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鲁王来使

bookmark

孔尚洋一直待在船里,近来琉球似乎变了天,往日熟悉的那霸港奉行阿多美平不见了,也没有人负责港务收税,这让他心里没了底,澳洲人不会跟萨摩倭寇打败了吧,但是看起来又不像,昨日白牙带了一把将官刀,这做不得假的。

“小幺儿,港里人怎么说?”外边传来了管家的声音,他闻声开门,看到派出去的小厮已经回来了,“幺儿,港里有消息了吗?”

“爷,今天下午就可以进港,原来昨天澳镇给琉球王册封了。”小幺拱了下手,“他们给每个居民都发了一块糖,是琼州出产的。”

“澳镇私窃神器,他们凭什么给琉球王册封?”孔尚洋一甩袖子,心中有些闷闷不乐,前一段时间有海商告诉他南洋将军要派人去琉球,天下都知道南洋将军的澳镇能打,现在看来不过是和郑家一样的乱臣贼子。

“老爷,不是的,我看到了张贴在宫门外的文书,的确加盖了永历帝的大印,应当不是澳镇僭越私封。”小幺身在孔家,文书上却要比一般童生还要精通。

孔尚洋也不说话,他站在船头,由于昨晚是傍晚进港,光线不太好,一没注意,却发现以前高耸的屋良座森城不见了,刚刚余光一瞥,好像少了什么东西,“那处……那不是屋良座森城吗?原来倭寇驻扎的地方。”

小幺连忙说道,“如今首里城里都在传颂十天女火烧屋良座森的故事呢,我确信是澳镇烧的,但是过程却有些天方奇谭。”

“哦?城里的人怎么说?”孔尚洋有些好奇。

“他们说澳镇天兵让十个天女从天而降,借天上的雷火焚烧了屋良座森,传的有鼻子有眼的,说天火水都浇不灭,石头能烧成渣,当真是没见过世面的乡民。”小幺对这种传闻是相当不信的,都是戏文小说里的东西,要是澳镇多一个会做法的老道,故事就更完美了。

孔尚洋看着黑乎乎的屋良座森,这座建筑连石头基座都被烧垮了,可见威力之大。“不管传闻有多荒诞,但是城池被烧成这个样子做不得假,澳镇善战威名赫赫,今日老夫果然开了眼界,要是他们愿意辅助鲁王就好了。”

空气里还弥漫着烧焦的味道,“幺儿,帮我沐浴更衣,等会儿去拜访蔡大人。”

主仆二人忙碌了一阵子,备了一条小船,里边放着给蔡翀的一些礼物,雇了几个挑夫上了岸。

“老爷,岸上真没几个倭人了。”幺儿左右环顾了一下,却见那琉球人再也不似往日一样愁眉苦脸,一个个喜气洋洋地出门打招呼逛街。

“天使来了后驱逐了倭寇,还给减免了税,原先倭寇在时公七私三,年成不好时甚至公八私二,大伙哪笑得出来。”挑夫搭嘴道,“如今王上还政,税率只有四分之一,劳役付钱,哪个心里不欢喜。”

“澳镇看来不仅治军严密,治理地方还有一套。”孔尚洋掐着山羊胡子,“治大国如烹小鲜,琉球虽小,但是窥一斑可见全豹,澳洲本地应当也不会差的,但愿他们是一只勤王之师,不然要是跟原来辽镇一样尾大不掉,恐怕要比辽镇还危险。”

“各位,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澳洲香皂、澳洲油灯今天又放货了,大家别错过了。”一个琉球人从店里跑到门口扯着嗓子喊道,他声音还没落下,街上的人群便一下子涌了过来,孔尚洋被人群裹挟着一起挤了进去,“幺儿,东西挑好了,别挤坏了。”

幺儿他个子小,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到没什么事,“老爷放心,我跟挑夫在外边,你趁着人少出来吧。”

孔尚洋被挤到柜台前,心道什么时令货这么抢手,那些人简直跟疯了一样,拿着钱就往店小二脸上砸,说要多少有多少,甚至有想包场的。他四周看了一下,这不是彭子良家卖南蛮货的合浦记吗?现在改卖澳洲货啦?孔尚洋家里也是做生意的,便也跟着声嘶力竭地叫喊着,等他拿着两盏灯十块皂出来时,帽子都被挤歪了,浑身上下一股人油味儿。

