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3章 工业革命(十六)

第1103章 工业革命(十六)

确实,权哲身读这篇杂记小品文的第一遍时候,出现在脑海中的那句话,就是孟子的那句“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甚至他都不用去看更多的书,查查去年大顺哪里又遭灾了。

因为昨天他出门,就看到了一个倒毙的尸体。

天下最繁华之处,都有冻毙饿毙之尸,难道还用去想别处有没有饿死的吗?

这本《苏食辩考》,从很小的着眼点入手,介绍了这些年因为贸易,或者说因为大顺的资本主义萌芽而产生的资本主义体系催生的一系列新出现的食物。

生煎包的考据,自不必提。

吃禽蛋的传统,因着高邮鸭蛋的传统,倒也不必提。

而因为苏南工业革命爆发,苏北种棉所产生的在食物上的影响,却不得不提。

圈地后为了保持土壤肥力、为了增加利润、为了保证棉花生产利润,以及苏南棉纺织业对欧洲走私所需的毛纱,使得苏北一跃成为中原地区畜牧业、养殖业最发达的地区。

没有之一。

八钱银子一石的豆饼、相对过剩的玉米高粱,这是养殖业、畜牧业的基础。

畜牧业、养殖业,又是肉食的基础。

城市市民,对于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追求;运河被废,原本运河商路上面向漕工的肉食做法,也流向了港口;羊绒纱的需求导致的苏北养羊业的发展,也使得羊肉渐渐成为了苏南地区的“传统”食物。

如同后世的熏鸡,从运河走向了铁路,于是凡有铁路交叉处,必有知名熏烤鸡。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萌芽卷入的经济体系,带来的不只是冒着黑烟的烟囱。

而是哪怕在衣食住行这些最小的地方,悄悄改变着当地千百年的“传统”,然后又变为所谓的“传统”,继承下去。

当然,这些东西,毕竟还比较“浅显”。

这本书,之所以被孟松麓所推荐,甚至盛赞这本小册子是自顾亭林开考据学之滥觞后,真正有力量的一本书,就源于他说的那句“食辩、时变也!”

戴震是有政治抱负的。

原本历史上,王国维评价戴震,是很明确的。

“戴震是想取代朱子的地位”。

包括其同时代的钱大昕,也说过类似的问题。大意是说,小戴啊,你天文学、数学、考据学、历史学的水平是很高的。但是吧,你搞性理学、义理这些东西的水平,其实有点那啥……所以说,你最好不要琢磨着搞个大新闻,直接把程朱斗倒批臭,因为术业有专攻。

你擅长的那玩意儿,跑到人家研究义理、性理、心性、道统的这些人的主场,那不是纯粹找抽吗?你一学数学天文学历史学的,去和人家专业辩经的,去辩经,你立的起来吗?

原本历史上,姚鼐曾经点了四个人的名字,评价之凶,可谓极矣。

其人生平不能为程朱之行,而其意乃欲与程朱争名,安得不为天之所恶。故毛大可、李刚主、程绵庄、戴东原率皆【身灭嗣绝】,此殆未可以为偶然也。

文人相争,学派斗争,思想交锋,这都很正常。

但用【身灭嗣绝】这样的词,在讲究子嗣延续的传统里,已经可以算上最凶恶的诅咒了。

李塨。

程廷祚。

戴震。

全都榜上有名,是直接被人恨到希望断子绝孙的。得亏颜元没有去过江南,不像弟子李塨似的后期跑江南去了,否则毛奇龄的位置肯定被颜元顶了。

虽然说,权哲身压根不认识戴震,也其实不是很了解大顺的一些情况、思想争端。

但是,正如孟松麓点破权哲身身份的那个比喻。

说你们国家的那本小说《花史》,写的都是花之王国的故事,牡丹芍药菊花桂花等的争斗,但实际上写的啥、影射的事啥,你心里是有数的。不但你心里有数,这本身就是本汉文小说,传到大顺这边来,大顺这边的任何一个读书人,看完之后都明白到底是在写啥玩意儿。

