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兵临咸阳(一)

秦国的都城咸阳,在丰镐之地西北约四十里处,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阳。

东有函谷、西有雍城,此乃天下一等城池。这也是卫青、霍去病以及吕布三人本次战争的目标。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咸阳,灭亡秦国!

卫青、霍去病、吕布率军二十万,浩浩荡荡越过了草原,进攻义渠。

“杀!”

卫青暴喝一声,二十万秦军铺天盖地一般朝着义渠攻去,义渠县内的义渠骑兵纷纷上马,想要与燕国骑兵争雄。

秦国在义渠实施的是义渠人治义渠人,并没有秦军驻兵在这里,因此义渠人并不知道燕军的强大。

等三千义渠骑兵集结完毕杀出去时,他们就后悔了...妈的,外面竟然有二十万燕军骑兵?

义渠人当时就后悔了,但现在也不晚。

弱肉强食乃是草原上的规矩,义渠人也是草原民族,自然知道这个规矩。

“义渠愿降!义渠愿降!饶命,饶命!”

义渠王毫不犹豫,在战死三十余名骑兵,战斗不到两分钟后,果断开口喊道。

“停!”

卫青听到义渠王的叫喊后,连忙下令停止进攻。但前面的进攻可不是说停就停的。于是,义渠在付出的四百多具尸体的情况下,战斗停止了。

义渠王卑微无比,伏在卫青面前,恭恭敬敬地开口喊道:“义渠愿臣服大燕,永为大燕属臣!”

义渠王并没有觉得有丝毫不妥,因为他们之前就是这样屈服于秦国的。

谁的拳头,谁就是主人。

骨气这个东西没有用,尊严这个东西没有用。

能让一个民族延绵的流传下去,就得这样卑微的不要脸。

义渠不比当年,可受不得一丝一毫的打击。因此,当代义渠王是格外的谨慎。义渠可不能毁在他的手里。

“我且问你,此地可是秦国义渠县?”卫青望了望地图,用着不太熟练的秦腔开口道。

没办法,义渠王可不懂雅言。

“禀将军,这里是大燕的义渠县,并不是秦国的义渠县。”义渠王纠正着卫青的话语,毫不在意其他看法。

“很好,很识相。”

卫青还没说什么,一旁的霍去病倒是很满意,不由自主的开口道:“似你这副状态,只要老老实实的跟我上书,一个彻侯之位是免不了。”

“我大燕对真心归顺的异族可是好的很。”卫青也有些同意霍去病的话语,开口道,“无论是鲜卑、契丹、肃慎还是朝鲜、匈奴,可都过的好的很呢!”

因为他们最初与燕国作对,所以领导层次的人都被杀了,剩下的顺从派、投降派成了领导。

这也算是待遇好的很吧?

“小王叩谢圣王大恩!”

义渠王连忙朝着北方猛的磕头,表达对姬衍的敬仰之情。

“好了,带上你的将士,给我军领路。”卫青将义渠王叫了起来,呵斥道,“我军的目标是咸阳,带着我们进攻秦国,本将保你一个彻侯之位。”

义渠王表面上一直都是一副“是是是”的表现,但内心却是另一副样子。

“哼哼,也不知道这个大燕国的实力怎么样。”义渠王在心中恐惧万分,“不过骑兵有这么多,应该不会太弱...只希望不要他来进攻秦国后被吊打,连累我义渠一同被秦国针对啊。”

义渠王并不知道中原的消息,他之所以可以说出燕国的名号,完全是因为一次与秦国商人交易的时候,无意间从商人口中中听到了秦国与燕国开战的消息。

因此他才会猜测这支军队是燕国的军队。而他向北方叩首,完全是因为骑兵从北方而来。

义渠王完全带这种赌博心态来进行战斗,不过他却没得选。

选秦国是当场死亡,选燕国是有几率翻盘。

这种情况傻子都知道怎么选。

而义渠王现在没得选,只能跟随燕国一同踏破秦国,饮马渭水。

不要说什么半路反叛,义渠已经背叛了秦国。这场战争无论胜负,秦国已经容不下义渠了。

如果这个时候背叛燕国,哈哈哈...义渠还想要在北方混下去嘛?

还是一条路走到黑吧,老老实实赌一波,万一燕国赢了他义渠可就发了。

当然,义渠王他永远也不知道。燕国是如何同化异族的,他同化的速度又有多快。

当初的鲜卑、契丹、朝鲜、肃慎也是想着傍上燕国这个大树安心发展,却没想到发展发展就发展成了燕国自己人...

