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此时此刻不新鲜

第534章 此时此刻不新鲜

使者提到了华伦斯坦,这是个决定了三十年的宗教战争走向的人,用这个做例子一讲,毕竟荷兰人不可能知道中国的史书上有近乎无数的类似故事,并且可以浓缩成八个字。

养寇自重、鸟尽弓藏。

华伦斯坦被猜忌的原因,有一种传闻就是打死了古斯塔夫二世后,之后的战争里不经请示释放新教俘虏和起义领袖、按兵不动坐视反奥同盟东山再起、私下与瑞典和法国谈判。

当然这只是传闻之一,用意也明显是“高鸟尽良弓藏”之意,各式说法都有,可这个版本的说法也有不少,只是没有精确淬炼成鸟尽弓藏、养寇自重这几个字而已。

这些故事,瓦尔克尼尔耳熟能详。至少三十年战争放在中国,也算是战国时代级别的故事,直接决定了后续的历史,这里面的故事欧洲的上层都是知道的。

虽不知道鸟尽弓藏这样的成语,但并不妨碍有这样的思维。略做思考,便明白了使者的意思。

如果巴达维亚增兵,大顺那边就会认为可能会有来自南方的威胁、甚至担心荷兰武装日本。

这样,那个被调到养老院做副元帅的前海军大臣,就可能会被重新启用。而那,正是瓦尔克尼尔最不想看到的局面。

使者又道:“总杜大人,菲利普斯先生分析,刘钰在天津殴打我们水手的行径,应该是在故意激怒我们。他深知巴达维亚华人的情况,这是在故意激怒我们对华人进行报复。”

“一旦这样,他所代表的战争狂热派,就会在朝堂得势,从而巩固自己的地位,宣扬复仇战争。”

“他们的皇帝应该也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所以当众训斥了他对使团的无礼行径,扣除了他三年的俸禄。据说还把他的爵号,从更高贵的功劳爵号,改为了普通的地名爵号。我想,这里面是皇帝和一个强力大臣的博弈,皇帝不希望看到这位强力大臣借助战争,拥有更多的威望和名誉。”

瓦尔克尼尔点点头,心想幸好自己没有组织对巴达维亚华人的屠杀,幸好自己之前就隐约感觉到里面的巨大风险。

仔细考虑,应该的确是这样的。从皇帝用内帑给钱的态度上看,不管是为了中亚还是俄国、亦或是防止南边毫无意义的战争,至少大顺对东南亚,似乎是毫无兴趣的。

东南亚是公司的根基,不需要大顺完全夺取东南亚,甚至只需要把荷兰拖入一场持久的战争,公司的财政就会崩溃的。而公司如果崩溃……也就根本无法重组了。

荷兰国内很多人也得了“红眼病”,认为垄断贸易是错误的,因为他们没有机会参与。

公司无力,如果指望七省政府出面夺回东南亚,那么可想而知,东南亚再也不是公司的财产了。那些出资人、纳税者、以及缴纳战争造船税的人,一定会要求收为国有,否则凭什么要用我们的钱,去拯救垄断的东印度公司?

要么收归国有、要么一分钱不拿。

好在,公司的根基暂时没有危险,瓦尔克尼尔又问道:“那么你认为,除了要求我们不要对日接触、不要对日贸易之外,中国方面还希望提出什么条件?”

“嗯……应该就是关于他们和瑞典东印度公司合股的事情了吧?总督大人也知道,瑞典人都是一群走私贩子,只是借了公司一大笔钱,公司怕他们不还钱,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且公司也不希望对瑞典开战,毕竟瑞典人的战斗力还是很可怕的。”

“不过这件事已经毫无意义了。英国人为了在中国得到港口停泊权和补给,已经允许了;法国人正在支持瑞典对俄开战,他们不会管的;葡萄牙人害怕失去澳门;俄国人……俄国人中国的皇帝根本就不在乎他们的看法。所以,公司如果还想继续维系对华贸易,就只能对此事予以承认。”

