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反围城

第700章 反围城

饶是如此,牛二也并没有将全部的兵力都从万隆地区拉出来。

因为,功劳有大有小。

守住井里汶,只是最基本的要求。

在这个基本要求之外,还能达成什么样的功效、能否领悟枢密院的意图、能否立下更大的功劳,这就要看他的本事了。

能否让上级眼前一亮,决定自己的前途。而所谓的眼前一亮,需要技巧。上面想要个苹果,你千辛万苦弄了个大柚子,说这玩意儿比苹果还好,可问题是上级并不想要柚子,那就不是眼前一亮了,而是眼前一黑,觉得此人没有什么大局观,至少不能领悟上面的意图,日后怕是难有独当一面的机会了。

牛二既然被选到这边来,枢密院自是对他另眼相看,觉得此人“能”。若最终的结果也能得到一个“能”的评价,不说平步青云,至少也能比别人爬的更快、更高。

在收到枢密院的密信之后,牛二便做出了自己的构想。

显然,南洋太大,古人说狡兔三窟,可荷兰人在南洋的窝太多,朝廷不怕海战,怕的是没机会海战,让荷兰舰队跑了。

攻取井里汶,并且守住井里汶,是为了吸引荷兰的舰队集结,为朝廷的海军全灭荷兰舰队做引诱。

但牛二想的很清楚,朝廷的目的是南洋,那么巴达维亚是必然要攻取的。

枢密院给自己的任务,是吸引荷兰舰队。在这个任务之外,只要能把握住枢密院的战略意图,就可以做到功劳更上一层。

于是,他亲自带领八百人,守卫井里汶。

其余的部队,在巴达维亚和井里汶之间的山区集结。

因为牛二算了一下,若是朝廷的舰队忽然出现,抓住了荷兰舰队,那么,围城的荷兰部队就不可能选择继续围城。

而必然是朝着巴达维亚撤退,以守卫巴达维亚。

哪怕荷兰人的指挥官是个傻子,见到大顺舰队的出现和开战,也该明白大顺的目标不可能是井里汶,而是要攻取巴达维亚。

巴达维亚是不能丢的,那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首都”。

所以,到时候,荷兰军队必然要回援。而回援巴达维亚的路,有且只有一条。

况且,考虑到要急速回援,荷兰人绝对会快速撤退,不可能做过多的侦查,也不可能在陆上拖延时间。

这就可以在其必经之路上,打一场伏击战。

若能在朝廷的陆战队主力登陆之前,就将巴达维亚的守军野战消灭,这功劳可就大了,足以为自己混到一个“能”的评价。

如果不考虑朝廷的大战略,只考虑爪哇地区,按照牛二当初想要自己单干、攻下巴达维亚的壮志,这仗就不该这么打。

而是应该袭击井里汶,留下少量部队守城。自己带着部队,等待待援,各个击破,从而彻底消灭荷兰的有生力量。

存地失人,巴达维亚终究是守不住的,因为公司的政策不欢迎非员工的荷兰人,这里的军队数量是有限的。他觉得自己真的有能力靠自己、靠集中优势兵力攻敌所必救而各个击破的战术,靠归义军自身的力量攻下巴达维亚。

但是,这会严重破坏朝廷的大略。

因为朝廷的目光,不是一个小小的西爪哇,而是整个南洋。

整个南洋的关键,不是巴达维亚,而是荷兰的舰队。那是荷兰各个据点之间的关联,斩断这条线,整个南洋就是零散的、不能互相支援的城堡。

他要这么搞,荷兰的舰队根本不可能集结起来。到时候,就算自己攻下了巴达维亚,那是功劳吗?

牛二心想,若是那样,怕不是自己这辈子都没可能升迁了,鲸侯怕不是要臭骂自己一顿,然后把自己扔去苦兀等地当一辈子驻军军官?

