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求援的士兵从城门冲出去不过一刻钟,狄咏与何畏之刚刚来得及收起吊桥,关上城门,数以万计的西夏人就如同海浪一般涌了上来,将小小的环州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狄咏与何畏之相顾苦笑。

“至少有三万人马。”何畏之看了一眼西夏军的旌旗。

“是四万。”狄咏平静的纠正了何畏之的错误。

“坚持到援军到来要几天?”何畏之看了一眼四周,许多厢军的双腿已经在不由自主地颤抖。让他欣慰的是,他训练出来的环州义勇,至少从表面上看来,还是镇定如常。

狄咏看了一眼四周,见没有人在侧,压低声音说道:“最近的援军,在高遵裕那里。”

何畏之顿时愕然,“渭州?”

狄咏无言地点了点头。

何畏之的心沉了下去。二人此时还不知道,平夏城方面的战况也非常的惨烈。

“难道石帅身边没有人马?”

狄咏没有说话。身在庆州的石越,连厢军与乡兵,一共不足一万人。陕西路的主要兵力,自然是全部向延州与绥德城集结,如果高遵裕的部队不能来救援,便只能等待长安城的两万人马——这是陕西路最后的预备队。不过无论等待哪路人马的救援,环州城都不太可能坚守到那一天——狄咏此时并不知道西夏人的战斗意志如何。

“我们不能突围。”狄咏望着何畏之,平静地说道:“至少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石帅撤退。环州便是你我殉国的地方。”

何畏之苦笑了一下,无言的点了点头。虽然心里有几分不心甘,而且也无意为大宋牺牲,但是投降并非他的性格。

“如今的当务之急,是稳定军心。”

狄咏丢下何畏之,笑嘻嘻地走到一个守城的士兵身边,拍了一下那个士兵的肩膀。精神过度紧张的士兵猛地一惊,几乎瘫倒在地上。

“别怕。”狄咏提了一口气,朗声笑声:“西贼不过是来送死。”他的声音清晰的传到西城墙上的每一个角落,士兵们不由自主的将头转向狄咏,看见主将如此轻松,大家突然间感觉有了点依靠。“孩儿们,且看某的手段。”狄咏高声喝道,众人便见他张弓搭箭,一把硬弓拉成满月之状,“嗖”地一声,羽箭飞向城外。便听到城外西夏军一齐惊叫,城楼之上,顿时一片欢呼——原来狄咏这一箭,竟然射断了西夏军的一面军旗!

这一箭之威,令站在一旁的何畏之都不由得暗暗惊心。

西夏人似乎感觉到一丝惧意,如同大潮碰上坚固的海岸,又缓缓退后了几十步。

“西贼残暴,犯我疆土,若不死守,有死无生!石帅就在庆州,援军很快便到。儿郎们打起精神来,让天下人看看我们杀贼的手段!”狄咏高声呼道,声音几乎全城听闻。

环州士兵见到狄咏这般神勇,又听说石越就在庆州,援军不过数日可到,顿时一片欢呼,一齐发出震天的吼叫声。

城外,仁多澣望着城墙上密密麻麻的“守军”,又听到如此巨大的吼声,再看看那断成半截跌落地上的军旗,不由心生惧意。他看了一眼慕泽,嘴唇微微歆动,忍不住说道:“环州果真只有两千宋军么?”

慕泽也不想狄咏如此神勇,暗吸了一口凉气。但是此时已无退路,只得硬着头皮说道:“必无虚假!”

“那好。”仁多澣挥鞭指着慕泽,说道:“慕将军,本将调三千精兵予你,合你本部人马,共是五千余众,可为前锋,为本将攻下环州城!”

