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白马是马

第410章 白马是马

三章约法一出,躲在栈原城的宗义如就明白了,对马和自己再也没有关系了。

和中原王朝的内战不同,日本是农兵分离的。

当兵的都是武士,武士是有自己俸禄封地和特权的,这种带兵投降是无意义的。

除非天子只要一个名义上的朝贡。

而对马岛特殊的位置,决定了天朝不会要一个名义朝贡的对马。

长州藩可以如此、萨摩藩或许也行、甚至幕府也可以朝贡,唯独对马不行。

只要大顺的海军还在,对马只需要一个县令就能治理。而在长州、萨摩、长崎等地,则可能需要驻扎数千兵马才能统治,因为和别处补隔着大海。

他也是个通透的,大概猜到了这群人是怎么攻下土佐的。

于是在得到三章约法百姓拥护之后,第一时间献出了栈原城中的一千倭石粮食。

一部分资军以助,一部分请求海军代为发放给民众以赡衣食无着之辈。

海军这边收下了这批粮食,粮食不少,倭人一石比之华夏度量衡要高,一石大约是将近三百斤糙米,一千石就是三十万斤。

数量于大军而言,不算多,可对小小的对马而言,却不是一笔小数。

海军的军官们既参与过当年文登州的改革,也参与过土佐的仁义之战,对这种情况可谓是驾轻就熟。

先取其半,做“义仓”,若有灾年,可从其中贷款为种、食,依青苗法之利钱。

剩余之数,则张榜招“乡勇”。

拟选三百之数,月给米一华石养家,在军中伙食皆由公出,操练队列,以守卫对马。

数日之间,报名者踊跃如潮、债券飞灰直上云霄,人皆信服。

船上,即将返回釜山的赵百泉,远眺着对马港口处的热闹场面,暗暗心惊。

这些海军的军官,少读圣贤之书,却有理政之术。论文可治百里之城,论武可扬威万里碧波之上,恐非名教之福。

这种想法一闪而过,深埋心底,知道此时尚不是考虑这个的时候。

“诸将军,我这就回釜山,然后奏明圣上,请以改土归流之法,设县而选官,另请设置乡学县学。却不知诸将军之后要做什么?”

馒头笑道:“我等自是和赵大人一起返回釜山。对马的事,已经做完了。过些日子,发来火枪,装备这里的倭人乡勇即可。岛上的百五十人,只留五十人在此,其余人皆随我们离开。”

赵百泉虽不解其中考虑,却也不多问。很快,岛上的一百人登船,随舰队一起返回了釜山。

到了釜山,港口处的深浅已经测量完毕,军舰分为两队。

一队在海上巡逻随时作战,另一部分第一次在没有炮台的情况下入港暂休。

原来的倭馆中,东莱府使已经等待赵百泉数日了,听到赵百泉回来了,赶忙从东莱府赶来。

寒暄之后,东莱府使郑守信便道:“赵大人,吾王得知天朝征伐倭人,直呼天子圣明。朝鲜国竟不知倭人侵琉球之事,身为藩属,又近倭人,却毫不知情,实是汗颜。倭人野心勃勃,若我国知琉球事,断不会与倭人贸易通商。”

“既天朝要驻釜山,做攻倭之大营。吾王特遣官贱两千前来。却不知天朝需要多少人手?”

赵百泉是礼政府官员,这等实务并不精通,遂转头问了问跟他一起来的海军的人。

按照海军的计划,如果只是做大营的话,加上炮台、港口的修缮,五千人一个月足以。

当然,之后海军如果想要赖在这里不走,修的军港、加固的炮台等等,这就是另算钱的了,可能要修个三五个月不止。

确认之后,赵百泉道:“尚需五千青壮。”

东莱府使郑守信一听这个数目,心中暗喜。若五千青壮,官贱两千,还剩下三千的名额。

吃饭是大顺出钱,朝鲜国哭穷说没钱,也凑不出粮食,这话……基本算是真的。

朝鲜国的财政状况极为堪忧,上千万的人口,实际上能有效统治的,也就几十万的“中间商”。

反正大顺心里也明白,断了釜山倭馆的财路,也不好压的太狠。

加之海运兴起,运粮不是问题,多五千人吃饭,实在小事。

剩余的三千人,正好附近的各个大族分一分,靠手里的奴婢赚一些外快。

要不留在手里,每天创造的价值也不足大顺这边给开出的修河堤的同等银价,还省了吃饭。

“赵大人放心,数日之内,人手即可到齐。良民恐不肯来,故而只能多派各家私贱。银钱耗费,也便于结算。”

“甚好。”赵百泉不太懂朝鲜的阶层状况,也不是很清楚这奴婢到底算是怎么回事,便多询问了一下,不由微微蹙眉。

待问清楚之后,心道素来都说朝鲜国乃是藩属之中最为教化之国,多有号小中华者。

只是……奴婢低贱承母,各属各家大族,轻贱如牛马,世世为奴,这……这算哪门子的中华风俗?

