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问蛋别问鸡

第154章 问蛋别问鸡

梅三十郎只是个问话的,太深奥的东西他也不懂。

但他不懂,上面却有人懂。

真正主持这场问话的,名叫深见有邻,他的汉学功底是很深的,最近他正在翻译《明会典》为其做训读音。

更早之前,为了获取更多的情报,幕府更是直接让所谓“东都讲官”荻生总七郎,亲自拟定了要询问的诸多内容,转交给深见有邻,让他在遇到一些通晓典章制度的船主的时候加以询问,以便得到一些更深的内容。

这位荻生总七郎名气不小,他的哥哥,名气更大,荻生徂徕,儒学大师。

大顺这边反程朱理学的时候,荻生徂徕也在用类似的方式反程朱理学,主张复古,号徂徕学派,影响颇大,大约像是训诂学,但又不全是。

荻生总七郎如今正在忙着翻译《大明律》,做训点,对于中国的事,他想问的东西很多,而当年战乱东渡的一些儒生对于大明的那一套很清楚,荻生总七郎想要知道的是大顺和大明在制度上的种种区别。 щщщ⊕ тт kān⊕ C 〇

因此早在四五年前,荻生总七郎便拟定了八十问,送到了长崎,交由正在翻译《大明会典》的深见有邻。他是东都讲官,不能离开,便希望深见有邻能够把这八十问选一些合适的人问清楚。

然而,士农工商的思想之下,跑船的并没几个真正懂太多的。

这一次听闻有海商弄来了战马,深见有邻知道这样的海商必然有能力,而且肯定和官府结交甚深。

长崎奉行细井安明也知此人来头必然不小,略作商议,便让深见有邻这位汉学大师先来问问情况,之后再由细井安明亲自接待。

深见有邻的汉学功底不错,但是汉语说得就很一般,有什么问题还需要这个梅三十郎做中间人传递问题。

待听到刘钰说他不但带来了战马,还带来了精通骑射的武人后,深见有邻更加确信,这是一个探知大顺消息的绝佳机会。

不管怎么说,一个能够把战马和武人带到长崎的,都绝非善类,必有庞大的背景。

有背景,才能有见识。

但这需要慢慢询问,深见有邻知道这些商人来此最在意什么,便让梅三十郎传话翻译。

“你们带来的战马,经过检查如果没有去势,可以换取到贸易信物。至于你说的精通骑射的武士,这需要验证。你叫什么名字?家是哪里的?这船是你的船吗?你们自哪里起航,经历了多久抵达了长崎?”

一连串的问题问出,刘钰只说自己姓刘,又说自己只是“替真正的大人物办事,听说日本贸易可以赚钱,便运送来了战马和武士。如果这一次交易顺利,后续日本人想要什么,可以面谈”。

一番话直接把深见有邻镇住了,他也不敢再问的深了。

刘钰也是故作高深,并不说那么多,气度上还带着几分傲气,显然是一副没习惯别人问话的模样。

他反正是一点不怕,真要是露馅了,自己是朝廷命官,日本人最多也就是礼送自己出境,也不敢对自己动手。

再说了,能想到露馅的,不过是做贼心虚。

见日本人还要继续往下问,刘钰直接道:“你想吃鸡蛋,为什么一定要问问这只老母鸡是在哪里生的蛋呢?我不喜欢你们问太多,你们你们非要问太多,那么这贸易做亦可、不做亦可。”

这样的态度更是让深见有邻不敢再深问了,之前询问那些海商之后,海商们的态度都是感激涕零,所谓“今航海前来,不期即承钦用,又蒙赏赐白镪,屡感洪恩,阖家增光,莫过如此……”

贸易信物卡在这,但凡来了都是想要贸易的,想要贸易就得放低姿态。

不但姿态可以放低,连一些在大顺避讳的词汇,都可以用在这边,舔的那叫一个没品。

刘钰是想舔出来几张贸易信物,但他不想用那么低的姿态去舔,得舔出自己的风格。

这样“贸易做亦可、不做亦可”的高姿态,实在是让深见有邻有些遭不住,不知道哪些算是该问、哪些算是不该问。

又零零散散地问了一些问题后,便让刘钰先在这里休息。

只说明日再来询问。

结果第二天深见有邻再来的时候,态度就和昨日大不一样,直接来了一句逐客令。

“自正德五年《海舶互市新例》颁布以来,未有信物者,不得贸易。汝等请回。”

