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异端相见

第404章 异端相见

儒学是讲忠君二字的,雨森芳洲是儒生,也正因为他是儒生,所以他知道自己应该为自己的主君效命到死。

别说此时领军前来的只是大顺的一群军官,就是孔为主将、孟为副将,亦要拼死一战以忠君护国。

他不觉得这有什么错。

大顺内部不是分封制,但大顺的宗藩体系朝贡体系还类似于分封制,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理论上哪怕朝鲜的臣子那也是朝鲜王的臣子而非大顺天子的臣子;哪怕是孔孟难道不也是先忠于自己的主君,而不是效命于周天子吗?

况且,雨森芳洲是受新井白石“唐和各自称华”论的影响。

七十多岁出山,所为者终究还是日本的安危的。

但是,此时见大顺军将这里围住,也自知无论如何跑不脱。

没打听到情报不说,还因为大顺军来的突然,自己也要被俘。

他没想着去死。

枪炮无眼,自己纵然怀有报国之心,这倭馆中的四百余号人又怎么能因为自己的一个决定而死于枪炮呢?

况且,里面还有不少是他的弟子。他在对马开办了朝鲜语学校,通过朝鲜语学校的考核,才能够进入倭馆任职,不少人都是他的门徒。

从某种角度来看,雨森芳洲是个合格的儒生,心怀仁义。

九岁时候就写过一首诗:“寒到夜雪前,冻民安免愁?我辈尤可喜,穿得好衣游。”

虽说等他长大后再看自己写的这首诗,觉得比之杜工部的“安得广厦千万间”终究差的太远,可九岁能够想到穷人天寒无衣穿,亦算难得了。

开蒙之后,先学医,后弃医从文……这倒不是因为“学医救不了日本”,而是因为他的老师跟他说过一句话。

东坡先生曾说:学习费纸,学医费人。凡事学医的,手上都有几条开错药的人命,然后才得以成为良医。

他自感叹,如果学医把自己的肱骨折断,尚可接受;可如果要费人命,那还学什么呢?

遂萌弃医从儒之念。

有过这样的经历,此时见着数百名活生生的人,可能要因为自己的决定死在大顺军的枪炮之下,雨森芳洲长叹一声,决定顺从外面包围的大顺军的说法。

不过不是投降,而是不忍“费人”。

又想着大顺终究是大国,人才辈出,儒家学问的研究肯定有可取之处。

自幕府锁国后,中日双方已经断掉了官方交流。往来长崎的商贩,都是一群商人,根本没什么文化。所以日本的许多儒生集中在对马,哪怕是新井白石,也认为朝鲜在文化上强势、军力上衰落。

而朝鲜,不过是中原文化的二道贩子,亦或者说是衍生品。

自己虽已七旬,可距离夫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还差的远,在儒学上尚有诸多不解之处。或许死前也能与唐山大国之儒,略论大义,亦算无憾了。

至于情报,已无意义。

这些大顺军和肉眼可见海上飘着的艨艟战舰,足以攻下对马,占据严原,插旗栈原城。

在他的命令下,四百多人尽数放弃了抵抗的想法,本来也没办法抵抗,朝鲜也不准他们携带过多的兵器。

等到所有人都从倭馆中离开,雨森芳洲找到了军官,说道:“老夫是对马守的侧用人,希望面见你们的将军。”

军官知道对马守大概是个什么玩意,皱眉道:“侧用人?”

雨森芳洲叹了口气,换了个说法道:“近侍、秘书、幕僚、师爷。”

“哦,哦!”

这么一解释,军官立刻懂了,看雨森芳洲也七八十的模样了,还拄着个杖,便道:“这人不用捆了,来几个人把他送船上去。正好要给对马藩的人传个信,既是什么侧……侧用人,那便最好了。”

叫两名士兵押送着,又让雨森芳洲身边的两个年轻弟子跟着,一并送到了作为分舰队旗舰的那艘战舰上。

才一上来,赵百泉见雨森芳洲穿着一身儒生青衫,头戴儒巾,手中拄杖,见在都是儒生的面上,叫人搀扶了一下。

赵百泉在琉球也是见过岛津家的武士的,知道日本人的打扮并非如此。若是在朝鲜,见到这样打扮的人极为常见,可这人既是号称对马守的侧用人,显然是倭人,竟也如此打扮,实在有些奇异。

“你亦学孔孟之道?”