这就是同文化圈。

而这本《食辩》,也是一样的道理,其实就是《时变》。

是有学术“野心”的。

甚至算是想要“开宗立派”的。

同文化圈内的思想启蒙,基本是类似的。

比如宋明理学,初始是为了反击佛教,完善了世界观、宇宙观。

也就留下了许多“破局点”。

这些破局点,就在宇宙观、世界观众。

对朝鲜国来说,其思想启蒙的起点,是天文学、地理学。

天文学、地理学、日心说之类的东西,传入了朝鲜。

然后,产生了对“中”国和四夷这个概念的思考,开始动摇对朱子学的确信。

这些,权哲身当然是亲身经历过,虽然是私下流传的思想,但作为被安鼎福认为这厮的激进行为必然会毁灭星湖学派的人,这种激进思想自然是早早接触了。

历史上,戴震对朱子理学的撕咬和击破,也是从天文学、世界观、宇宙观上开始的。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左旋说”、“右旋说”争论。

宋儒的理论,是说“天为父、日为子,故天左旋,日右行”。

基本上,天文学是为了配合伦理学的。

朱熹的解释也差不多,理由是“天行健,这个事物极是转的速”。

就是说,因为天行健,所以天肯定转的最快,为啥呢?因为天行健。

因为天行健,所以日只能行次健。月亮比太阳大,所以跑的慢。

应该说,到宋代之后,天文学水平,直接倒退回了西汉之前。

以至于到了蒙元时候,科举考试还专门出过这个问题。

就说自从张载提出了左旋说,朱熹著书之后,成为了主流。可这个说法,和汉唐时候的说法完全不同啊。为何会这样呢?

当然,最有意思的不是科举出这个题目。

而是题目的最后一句话:【勿徒曰吾非瞽叟,焉知天道】

意思就是说,请认真作答,不要说我他妈又不是舜他爹,怎么能懂天文学?

《左传》说,舜他爹瞽叟,知天道,知气象,导民种植以时。

专门在试题里加上这么一句话,显然之前类似的题目里,有人理直气壮地交了白卷,说过类似于我他妈又不是干这个的,我哪知道之类的话。

原本历史上,戴震正是靠着天文学的进步,从左旋说开始,猛撕宋儒学,最后搞出了《孟子字义疏证》,准备搞波大的,甚至提出了“狱吏以法杀人,宋儒以理杀人”的礼教吃人的观点。

但也确实如钱大昕评价的那般,戴震“跨专业”,站在对面的预设战场里搞,单从义理这些东西上讲,和朱子等人确实是差的太远,非要搞义理,这要是不输都见鬼了。

不但被人撕、批,还直接被姚鼐诅咒和李塨、程廷祚一起断子绝孙。

而现在,因为大顺的特殊情况,使得戴震的思路出现了一些变化。

本身,大顺是反朱子学的。

当然,根源上是因为朱子学不支持造反;而永嘉永康学派的学问,是“北伐”的学问,大顺的法理源于“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朱熹说,道统从孔孟之后就断绝了;而陈亮说,放屁,汉唐没有靖康耻,老百姓生活还凑合,是以汉唐传承了道统。

和三代之治的区别,也就是同一套试卷,三代得了满分,汉唐得了七十分而已。大顺李家心说这个道统的说法妙啊,我喜欢,我使使劲儿其实也能得六十分,所以我也是正统。

本来吧,明末对李贽等人的反动、对明末道德败坏的反动,基本上是照着理学道德的方向是继续反动的。但被大顺这么一折腾,直接踢碎了程朱理学,更进了一步。

武德宫本身也是要学实学的,天文学的交流也没停,左旋说右旋说的批判早就开始了,自是轮不到现在的“新生代”,戴震来提。

但为什么说不管是权哲身还是孟松麓,都能从这本小册子里看出来对面的心思呢?

这就源于从“食物的变迁”,引申而出的一些东西。

既然,食物的传统是可以改变的,新的传统取代了旧的传统,是出于“人之需”。

那么,儒学从孔夫子那发源,到孟子、荀子、再到汉经学、玄学、宋明理学等等,是否也是一种“人之需”呢?

这里面通过食物,其实讲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说,经济、贸易、工商业,运输业,可以塑造很多新的“传统”。旧的一切,未必都是神圣的;变化,也未必就一定是不好的。

这倒是还行。

主要是第二件事。

这么多种的食物,为什么油乎乎的包子,熏鸡什么的,脱颖而出?而别的食物也随着运河被废、东南西北的资本汇聚、人口流动,各地的食物也都汇聚到此。为啥别的东西没有站住脚,而油乎乎的包子,在工厂和码头工人支撑下,脱颖而出?

