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克制铁骑的方法

“诸君,大丈夫生于世,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如今战场相逢,建功立业就在今朝,随我杀!”

李靖大笑一声,直接大军压上,准备做出最后的决战。

在李靖看来,这把已经稳了。

镇国铁骑都快打到秦军指挥部了,要是再输就证明真的是自己能力不行。

但李靖真的想不到,这场战争要怎么输?现在就算大军不东光凭骑兵和镇国铁骑就能嬴了,根本就不需要其他。

而且这场战争之后,镇国铁骑大约就废了。

如何针对镇国铁骑,只需要仔细想一想就行了。

李靖不过是思索了三天,就想出了几条对付镇国铁骑的方法。

其一是耗尽镇国铁骑的体力,轻骑兵在野外正面遭遇镇国铁骑,只要这支轻骑兵的将领不傻,那么重骑兵绝对是死路一条。

游走骑射,伺机干扰嘛。

游击战会不会?敌进我退,敌退我进。这样的战略十分简单,足以让镇国铁骑无法抵挡。

追又追不上,跑又跑不掉。

一个劲的弓箭骚扰,一但停下来休息就是一波团灭。你说绝不绝望?

其二,就是令镇国铁骑的坠马。镇国骑兵与轻骑兵不同,他是一支非常依赖友军援护的战术兵种。

在胶着的战场上,他们没有办法像轻骑兵那样打到一半来个迂回反冲。一但镇国铁骑的士卒被敌军绊倒,那么他们失去反抗能力,被敌军士卒剥下铠甲乱刀砍死。

第三,火攻。

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包含了一大堆的战术。镇国铁骑的盔甲太过厚重,若是被火那么一烤...那么熟肉+1。

三项战术,足以葬送整个镇国铁骑,让他们团灭。

其实说实话,李靖对于镇国铁骑能够获胜一场又一场而感到意外。

镇国铁骑的初战是关外,对战的是女真骑兵。关外的战争自然没多少人注意,与后面的匈奴战争一般。

唯一让世人记住的,是伐晋之战。可惜目击证人太少了,诸侯都以为这支部队被神话了,因此才会心一笑,当做无事发生。

而今天这场战争过后,镇国铁骑是真的没用了。

整整四十八万人参与战争,总会有人把消息传了出去,届时诸侯定会明白镇国铁骑的强大之处,并进行战术克制。

因此,镇国铁骑本就是一次消耗品。让李靖等人惊讶的是,镇国铁骑这个一次消耗品竟然用了四次,灭了四个国家的主力...真的是前所未闻啊。

就连他的主将卫青也没想到,竟然有四个蠢比上当,哈哈哈哈。

而与此同时,镇国铁骑因为冲锋而消耗了大量体力的关系,逐渐露出疲态的姿态,虽说不至于被秦国的步兵给团团围住,但他们奔跑冲锋的速度,明显已经慢了下来。

不过这并没有让王翦扭转战局,因为吕布与霍去病的轻骑兵也已经压了上来,接应镇国铁骑成为秦军的新对手。

燕国的步兵、骑兵逐渐形成一个包围圈,将半数的秦军士卒包围,进行围杀。

但还是有半数秦军士卒逃走,朝着后方撤退。

“算了,见好就收吧。”李靖明白这个道理,他不可能指望一战击败十八万秦军,因此叹了口气,不由开口道。

随后,他便不再理睬那些逃离战场的秦军士卒,反而将目光投向战场上那些已被燕军包围的秦军。

让李靖比较可惜的是,王翦的战旗并没有在包围圈内,很明显的是王翦趁机逃跑了。

“杀,诛杀秦军!”

桓平七年七月十八日,燕将李靖率军攻秦将王翦,从将卫青率镇国铁骑切断秦军防御,吕布、霍去病紧随其后,李靖击败王翦,斩秦军六万,围秦营。

虽然主要功劳是卫青,但历史书上并不会这么记载。他会正儿八经的把主将名字写上,标注我方主将击败敌方主将这样的格式。

也就是说无论怎样,首功肯定是主将的,而出力最多的人最多不过是此功。

而王翦这边也因为减员了六万八千余人而粮草问题大大降低。

不过也就只能支撑十三四天而已,时间一过秦军也就只能陷入断粮危机而全军覆没。

王翦认为自己的这剩余近十一万的部下之中一定有燕国的间谍,只要到时候燕国间谍一忽悠,估计会有成千上百的士卒因粮草问题哗变,给燕军可乘之机。

秦军虽然军法严明,但人饿极了可是什么事儿都干的出来。况且这个世界的商鞅变法才开始不到十与年,不到十五年的功夫自然无法彻底压下秦人的内心。

可要知道,秦国方面以私斗成风而闻名天下。这也是山东诸国为什么不喜欢秦国的原因了。

这个山东不是指山东省,而是指崤山以东。便是除了秦国其他诸多国家。

“先稳住将士们的情绪与士气,一步一步来。”王翦叹了口气,接着开口道。

“末将领命。”