瓦尔克尼尔大致摸清楚了这一次会谈的底线,猜测了大顺可能提出的要求,心里也有数了。

基本上,这是一件好事。

整个爪哇,至少有七八万没有居留证的华人。如果每个人缴纳两个银币,就是将近二十万银币,这不是一笔小数目,可以极大地缓解巴达维亚的财政危机。

以及……只需要统计者和会计们稍作手段,二一添作五,入公账一半,就是十万银币,惯例总督拿大头,剩下大家分一分。其乐融融、和乐且耽。

似乎,一切都好起来了,连城外华人起义造反这件事,也不再那么让他糟心了。

…………

两日后,已经休息好了的史世用正式会见了瓦尔克尼尔。

他也不怎么会谈判,但却记得那个潜伏在这里的细作说的几件事,自己只要尽力促成这几件事就好。

剩下的正事,朝廷之后会再派人来的。他来也就是先稳住巴达维亚华人的情绪,朝廷担心酿成大屠杀,影响日后对南洋的统治——主要是考虑到屠杀完后,官方移民还得花大钱,几万两银子的人头税要是用在死了之后的移民上,杯水车薪,连个水花都飘不起来。

既是现在起事者已经向南退去,正需时间,史世用就直接道:“实不相瞒,圣天子并不知道这里最近发生的事。也不知道这人头税并未有荷兰国王的王命。若是知道,一定不会同意缴纳这笔钱的。”

瓦尔克尼尔费心费力地解释了一下,说清楚了巴达维亚与荷兰没有任何的关系,是公司财产,而不是荷兰的领地。

“特使先生,就像是您的庄园里,您要摆放什么样的装饰、种植什么样的花,还需要考虑你们天子的意见吗?”

史世用愕然道:“当然!僭越之物不可乱用、逾制之色不可擅使。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啊,你难道没有去过你们这里唐人雷珍兰的庄园?哪怕在这里,他也不敢用七间正堂啊!是他盖不起吗?”

这愕然既是纯粹自然的反应,也有一些明知而故意的错愕。史世用也算是和刘钰颇多接触,知道这东印度公司是个什么玩意儿,若是换了深知义理的,怕是要惊诧莫名,回去就上书要求封了松江的贸易公司——有枪有炮有兵、有征税权、有组建政府的权力、有外交权,这可比藩镇、藩属还过分,朝鲜可是没有外交权的啊。

瓦尔克尼尔觉得这简直是鸡同鸭讲,两边的文化和习俗完全不同,根本讲不清楚这里面收税的法理。

好在史世用也不是专门来找茬的,又扯了好一阵的淡,这才算是假装认可了,遂道:“既如此,陛下的意思,就是这些人都是穷苦百姓,无奈出海谋生。既然来到了这里,不管这里的法度如果夷狄奇葩,也只好遵守。”

“陛下要从内帑出钱,为这里的天朝遗民垫付三年的人头税。但之前的欠税,既往不算,免谈。”

瓦尔克尼尔闻言,惊喜交加。

喜自不必说,三年,好几十万个银币呢。

惊……他知道巴达维亚以及整个爪哇的华人的情况,根本不是人头税的问题。

而是一场经济危机,一场公司错误决策导致的蔗糖过度扩张供大于求、以及西印度古巴糖海地糖的崛起、以及香料伴随着人体四液学说退潮销量降低、以及日本波斯的事变导致市场缩小……等等等等原因,导致的一场巨大的经济危机。

尤其是完全外销型经济的经济危机。

使得就算交了人头税,华人在巴达维亚也无事可做,数万失业雇工奴工的危险,实在是太大了。

怎么渡过经济危机的失业大潮?这个时代,还没有人考虑这个问题,但之前也有人向十七人委员会提出过建议,建议取消华人的人头税、给予一定的救济。

这个建议,自然而然是不可能通过的。

让股东没钱分红,反而要花钱救济?让巴达维亚的地方政府少了人头税的收入?让巴达维亚自总督而下的大小官员少了一个惯例的收入?

公司是做慈善的?