慕泽不料仁多澣只肯派这么点人马给他,不由心中暗骂,但却怕仁多澣翻脸,只得忍下气来,咬着钢牙,高声应道:“是!”说罢头也不回,策马便本阵跑去。

一刻钟之后,便听到西夏军阵中号角四起,慕泽率领五千余人马,如狼群一样,杀气腾腾地扑向环州孤城。

被载入史册的环州之战,拉开了帷幕。

环州城中,不过三千余户,六千余口,蕃汉杂居(阿越注:据《宋史·地理志三》,环州崇宁年间全州七千一百八十三户,口一万五千五百三十二,考虑到崇宁年间是宋朝承平日久后比较繁华的时代,而且记载户口数包括环州全州,故推断熙、丰年间,环州城内三千余户、六千余口较为合理。)其中真正可以持械作战的壮年男丁,不过四千余人。大敌当前,这些男子亦全部披挂上阵,站上了环州城头。好在环州本就是宋朝所谓的“军事州”,城池虽小,但甚为坚固。而且因为紧连西夏,所以民风好武,大部分男丁都会拉弓射箭,不用如何加以训练,便可以拉上城墙作战。

狄咏披挂重甲,在血迹斑斑的城墙上巡视。几个健壮的妇女正将一个战死乡兵的尸体拖下城墙,另一些民妇与儿童,则提着饭菜给守城的士兵们送饭。士兵们无力的躺在城垛之后,见到狄咏到来,连忙纷纷起立。

西夏人已经围攻了整整两天。环州城外,遍地可以见的是凝固的鲜血,半截的断旗,震天雷与霹雳投弹爆炸后留下的黑块,还有残缺不全的尸体。西夏人的每次都进攻如同疯狗一般悍不畏死,但让狄咏奇怪的是,西夏人真正投入进攻的兵力并不多。否则他很怀疑自己能坚守两天。

不过现在西夏人的将领既便是白痴,也已经知环州城内的守军不多了。也许接下来,就是总攻了吧?

狄咏微笑着安抚站起行礼的士兵们,细心的查看伤兵的伤口,不时亲自替他们上药包扎——狄家自有家训,爱兵如子,绝不以地位骄人。这位“前郡马”的这种作风,很快也帮助他赢得了环州城的军心与民心。

求援的士兵应当已经到了庆州。狄咏虽然知道其实不会有所谓的“援军”,但是心中却总忍不住有一丝侥幸。这两天的战斗,环州守城的士兵战死了一千余人,西夏人也付出了双倍的代价,但是双方的绝对数量相差实在太远了。

幸好还有何畏之的那一千环州义勇!

环州城现在便如同万里海域中的一叶孤岛,在雷电风暴中飘摇着,似乎随时可能被海水淹没,但是却依然倔强的面对这一切。

庆州。

陕西安抚使司行辕。

上演空城计的石越知道这次已经是弄巧成拙了。实际上石越并不会有危险,他驻守的庆州与环州直线距离并不远,但是山路难行,只要环州有警,他完全可以安全的撤回京兆府。否则的话,李丁文绝不会同意这次冒险。不过他却没有料到,石越居然并没有遇险即走的打算。

刘舜卿的计划不过是巧妙的利用西夏人对宋军文臣统帅一贯作风的了解,以及仁多澣的心理,以求集中兵力,赢得这场战争。但不知道为什么中间却出了差错,仁多澣居然大举进攻了——这根本不需要环州求援的士兵来告知,两天前环州上空点燃的烽火,便已经可以说明一切。

“石帅!”丰稷从两天前开始,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来劝说石越了。“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请石帅即刻返回长安主持大局!”

“回长安主持大局?!”石越淡淡的反问了一句,嘴角流露出少见的嘲讽之意,“我不需要回长安,我便在庆州。统帅临阵脱逃,这种事情,既便有再冠冕堂皇的理由,我也做不出来。”

丰稷承认石越是大宋少有的文臣,但是无论如何,他认为石越始终是个文臣。

“公之责任,非在庆州!”

“士兵与百姓们,不会和你讲这些道理。”石越的语气虽然平淡,却十分坚决。

“平夏城吃紧,定西侯的援军不一定能及时赶来,若稍有迟误,只恐已铸成大错。而长安兵两天前已经在驰援缓德城的路中,余下的守军是绝不能再动,再无援军来环庆。公为朝廷重臣,岂能效匹夫之勇,为此不智之举?”丰稷不敢放弃,“庆州由下官在此拒守便可。”

“我再无地方可去!”石越断然拒绝,“庆州如若失守,长安门户大开,渭州亦受夹击,是将战火引至我陕西腹地。我不会离开此地。再派人去渭州,催高遵裕的援军。”

