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8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上)

第1178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上)

这番在宗教信徒看来,有些过于奇葩和骇人的话说完,即便是传教最狂热的西班牙、以及置身澳门问题中的葡萄牙,也没有对刘钰评价罗马教廷和耶稣会一事直接出言反驳。

启蒙时代,意味着“天下”的瓦解,民族国家的诞生。

这个天下,既是儒家圈的天下,也是基督教圈的天下。

谁启蒙,谁瓦解。

教权、政权、国家、天下之间的关系,是现实的利益。

此时世界上最有组织力的组织是啥?

实际上,是耶稣会。

三万多会士。

正规军事化组织管理。

自下而上的组织结构。

自小接受的成体系教育。

入会要发下绝财、绝色、绝愿的誓言。

跨域各国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组织结构。

为了传教,从皑皑雪地,到南美的热带雨林。

一些枪炮都未曾殖民的地方,这些耶稣会士已经在那里扎根百年,真的建起来了巴拉圭印第安神国,严重阻碍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扩张和奴役掠夺。

他们能顶着日本的禁教令,往日本跑;能在明末就深入到四川等地,并且组织起数万人;能在炎热的雨林里忍受气候和瘟疫,把一辈子都放在那。

他们还能审判国王;公开讽刺法王找情妇的行径;干涉西班牙的大臣人选;控制葡萄牙的教育体系。

甚至真有提着火枪,带着南美印第安人和西班牙殖民者开干的。

多可怕。

各国王权的崛起,都在试图寻找一个类似于被驯化的儒教而非儒家一样的东西。而不是一群有组织、有信念、有知识、有军事化组织、以苦为乐、干涉各国政权的一群类似先秦一些学派的玩意儿。

这些东西,是真的可怕。

思想的宗教反动空想社,组织术的极端先进,揉搓出来的这么一个怪物,真的是各国王权,以及各国的启蒙者最大的敌人。

就这么说吧,他们在巴拉圭搞得那玩意儿,太平天国的圣库和田亩制看过之后,都会感叹自己保守了。

简言之,法国对耶稣会和罗马教廷,本来就不感冒。

而葡萄牙与西班牙,在南美殖民统治问题上,也确实被耶稣会搞得巴拉圭神国吓到了。

耶稣会为了能在南美传教,给当地印第安人,每人交了一比索的人头税,然后获得了传教特许。

深入到雨林之后,他们干了这么几件事。

盖学校。

垦土地。

种茶叶——马黛茶,不是中国茶。

教手工。

搞民兵。

造语言。

搞贸易。

因为南美的印第安人比较落后,所以私有制概念还不是特别深。

故而耶稣会在南美搞的东西,还是很容易猜到的。

纺织合作社、种植合作社、畜牧合作社、集体劳作制、收入平均制、收益公共建设支出等等。

他们当然也往罗马教廷交钱……因为他们控制着贸易。

相对于别的地方被奴役的南美印第安人,巴拉圭神国的这群南美印第安人,肯定比那些在殖民地当牛做马的要强。

相比于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南美的掠夺式殖民,耶稣会这种可持续薅羊毛的发展式殖民,应该说比西班牙和葡萄牙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说他们反动,那是相对于已经有了工业革命曙光的大顺、相对于西班牙葡萄牙本土的情况。而在大顺此时极端反动的一些东西,在南美是一种进步。

耶稣会又是严禁其余欧洲人进入他们的神国的,而且发展起来的农业和手工业,巨大的利润也让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非常眼红。

本身耶稣会就是准军事化组织,总会长的正式称呼是“将军”,而不是宗教职称。

数万名被组织起来的南美印第安人,是有枪的、有组织的、有自己收入、有外贸产业、有村社经济……甚至有了被耶稣会改造后创出来的瓜拉尼语。

实际上,一个近代国家的雏形已经出现了。

这也是后来55万人的巴拉圭,敢力刚巴西、阿根廷、乌拉圭三国同盟,能打到最后剩下3万男子、12万妇女却还没有亡国的内因之一,民族国家的雏形早在百年前就已出现。

而此时,西班牙和葡萄牙面临的问题,是两国在殖民争端中,私下里做了交易,将这一片耶稣会控制的地区分掉了。

并且本身,西班牙也眼馋这里的贸易品和手工业品、以及发展起来的农业。

所以,这场巴拉圭神国对西班牙、葡萄牙的战争,实际上从去年已经开始了。

历史上,这场有反抗殖民性质的战争整整打了十八年,最终,罗马教廷出卖了这里,解散了耶稣会,换来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不退出罗马教廷的承诺。