副将重重点头,告退。

王翦见副将出了军帐,登时瘫坐下来,有些无奈。

“十二万部队被燕国死死地困在了这儿,这可如何是好?”王翦心烦意乱,他出征的时候可是足足有二十万大军,没两天就剩十二万了。这让他有何颜面去面对秦国二十四代大王?!

“镇国铁骑...”

王翦也开始研究镇国铁骑的破解方法,静下心来想了几刻钟后,王翦果然把克制镇国铁骑的三个方法想了出来...只不过对他并没有什么帮助。

第一种,以轻骑兵诱之,逐渐击破...问题是秦国的轻骑兵早就在第一天被燕国团灭,轻骑兵主将王贲也就是他的儿子都被燕国俘虏了,第一种就直接淘汰掉。

第二种倒是有机会,不过作用不大。

经过这次战斗,王翦基本已经知道了燕国会让轻骑兵探绊马索,之后才会出动镇国铁骑。

第三种,火攻就更不用说了...秦军的弓弩若是使用火箭,一个不慎就是引火自焚。

三种计谋,最后最有可能成功的也就只有第三种火攻了。

“传令各军,集中箭矢,下一次交战就用火箭狠狠教训燕军!”

第二百零七章 人中吕布第三百六十七章 技击之士第一百三十一章 围剿梁山(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成吉思汗第二百四十三章 冬不动兵第四百一十一章 玄武门之变(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三家欲分赵第一百七十二章 北线焦点(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中原大战(五)第三十八章 唯才是举第二百七十一章 灭清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唐俯首第一百八十三章 南线决战(三)第二百八十七章 韩王之死第四百零九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四百零三章 寿春保卫战第二百七十一章 灭清第三百六十六章 临淄之议第一百零九章 长驱直入第三百三十一章 历城县叔宝殒命第三百九十章 圣公陈胜第十五章 二鹦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唐俯首第二百八十七章 韩王之死第三百七十八章 克制铁骑的方法第二十四章 三鹦第三百一十七章 突围第四百五十六章 御酒第三百九十三章 兵临咸阳(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对阵冒顿第三百六十章 地理专家李广第五十六章 攻占无终第三百一十九章 霸王之威第六十四章 发兵讨夷第一百七十三章 北线焦点(二)第一百四十章 主动出击第二百一十一章 赵国老将第四百三十四章 唐楚之战(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戍北军卒第二百一十四章 成吉思汗第二十七章 代燕渔阳之战(二)第二十三章 枪神童渊第四百一十八章 项羽战存孝(下)第十四章 大婚第一百二十九章 田齐败亡第一百九十三章 广开言路第四十二章 尊王攘夷第二百三十三章 董平造逆(一)第四百五十三章 细柳营第二百三十六章 秦与燕第一百七十一章 尽数诛杀第三十七章 代王澈第一百六十七章 三家欲分赵第二百一十八章 辽东局势第三百五十九章 诸葛亮下来战书第七十四章 代郡之战(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辽东之战(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各国反应第二百九十四章 全力以赴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破冒顿第三百六十四章 请君入瓮第一百三十八章 萨尔浒之战(二)第九章 策反第九十七章 恒山之战(六)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破杨志第二百九十三章 双侯第六十五章 收服奕郡第二章 奸相第四百四十章 截杀第二百六十四章 伐金(六)第三章 乾臯第七十二章 代郡之战(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围堵函谷关(下)第三百九十九章 最后的抵抗第三百九十四章 赵佗与蒙恬第一百四十二章 内阁第三百九十一章 兵临咸阳(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全力以赴第三百四十七章 对阵冒顿第六十八章 韩信与萧何第一百一十七章 作死的葛从周第三百五十四章 三甲士子第八十章 大良贤师第一百九十一章 地牢第三百一十九章 霸王之威第一百七十三章 北线焦点(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玄武门之变(上)第三百五十章 前方便是龙城第五十四章 伏击第九十七章 恒山之战(六)第二百三十四章 董平造逆(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河西俯首第四百四十六章 乌江自刎第一百四十六章 中原大战(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赵国之盾(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破冒顿第十一章 双宦争权第三百四十七章 对阵冒顿第一百五十七章 赵国之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