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升官发财

“薛仁贵....是个人才。”

姬衍幽幽开口,的确,基础武力值有99的人才,配合技能更是可以达到109点,燕军众将中只有李存孝可以稳胜,剩下的也只有巅峰达到109的赵云可以与之较量一二了。

“苏爱卿劳苦功高,来人,上宴!”姬衍微微一笑,拍了拍手,殿外的小太监立马抬上酒宴“苏爱卿,留在宫中与寡人饮上几杯吧。”

“苏秦恭敬不如从命了。”苏秦欠身,对着姬衍道。

于是二人喝酒吃菜,留着寇准与裴寂在哪儿里干瞪眼。

“裴寂、寇准,尔等可愿降我大燕?”姬衍一脸睥睨之气,傲视寇准、裴寂二人。

这个时候便不能礼贤下士了。

其二人原先是赵国重臣,而赵乃敌国,裴寂、寇准又不是投降,自然要威慑其二人了。

姬衍若是依旧礼贤下士,那么让那些为燕国立下功劳的文臣们怎么看?

“哼,我等岂是贪生怕死之辈?要杀便杀,哪儿来这么多废话!”寇准也是个暴脾气,二话不说对着姬衍怒骂一波。

“送他二人去地牢吧,先好好关他们两天!”姬衍摆了摆手,随后殿外来了两名侍卫,将其二人拖走。

一番酒足饭饱之后,苏秦告退,而姬衍也准备开始论功行赏了。

虽说燕国接下来还有辽东之战、清河之战以及可能会打也可能不打的晋阳之战,但这些已经无关紧要了。

一波圣旨,册封如下。

乐毅升任上将,职征北将军,爵乐浪君,食三百户。

韩信升任上将,职征东将军,爵涿君,食一百户。

关羽升任中将,职前将军,爵范阳公。

赵云升任中将,职右将军,爵高阳公。

高长恭军衔不变,升任安东将军。

林冲升任少将,职平南将军。

张郃军衔不变,职平西将军。

拓拔宏军衔不变,职升至安南将军。

张飞、花木兰、吴三桂、剧辛、朱武、高长恭、罗成、罗艺、董平、鲁智深、卢俊义等均赏赐财物,爵位夫、伯不等。

而阵亡的高怀德、杨延辉、尔朱荣、韩滔以及已经算投降的郭汜五人均追封少将军衔,抚恤百金。

目前燕国所有的少将、中将军职已经基本补充完毕。

四平少将

平东将军张任;平西将军张郃;平南将军林冲;平北将军罗艺。

四安少将

安东将军高长恭;安西将军公孙瓒;安南将军拓拔宏;安北将军李靖。

四方中将

前将军关羽;后将军秦开;左将军张飞;右将军赵云。

四镇中将只剩下留有名头的镇西将军姬乐皖了。

而四征上将迎来了征北将军乐毅、征东将军韩信二人。

本次作战,官职变化最大的当属韩信了,直接从少将变上将,爵位封君,职位征东。

主要原因是韩信攻破了邯郸城,这是最关键的一点。

在外人现在看来,韩信已经是燕国的顶级将领了...甚至超过了乐毅。

无他,韩信攻破邯郸,从理论上来说,韩信灭了赵国。

乐毅之前的战绩无论多么的辉煌,攻占了多少座城池...但在世人眼里远远没有攻占邯郸的韩信牛逼。

邯郸城高墙坚,易守难攻,虽然韩信取巧攻破,但也是他攻破的。

因此韩信升任少将职征东将军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至于赵云为什么升官...呵呵,知道他妹妹赵妍已经有了姬衍的骨肉了吗?