刘钰想了一下,觉得知道自己要用史世用当间谍的,就只有皇帝。

除此之外,剩下的都无意义:当官的走私中饱私囊不行吗?难不成日本这边还管这个大顺的清正廉洁?怎么,大顺的贪官还不能来日本做生意了吗?

既如此,刘钰心想:多大了,还玩这种小孩子把戏。

又想,若真是发觉有什么不对,就算是跪地上磕头相求也无用。

起身告辞,不生半点留恋之意,爽快离开。

然而前脚刚迈出门,后面的翻译便道:“适才相戏耳。实是奉行大人要亲自接见先生,故而请先生起身,另转挪别处。”

…………

长崎奉行细井安明仔细打量着刘钰,看不出对方到底是什么来头。

往来这里的中国海商,都是一些熟面孔,大部分都是宁波、福建的。

一张贸易信物,就能挑动宁波海商和福建海商大打出手,互相揭对方的老底。

对于宁波福建等地的情况,长崎奉行们都有所了解。

可是黄淮以北的事,他了解的可就不多了。

昨日询问了一下船上的水手,水手们也不知道这船主的来历,只知道是从山东附近起航前来日本的。

两匹马已经检验过了,都是没去势的公马,肩膀不低,的确是两匹好马。

如今的幕府将军德川吉宗爱好狩猎,也或许是为了培养武士武德,宣布重启鹰狩,只可惜日本的马越来越矮,所以之前才让对马藩想办法从朝鲜弄几匹马。

对马藩做不到,长崎奉行没想到这件事会落在自己头上。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既是幕府将军要马,他这个长崎奉行当然明白若是能做到,自己的位子也可长远,谁都知道长崎奉行是真正的美差。

再者,这个人还说带来了一个武人,这可更是好消息了。鹰狩鹰狩,得用弯弓,然而这些年战火平息,武士们的射箭技巧早已退化,正需要一个精通骑射技艺的来传授一些中原的不传之秘。

此人既能带来战马,想必说的那个武人也非等闲之辈。

细井安明想问的,和汉学家深见有邻想问的,不是相同的问题。

“先生从而何来,难道就不可以说吗?”

“自天朝来,又何必问?既不肯说,自有不可告人之秘。战马,武人,皆违禁之物,若被抓获,必有大祸。你不问,我不答,世上岂有不透风的墙?若透出去,日后再想要什么违禁之物,那可就难说了。”

侃侃而谈,神情轻松,细井安明看看刘钰这做派和气度,心想此人的父辈必然身居高位,小小年纪便能在我面前安然自若。

按其所言,倒的确如此。这战马、武人,都是大顺那边违禁的东西,不只是东洋不准卖,连南洋也不准卖,想要得到本就极难。

如今既是有人带来了,说的也有道理,何必要问背后的事呢?

查看了一下来船,也派了忍者上船上搜检了一番,并没有什么和天主教有关的东西,也没有私藏传教士,而且所携带的货物除了战马外,也是很正常的白丝、水银等。

细井安明觉得,或许是大顺内的某位贵族,私下里走私贸易?若真如此,一切也就能说得通了。

这名贵族应该在北方颇有势力,所以可以轻松地将战马从北方的港口运出来。

想到这,细井安明又问道:“先生可去过京城吗?”

“我就是在那长大的。”

这句回答,更让细井安明确信了他自己的判断:这一船货后面的真正主人,是某位贵族。

这样想来,的确不能多问。若是问的多了,走漏了风声,倒是真的会牵连。

他知道大顺的体制和日本不同,没有实封的大名,只有虚封的爵位和各地的流官,总之他们的俸禄相对于大名而言是很低的,或许走私是一个来钱的好途径。

“先生在京城长大,那么可以说一说京城的城墙吗?”

