时代变了一百八十三章 僵持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政府建制第五十六章 风波第一百九十七章 下克上(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上封锁线第七章 剿灭阿奇博德第一百零二章 阮福春的坑道第三十七章 战果第三十四章 李元胤第一百五十九章 留澳幼童(一)第八十一章 黑幕第三百第十一章 河仙镇(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女子俱乐部第二百零五章 澳洲神探第七十九章 他们的国王第二百零三章 曾家烟鬼第一百四十五章 返回悉尼第二百二十章 十字路口第二百五十一章 起风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元旦日第二百三十三章 浙闽总督第二章 雾夜小镇第一百七十五章 八重山事件第二百七十五章 赌徒顾小磊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见马进宝第一百五十三章 后勤部拆分第一百三十四章 舞女菲奥娜第一百四十八章 阿奇博德往事(三)番外第一百五十三章 后勤部拆分第一百五十章 阿奇博德往事(五)番外第二百一十一章 海上劫杀第四十八章 悉尼剪影第一百一十二章 火攻第二十一章 荷兰人见闻第一百六十九章 捕鲸记(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诺伍德第二百四十四章 金陈合流第二百七十二章 巴城暴乱(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