“是。”丰稷终于知道石越是铁了心不走。他心中一时间不知道是忧是喜。石越身在庆州,不仅仅是庆州的士气民心都会受到鼓舞,连各地战斗的将士,也会感觉有依靠。一旦他离开,便容易重蹈韩绛覆辙,动摇军心士气,导致大溃败。但是身为主帅如此轻身犯险,却不能不让丰稷担忧。

“立即在庆州募集志愿军,设法救援环州。”石越又吩咐道。“传令宁、邠、坊诸州,调集厢军、乡兵,增援庆州。”

“是。”丰稷答应着,正要出去执行。方走出数步,又被石越叫住了。

“令宁、邠、坊各州不许再强征农夫。”

丰稷不由一怔。

“那样只会骚扰百姓。各州居内地,农夫不经训练,难以大用。聚集起来亦不过是乌合之众。”石越解释道,“而且,渭州的援军最多十日可至,庆州不会有危险。”

丰稷点点头。的确如石越所说,此时强征农夫并无作用,而且如果高遵裕能及时派出援军的话,庆州不会有丝毫危险。只须有一万禁军在此,再有厢军、乡兵、义勇协助,庆州城就不是区区四万西夏军所能撼动的。

望着丰稷大步离开的背影,石越闭上眼睛,微微叹了口气。

他并非是无意义的冒险,而是知道自己在庆州的存在对于军心民心的重要,同时也算定只要高遵裕能及时派出来援军,庆州城破的危险就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但是,无论如何,他在决策时,抛弃了狄咏与何畏之。

“对不起。”石越喃喃说道,“但是我不能派兵。”

实际上,他也是无兵可派。环州的守军,除了少数精锐的力量,勉强只能守城,绝无野战之能。石越不可能把手中唯一的精锐力量都派出去,去救援一座几乎是注定要陷落的孤城。

环州围城第五天。

如血残阳。

狄咏的左臂插着一枝羽箭,瞪大眼睛,望着从城下退潮一般撤走的西夏兵,松了一口气,顿时身体一软,他心中一惊,连忙狠狠地咬了一口嘴唇,巨大的疼痛让他终于聚起精神,挺着身子站了起来,没有在士兵们面前倒下。

又打退了一波进攻。

这已经是西夏人第二次攻上城墙了。

“你还没死呢?”狄咏转过头,见何畏之正笑着向自己打招呼。他的目光落到何畏之的右臂上——那里用一块布随便包扎了一下,鲜血已经将布浸透。

“你也中招了?”狄咏笑着指指何畏之的右臂。

“被狗娘的从背后砍了一刀。”何畏之的目光也注意到了狄咏左臂上的羽箭,笑道:“你是怎么来的?”

“慕泽那狗贼射的。”狄咏瞅了一眼羽箭上的“慕”字,漫不经心的说道。

“看来真要进忠烈祠了。”

狄咏看了一眼城墙上稀稀拉拉的士兵,“能拉弓的不足两千人,火器全部用光了。”何畏之低声说道。

狄咏抬头仰望夕阳,忽然转头问道:“还能突围么?”

“围得铁桶似的。”

“那便死守吧。”狄咏咬着嘴唇,忽然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不忍之色。

“怎么了?”

狄咏指着城中,沉声道:“我担心西贼破城后屠城。”

历史上,大凡血战过后的城市,都没有好下场。

何畏之也沉默了。

“再守一天。如果明天之后,城池不破,援军不至,何兄你便提我人头去降西夏,换回这满城百姓的性命。”狄咏淡淡说道。“只不过难为你了。”

何畏之望着大步走下城墙的狄咏,久久没有说话。

环州围城第六天。

西夏大营。

“攻了五天,折损近五千人马,一座小小的环州城都拿不下,饭桶!”仁多澣指着慕泽的鼻子破口大骂。“事先还说什么环州只有两千人,岂码有五千人以上!”