“丢人呐,我直接去跟彭子良要几个不就是了么。”孔尚洋站在风口吹了好一会儿,“这澳镇原来不止打仗吃兵粮啊?我原先以为他们拿朝廷银饷,现在看样子可以自给自足,能收税能产物,如今天下的藩镇恐怕只有延平郡王能与之并论。”

“老爷,我倒是觉得国姓爷可能跟澳镇会有龃龉。”幺儿一直在往孔尚洋衣服上熏香薰。“原先郑家跟日本做生意,琉球都是中转站,如今被澳镇占了,澳镇要收税,郑家是交还是不交?他们平时一向横行霸道惯了,哪是那么容易相与的?”

“郑家跟日本人说不清楚,他的胞弟田川七左卫门一直在长崎,会不会放过澳镇还是两说。”孔尚洋不由地担心起来,万一两镇相争,波及到鲁王可就不好了。

“好了,老爷,衣服上没味儿了。”幺儿把袖子一拍,“今日去蔡大人府上,可以把这事跟澳镇提点一下,我大明多少次兄弟阋墙,才给了鞑子可乘之机。”

孔尚洋满意地点了点头,幺儿最近越来越上道,难怪老太爷喜欢他,日后要是培养好了,可以到外边独当一面,自己的几个儿子要是有他一般机灵就好了。

“咱们继续出发。”

孔尚洋一路匆匆忙忙,赶到蔡府的时候正巧碰到蔡翀退朝回家,他们两家是生意伙伴,俩人也是老相识了,私交还算不错。

“蔡兄,别来无恙啊!”

“孔兄,怎么有空亲自跑琉球来了?大陆局势稳妥些了吗?”

孔尚洋悄悄说道,“蔡兄,小弟正是为此事而来,鞑子占据了舟山,如今鲁监国有难,想来请澳镇出山。”

“我们厅里说,外边人多嘴杂。”蔡翀四处看了看,然后快速将孔尚洋引入后院,“孔大人,如今鲁监国是个什么情况?”

“唉……”孔尚洋叹了口气,“世事多艰…去年年底舟山失守了,正月里鲁王殿下带领余部退到了海坛岛,但是这里已经是国姓爷的地盘,国姓爷虽然名义上接纳了鲁王,但是暗地里分化瓦解鲁王部众,如今殿下成了寓公,抗清大业举步维艰啊。”

蔡翀无关痛痒地安慰了一番,只是脸上看起来有些为难的样子,孔尚洋自然看得出来,“蔡兄,不知能否帮我当一次掮客,事成之后必有重谢。”

蔡翀摇了摇手,“孔兄,你把我当什么人了,抗击鞑虏是各藩义务,如果能促成此事,我就是把自己家产搭进去也没事,关键是……”他欲言又止。

“蔡兄但说无妨。”

蔡翀一摊手,“澳藩已经拜永历帝为正朔,鲁王殿下至今未上表朝廷,澳镇就算想帮也帮不成啊,这让其他诸侯如何作想?”

孔尚洋连忙拱手,“蔡兄,此事不成问题,就在我出发的那几日,殿下正在给皇上上表,准备放弃监国名义。”

“可是我大明宗室不带兵,不干政,就算鲁王殿下上表了又如何?难道澳镇打算打破祖制吗?”蔡翀还是摇了摇头,孔尚洋失望地瘫坐在椅子上,眼泪不禁就流了下来,多少英雄豪杰为了光复天下跟着鲁王出生入死,如今真的没救了,自己还图什么念想呢?