“可以。”

这也不是什么秘闻,日本人就算知道了京城的城墙有多厚,暂时也去不了。他是毫不在意,将京城的城墙大致说了一番,那几个记录的通事第一次听有人说的这么详细,赶忙低头速记。

又追问了一些别的,刘钰对答如流,更是确认这就是个京城里生活过的、且在上流社会混过的人。细井安明的判断更加深刻,印象越发的深,便道:“之前既有榜文,若能得武人、战马者,皆可授予贸易信牌,且有赏银。今日战马已验,信牌可以先拿取,作为来年的信物。备货尚需时日,先生可在此地稍等,暂住在梅三十郎家中,不要在唐人町居住了。”

细井安明一边安排着刘钰先在通事那里住下,一边想着要赶紧把这件事报到幕府将军那。

倒不是说别的,而是询问一下将军还有什么其余的需求没有。尤其是如今将军正在叫人翻译编译大明的会典、律令等,也或许还有别的需求亦未可知。

这人本事既大,在大顺可以走私各种物品前来,至于谁在幕后那就不必问了,只要能把东西带来就行。

(本章完)

第1295章 死与复仇(十六)第459章 马关换约二十八条第202章 评书梆子学历史第1272章 攻防心理(七)第896章 落入圈套的英国(七)第443章 诱降第323章 假公正第1504章 终章 九三年(廿二)第10章 找茬第764章 荷兰灾难年(四)第700章 反围城第197章 活路第1036章 大获成功(一)第642章 逃避第1063章 堂下何人状告本官(七)第509章 回报率第1308章 死与复仇(二九)第632章 贵圈真乱第1053章 皇帝眼里的改革第189章 虚张声势第794章 憧憬(下)第484章 也就那么回事第882章 不得其时第310章 先装嫩后装孙子第1478章 临别告诫(四)第1416章 黄河问题的最后一步(七)第104章 浩然正气第273章 巴达维亚的必然(下)第515章 南进之前定北疆(上)第1352章 英国的总崩溃(一)第363章 最难的三件事第763章 荷兰灾难年(三)第491章 前后左右 三路不通第855章 短暂当人(上)第811章 改革决心的对比第232章 工业还是金融地产第843章 拆房顶和开窗户(五)第617章 许愿第731章 毫无组织第1475章 临别告诫(一)第1185章 再度被坑的法国第433章 宜缓不宜急第106章 喊最响的口号第538章 感谢荷兰人第849章 威望(下)第1059章 堂下何人状告本官(三)第548章 配合第1171章 备战(十)第790章 新旧利益的冲突(七)第1485章 终章 九三年(三)第379章 四宗罪第182章 随时准备着第76章 恍然第932章 觉醒(四)第1295章 死与复仇(十六)第290章 翻译运动第1373章 里病外治(九)第716章 归义军(下)第1299章 死与复仇(二十)第1章 钟鸣鼎食之家第1416章 黄河问题的最后一步(七)第65章 报捷第1022章 事物的两面性(下)第1268章 攻防心理(三)第486章 借势做正统第356章 画蛇添足第1469章 最后的闹剧(十六)第747章 巴达维亚新政(八)第839章 拆房顶和开窗户(一)第1008章 这就叫斗争第216章 军改构想第354章 锁国之困第1507章 终章 九三年(廿五)第465章 重利轻义第1298章 死与复仇(十九)第1425章 必死之局(上)第1212章 统一市场与地方利益(上)第1001章 缺陷第1418章 黄河问题的最后一步(九)第1177章 启蒙跃进年(下)第830章 海牙惨案(七)第796章 工商局第576章 另一种空想(下)第1267章 攻防心理(二)第680章 隐喻(上)第342章 摸不到的理想国是最美的第1135章 假装心怀社稷第423章 劝说第317章 琉球啊琉球第1159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四)第289章 看不到差距第282章 放松第1169章 备战(八)第1262章 下西洋后的下西洋(八)第1505章 终章 九三年(廿三)第1162章 备战(一)第54章 全员赌棍第411章 出奇第1235章 三战定印度(二)第692章 从零到一的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