慕泽有苦难言,如果仁多澣一次给他两万人马,狄咏与何畏之再勇猛,他最多两天也能夺下环州城。但是仁多澣偏偏采用了最愚蠢的战术,每次给他的人马,都不超过一万。而且全是静塞军司最不管用的兵,或者是强征来的小部族的人马。慕泽不知道这些小部族大多是与梁乙埋关系不错的部族,仁多澣每次派的兵,也都是亲梁乙埋的将领的部队。仁多澣根本是故意将这些人派去送死,但是慕泽却以为是他短视无知。

但无论如何,他都不敢顶撞仁多澣。

毕竟仁多澣是连梁乙埋都要忌惮三分的大部族的族长。

“今日之内,末将必然拿下环州城!”

“那好,再给你一次机会,你率五千兵去,拿狄咏的人头回来我。”仁多澣不耐烦的挥挥手。死掉的五千人,他其实一点都不心疼。这四万大军中,他本族与附属小族的人马占到三万左右,现在是几乎一点都没有损失。

慕泽听到“五千人马”,心中再次不停的咒骂,但是面子上亦能恭顺的应道:“遵令!”

好在环州城的守军这次是真的最多不会超过两千了。慕泽在心里自我安慰道。

然而,在他刚刚点齐兵马,准备出营攻城的时候,忽然听到东边传来一阵喊杀之声,一彪人马,奇迹般的从庆州方向杀来。瘁不及防的东大营顿时一片人仰马翻。

“慕将军,要不要去救援?”身边的副将探身询问。

“不必。”慕泽眼中露出冷若冰霜的光芒,“城中宋军必然出去接应,我等趁机强攻西城,环州城必将易手。”

“将军英明。”

但是慕泽的如意算盘并未打响,他刚刚准备向西城开拔,便见中军官手执令箭飞奔而来,向慕泽喊道:“慕将军,仁多统领命你立即救援东大营,若有延误,军法从事!”

慕泽顿时一阵气苦,撒气似的抽了一下马背,高声吼道:“救援东大营。”

一彪人马,拨首向东,浩浩荡荡地杀去。

此时,环州城墙上人人都露出欣喜之色。

狄咏满脸的不可思议。

庆州从哪里变出这么些援兵?

“挑三百精兵,出城接应!”他一面走下城墙,一面吩咐。

很快,三百人马集合完毕,几乎全是何畏之训练出来的环州义勇,这亦是硕果仅存的环州义勇。

狄咏抬头望了一眼在城墙上守城的何畏之,举起银枪,高声喝道:“出城!”

三百精兵在高举的“狄”字将旗与当今皇帝御笔亲题的环州义勇军旗的指引下,从环州东城,杀了出去,如龙似虎地直插入西夏军东营。被两面夹击的西夏军东营顿时乱成一团,西夏军本来就甚为畏惧狄咏的威名,环州义勇也是被传得神乎其神的部队,此时见狄咏率军如狼似虎的杀来,更是气为之夺,竟是无人敢缨其锋。很快,里外两支宋军便会合在一起,突破东大营的防线,向环州城中杀去。

率军赶来的慕泽眼见着“狄”字旗与“环州义勇”旗,眼睛立时就红了。连被仁多澣打破如意算盘的不快都立时被抛到九霄云外,大吼一声:“杀!”也不管步兵跟不跟得上,便带着骑军,恶狠狠地向狄咏扑了过来。

“环州义勇断后,援军进城!”狄咏在马上看见扑来的慕泽,立时跃马大吼,率领三百义勇,掉转马头,杀向慕泽部。

狭路相逢,弓箭几成无用之物,高举着各式各样的马用兵器,口中发出慑人的怪叫,两支骑兵硬碰在一起。

环州城屏住了呼吸。

城墙上。

率援军而来的,竟然只是个年纪轻轻的陪戎校尉!何畏之不由皱起眉毛。

“下官李敢当,奉石帅之令,率庆州义勇两千,增援环州城。”

何畏之原本喜悦的心,立时沉下去大半。果然只是义勇。虽然他不知道这批人至少是半自愿前来,并非单纯的义勇,其中还夹杂了一些禁军与厢军官兵。

“带霹雳投弹没有?”何畏之心存万一的问道。无论如何,有霹雳投弹的话,于守城还是颇有好处的。

“带了。”

何畏之喜上眉梢,“带了多少?”

“一百枚。”

才浮起来的笑容瞬间变成苦笑。何畏之看了一眼城外与慕泽正杀得难解难分的狄咏部,沉声说道:“鸣金!”