蔡翀见孔尚洋哭得伤心,又于心不忍,只得劝道,“孔兄,如果你是为了抗清大业而来,我倒是有法子帮你说动澳藩,但是要是为鲁王殿下而来,我自己也羞地难开这个口。”

“此话怎讲?”孔尚洋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如今既然鲁王殿下已经自去监国,就不应当再有建功立业的非分之想了,在国姓爷,或者皇上身边当个寓公是他最好的选择,但是你等原来鲁王人马,在国姓爷那边肯定是被排挤的对象,想要再投入抗清大业就难了。”

“正是如此。”

“孔兄还不明白我的意思吗?”蔡翀抓住孔尚洋的手,“你们原班人马自建军镇,然后再找澳藩援助。”

“蔡兄这是建议咱们投靠澳镇?”孔尚洋脑子立马转了过来,“可这跟投靠国姓爷有什么区别,事事不能自己做主,真没意思。”

蔡翀笑了笑,“孔兄,这就是你不了解澳镇了,澳镇孤悬海外,人民少寡,在大陆根基不稳,他这时候最缺人啊,只要有投靠的,哪个不得重用?现如今澳镇的马蛟麟大人,原来是绿营降将,照样官运亨通,何况你们带人带地投靠?”

孔尚洋听着蔡翀的话自然心里痒痒,“你容我考虑会儿。”

蔡翀自己捧了杯热茶,在亭子里自饮自酌,看孔尚洋内心焦灼的样子,也是一大趣事。

“孔大人,樱花开了呀,再不折,可就要谢了。”

孔尚洋哪能不知道他话里有话,“蔡兄,投靠澳镇,澳镇能否保证我人员自主?能否保鲁王殿下平安富贵?只要这两点没问题,我就有信心能说服其他的兄弟。”

“第一点我无法保证,这个不管你去哪个藩镇估计都没人敢跟你打包票,但是澳洲人唯才是用,只要有真本事,哪有雪藏的道理,第二点我跟你这么说吧,鲁王殿下要是愿意去澳洲当寓公,可要比国姓爷那里好太多,既远离了中原纷争,澳藩衣食住行哪一样不比宫里强?我就是年纪大了,也准备去澳藩养老的。”

孔尚洋见这话说得实在,当下便答应回去说服剩下来的几个将领,不过来都已经来了,不见正主怎么可能就放弃,况且这只是蔡翀的保证,正主还没发话呢。

“孔兄不必担心,有你这番表态,我跟张大人也有得说,一定会帮你们争取最好的结果。”蔡翀心道如果能说服鲁王人马投靠澳洲,那也是大功一件,两头讨好的事谁不愿意做呢?

“孔兄先在府上盘桓两日,张大人受岛津光久之邀,准备去鹿儿岛一趟,最多二十来天,事情就这么定,如何?”

“最好不过了,我这里先替鲁王殿下谢过了。”

送走了孔尚洋,蔡翀文思泉涌,当即在凉亭里写了两份文书,一份给尚质,一份是给张明启的,作为对澳衙门总理官,他受两头领导,处于公心,此事也得先让自己王上知道。

“蔡弥,把这份奏折立马送入宫内。”他把墨迹吹了吹,另一份他打算自己交给张明启。

“老爷,外边的轿子已经等候多时了,请问现在是否去港里?”蔡弥把文书收下,提醒蔡翀不要错过出使鹿儿岛的唐船。

“现在就走,王上给岛津家的礼物都到了吗?”

“都在码头呢,现在就等大人您呢。”

蔡翀一路急急忙忙地赶到码头,距离出发时刻就差一个时辰了。

“张大人,刚刚给一件事耽搁了。”张明启正拿着望远镜观看屋良座森的美景,“无碍,你先等会儿,我跟谢将军正讨论要不要在屋良座森原址上重新建立一个新城堡,这地方太关键了。”

“但是重建的话,需要从外岛运石头,恐怕没几年时间建不完。”蔡翀怕琉球的财政支撑不住。

“你忘了在悉尼看到的岸防设施了吗,蔡大人,要是重建的话,我们打算从澳洲运水泥过来,按照西洋建堡的技术,重新设计一座新的屋良座森。”张明启放下望远镜,“建设费用跟悉尼银行贷款,二十年还是五十年,你们自己说了算。如果这个堡承包给悉尼的话,我们还可以附送王宫改造部分。”

蔡翀只得推脱需要王上定夺,这堡建起来还不是澳洲自己用?便立马把话题扯开,“大人,我这边还有个急事准备禀告。”

“什么事啊?”