但反过来,自己先守井里汶,任荷兰舰队集结,运兵,等待朝廷舰队出现后,再让那部分部队半途袭击后撤的荷兰人,自己这就是实打实的功劳了。

虽然看起来都是为了攻打巴达维亚,但内核全然不同。

现在看来,一切都很顺利。

飘扬着VOC旗帜的军舰,已经开始在井里汶外的海面上集结。

冬季的天气也非常的好,没有台风,正适合海军活动。

荷兰人从各处运来的军队,也已经在井里汶附近登陆、扎营、集结。

荷兰人也采用了法国人的攻城方式,开始在城堡周围,修筑封锁圈,挖掘壕沟,防备城内的守军突围。

舰队的火炮,也开始试探性地朝着城堡射击。

不过,想要攻下井里汶,可并不容易。

会攻城,才会守城。归义军既然能把城堡攻下,自然也知道防御体系的弱点。

军改后的大顺,既然知道怎么攻城,当然也研究过怎么针对性的守城。

这些技术性军官,是周边的酋长国不可能拥有的,也绝对不是一群草莽义军能有的。

战争手段发展到现在,要塞工程学既然已经成为一门学科,自然是要讲科学的。

井里汶要面对的问题,除了归义军自己的攻城法之外,还有舰炮的威胁。

荷兰人在井里汶是有炮台的,而且井里汶和锡兰不一样。当初荷兰人在井里汶修筑要塞的时候,要防备海上的其余力量,那时候与西班牙、葡萄牙、甚至翻脸后的英国,以及海上的布吉斯人海盗,华人海盗团,都是敌对关系,当然要修昂贵的对海炮台

攻占锡兰的时候,荷兰正处在黄金时代。在东南亚全面驱逐了英国的势力、压的西班牙人缩在吕宋不敢露头、完全没必要修昂贵的对海炮台。

但是,荷兰守军投降之前,按照操典,做了一件非常标准的事。

拿钉子把大炮的炮门都楔死了。

且不说抠出来不易,就算是抠出来,这大炮也不能用了。楔子会把大炮的炮身挤出来裂痕,很可能炸膛。

有炮台、无大炮,这就让在井里汶防守的归义军很伤脑筋。

炮击对射是不可能的了,若不然凭井里汶的炮台,倒是还真可以与荷兰人打一场舰炮对岸防炮的炮战。

为此,归义军这边的枢密院派来的靖海宫毕业的要塞工程师,强征了当地百姓,将那些炮台的石头都用松软的泥土覆盖上,使得军舰大炮造成的威胁降到最低,不容易产生弹跳。

同时,在炮台的后方挖掘了新的公式,将原本对海面射击的炮台,变成几处造成炮击死角的斜面土坡。

只要防备荷兰人乘坐小船偷袭登陆即可。

而在正面,考虑到荷兰人当年在法国人的坑道攻城法前吃过大亏,自己可能也会这种攻城法。

并且,荷兰人在这里有人力优势,这多年的统治,征召当地百姓干活,也很容易。

所以,在城堡的面向平原地区的那一侧,要塞工程师给出的战术指导,是以之字壕对之字壕。

在城堡前,利用围城时候挖好的之字壕,将防御范围向外拓展。

拓展到荷兰的炮兵无法直接攻击棱堡区,而想要向前推进,就必须要经过最为血腥、作为残酷的堑壕肉搏战。

舰炮那边无法掩护正面,而岸上的火炮,又不可嫩在二里地之外射击,那根本反不掉防守方的大炮。

所以,荷兰人唯一的选择,就是和归义军这边互相挖坑推进。

到两边接近的时候,发动冲锋,为炮兵接近争取距离、占据位置。

而归义军既然选择了这样的防守战术,也就意味着他们必然要发动反冲锋。

这种仗,是最残酷的。

比拼的,就是双方的战斗意志。

这不是平原野战对射,死不死的,几波就完事了。很多时候,甚至也就是十分钟二十分钟之内,决定一条线的胜负。

但这种冲锋与反冲锋,根本不可能一次性展开太多的兵力。

双方只能在射击范围之内互相顶牛,时不时就要发动一次白刃冲锋,规模不会太大,但极为凄惨,而且频次可能极高。

甚至可能一天之内,就要经历三五次互相冲锋,看哪一边士兵的心理承受不住,最终拒绝压线拉锯。

荷兰营地内,总督瓦尔克尼尔和军中的一些心腹人,看着这些“叛乱者”修缮后的防御体系,脸色前所未有的凝重。

整个棱堡前都静悄悄的,但却可以看到仿佛蜘蛛网一样密布的壕沟。每隔一段距离就会产生一个弯折,使得大炮的实心弹不可能杀伤到壕沟里面的士兵,因为炮弹的惯性不可能让炮弹拐弯。

荷兰又没有有效的开花弹,掷弹兵这种精锐兵种,殖民地驻军也根本没有。

现在大炮根本不可能向前推进,因为好些地方看起来都是叛乱者的炮兵阵地,但具体哪个是,根本无从知晓。

炮舰攻击的范围,对守军影响不大。瓦尔克尼尔和本地小国的军队打过仗,当年他也在锡兰当过都督。

诸如僧伽罗人,虽然有枪有炮,但他们守卫城堡的时候,都是据城而守。而这种据城而守的方式,使得荷兰这边的炮兵可以完美地发挥优势,很容易就能攻下。

可眼前这些叛乱者,居然完全没有龟缩在城中死守,这就使得舰炮的炮击效果并不是很好。

舰炮的炮击效果不好,只能指望陆上的部队把大炮压到前面进行炮击。但是守军前出太多,要先把对面的炮兵阵地一个个击毁,然后才能让步兵推进。

或者,就是如法国人那样,在更远的距离开始挖壕沟,一点点的接近。但荷兰这边没有专业的工兵部队,本土是有的,可殖民地并没有这种优秀的技术兵种,这就使得只能强征百姓去挖。