援军来了,自然没有理由投降了。环州义勇就只剩这么一点家当了,不能再让狄咏全部挥霍光了。如果环州城还有希望的话,希望就在这些几百人身上了。何畏之没有指望那装备参差不齐的两千庆州义勇。

已经是第六天了,如果能坚持到高遵裕的援军赶到,环州还是可能守住的。何畏之的目光,已经是第三次投向东南了。

援军应当早就在路上了吧?

渭州。

“我手中没有可以支援环庆的人马。”定西侯高遵裕的表情如同千年花岗岩。“援军自然会派出,但不是现在。”

月明真人在后面凝视着高遵裕的目光深沉,嘴角却不禁露出讽刺的了然之笑。

“如果石越出事,只怕朝廷不会善罢干休。”

“从来官场都是人走茶凉。”高遵裕冷笑了一下,没有多说。石越若是活着,或者他还有麻烦;石越若是死了,他再挥师收复环庆,他高遵裕便是力挽狂澜的英雄,谁敢追究他的责任?

何况,平夏城战况惨烈自是事实。他有充足的理由,不发救兵。

他高遵裕可没有要求石越在庆州充当英雄。

“听说狄咏在环州……”

月明真人的话,换来的是高遵裕残酷的冷笑。狄咏?若不是他与石越,他高遵裕怎会突然间几乎身败名裂?若非西夏人这次入寇来得这么及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石越与朝廷都不得不依赖更熟悉渭州军中事务的自己,他几乎不能翻身……一个“前郡马”还不如一条狗来得值钱!何况这个“前郡马”还重重的得罪了皇帝。熟悉宫廷斗争的高遵裕,非常明白,此时的皇家,根本不会在乎狄咏的生死。

“如若石越真的或死或败,高遵裕能趁此机会控制局势,掌握陕西的兵权也是不错的局面。”月明的心中闪过一个念头。他立即放弃了对高遵裕的劝说,“既然高帅已经拿定主意,那么,贫道以为,环庆那边,不做点样子,日后朝廷那里只怕不好交差。”

“真人对朝廷的了解,还是略嫌不够。”高遵裕突然转过身来,好心情的解释道:“朝廷在乎的,永远都只是结果。如果石越兵败,而我能挡住西夏人,甚至不用挡住,只要我能守住渭州不失——朝廷便不会责罚我,相反,朝廷一定会嘉奖我,笼络我!何况,我的官位现在渭州知州,我对朝廷的责任,亦不过是守住渭州的疆土!”

月明只感觉一股冷气从脚底冒了上来。

因为他知道,高遵裕说的是事实。

“本帅自然会集结人马,准备救援环庆!”高遵裕抚mo着手中的琉璃酒杯,笑容可掬,“但是平夏城关系重大,本帅已将大部分兵力派出增援。西贼犯我环庆,兵力雄厚,本帅自需要一点时间来集结军队……”

月明不由自主地的打了个冷战。

“着人回报石帅,援军不日出发,望坚守待援。”

哗地一声,一只名贵的琉璃酒杯摔到地上,一片片的碎片上,似乎都映出了高遵裕狰狞的笑容。

wωω•TTkan•¢ o

环州围城第十天。

城墙上战死士兵的尸体,已经没来不及清理。西北城墙的一角已经塌了老大一块。

但这一切,都已不再重要。

环州城中,能拉动弓箭的士兵,已经不足千人。

狄咏的战袍早已染红,身上有着近十处的箭伤、刀伤。援军至少应当到了庆州吧?狄咏心中惨然,但也有一丝欣慰。可惜自己等不到援军到来了。

“李敢当!”

“在!”

一个浑身上下都被鲜血浸透的人站地狄咏的跟前。

“投降的时候,你率领还能骑马的弟兄,开东门,想办法逃回庆州报讯。”狄咏平静地吩咐道。

“投降?!”李敢当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望着狄咏,断然拒绝。“下官绝不会投降!若等不到援军,下官与将军忠烈祠相见便可!万不可效法文焕那厮,身败名裂,累及祖宗!”