爱屋及乌,自家人姬衍当然会封赏了。

关羽斩将无双,获封无疑。

高长恭虽然不在正面战场,但乐毅军的后勤都是他负责的,当然可以分一份功劳。

拓拔宏的升官有点喜剧性,因为燕军近二十万大军,有四分之一近三分之一的士卒其实是鲜卑人,而拓拔宏是鲜卑人的代表,因此必须升官稳定人心。

张郃有擒将献城之功、林冲有冲锋陷阵之功,因此两人同样升官。其他人就没啥太大的功劳了。

张飞、罗成在此战的表现并不是很好,没有什么亮点,若是升职自然是会有议论的。

秦开、张任、李如松压根就没参战。

而鞠义虽然有斩赵括的功劳,但是...性格注定没法升官。

一口气解决了众人的封赏,姬衍又开始考虑新增高郡、涿郡以及中山郡三郡郡守的位置了。

代郡郡守徐庶已经到位,而其他三郡姬衍却迟迟没有决定。

戍牧封疆,姬衍当然要尽心竭力地考虑。

“李兑...得安排一个好地方...”姬衍又想起了投降的李兑,不由开口道。

“让他跟渔阳守邹丹换换,让邹丹去中山郡当郡守吧。”姬衍眉头一舒展,顿时开口道。

中山对于燕国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表现。

除了灵寿可能会有点用处,剩下的全是废城,要着也没用。

因此姬衍没打算重点扶持那里,这才让邹丹去应付应付。

而高郡、涿郡姬衍的本来想法是让苏秦任一处郡守,后来想了想一个纵横大才有点浪费。

姬衍又想了想礼部尚书柳如龙,又觉得有点慌。

柳如龙毕竟是原箕子朝鲜的丞相,虽然忠诚度是正的,但是姬衍挺担心他一念之下就反了。

“等诸葛亮随李靖北伐回来后,让他担任涿郡郡守吧。”姬衍叹了口气,“范文程就担任高郡郡守。”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姬衍喃喃自语,“诸葛孔明,希望你不要令寡人失望。”

“还有你范文程,可千万不要给寡人搞什么叉子啊!”

......

蓟城令,京兆尹李恪非府来了几名不速之客。

“李大人,好久不见啊。”那几人对着李恪非笑道

“哟,这不是吴大人、郭大人还有庞阁老吗?”李恪非有些惊愕,这些都是燕国的权力巅峰之人啊,“快进来。”

“上茶!”待众人进来,李恪非二话不说大喊道。

“这次来,吴某等人想要告诉李大人一件事儿。”吴用抿了抿茶,缓缓开口道,“苏秦回蓟了...圈子又要动摇了。”

“苏秦从赵国回来,是好事啊!”李恪非神情一动,“圈子再怎么动摇,关我李恪非有什么事情?”

庞统摇了摇头,浅笑开口道:“那位上官大人与苏秦可是八拜之交,况且如今王后有孕,后宫就只有上官婉儿一人...那么这燕国的朝政格局...你说会不会变?”

第二百五十八章 伐金(一)第四百零三章 寿春保卫战第四百二十八章 霸王别姬第一百五十四章 宋国风云第一百七十六章 进攻邯郸(一)第一百零三章 灵寿攻防战(五)第三百九十八章 国之将亡第二十三章 枪神童渊第一百七十三章 北线焦点(二)第八十四章 罗艺父子第一百九十四章 朝议论政第一百九十九章 我有特殊的逃命技巧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上将军王翦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庄侯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金与大清第四百二十章 简单粗暴的李元霸第四百五十六章 御酒第二百四十二章 戍北军卒第二百七十章 九品官制第十七章 花刀将魏文通第二百三十六章 秦与燕第二百一十一章 赵国老将第一百八十七章 苏秦回蓟最终章 诸侯毕,四海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联姻第二百五十六章 半年第四百四十七章 犹豫第二十一章 穷途末路第二百五十一章 辽东惊变(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姬衍的顾虑第二百六十九章 刚正不阿(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鬼才病逝第一百八十章 薛氏双雄第四百四十六章 乌江自刎第三百零一章 倾国倾城杨玉环第四章 忠臣第二百五十二章 辽东惊变(三)第三百一十八章 下相项籍第三百三十二章 临淄城齐王议和第六十四章 发兵讨夷第一百二十一章 交锋(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灭清第一百九十五章 直言进谏第一百二十七章 纠结的李绩第四十三章 鲜卑南侵(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线决战(五)第三百八十八章 围堵函谷关(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邯郸之战(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我有特殊的逃命技巧第四百五十六章 御酒第一百五十一章 忠心耿耿吴三桂第四百二十章 简单粗暴的李元霸第九十章 立后(三)第二百一十章 肃慎铁骑第一百九十九章 我有特殊的逃命技巧第一百九十七章 咸鱼翻身第二百四十四章 铁骑无双第三百八十一章 伐宋之战(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会第三百六十七章 技击之士第四十一章 武圣关云长第四百二十三章 郢都攻防第一百零五章 膨胀的箕子朝鲜第三百二十三章 杨再兴独守北疆第八十七章 婚宴(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锋第三百四十三章 唐燕同盟第二百九十六章 晋阳城外第二百六十章 伐金(三)第二百八十二章 九原虓虎第二百九十七章 诸侯动向第二百八十四章 凭什么?第十六章 齐国公子第二百四十九章 暗流涌动第二百二十八章 鬼才病逝第三百九十章 圣公陈胜第六十五章 收服奕郡第四百五十三章 细柳营第二百零九章 王允之计第二百七十九章 邯郸之战(三)第三百五十九章 诸葛亮下来战书第一百四十六章 中原大战(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灭金第三百一十三章 奇袭纪南第三十九章 六部尚书第八十八章 立后(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霸王别姬第一百零六章 兵分两路第三百七十九章 杨玉环第三十五章 燕公主嫱第一百零五章 膨胀的箕子朝鲜第二百七十八章 邯郸之战(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锋第七十四章 代郡之战(三)第三百八十五章 伐宋之战(五)第二十一章 穷途末路第一百三十一章 围剿梁山(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扑朔迷离第二百六十七章 刚正不阿(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楚国老将黄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