可是,百姓去挖,又要面临守军炮击的风险。百姓可绝对没有专业工兵的技巧、五人配合,从小坑开始逐渐把壕沟连在一起。

他们只能暴露在炮击范围之内,当活靶子一样挖。可百姓的组织力,只要遭受了两次炮击,就会一哄而散。

这只是技术问题,虽然足以让这些荷兰人头疼,但却不足以让他们神情如此凝重。

让他们神情真正如此凝重的原因,是这些标准的反击战术和工事水准,绝对绝对绝对不可能是一群糖厂的逃亡奴工能搞出来的。

英国人,看来真的是下了血本了,至少派了个校官,和数量足够的教官团。就算这次能攻下井里汶,日后还要应对英国层出不穷的捣乱,应付的过来吗?

“看来,欧洲的战争还要继续很久,我们的英国盟友要趁着这场战争,把手悄悄伸进东南亚。先生们,我认为攻击恐怕很难。我看,还是围困吧。军舰封锁海面,我们围住城堡。”

“优秀的指挥官,可以指定优秀的战术。但却变不出来粮食、水果、蔬菜。而且指挥官也无法对抗疟疾、坏血病和热带病。对面的英国教官很优秀,但相对于上帝造就的人身体和健康的脆弱,他又能怎么办呢?”

(本章完)

第1211章 全是好处,没有坏处(下)第425章 掩耳盗铃的新境界第203章 奇袭第1131章 新的天下(下)第1224章 开战(三)第927章 战前舆论准备(中)第1324章 冒犯第1466章 最后的闹剧(十三)第206章 狠话第1468章 最后的闹剧(十五)第836章 赌国运(上)第1323章 贸易割裂第806章 社稷之臣第699章 身份的转变第1468章 最后的闹剧(十五)第361章 不担责任的表演第553章 政策亲近第501章 宗法殖民体系第559章 一战前夜 命运的交汇第521章 离开体系只是普通人第485章 大封建套小封建第675章 科学院(上)第270章 先驱者第545章 难题第601章 逃不过的对法宣战第2章 枯燥第80章 开个小洞第748章 巴达维亚新政(九)第24章 奇怪的圣旨第935章 绑定(上)第888章 东学西渐的诡异产物(上)第1078章 争功(三)第276章 自立之心第1424章 言方兴(下)第148章 鱼第624章 大顺在欧洲的第一次亮相(五)第664章 分赃大会(一)第268章 瑞典人也卷入对俄忽悠第890章 落入圈套的英国(一)第1178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上)第999章 和过去不一样了第315章 不做德女第1046章 破绽第983章 决胜千里之外(六)第376章 最后一次外交(上)第1221章 大忠臣(下)第254章 聚成大猪圈方便割肉第1224章 开战(三)第1512章 终章 九三年(三十)第1393章 泡沫第426章 错觉第1472章 最后的闹剧(十九)第246章 探险队第1487章 终章 九三年(五)第646章 亮相带来的思维改变第1504章 终章 九三年(廿二)第539章 带紧箍咒的好汉(上)第1027章 割裂(五)第8章 骂人揭短第1179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下)第221章 先知第1433章 鸩酒 解药(下)第8章 骂人揭短第1128章 志向第1497章 终章 九三年(十五)第638章 不调停的调停第25章 前朝旧事今日师第1334章 恐吓出来的费城会议(五)第1063章 堂下何人状告本官(七)第75章 五拜三叩首第459章 马关换约二十八条第283章 想干实事的官僚也有不少第1488章 终章 九三年(六)第113章 小人哉第773章 被盟友坑的法兰西(中)第259章 雷声大,雨点小第727章 毁尸灭迹第453章 最沉重的锁链第479章 全套一条龙服务第54章 全员赌棍第674章 归国第240章 纳税做个好商人第516章 南进之前定北疆(下)第888章 东学西渐的诡异产物(上)第955章 王朝的最后一次成功改革(一)第497章 急躁第729章 最后的平静第737章 机遇(下)第417章 最后的机动兵力第1252章 复辟的代价(中)第480章 河豚之喻(上)第441章 疯了第1237章 三战定印度(四)第307章 双喜临门第1195章 木牛流马(二)第338章 下心毒第915章 南洋大开发(十)第1081章 争功(六)第550章 澳门的蝴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