“你想看到满城百姓被屠吗?”狄咏厉声喝道。

李敢当怔了一下,迟疑起来。但仅仅是一瞬,李敢当拔出佩刀,往地下狠狠一斫,佩刀竟然切入城墙的砖中。他单膝跪倒在狄咏面前,高声说道:“下官来之前,已向石帅发誓,城在我在;城破我亡!恕下官不能从命。”

狄咏无可奈何地看了李敢当一眼,叹了口气,转向何畏之,说道:“既是如此,由何兄率队突围吧。”

何畏之默默点头。

“李敢当,那便由你将我的人头送至西夏,向西夏人乞降。”狄咏淡淡地下达着命令,声音异常地平静。

“将军!”李敢当哽咽了。

“我已经写好了奏折与遗书,若何将军能够突围,你便不至于被误会。”

李敢当默默看了何畏之一眼,心中想道:无论他能不能突围成功,我都不会被误会。

“一个时辰后,开城门投降!”

狄咏语气平静地下达了他人生中最后一个命令。他的目光遥遥的注视着远方,很久很久也没有转移过,李敢当与何畏之则一直默默的注视着他,带着敬重,也带着苍凉。虽然他们的心里,都有些奇怪,为什么狄咏此时的表情,既不象是愤怒,也不象是悲伤,而是——温柔。

此时的狄咏,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是想起了长安城中的娇妻,还是未出世的孩子?还是什么也没有想,只是最后留恋的看看这个世界?这都已经没有人知道。

不知过了多久,一柄匕首反手插进狄咏的心脏,狄咏的手似乎扶了一一下城墙,却迅速的滑倒在地,何畏之缓缓的走近他,狄咏的眼睛依然大大的睁着,似乎在最后的一刻,他也并没有放弃对这个世界的留恋,不知为什么,他这样的表情看起来竟然特别的纯净,并不象是一个勇猛的将军。

何畏之轻轻地帮他合上双眼,。命后经当年送给石越的。何畏之轻轻的帮他合上了双眼,他的目光落在狄咏的胸膛上,匕首已经完全刺入了他的胸膛,只露出镶嵌着腥红宝石的柄身,何畏之忽然认出,这柄匕首正是他当年送给石越的,石越又将之送给了狄咏,最后由它终结了狄咏的生命。他的心里,不知为何,忽然想起了那场盛大的婚礼,鲜花铺落了汴京的街道……

一刻钟后,环州城满城大哭。

仁多澣与慕泽奇怪地望着环州城,不明白那哭声因何而发。

这座城池的陷落已经是迟早的事情,但是十天的惨烈抵抗,无论是身在前线战斗的慕泽,还是不断算计着异己部队的仁多澣,都对环州城又恨又敬。

这座小小的环州城,西夏军付出十天时间,以及超过一万余人死伤的代价。

慕泽已经准备好城破之后,要让满城人都为这种抵抗付出代价,也需要借此安抚死战的士兵。

最多只需要一次进攻了。

然而,出乎二人意料的是,一个时辰之后,环州城墙上,升起了白旗!

“投降了?!”仁多澣与慕泽面面相觑,所有的西夏军将士都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环州投降了?!

环州城门全部打开。

从西城门出来一位身着素袍的宋军军官,缓缓向仁多澣与慕泽走来,他手中还捧着两个盒子。

西夏士兵们屏气凝神地望着这个军官一步步向仁多澣走近。

“让他过去。”随着仁多澣的命令,西夏士兵自动向两边退开,给这位宋军军官让出了一条道路。

“下官大宋环州陪戎校尉李敢当,向仁多统领乞降!”李敢当的喉咙中,无比艰难地吐出来这句话。

仁多澣与慕泽对望一眼,“狄咏呢?他如何不来?!”

“狄将军人头在此。将军遗言,请仁多统领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放满城百姓一条生路。此为环州户籍册!”

仁多澣大吃一惊,“狄咏死了?”一个亲兵接过李敢当手中的木匣,打开来看,赫然正是狄咏的人头!