是别的食物不好吃的?并不是。因为别的食物在别的地方,也是坚挺的,只是在这里败给了熏鸡、包子、肉饼、油炸糕这些或者是高热量、或者是稍微方便保存的玩意儿。

那么,由此是否可以隐喻,儒学的发展,也是认为选择的结果?各种各样的学说,甚至更早的诸子百家学说,是因为他们不如“正统”学问?还是因为他们被人为抛弃了?

比如宋朝那么重视伦理学,是不是可以认为和五代乱杀、得国不正有直接关系?

基本上,权哲身和孟松麓,一眼就明白,这本小册子有多……高调,以及蕴含的、二三十岁的学术界“年轻人”特有的张狂的、开宗立派的野心。

因为在此之前,不管是永嘉学派、江左学派、江右、闽学等等,这个学、那个学,有争端,互骂异端,但“道统”是神圣的,大家都在争夺对神圣的解释权。

而这本小册子,是走的解构线:鸡毛的神圣传统,哪有那么多神圣的东西?包子战胜了米卷,主要是因为包子油大、弄得快、方便做,吃起来香,在码头、工厂的那些人喜欢,节奏也适合城市的生活。那么,包子因为比米卷神圣,所以包子脱颖而出?要是没有辽东的蒸汽石磨坊一船船地往这运面粉,包子肯定失败。

要从食物变迁的背后,理解世界的变化,由小见大,学问也要追随时代的变化,做出食物变化这样的变革才行……

(本章完)

第310章 先装嫩后装孙子第347章 君子圣徒第681章 隐喻(下)第1314章 逼着商人赚钱(中)第461章 买办是条不归路(上)第998章 看得见的手第854章 一分钱难倒天子(四)第1514章 终章 九三年(卅二)第648章 你只是枚棋子(一)第1463章 最后的闹剧(十)第415章 愿天下无有武穆三闾第1355章 英国的总崩溃(四)第780章 抓与放第1324章 冒犯第484章 也就那么回事第1021章 事物的两面性(上)第512章 使民之力第98章 十六年后方为人第148章 鱼第1325章 破灭的第一版山巅第911章 南洋大开发(六)第292章 工具人瑞典第1369章 里病外治(五)第1364章 国富论(七)第1428章 王谢燕 百姓家(上)第728章 好骗与不好骗第1050章 坐庄(中)第910章 南洋大开发(五)第726章 昨日投名状 今日罪名簿第1411章 黄河问题的最后一步(二)第1416章 黄河问题的最后一步(七)第705章 海战(三)第249章 暂借第316章 结善缘第555章 一战前夜 命运的交汇(一)第195章 过时了第608章 无耻的小报第800章 时代的浪漫(中)第1178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上)第216章 军改构想第726章 昨日投名状 今日罪名簿第858章 一钱多花第1283章 死与复仇(四)第1291章 死与复仇(十二)第1335章 恐吓出来的费城会议(六)第714章 归义军(上)第179章 无处可抄的体系第731章 毫无组织第328章 问罪第1335章 恐吓出来的费城会议(六)第1179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下)第162章 非是养死士第113章 小人哉第607章 下三滥手段第1086章 破立之困(三)第84章 请别死第1435章 分歧(一)第917章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一)第412章 自我意识(上)第775章 商人的期待第603章 生产垄断 市场垄断第1499章 终章 九三年(十七)第1161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六)第1497章 终章 九三年(十五)第1342章 拼命是错的 挣钱是对的(二)第1387章 凡尔赛和约(十四)第15章 居高临下第381章 胪音第635章 集齐七美德的刘钰第1215章 轮台之思(二)第64章 笑与悲第1350章 三角贸易(下)第1502章 终章 九三年(二十)第696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中)第828章 海牙惨案(五)第1280章 死与复仇(一)第4章 冲突第1302章 死与复仇(二三)第1461章 最后的闹剧(八)第567章 预判了你的预判第684章 偷梁换柱第1233章 开战(十二)第1457章 最终的闹剧(四)第592章 海上马车夫的遗产第342章 摸不到的理想国是最美的第1485章 终章 九三年(三)第1385章 凡尔赛和约(十二)第167章 论迹第1376章 凡尔赛和约(三)第963章 王朝的最后一次成功改革(九)第790章 新旧利益的冲突(七)第1318章 施加神圣性(上)第154章 问蛋别问鸡第470章 试错第442章 打人还要被感谢第959章 王朝的最后一次成功改革(五)第1251章 复辟的代价(上)第729章 最后的平静第1013章 唯一手段第432章 只把忠臣作奸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