此外还有怎么渡过的问题。

这些人只要不死,或者送回福建,总就还活着。活着,就得吃饭穿衣,这是最基本的。

就华人这习惯,只要能吃饭穿衣,一般也不会造反。可真到吃不了饭的地步,这群人可不管这个哪个,便是皇帝也敢弄死的。这是一个平日里隐忍顺从如同羔羊、一旦暴怒就如同奥林匹斯山上的阿瑞斯的民族。

现在大顺这边既然愿意给钱,那么大顺这边是否会同意他把这些人运到别处服苦役?

而如果想要运到别处服苦役,总得有个理由。

这个理由,之前想的就是“欠了这么多年的人头税没交,所以就去干活还债,当债务奴隶”。

现在大顺这边要求,之前的人头税,既往不算……瓦尔克尼尔也没指望能把之前的钱也要到,可是如果之前的既往不算,那么这些华人算什么?还是债务奴隶吗?

不是。

不是债务奴隶,人头税也交了,自己有什么理由把他们抓到锡兰、安汶、开普敦等地服苦役、当债务奴隶劳工?

给钱雇他们去干活?东印度公司如果找人做事都给钱的话,怎么会有利润?再说了,做事给钱,公平买卖,那养了这么多兵,不就白养了吗?

事情发展成如今这样,整个巴达维亚的高层、甚至十七人委员会,全都脱不了干系。

问题是没人主动为此负责,都在互相推诿责任,这才导致了把瓦尔克尼尔空降过来,力图一劳永逸、快刀斩乱麻地解决华人问题。

十七人委员会假装不知道巴达维亚的蔗糖收购政策极端扯淡,尽可能压低蔗糖的价格,从而盈利,为此默许没有居留证的华人进入糖厂做工。事发的时候错愕不已,惊呼原来还有这样的事?我们却不知道!巴达维亚群官误我!

历任总督假装不知道包税政策从衣食住行、到赌博抽烟乃至摸鱼抓虾全得征税的政策,以及包税人的压榨,使得底层华人苦不堪言,活不下去了。

历任评议会议员假装不知道上下串通,收受贿赂,一船又一船的华人奴工被运到巴达维亚城外的农场里,偶尔抓到一个没有居留证的立刻惊呼竟然有人没有居留证就敢上岸。

甲必丹、雷珍兰们,假装可以完全统治华人社会,理论上所有在籍的华人每个月都要去雷珍兰那点卯一次,却假装不知道城外有几万根本不在籍的华人奴工。

司法官假装不知道蔗糖业已经完了,承包人都是不知道转手多少次的接盘者,也假装不知道城外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出现了无业的乌衫党和无裤汉。

所有人都假装不知道,都想着干几年就走,自己不要沾身上。

用一名荷兰司法官的话来说“在事情爆发之前,掩盖真相是明智的选择。”

“任何一个没有居留许可证的华人,如果深究起来,连带的责任从港口、到巡逻司法官、到蔗部承包者、到雷珍兰甲必丹、到评议会议员、再到总督……全都有责任。而这,又是从十七人委员会到总督的默许,却没有文字指示。所以,没有人会揭这个烂伤疤,只能祈祷自己在赚到足够的钱回荷兰之前,事情不要爆发出来。”

“从上到下,都在假装对此毫不知情。仿佛城外的几万华人,是忽然冒出来的一样。仿佛就像是秋雨后橡树林里的蘑菇,前一天还没有,忽然就出现了。”

现在,此时此刻。这个大黑锅,被上一任总督背了。

理由是有人查到,上一任总督私自售卖居留许可证,钱入自己腰包,所以,城外那数万无证华人的大黑锅,那也一并背着吧,关押你一个,幸福全巴城。

但现在,这个大黑锅上任背着了,问题是眼下的问题怎么解决?这才是十七人委员会派瓦尔克尼尔来的目的。

办成了便地位稳固,办不成又得背黑锅!

瓦尔克尼尔心里很清楚,前任背的黑锅,只是城外那数万华人存在的事实。哪怕只私下卖了一张居留证,那这口大锅也得背好,你说你卖了一张,谁知道你手没收钱默许那些蔗部私运奴工?