“狄将军希望能够用自己的人头,换取仁多统领的仁慈。”

仁多澣没有回答李敢当,他执鞭远眺残破的环州城,心中竟不知是什么滋味。他自然知道狄咏的身份,是绝不可能成为俘虏的,而且两国交兵……但是,不知为什么,仁多澣竟然没有征服的快感。

“收下他的户籍册。我答应你,进城之后,绝不纵兵侵犯百姓。”仁多澣沉声说道。

“多谢仁多统领!”李敢当向仁多澣拜了一拜,突然也倒在了地上。

几个亲兵冲上去,翻过李敢当的身体,发现他的胸口,也插着一把匕首。

“厚葬此人。”仁多澣叹息道。

他的目光移过装着狄咏首级的木匣,高声命令道:“准备进城!”

便在此时,便听到东城方向传来一阵嘈杂之声,未多久,一个士兵策马跑来,高声禀道:“有宋军突围。”

“截住他们!”仁多澣身后的慕泽,不顾身份的发出了命令,表情无比狰狞。

庆州。

“高遵裕的援军,爬也应当爬到庆州了!”石越站在庆州城楼上,远眺渭州方向,冷冷地丢下了这句话。

环州城的五缕烽烟已经熄灭一天了。根据事先的约定,如果各城遇袭,只要城池未陷,五缕烽烟便永不熄灭。狄咏与何畏之在一座小小的环州城,力拒超过十倍于己的兵力十天之久,结局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如果高遵裕能及时派出援军,环州城甚至不会沦陷。

石越的嘴角,渗出一丝血迹。

以狄咏的身份,环州陷落,他的命运便已经注定。只不过石越并不知道狄咏是为了满城百姓的生命,放弃了战死沙场的荣耀,而选择了另一种死法。

“现在撤退还来得及。”连李丁文都忍不住劝说起来。

“然后被西夏人一路追杀至长安城下么?!”石越沉着脸反问道。“庆州城的得失,可能牵涉到整个战局。我身为主帅,没有逃跑的道理。便是死,也死在这里了。”

李丁文闭上了嘴。暗暗想道:究竟仁多澣发什么神经,居然胆敢来进犯环庆?

谁也想不到,这不过是因为一个降蕃建功立业的野心。

“今庆州之将,先生以为何人可用?”石越转身离开城楼,走到李丁文身边时,身形顿了顿,沉声问道。

“贾岩、张蕴、王恩三人而已。”

“正合我意。”石越点了点头。

紧紧跟在石越身后的丰稷脑海中立时浮过三人的简历。贾岩、张蕴、王恩都是开封人,但是经历却各不相同。贾岩是在禁军大阅时,由皇帝亲自选定,后又入讲武学堂优等毕业;张蕴是将门之后,本在刘昌祚军中,刘昌祚调至龙卫军,他亦随之而至环庆,此次龙卫军出征,是刘昌祚向石越推荐张蕴协助留守;王恩却是羽林卫士出身,因材武出众,才补放外任。丰稷所不知道的是,在另一个时空中,这三人皆是名列史册,号称名将。但是在熙宁十年之时,贾、张、王三人,虽然各有骄人的资历,却依然只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而已。否则他们也不会有机会与石越一起呆在庆州,并且被石越与他的幕僚看中。

“学生数日来,观察诸将练兵,惟贾、张、王三人旗鼓严整,虽驱使乡兵,亦能进退有度,法度严明。学生又与三人论军事,其谈吐见识,不与他将同。”李丁文深知石越秉性,他既然下定决心坚守,那么与其作徒劳的劝解,还不如积极想办法来面对将要出现的困难。率军作战,无论是他还是丰稷,皆无此能,而石越就更不用说,军中名将,又几乎倾巢而出,前往绥德城,此时在中下级军官简拔人材,便是重中之重。

石越沉吟了一会,转头向丰稷说道:“以贾岩为正将,张蕴、王恩为副将,节制庆州城内所有部队,负责庆州城防。”

“是。”

在环州城的烽烟熄灭两天之后,庆州城城墙上的士兵,终于看到了西夏人的军旗,以及一眼望不到尾的西夏军队。西夏人如同巨大的狼群,黑压压的一片,伴随着巨大的轰隆声,高高扬起的灰尘,向着庆州城席卷而来。

庆州城的号角在夕阳中吹响,发出悲呛的呜鸣声。站在城墙上的宋军士兵,都绷紧了每一根神经,略带紧张地望着西夏军队肆无忌惮地涌向自己的城池。士兵们不由自主地偷偷回头觑望——在他们的身后,庆州城的城楼上,高高竖立着一面斗大的方旗,上面用浓厚写了一个巨大的“石”字!

