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水淹大梁(二)

巍峨大梁城,八百年春秋。

大梁城,是魏国的都城。魏国自武桓侯定都以来则是日日笙歌,大梁城可是从来都没有遭遇过战火的袭扰。

韩信水淹大梁,这是第一次。

魏王斯也万万没有想到,他会是魏国史上第一位国都被破的王侯。

天有不测风云,次日下午,大梁上空开始下起了雨,虽然不大,但也让燕魏两军别开生面。

燕军欢喜鼓舞,直言天助我也;而魏国就有些愁眉苦脸了,水本来就多,这次还下了一场雨...妈卖批啊。

魏国现在陷入了一个必死的疆域,因为他无力回天、无险可守。

魏国位于中原,与韩国仅仅只有几百里的距离,不同于韩国,魏国是真正的无险可守。

魏国的地形对外扩张是极好的,因此魏国前期兵力十足,四处征战,导致各国都没有进攻之力。

但如今被燕军一围,弊端立马就显露出来了。

大梁虽然利于经济繁荣,但大梁城可是处于一个天然的低洼地带,更不用说北方还有一条自己作死挖的人工河以及庞大的黄河了。

只要将其一挖,水这么一灌,大梁就算是完蛋一半了。

而历史上把都城定在大梁、开封这里的王朝,大多都被这个问题所困扰。

明明是一个四战之地,可以其为跳班四处进攻,却被宋朝玩成了被人各种怼的入口。

这就是十分尴尬了。

大梁城中,不少百姓都在祈祷,因为一旦城墙被洪水冲破,那么他们的财产将受到重大损失。

“唐公。”

张良恭敬地对着眼前的这位老者行礼,道了一声唐公。

“子房,大梁破后,你便离去吧。”那名姓唐的老者摇了摇头,开口道:“回新郑,那里是你的家乡,有你的同宗...”

“敬遵唐公之命。”

张良毫不犹豫的开口,他现在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刺杀燕王。

暴燕强淹大梁,连破两国,不顾百姓。在不少读书人眼中燕国已经代替了秦国,成为了虎狼之国。

秦国不过是与魏国在河西上互有战争,而燕国直接打到大梁了,这样一比较,魏国的士子们自然而然的就知道了谁才是真正的狠角色。

“子房,依你的才华,日后必是振兴中原的人物...莫要在这里浪费时间了。”唐公叹了口气,接着开口道,“早早离去,方为正道啊。”

“子房走后,唐公你又有何打算,何去何从?”

张良突然开口询问,这位唐公,名雎,是为唐雎。

也就是曾经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本中《唐雎不辱使命》的主角,那位刚正不阿的代表人物。

可又有谁知道,这篇课文是假的。根本就没有这件事儿发生,一切都是唐雎后人的意淫而已。

而战国策也被收录其中,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

安陵国可是比魏国还早被灭的,自然不可能出现唐雎不辱使命的情况。

但如今的唐雎却突然有一股热血,开口回应张良道:“老夫将代表魏国启程,快马加鞭往蓟城,面见燕王,说服其放弃攻魏!”

“甚好,唐公高义!”

虽然明面上这么说,但张良暗地里却嘟囔了一句有病。

不说别的,人家燕国即将取得胜利,你妄想用一句话劝说燕国退兵?

你以为燕王姬衍是傻子么?

但张良最终没有开口。

这年头,有梦想的人已经不多了,张良不打算打扰唐雎。

......

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大梁的城墙已经岌岌可危,乐毅也已经率军抵达,与韩信一起围困大梁。

乐得清闲。

另一面,唐雎也已经到达了蓟城。

而此刻的姬衍,却正在后宫的某一宫殿休息。

姬衍得到唐雎求见的消息后,瞬间就有些小兴奋。

“宣。”

“宣唐雎觐见。”

“外臣唐雎,见过燕王。”

倒是很平常的一套语言,姬衍也是见怪莫怪,在心中道:“查询此人属性。”

“叮......正在查询中,请稍后。”

“叮......查询完毕,唐雎——武力值57,统御值64,谋略值91,内政值89,魅力值83,忠诚度等级为-3。”

“唐雎,战国时代魏国著名策士。为人有胆有识,忠于使命,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并敢于为国献身。有90岁高龄西说强秦使秦不敢加兵于魏国。”

姬衍对唐雎的属性值了然于胸,遂开口道:“平身,不知唐公来见寡人,何也?”

