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秦相张仪

郭嘉病逝,这对诸侯而言并没有什么影响,有些不疼不痒的感觉。

除了欣喜若狂地秦国以及悲伤到不能自理的曹操,其他的诸侯并没有什么动作。

在他们看来,一个谋士而已,死了便死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秦国朝廷之上,秦王嬴驷再次召开了会议,开始商议未来秦国的路线。

“自商君变法以来,我大秦将士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岂受施舍之辱?!”嬴华愤恨不已,开口怒喝道:“张仪与魏商议,为何割让濮阳?”

“我看他张仪就是魏国的奸细!”嬴华继续愤然开口道。

濮阳之战,嬴华为秦军主力之一,每逢战,必先登。

因此,嬴华才对于张仪割让河西之地予魏国那么气愤。

嬴华年轻气盛,一腔热血看不惯纵横之言,嬴驷、甘茂、张仪等人并不在意嬴华的话语,全当是说笑了。

“嬴华,退下吧。”嬴驷淡淡开口:“相国这样做,是有理由的,而且寡人也应允了。”

“可...可白白割让河西给魏国,我不甘心!”嬴华扯着嗓子开口道:“河西之地,数千里的江山...为何要听从这张仪的一面之词,从而割让给魏国?”

“够了!这件事儿寡人早就说过,从今日起,若有再议者,斩!”嬴驷突然暴怒,开口道:“嬴华,你且退下!”

嬴华还准备说些什么,却被一旁的嬴疾给拉走,一直拉出了殿外。

场面暂时出现了寂静地局面,十分的尴尬。

“王上,当今我大秦军队士气低迷,需尽快发动战争,解除士卒的低迷心态!”安静了一会儿后,秦国武安君白起突然开口道,声音低沉,有些谨慎。

秦国由于商鞅变法,导致秦国的百姓都闻战而喜,若是没有长久的战争,那么国家就离崩溃不远了。

秦国先前攻打河西结束后,又连忙把北面的义渠作为对手痛打一番,现在就陷入了尴尬的局面,

“战争...”嬴驷叹了口气,喃喃自语道,他实在不知道还有那里可以打了。

南方蜀国...不行,北方匈奴...不行,至于西方.....

“有了,令蒙骜西进伐吐蕃,蒙恬为辅,让吐蕃人尝尝我大秦的精兵!”嬴驷突然想到了西方的一群少数名族,顿时眼神一亮,但又犹豫了一会儿,最终决定开口道:“老将军还需要保重身体。”

“请王上放心,蒙骜领命!”大殿之上,左侧站出一员老将,开口大喝道。

蒙骜喜不胜收,他已经年过六十,已经有数年没有参战了,因此蒙骜十分憋屈,一直以为是因为自己齐人的身份。

而这次嬴驷命自己出战,当然让这位年过六十的将军大喜过望...往日这种情况嬴驷都会派遣白起、王翦这样的得力干将出手的。

而他与王龁这种老将都是作为副将、参谋的身份跟着这些得力干将出征的。

嬴驷点了点头,有些无力。他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要平衡军方老壮的势力,先前已经任王龁为将过了,如今轮也该轮到蒙骜出战了。

“王上,西进绝对不是长久之计。”张仪闻言后,接着说道:“张仪愿出使燕国,说服燕王与我王盟!”

张仪昨夜在家中思来想去,最终决定去自家师兄弟所在燕国。

燕国从地势上来看,与晋国、魏国接壤,可以与秦国达成前后夹击之势。

而其他国家就不太一样了。

楚国、韩国、齐国、蜀国、唐国、隋国,这些都不与晋国接壤,无法完成前后夹击之势。

“相国可有把握?”嬴驷默默开口道。

“未有十分,但尽力也!”张仪信誓旦旦地开口道:“臣请命,请王上允!”

“准!”嬴驷点了点头,开口道。

秦国前途何其缥缈,嬴驷原以为凭借着商君之法必能东出扫诸侯,大一统。

谁成想到东出的第一个拦路虎魏国就是这么难与...这是在让嬴驷迷茫了。

“我大秦,定将万年!”

嬴驷在心中自顾自地喃喃自语,不断的催眠自己:“燕国要想进一步扩张,必须与我大秦合作...所以燕王姬衍必将与寡人结盟...没错,定是如此!”

......

上谷,乐毅部驻军处,一个青年将领忐忑不安地坐在自己的军帐中,内心无比的纠结。

一封羊皮卷静静地卷在他的床铺上,上面用着燕文书写着文字。

“我...我不能对不起王上...不能背叛王上!”年轻将领喃喃自语,有些纠结,“不,不,他姬衍任用小人,我这个老资格将领却一直都是殿将...这样的王上不值得我效忠!”