雨森芳洲点头道:“然。老聃者,虚无之圣也;释迦者,慈悲之圣也;夫子者,圣之圣者也!余之所生,孔孟为标。”

一句话,顿时拉近了和赵百泉的关系,这一口算是标准的官话,再加上这句认为儒学胜于释道二家的言论,让赵百泉颇为满意。

“看座。你我如今为敌,不过念在夫子面上,见你耄耋之年,恻隐之心不可无也。”

雨森芳洲拱手做谢,在弟子的搀扶下正襟而坐。

赵百泉面色也不那么锐利,问道:“倭国儒生所学者何?”

“日本国儒生学业,无非三等。一曰经学、二曰史学、三曰文学。经学者,十三经也。史学者,司马温公有《资治通鉴》,篡要勾玄,纲立纪张,之乱存亡之理、礼乐刑政之效皆了如指掌;至于文学者,据经徽史,著诸话言之谓尔。”

听到这话,一旁的馒头心有不耐,赵百泉却是从脸色不那么锐利,转为了一种颇有知音之感,忍不住赞道:“当真若《全唐》之诗言:山川异域”。

雨森芳洲几乎是下意识地不约而同地与赵百泉一起说出来下一句。

“风月同天!”

说罢,两人竟是相视一笑,颇有些他乡遇故知之感。

赵百泉这一次是来和朝鲜国交涉的,和日本国交涉的事,他是不管的。

只是在这种地方,遇到了一身儒生打扮的雨森芳洲,心有好奇。

正如在中国的基督徒,无意中听到别人嘴里说一句引字《圣经》的话,立刻便有亲近之情,这种类似的感觉在赵百泉的心中生出。

而之后关于“经学、史学、文学”的高低段位,以及文学正途应该是“据经徽史,著诸话言”这个说法,更像是赵百泉这些年来自我体悟的心得,由眼前这个倭人说出来一般。

微笑之后,赵百泉奇道:“我闻倭国儒学不兴,老先生何以学儒?”

当即雨森芳洲又将自己如何弃医从儒的事一说,尤其说道苏东坡的那番话时,两人竟又是异口同声,不约而同。

“学习纸费、学医人费……”

这种情调上的认同感,颇有些小资风调,文化人之间的格调总是这样,用各自的知识体系像是一种圈地自萌的快意,是圈外之人无法理解的。

也正是因为圈外之人的无法理解,又促使了圈内之人的惺惺相惜。

赵百泉从面有一丝微笑,进化到了一种惺惺相惜之感后,赞道:“老先生心有恻隐之心,当真已得孟子之义。我听闻对马不过小藩,人口不过万余,老先生大才,何以居于此?”

雨森芳洲此时也在赵百泉的身上,找到了一种在对马很难找到的感觉,他的弟子水平和他差的太远,这种圈内知心的感觉,实在是平时所罕见,心中大快,叹道:“吾十五有志于学,师承木下一门。吾师兄陶山钝翁,出仕对马。其时将军下‘生类怜悯令’,凡活物皆不可杀,无论犬马牛羊,鸡豚狗彘,乃至野猪野鹿。”

“对马岛上,野猪横行,踩踏粮食,农民无法生活,可上面又有生类怜悯令,杀生者刑。”

“吾师兄陶山钝翁抱着必死的信念,谏于藩主。藩主仁义,亦抱着必死之心,出台‘猎猪令’,鼓励百姓猎杀野猪。”

“吾见对马藩主有仁义之心,故而来投。”

“其时将军生类怜悯,不但不准杀生,还在各处修建了二十万坪‘犬舍猫栏’,爱护流浪猫狗,每条野狗野猫每天要供给白米一斤、沙丁鱼三两,豆瓣酱一勺。”

“百姓多食萝卜而不能果腹,猫狗所食,非白米也,民之膏脂也。当真如孟子所言: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故而吾知仁义不可行,乃远离江户,奔之对马。”

“如今的将军聪慧仁义,废生类怜悯之策;设目安箱,令百姓有冤情者可直投诸目安箱以检不仁之吏;见贫者日贫,乃令田产不得买卖……真仁义之主也。奈何我生不逢时,须发皆白,不能辅佐,深以为恨。”

这一番话,更是让赵百泉心生同样的感叹,心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君不仁,则舍庙堂之高。此人真君子也。

赵百泉知道日本是有一些高水平儒生的,当年刘钰往江户送地瓜的时候,回来之前日本的儒生还托他带回中国一本书,名为《七经孟子考文》。

这本书一经出版,立刻在京城儒学圈子里引发了轰动。

欧阳修曾作诗言:徐福行时书未焚,遗书百篇今尚存。

Wшw¸ттkan¸C○

印刷术普及之前,要靠抄书,而抄书总有失误的时候,说不定哪个字就抄错了。

这本《七经孟子考文》,解决了许多悬而未决的悬案,修改了不少抄错的字。

而且还解决了一个看似难解决的问题,《七经孟子考文》中的《尚书》,和中国流传版的《尚书》是一样的。

明朝有个叫丰坊的,堪称造假王,不但一手好字可以造假到天衣无缝,而且还伪造了一大批古书,里面就有号称日本古本的《尚书》。

奈何这是个真有水平的,造的一大堆假书,全都可以以假乱真。这一次的《七经孟子考文》里面的日本古本《尚书》,和丰坊自创的那本《尚书》完全不一样,亦算是彻底消解了谣言。