“刚刚鲁王的使者孔尚洋找到了小臣,我跟他有旧,便答应给他当一次说客……”

“这事不急。几日前他已经通过白牙把信送到了我身边,不过他身份敏感,我不打算进行接触,你要是来劝说这件事,恐怕我不能答应你。”

“张大人,小臣如何不知国事艰险,他原来的条件都被我说服放弃了,如今准备放弃鲁王,以独立军镇为名请求澳洲军援。”蔡翀从怀里掏出他刚刚写完的奏折,“事情的经过在这里。”

“独立军镇?他们不打算要鲁王了吗?”

“臣劝说他们把鲁王送到澳洲当寓公,而且听说鲁王已经上表朝廷,自去监国称号。”

张明启看了看手表,“让船长等一会儿,快把他请上船,我们路上详谈。”

第三百四十六章 霹雳国策第二百八十一章 潘家角特色第五十九章 再次出航第一百零七章 印度土兵第三百一十七章 黄磷霍尔火箭第九十四章 东南亚泥潭(五)第二百二十五章 炮决第二百二十五章 炮决第二百四十八章 再战江东桥(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澳版《藩国仪注》第一百一十八章 建国饭局第十三章 不期而遇的战斗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政府建制第一百五十五章 元旦日第二十八章 铲除李为平第二百一十二章 倒打一耙第二百四十章 碉楼攻防战第二百四十九章 胜券在握第五十八章 农业与制药第二十九章 追击第二百零四章 永历赶散第二百二十章 十字路口第二百零四章 永历赶散第一百四十五章 返回悉尼第二十九章 追击第二百六十八章 曾经当过大明的狗第三百四十五章 霹雳剪影第一百四十五章 返回悉尼第三百四十四章 霹雳国第二百六十一章 初窥巴达维亚第九十四章 东南亚泥潭(五)第二百零四章 澳洲影戏第三百一十四章 华纳姐妹娱乐公司第二百六十六章 商业鬼才第三百五十章 异地建国第一百八十章 萨摩倭与澳洲倭第九章 初步探索第二百六十一章 初窥巴达维亚第六十一章 清剿前的准备第二百九十三章 女子俱乐部第一百二十八章 工业的力量第二百零四章 澳洲影戏第二百九十六章 调查大酋第二十九章 追击第一百六十五章 战后审判(三)第二百零五章 学渣脑子不够用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亲王作保第二百六十八章 曾经当过大明的狗第三百五十五章 科罗曼德尔印度商会第七十四章 卧龙岗煤矿第二百一十二章 倒打一耙1111吧第十六章 秘密会议第二百一十六章 演习前的准备第二十八章 铲除李为平第二十三章 初至巴达维亚第一百零四章 第一次接战第五十六章 风波第六十五章 厨艺大赛?倭餐第三十九章 攻打梧州(一)第七十九章 他们的国王第一百九十三章 猫奴岛津光久第一百五十五章 元旦日第四十一章 难民营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七十八章 武器试制第一百五十八章 友邦惊诧第五十九章 再次出航第三百二十二章 琼州号第二百一十八章 临高旧事(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阿奇博德往事(四)番外第二百八十一章 潘家角特色第六十八章 变数第三百五十三章 锡兰第三百第十一章 河仙镇(二)第一百八十章 萨摩倭与澳洲倭第二百一十章 阮主来客第四章 联合小队第七十三章 探矿第三百四十四章 霹雳国第一百九十三章 猫奴岛津光久第一百六十章 留澳幼童(二)第一百零六章 波诡云谲的局势第八十四章 蛛丝马迹第七章 剿灭阿奇博德第一百四十九章 阿奇博德往事(四)番外第一百四十四章 诺伍德第五章 海湾会议第二百五十六章 会客厅八卦第一百六十九章 捕鲸记(一)第六十章 荷兰人的大甩卖第二百六十二章 荷兰流民潮第一百四十五章 跳虎外卖第一百一十八章 建国饭局第二百六十一章 初窥巴达维亚第一百九十三章 猫奴岛津光久第二十二章 使团出航第一百九十七章 下克上(下)第五章 海湾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