尽管人人都知道新化县开国侯、陕西路安抚使石越不过是个文臣,但是这面帅旗的存在,却给了庆州城的军民们莫大的安慰,以及战斗的决心。

西夏士兵的面容越来越清晰,马蹄声也越来越近。

站在城楼上观战的石越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感受古代战争的震撼感,不知为何,心中竟然没有害怕,反而有一丝隐隐地兴奋。不过,美中不足的是,他自己是处于被攻击的一方。

最近靠近庆州城的西夏士兵停下了脚步,面无表情的仰视着面前的城池。从他们的身后,分出两只部队,分别向南门与北门杀去。

“围三缺一!”石越身后的李丁文用鼻子轻轻哼了一声。

庆州城下。

慕泽挥鞭指着庆州城楼上的“石”字帅旗,高声笑道:“石越果然便在这里!”

仁多澣重重地哼了一声,板着脸说道:“宋人多诈,用兵当以谨慎为先。”

“是。”慕泽假装恭敬地答应着。一面高声命令道:“挑起狄咏的人头!”

“遵命。”

在狄咏的首级被一根旗杆挑起的那一瞬,庆州城如死一般寂静。城楼之上,石越的脸庞开始充血,牙齿咬得轻轻作响。

第31章 与昔一何殊勇怯第五章第30章 自古和亲诮儒者第17章 安汉当年一触龙(三)第1节 熙宁二年下(01)第7章 下第27节 续完第5章 上十字修改版缘起代序第19章 黄金错刀白玉装第10节 吕氏复出(中)第27章 臣忧顾不在边陲第6章 面如田字非吾相(一)第5章 东风未肯入东门(一)第七章第7节 上第16节 十字(二)第二章第二章第5章 东风未肯入东门(六)第一节第15章 天机云锦用在我(三)第4章 书生名利浃肌骨(二)第12节 再度交锋(上)第5章 东风未肯入东门(三)第6节 下第31章 与昔一何殊勇怯第22章 君王有意诛骄虏第10章 上第15章 天机云锦用在我第四章第五章第7章 江上潮来浪薄天(二)第2章 上第31章 与昔一何殊勇怯第六章第14章 两河百郡宋山川(二)第9节 下第16节 十字(四)第2节 声名鹊起下(02)第30章 自古和亲诮儒者第二章第14节 匪斧不克(中)第12节 再度交锋(中)第3章 谁持白羽静风尘(四)第12章 三朝元老心方壮(二)第9节 上第28章 圣主如天万物春第7节 ?拗相公(下)第二节第17章 安汉当年一触龙(七)第十九章第3节 终南捷径上(03)第4章 书生名利浃肌骨(三)第9章 国须柱石扶丕构第三章第7节 拗相公中(02)第12节 再度交锋(上)第3节 终南捷径上(01)第8章 中流以北即天涯(二)第31章 与昔一何殊勇怯第3章 谁持白羽静风尘(四)第14章 两河百郡宋山川(一)第12章 三朝元老心方壮(四)第五章第4节 下第7章 上第27章 臣忧顾不在边陲第8节 离间计(下)第九章第十九节第18节第17章 安汉当年一触龙第6章 面如田字非吾相(三)第34章 谁其当罪谁其贤第13节 婚姻大事(上)第10节 吕氏复出(中)第六章第3章 谁持白羽静风尘(二)第8章 上第5章 下第27章 臣忧顾不在边陲第16节 十字(二)第11节 天下才俊(下)第10章 当年师友尽豪英(一)第9节 汴京新闻(下)第8节 离间计(中)第10节第27章 臣忧顾不在边陲第12章 三朝元老心方壮第3节 终南捷径上(01)第5章 东风未肯入东门(五)第25章 河潼形胜宁终弃第28章 圣主如天万物春第1节 熙宁二年下(02)第3章 上第2节 下第一章第2节 声名鹊起上(01)第28章 圣主如天万物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