郑守信见赵百泉皱眉,不由问道:“赵大人何以蹙眉?”

“呃……这奴婢之类,随母不随父?这恐不合于礼。”

郑守信笑道:“大人多虑了。礼者,人之礼也。”

“我国奴婢,皆财产也。”

“知母而不知父,禽兽之道也。若羔羊牛马猫狗,皆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是以随母,以别于人。此人畜之别也,人礼焉可用于畜类?”

“古之天子,遣使下聘列国,必作《风》、《雅》,可见列国风俗之别,古已有之。我朝鲜国自有国情在此,非不守礼,实为国《风》之别也。”

“况且,人畜之别,在于忠义。若丙子胡乱时,先王远狩,水冷路悬,车不能行。过泥泞,恐脏衣。有樵者目睹,弃柴而负王过泥,一时间传为美谈。先王免其后裔贱籍,此非教化得法乎?”

赵百泉愕然无语,许久才道:“天朝鼎定天下,当行教化,天下同俗。俗有雅、有陋,此等陋习,何不改之?”

郑守信仍旧笑道:“大人差矣。三皇不同俗、五帝不同教。”

“伯禽封鲁、太公封齐。太公循俗为俗,故不如鲁公从礼改化之美。然及后世,国齐强而鲁弱,此周公之料也。观周公之语,甚惜之。”

“仲雍变周礼,为断发纹身之俗;武灵变中国冠裳,为胡服驰射之习。因之以吴俗安富、赵国盛强,此何故欤?”

“朝鲜国自有国情在此,便是百年千年之后,依旧两班文武并列、贵门奴婢有别。非我国不行教化,实自有国情在此。”

赵百泉肚子里还有一大堆的话,可此时真的是一句都不想说了。

道不同,不足与言。

一边是大顺延续前明改土归流之策,移风易俗;一边却是朝鲜国自称守礼,却搞出这么一套东西。

他觉得真的没什么可说的了,心里之前被刘钰埋下的愤懑的种子,这一次对话就像是浇了水肥,慢慢萌芽生长。

送走了郑守信,负责和赵百泉一起谈判的海军军官们就在那嘿嘿的笑。

赵百泉失笑摇头道:“诸位也被朝鲜国这人说的逗笑了?”

军官们和赵百泉不是一个体系内的,即便身还无官职只有军衔,却也不怕赵百泉,气氛笑嘻嘻地道:“这倒不是,而是我们在靖海宫的时候,就学过各国制度。其实我们也讨论过。这事,很正常。”

“正常?”赵百泉奇道:“哪里正常了?”

一个军官出面笑道:“鹰娑伯说,打的地基如何,决定了楼墙能盖多高。”

“自周公定礼,之后有春秋乱世、战国争雄、大秦一统、汉时罢百家而尊儒。又有天命、五德,举孝廉。之后又有两晋门阀,九品中正。唐破豪门开科举,传至于宋,而与士大夫共天下。之后蒙元起而朱子兴,再之后传至明与本朝。”

“天朝文化,实自然演化。如一颗种子,扔下后长出树木,无数分叉。”

“从春秋时候分封士卿、到战国军功授爵、再到两汉豪强、晋之门阀……可以说,从纯粹分封制,到列国纷争,再到郡国并行,再到门阀统治,再到真正君权天下,随便截取一处,便可称中华吗?”

“朝鲜故与本朝多有不同,但其衣冠与本朝同、其儒学与前朝同、其科举与唐初类、其大族与两晋似。至于日本,更是类于春秋。”

“他们的文化受我等影响,自这棵大树上折下一段树枝就可适合。毕竟天朝自周公定礼至今,什么样的‘地基’都经历过了。”

“分封制的文化,我们有;门阀制的文化,我们还有;一统而治的文化,我们仍有。他们可以选取合适的,拿去用。”

“鹰娑伯倒是问过我们,说朝鲜倭国,或号小中华,或号朝鲜倭国,到底是白马非马?还是白马是马?”