而这里反抗的印第安人,要么被杀,要么全部逃进了山林,彻底荒废。

这场战争只是有反抗殖民的性质,却不是反抗殖民的民族解放战争,因为最终主导权没有在印第安人手里,最终也没有打成巴拉圭的独立战争,而是打成了一场罗马教廷殖民地和西班牙殖民地的殖民地战争,最终耶稣会传教士还是出卖了印第安人。

宗教或许没有祖国。

但传教士是有的。

瓜拉尼人的悲哀,在于他们缺乏一段漫长的历史,以及一个文明自我发展的国家阶段。

否则的话,像是大顺这样的积淀,真有这样的开局——数万有基层组织的人群、基本合格的经济基础,对欧洲人的仇恨——一群历史积淀的野心勃勃之辈,是真能夺权、自立、一波把西班牙推下海建立国家的。

此时,大顺把攻讦的方向,直接指向了罗马教廷和耶稣会,并且给了耶稣会一个盖棺定论的评价,这让西班牙和葡萄牙,都无法做出直接反对的表态。

现在刘钰的所作所为,等于是直接激化罗马教廷和西班牙、葡萄牙两国之间的矛盾。

法国那边是不需要激化的,启蒙学派的兴起、高卢主义的泛滥,以及普遍对教会的不满,和法国国王与法国国王情妇之间的“七宗罪”问题,本就已经很不爽了。

刘钰就是要趁着这个机会,直接拆了罗马教廷。

一个没有西班牙、葡萄牙、法国、那不勒斯、帕尔帕、西西里的罗马教廷,是个啥?

当各国的宗教都致于政权和王权的管理之下时,大顺这边面临的被传教的压力,也会小许多。

一方面,如果这些国家不给钱了,罗马教廷就没有钱了,没钱传啥教?

另一方面,即便这些个国家和罗马教廷妥协,最和稀泥的结果,也得是解散耶稣会之类的专业传教组织,没有了专业传教组织,大顺这边的压力也会极大缓解。

这一次大顺选择最极端的驱逐方式,理由压根不包括“中国礼仪问题”,因为罗马教廷那群人有灵活的底线,万一哪天翻出来蒙古时代的东西说中国礼仪可以,那反倒麻烦了。

不如直接撕破脸,根本不给他们灵活传教的机会。

是以驱逐的原因,一个是不再进步而是反动;另一个就是教权干涉政权,这是决不允许的。

既然现在欧洲洋溢着中国热,那么中国热除了能带来贸易上、奢侈品上的优势外,还能带来这种最沉重皇冠的引领作用。

罗马教廷是否有必要存在?

各国是否可以学习大顺这样,搞出来自己的宗教管理机构?

因为大顺富庶,并且轻而易举地打败了荷兰,和大顺的一切政策都是对的,是否有逻辑上的联系?

这种需要脑子的思考,是比较难的。绝大多数人会有那种慕强心态,觉得强者一定是对的,这正是个可利用的因素。

当然,这一次刘钰要直接拆罗马教廷,一共俩盟友。

一个,就是前面说的各国王权势力,政权希望管控教权,并且最好是政教分离,从而加强集权。

另一个盟友,则是欧洲此时已经弥漫的启蒙势力。

启蒙势力,肯定是反耶稣会的,而且也是反罗马教廷的。

刘钰选的这个拆罗马教廷的时间点,也算是一种挺恶心的吃人血馒头,也就是即将发生在里斯本的那场大约是8.5级的地震。

他吃人血馒头的方法,倒是不会去搞什么天谴论、天人感应、上天预警之类的东西。

事实上,一些“民科”的“科学教”的谣言,已经开始在欧洲四处流传。

这些小册子正高效地在启蒙圈子里传播。

彗星和地震有关系吗?

应该是没有的。

加上复杂的数学符号计算、奇怪的压根看不懂的公式、引力计算、潮汐胡扯之类的东西,可以有关系吗?