在京城,尤其是北派儒学“必破一分程朱、始近一分孔孟”的思想之下,诉诸于古的大背景之下,这本书引发的轰动可想而知。

赵百泉是北儒一派的,自是读过这本书,此时便问及此事,笑道:“我知尔邦也有大儒,却不知老先生与作《七经孟子考文》的山井鼎、修订补全的荻生北溪等人,可有交往?神交已久,缘悭一面。”

雨森芳洲闻言,冷哼道:“其作《七经孟子考文》,确有功绩文华。但究其内心,立心不正。”

“这都是古儒学派,以为朱子之学皆是空谈,甚至说程朱之学,被释家所染,空谈静坐,半日禅学。此等言论,当真贻笑大方。”

“道不同,不相为谋,何论相交?吾以孔孟为表,以程朱为准,非古学一派异端之学。其作《七经孟子考文》,不过是为古学张目耳。”

原本面带笑容的赵百泉,脸色亦是大变。

从刚才的面带笑容,变为了冷若冰霜,不过是一句话的功夫。

握拳怒道:“恐怕你才是大谬之言吧!程朱之学,实是被释学若染。必破一分程朱,始近一分孔孟。你我道不同,勿再复言!”

说罢,拂袖而出,若不是考虑到这老头算是交战之使,早就叫人将他扔出船舷抛入大海了。

(本章完)

第182章 随时准备着第729章 最后的平静第1016章 做成死案第1399章 迁徙路(二)第922章 归来第687章 帮助盟友第907章 南洋大开发(二)第175章 狡兔三窟第1337章 恐吓出来的费城会议(八)第21章 纸上谈兵第247章 海参崴第931章 觉醒(三)第117章 天诛!第565章 制礼第475章 守土官长第857章 决心第1050章 坐庄(中)第642章 逃避第291章 外交部的格调过低第1477章 临别告诫(三)第1146章 多歧路,今安在(一)第350章 物伤其类第935章 绑定(上)第667章 分赃大会(四)第269章 俄国需要一位明君第275章 明知故问第434章 恶心的战术第343章 绝户计第508章 求仁得仁第351章 旧相识第381章 胪音第1196章 木牛流马(三)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第1057章 堂下何人状告本官(一)第922章 归来第252章 特许第115章 榨最后一滴汁第1459章 最终的闹剧(六)第507章 朝廷的厚望第1468章 最后的闹剧(十五)第469章 搬出祖训第760章 毛遂自荐第396章 权轻而言重第789章 新旧利益的冲突(六)第1031章 显学胚子第210章 航海条例第993章 直钩第1509章 终章 九三年(廿七)第1119章 最终困境第838章 赌国运(下)第1114章 上国心态(八)第379章 四宗罪第1500章 终章 九三年(十八)第306章 你顺也配碰瓷汉武?第784章 新旧利益的冲突(一)第987章 止步(下)第765章 荷兰灾难年(五)第1282章 死与复仇(三)第826章 海牙惨案(三)第1331章 恐吓出来的费城会议(二)第1026章 割裂(四)第1055章 小麻烦第1324章 冒犯第520章 科班与草莽第1018章 全都装傻(中)第812章 火中取栗第471章 百思不得其解(上)第112章 绝缨第890章 落入圈套的英国(一)第692章 从零到一的贬值第505章 故技重施第122章 混沌未可知第779章 艰难的第一步(下)第462章 买办是条不归路(中)第1186章 我杀我自己第1500章 终章 九三年(十八)第1515章 终章 九三年(卅三)第288章 法国笑话第1170章 备战(九)第401章 战前准备第767章 扩大影响力第732章 窗户和门的区别第418章 诸君免送第1130章 新的天下(中)第186章 维持互信第1389章 凡尔赛和约(十六)第990章 拍马屁(下)第1163章 备战(二)第1238章 三战定印度(五)第1032章 推广蒸汽机第661章 对抗性和非对抗性矛盾(下)第170章 绝路之泣第514章 汉时黄瓜顺时枪第1019章 全都装傻(下)第692章 从零到一的贬值第263章 中法京城密约第1471章 最后的闹剧(十八)第531章 两头下注第1350章 三角贸易(下)第620章 大顺在欧洲的第一次亮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