这个问题一下子把赵百泉问住了。

白马是马论,有个最大的问题。

就是将来有一日,白马指着自己月牙形的蹄子、四条腿、鬃毛等,说这是自己这个白马所独有的。但实际上,白马的白,才是白马之于其余马所独有的。

但此时此刻,哪怕天下最狂傲之士,也实不敢想会有这种可能。

他琢磨了一下,摇头道:“白马是马,马未必是白马,但白马一定是马。你们怎么看?”

军官们笑道:“我们的看法就简单了。我们都是武夫,若和公孙龙争辩,直接上去一巴掌问:是不是马?若说不是,继续打,打到他说是为止,那么白马就是马了。”

“其实我们考虑过,想要让白马知道自己是马,最好的办法是找一群牛,把白马揍一顿,这时候头马出来把牛打一顿,白马就知道自己是马了。不过自从威海有了海军,这就没可能了,‘牛’都过不了南洋,怎么来打这群白马黑马?”

“不过,鹰娑伯说,这地基决定了上面的建筑什么样,于是有商鞅变法、荆公托古、太岳一鞭。又有汉儒晋经宋儒诸别。”

“本朝自破朱子以来,破而未立,对读书人而言,立言以适应此时世界的变化,方为头等大事。复古是行不通的啦,倒退一步是前明,倒退两步是朝鲜,倒退三步是倭国。赵大人这等饱读经书之辈,当勉之立言才是。”

(本章完)

第35章 府兵第531章 两头下注第982章 决胜千里之外(五)第551章 澳门的蝴蝶(下)第1322章 符合现状的上层建筑第914章 南洋大开发(九)第1501章 终章 九三年(十九)第1383章 凡尔赛和约(十)第1024章 割裂(二)第361章 不担责任的表演第1318章 施加神圣性(上)第1485章 终章 九三年(三)第390章 清华园第1084章 破立之困(一)第1239章 三战定印度(六)第697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下)第1056章 不可能名正言顺第953章 步步危机第553章 政策亲近第1371章 里病外治(七)第385章 驻英大使第1324章 冒犯第847章 双赢(下)第1276章 属性相克(上)第920章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四)第316章 结善缘第1326章 有格调的小圈子(上)第227章 超脱低级趣味?第12章 搏一搏,大不了破家跑路第953章 步步危机第1290章 死与复仇(十一)第495章 靖改鲸的误解第430章 权谋第253章 再快一些第629章 西进南下,互为信任第313章 乱力怪神第1203章 木牛流马(十)第264章 金刀计第1378章 凡尔赛和约(五)第326章 演戏做全套第1194章 木牛流马(一)第279章 中转港的尴尬地位第459章 马关换约二十八条第1314章 逼着商人赚钱(中)第921章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五)第1224章 开战(三)第1233章 开战(十二)第1297章 死与复仇(十八)第1464章 最后的闹剧(十一)第636章 鸡肋第172章 必然人走政息的改革第296章 英雄所见略同第132章 新型宗藩关系第1497章 终章 九三年(十五)第892章 落入圈套的英国(三)第682章 打印第1270章 攻防心里(五)第689章 建议投降第412章 自我意识(上)第1240章 三战定印度(七)第1499章 终章 九三年(十七)第782章 身份第1186章 我杀我自己第1334章 恐吓出来的费城会议(五)第147章 听说过没见过的熟人第1021章 事物的两面性(上)第815章 大事成矣(二)第1032章 推广蒸汽机第1207章 守成第1496章 终章 九三年(十四)第315章 不做德女第1372章 里病外治(八)第618章 十月的圣彼得堡第338章 下心毒第1332章 恐吓出来的费城会议(三)第248章 锁链第701章 优势在我第643章 反对重商主义第356章 画蛇添足第1145章 最后的布置(六)第880章 区别对待(上)第843章 拆房顶和开窗户(五)第380章 内外有别第701章 优势在我第710章 点到即止第1111章 上国心态(五)第224章 预备役和实学第557章 一战前夜 命运的交汇(三)第1458章 最终的闹剧(五)第405章 筹钱买路第389章 战前就分赃第1242章 三战定印度(九)第14章 江湖第1312章 死与复仇(三三)第67章 开眼看世界的契机第885章 县令第1176章 启蒙跃进年(中)第982章 决胜千里之外(五)第312章 偶然第835章 诚意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