前任总督倒是条汉子,法庭上破口大骂,你们十七绅士自己心里没数吗?如果都按规定缴纳一个工人两个银币的人头税,巴达维亚的糖怎么可能这么便宜?你们也是大商人,真连这个成本计算都不知道?但越说实话,死得越快,刑期越重。

现在瓦尔克尼尔要解决的,是这数万华人去哪、干什么、哪里能容纳七八万华人的劳动力?

这和那个事实,是两个问题。前任背锅,只是让这个难以继续隐瞒的事实公开,变成一个新的问题,并需要这一任总督来解决。

十七绅士给的要求倒是很简单:既不可影响对华贸易、又必须解决巴达维亚华人问题。

影响了对华贸易,背锅。

华人问题没解决,背锅。

二者,并列。

原来他是雄心壮志的,觉得很简单,杀光就是了呗,或者扔到锡兰当奴隶、当炮灰。

然而大顺却又搞炮舰外交,先礼后兵补交人头税,又说既往不算,这些人就不是债务奴隶了,这怎么办?

瓦尔克尼尔算是第一次体会到了炮舰外交的可恶之处,屠杀点华人都不敢屠,弄得如此麻烦。

(本章完)

第545章 难题第670章 伐韩?伐蜀?(上)第1319章 施加神圣性(中)第1244章 三战定印度(十一)第1365章 里病外治(一)第57章 开战第718章 下南洋到底为了啥(上)第1366章 里病外治(二)第70章 不明码标价的交易第624章 大顺在欧洲的第一次亮相(五)第740章 巴达维亚新政(一)第1045章 平衡第1258章 下西洋后的下西洋(四)第14章 江湖第1279章 特色第132章 新型宗藩关系第1244章 三战定印度(十一)第461章 买办是条不归路(上)第1179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下)第458章 刻舟求剑(下)第94章 八股策论实学和没钱第670章 伐韩?伐蜀?(上)第1184章 区别很大第704章 海战(二)第132章 新型宗藩关系第1452章 “帝”(四)第213章 西学东渐来不及了第490章 回威海的第一件事第285章 黄淮患第564章 路在何方第622章 大顺在欧洲的第一次亮相(三)第882章 不得其时第466章 为何要抑商第353章 传教千年第121章 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第1464章 最后的闹剧(十一)第521章 离开体系只是普通人第1388章 凡尔赛和约(十五)第728章 好骗与不好骗第351章 旧相识第429章 先活下来吧第1260章 下西洋后的下西洋(六)第365章 垄断权的军事义务第211章 撬动的杠杆第1371章 里病外治(七)第500章 谁也不是普遍真理第1149章 多歧路,今安在(四)第569章 金钱操控舆论第1366章 里病外治(二)第757章 表演战(七)第1151章 多歧路,今安在(六)第1186章 我杀我自己第1174章 备战(十三)第861章 哄一哄第1468章 最后的闹剧(十五)第1210章 全是好处,没有坏处(中)第835章 诚意展示第830章 海牙惨案(七)第441章 疯了第133章 可堪大用第343章 绝户计第1051章 坐庄(下)第905章 罗马和迦太基第860章 最终还是看天意(下)第809章 阉党(下)第1470章 最后的闹剧(十七)第1220章 大忠臣(中)第269章 俄国需要一位明君第1397章 强迫去过好日子(下)第881章 区别对待(下)第561章 启蒙工具人(上)第6章 邀请第695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上)第36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第1457章 最终的闹剧(四)第239章 教改第1421章 事已毕(中)第1457章 最终的闹剧(四)第406章 都是生意第1068章 恶龙残影(三)第1324章 冒犯第916章 南洋大开发(十一)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第950章 梦魇第343章 绝户计第67章 开眼看世界的契机第300章 又一个战略欺骗的牺牲品第787章 新旧利益的冲突(四)第774章 被盟友坑的法兰西(下)第1515章 终章 九三年(卅三)第876章 还是利益问题第1304章 死与复仇(二五)第1318章 施加神圣性(上)第1337章 恐吓出来的费城会议(八)第1477章 临别告诫(三)第1273章 攻防心理(八)第41章 得来全不费工夫第1407章 迁徙路(十)第1403章 迁徙路(六)第885章 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