那就可以有了,反正就是编嘛。

总之,编的内核就是:这是一场自然现象,是可以通过科学、数学来计算或者预测的,和神、天之类的玩意儿没有一丁点的关系。

而能用这种方式吃人血馒头,加速启蒙,甚至直接拆掉罗马教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启蒙运动此时弥漫的“乐观主义”。

不是那种望文生义的乐观主义。

启蒙运动的特色天真乐观主义,是个特殊的理念,属于是时代特色。

大致怎么理解,就是里斯本的地震之后,一些讽刺哲学家看法的归纳:

【(地震)服务于总体的好,不能看个体。那些死去人的后代,可以提升他们的命运;泥瓦匠会在地震的重建中挣更多的钱;野兽可以吃废墟下掩埋的尸体;活着的人将会在以后更知道如何应对灾难……总之,这是必然的原因,导致的必然的结果。你自己的不幸不算什么,因为这将有助于整体的好……】

这种思潮,整体上,来自于莱布尼茨。

莱布尼茨对“上帝如果是善的,为什么世间还有恶”的一种哲学上的乐观主义的解释。

即:神是凭借理性创造和安排这个世界的,而理性的最高宗旨就是善,严格遵循这一宗旨的结果就是,已有的现实世界是最好的世界。复杂的公式下,这就是所有可能中最好的结果了……

而这场地震,也导致了最终最激进的模式:理性圣殿、法国的破四大旧、砸教堂、灭教士等等一系列的激进举动。

哲学家可以那么说,说什么“整体服务于好的”。

但在现实的灾难面前,面对着废墟、死亡、痛苦、鲜血、绝望,这种对世界的乐观的、整体是好的解释,是谁也不可能接受的。所谓的“神爱世人”的善、乐观的现实是最好的结果,等等,将伴随着这场地震,彻底出局。

现实不再是最好的,那么现实就是可以被打破的。

(本章完)

第335章 可利用的矛盾第1445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第1005章 新生代(中)第396章 权轻而言重第693章 宗教外交第886章 恐吓第452章 有福了第102章 见人说人话第749章 卧榻之侧(上)第678章 做美梦的皇帝第1276章 属性相克(上)第1028章 割裂(六)第847章 双赢(下)第1185章 再度被坑的法国第1213章 统一市场与地方利益(下)第1004章 新生代(上)第982章 决胜千里之外(五)第664章 分赃大会(一)第1320章 施加神圣性(下)第646章 亮相带来的思维改变第458章 刻舟求剑(下)第489章 拆分清理第1104章 工业革命(十七)第294章 礼贤下士第1266章 攻防心理(一)第1153章 多歧路,今安在(八)第451章 破除好感第1470章 最后的闹剧(十七)第1488章 终章 九三年(六)第379章 四宗罪第533章 荷兰人也会以史为鉴第1191章 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下)第895章 落入圈套的英国(六)第1195章 木牛流马(二)第765章 荷兰灾难年(五)第1335章 恐吓出来的费城会议(六)第1138章 “温柔”的殖民者(中)第312章 偶然第1269章 攻防心理(四)第326章 演戏做全套第401章 战前准备第1324章 冒犯第1273章 攻防心理(八)第138章 良家子第1057章 堂下何人状告本官(一)第1117章 传承第537章 同一个故事,不同的解读第1086章 破立之困(三)第265章 反对一口通商第1379章 凡尔赛和约(六)第866章 我是来监管你们的(二)第100章 枪和枪第1168章 备战(七)第120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第1481章 临别告诫(七)第259章 雷声大,雨点小第895章 落入圈套的英国(六)第1111章 上国心态(五)第907章 南洋大开发(二)第934章 觉醒(六)第1478章 临别告诫(四)第1091章 工业革命(四)第371章 反将一军第60章 思维差异第634章 “文景”之治第1194章 木牛流马(一)第1121章 乡约村社(二)第240章 纳税做个好商人第19章 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第268章 瑞典人也卷入对俄忽悠第818章 大事成矣(五)第1476章 临别告诫(二)第1443章 歪经已成(中)第858章 一钱多花第195章 过时了第686章 距离“仁政”差一年第1235章 三战定印度(二)第920章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四)第30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340章 最后的增兵第704章 海战(二)第1087章 破立之困(四)第5章 落后第111章 廷议菜市场第488章 海波尚未平第117章 天诛!第242章 泰兴十六年的变化(中)第703章 海战(一)第578章 信了个寂寞第521章 离开体系只是普通人第238章 敲定第778章 艰难的第一步(中)第618章 十月的圣彼得堡第1264章 下西洋后的下西洋(十)第250章 欺瞒第1286章 死与复仇(七)第1110章 上国心态(四)第576章 另一种空想(下)第1249章 钻石湾屠杀(五)第934章 觉醒(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