“不...乐...乐毅将军是我的上司和岳父,我不能对不起他!”

这个人影,是杨磊。

魏人杨磊,有勇武之力,乃乐毅之婿。

而他,也是完颜希尹布置的暗棋。杨磊为燕将两年却一直都没有晋升少将,自然会有所怨气。

而完颜希尹正是利用了他的这一点使其成为了己方的暗棋。

但杨磊却没有这么觉得,他觉得双方只不过是合理互助而已。

完颜希尹告诉自己肃慎的实力,自己去献策得到功劳。而自己也将燕国的情报透露,给完颜希尹一些功劳。

杨磊觉得虽然见不得人,但自己终究不是汉奸。

这次...完颜希尹竟然向杨磊索要蓟城防备军的具体信息!

杨磊这次就有点犹豫了,但完颜希尹拿出了肃慎爱新觉罗氏将领多铎的兵力信息,杨磊就有点心动。

杨磊觉得自己拿到消息后,一定会建功立业,击溃多铎部,充为自己的战功。

至于完颜希尹会不会骗他,杨磊表示交易了几次后,完颜希尹的情报虽然有一点偏差,但是大体都是可信的。

而自己的情报,也是真中掺假,假中掺真。

“蓟城守备军,主将魏文通,虽名为主将,但主将权力未曾有....总兵马...八千。”杨磊犹豫了一会儿,将兵马数量增加了五千人,写下书信,等候传讯给完颜希尹。

然而蓟城的守卫并不是以守备军为主的,而是以城外驻防部队。

“我这样...应该不算出卖王上了吧...”

第三百八十一章 伐宋之战(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楚王北狩第四百二十一章 同武第三百一十二章 攻防第七十六章 苏秦使赵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郑之役第三百四十六章 初战第三百九十章 圣公陈胜第二百三十二章 王允巧施美人计第六十五章 收服奕郡第二百四十章 草原双狼(二)第九十五章 恒山之战(四)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英战吕布(下)第一百八十章 薛氏双雄第六十章 大破孤竹第三百六十五章 王彦章败退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破冒顿第二百四十一章 草原双狼(三)第三百七十八章 克制铁骑的方法第一百三十一章 围剿梁山(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刚正不阿(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赵国之盾(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唐楚之战(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欲与天公试比高第三百六十三章 攻占历城第三百八十九章 三战三败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城莫阳第一百四十七章 中原大战(三)第二十二章 赵家有女第一百零九章 长驱直入第四百章 灭秦!第二百二十七章 肃慎会议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郑之役第一百二十八章 蓟城商议第九十七章 恒山之战(六)第三百一十章 进击的项燕(四)第七十一章 庆功宴第四百五十七章 反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邯郸之战(一)第二百一十四章 成吉思汗第二百一十六章 使臣李密第一百五十九章 赵国之盾(五)第三百八十九章 三战三败第五十九章 代国危机第四百三十九章 唐军败,世民逃第五十四章 伏击第一百九十章 姬衍的顾虑第二百二十六章 韩信的顾虑第四百零九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二百零四章 辽东战役(三)第二百七十章 九品官制第一百六十六章 憋屈的赵胜第六十七章 犒赏三军第四百三十九章 唐军败,世民逃第四百二十七章 刺杀第五十八章 抽奖第五十三章 三国联军第二百五十九章 伐金(二)第七十八章 赵之猛将第九十二章 恒山之战(一)第二百零四章 辽东战役(三)第二百八十七章 韩王之死第一百八十章 薛氏双雄第四十七章 鲜卑与山戎第五章 首鹦第三百九十章 圣公陈胜第二百八十七章 韩王之死第三百六十三章 攻占历城第二百四十章 草原双狼(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郑之役第三百九十八章 国之将亡第一百四十六章 中原大战(二)第一百零三章 灵寿攻防战(五)第五十九章 代国危机第一百七十九章 连失两将第四百零四章 项燕之死第一百三十八章 萨尔浒之战(二)第二十八章 代燕渔阳之战(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楚王北狩第一百四十五章 中原大战(一)第三十六章 鬼谷传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使臣李密第三百零八章 进击的项燕(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诸葛入燕第一百二十六章 魏秦特使第四百三十八章 刘备的算盘第五十章 田地倒台第三百三十四章 八方英才聚蓟城第四百一十二章 玄武门之变(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三甲士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围剿梁山(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决裂第三百八十八章 围堵函谷关(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赵国老将第六十七章 犒赏三军第二百一十六章 使臣李密第三百九十三章 兵临咸阳(三)第五十六章 攻占无终第三十四章 论功行赏第一百一十四章 方国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