“外臣斗胆,请燕王为百姓着想,莫要攻魏。”唐雎一脸平静,缓缓开口道。

“寡人以天下百姓为重,只有一统方为根本,唐公为何这么说?”姬衍笑道。

“燕王陛下欲加恩于天下,善也。然天下臣民却各有其主,燕王陛下这么做,不怕遭天谴吗?”

唐雎越说越激动,逐渐从雅言变为平语。

姬衍寻思了一下接下来的剧情,于是装作发怒,对着唐雎开口道:“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回答道:“臣未尝闻也。”

姬衍便笑了笑,开口解释道:“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唐雎果然如预料的那样,开口道。

姬衍心中有一个想法,于是开口道:“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盖信之刺申侯也,彗星袭月;聂议之刺韩闵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说罢,唐雎果然提剑而起,似乎想要刺杀姬衍。

“保护王上!”

魏忠贤一声暴喝,宫殿里突然窜出数百名刀斧手,警惕地唐雎。

除此之外,姬衍身旁也出现了两员战将,一是典韦二是史阿。

唐雎顿时一脸懵比,这是咋回事儿啊,怎么跟我想的不一样?

姬衍忍不住笑出了声,开口道:“唐公,还请开始你的表演,寡人有些迫不及待想要看到: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的局面了。”

唐雎表示有一句妈卖批不知当讲不当讲。

感谢成阔期的750书币打赏。沉迷第五人格无法自拔。

第一百八十二章 南线决战(二)第八十章 大良贤师第一百六十章 破萦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下何人不降燕第十九章 改革(二)第四百三十章 仇第六章 渔阳君第四十八章 乐毅伐戎第二十三章 枪神童渊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破冒顿第三十四章 论功行赏第一百六十一章 廉颇老矣第四百二十三章 郢都攻防第二百九十五章 烛影斧声第一百六十二章 攻破高城第三百一十八章 下相项籍第三百六十八章 乌合之众第三百七十一章 秦将王翦第九十章 立后(三)第七十四章 代郡之战(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诸侯心事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城莫阳第一百八十章 薛氏双雄第一百四十四章 张衡第三十八章 唯才是举第十七章 花刀将魏文通第一百八十章 薛氏双雄第四十三章 鲜卑南侵(一)第二十七章 代燕渔阳之战(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技击之士第二十章 险境第三百六十五章 王彦章败退第三百三十七章 精打细算吴三桂第九十八章 水泊梁山第六十五章 收服奕郡第一百三十一章 围剿梁山(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伐宋之战(五)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城莫阳第一百零七章 煌陵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城莫阳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线决战(五)第三百二十八章 八百里三晋归燕第三百九十六章 共赴国难第二百九十一章 水淹大梁(三)第二百零七章 人中吕布第七十一章 庆功宴第二百九十一章 水淹大梁(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韩信的顾虑第二百零八章 赵国群臣第三百四十七章 对阵冒顿第六十九章 汉初三杰第二百四十七章 霍去病第四百一十九章 对峙第二百七十六章 秦燕为盟第一百九十九章 我有特殊的逃命技巧第八十八章 立后(一)第四百四十章 截杀第三百五十八章 出师伐齐第一百六十七章 三家欲分赵第三百八十九章 三战三败第二百章 大秦的策略第三十五章 燕公主嫱第一百六十九章 姬衍的顾虑第二百八十九章 水淹大梁(一)第六章 渔阳君第二十章 险境第一百二十四章 战况胶着第三百八十一章 伐宋之战(一)第三十一章 代燕渔阳之战(六)第一百零八章 吴汉守勒县第三百二十九章 剑指四方皆俯首第一百二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三十章 代燕渔阳之战(五)第二百四十八章 镇国铁骑第三百一十章 进击的项燕(四)第一百七十五章 邯郸内乱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城莫阳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破冒顿第七十二章 代郡之战(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孤家寡人第四百三十一章 背锅侠第一百五十七章 赵国之盾(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冉闵突围第九十三章 恒山之战(二)第二百九十八章 三英战吕布(上)第七十八章 赵之猛将第二百九十八章 三英战吕布(上)第三百章 楚上将军项燕第六十章 大破孤竹第二百一十二章 肃慎高层的决定第三百九十九章 最后的抵抗第二百三十六章 秦与燕第三百六十三章 攻占历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作死的葛从周第二百零八章 赵国群臣第八十九章 立后(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中原大战(一)第二百七十章 九品官制第三百四十五章 出征关外第三百二十六章 岂让儒冠误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