二十万燕军骑兵与三千义渠骑兵朝着秦国腹地杀去,一路横冲直撞,毫无阻拦。

也不能说是毫无阻拦。大概用阻碍甚微来形容。

咸阳城西五十余里,一匹快马火速朝着咸阳飞驰而去,速度快的令人难以想象。

咸阳五十里外巡逻的秦卒也注意到了这名骑乘战马,飞速前进的秦军人员,心下大感惊诧。这可是五大夫的服饰。

当即,那队巡逻士卒兵的百将便迎了上来,开口喝道:“停马,口令!”

然而此时,那爵位高达五大夫的将领哪里有功夫跟他们纠缠,当即大喝道:“口令是高山流水!速速让开,吾乃左军都司马李正,有紧急军情上禀咸阳!碍事儿者斩!”

这种话都出来了,秦卒们自然知道出了大事儿,而且就凭他一个人也难以撼动咸阳,于是秦卒们纷纷退开,不难阻拦,任凭其飞奔而过,直达咸阳。

咸阳城并非是日积月累,历史悠久的城池。

咸阳市后来建造的城市之一,秦国的故都乃是雍城。咸阳的地势凶险,所以秦人才在这里建立城池,并将都城迁移到了这里。

所以咸阳城内的平民很少很少,城内多以贵族为主,一般人是进不去的...至少现在是这样的。

因此,那爵位高达五大夫的将领飞驰到了咸阳城门,被士卒拦下,仔细盘查他的身份。

有资格进咸阳,要么爵高于公乘,要么有八百里加急。

而这将领两项可都有!

“吾乃左军都司马李正,爵五大夫,有紧急军情,速速让我进去!”

第五十四章 伏击第九十章 立后(三)第三百四十章 只差一步第一百八十二章 南线决战(二)第一百三十章 围剿梁山(一)第五十二章 荞县之战第四百二十三章 郢都攻防第三百二十一章 楚王北狩第四百三十三章 来去自如第二百一十五章 八百里加急第六章 渔阳君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唐第四百零七章 迁都第一百六十六章 憋屈的赵胜第一百三十二章 围剿梁山(三)第一百二十章 交锋(一)第十二章 骁勇战将第一百五十八章 赵国之盾(四)第三百一十五章 兵临郢都第二百二十四章 拨乱反正(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兵临咸阳(一)第一百零六章 兵分两路第四百四十四章 孤家寡人第八十九章 立后(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诸侯动向第十八章 改革(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秦相张仪第二百六十一章 伐金(四)第一百六十七章 三家欲分赵第八十一章 黄巾杂骑第四百零五章 西楚霸王第二百一十二章 肃慎高层的决定第一百二十四章 战况胶着第五十八章 抽奖第一百四十章 主动出击第三十九章 六部尚书第一百四十九章 中原大战(五)第九十五章 恒山之战(四)第九十五章 恒山之战(四)第五十五章 祸水西引第六十一章 一统山戎第三百九十四章 赵佗与蒙恬第四百五十九章 击溃第二百六十四章 倭国使臣第一百章 灵寿攻防战(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退守纪南第二百二十六章 韩信的顾虑第八十五章 婚宴(一)第四章 忠臣第三百二十二章 世之霸主第二百五十九章 伐金(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暴风骤袭第四百二十三章 郢都攻防第二百一十八章 辽东局势第二百八十八章 灭韩第七十三章 代郡之战(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上将军王翦第三百六十六章 临淄之议第二百零二章 辽东战役(一)第七十三章 代郡之战(二)第四百零二章 觅封王第一百零三章 灵寿攻防战(五)第一百五十五章 赵国之盾(一)第二百九十一章 水淹大梁(三)第三百三十八章 扑朔迷离第一百七十五章 邯郸内乱第三百三十一章 历城县叔宝殒命第二百三十四章 董平造逆(二)第八十九章 立后(二)第二百四十章 草原双狼(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先登死士第二百四十七章 霍去病第一百八十二章 南线决战(二)第二十二章 赵家有女第二百七十六章 秦燕为盟第三百三十二章 临淄城齐王议和第一百零二章 灵寿攻防战(四)第一百零七章 煌陵第七十三章 代郡之战(二)第四十三章 鲜卑南侵(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玄武门之变(上)第一百零九章 长驱直入第九十八章 水泊梁山第二百七十四章 桓平六年春(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伐金(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知己知彼第一百三十三章 围剿梁山(四)第一百八十八章 升官发财第五十六章 攻占无终第三百三十二章 临淄城齐王议和第三百六十七章 技击之士第二百一十九章 辽东之战(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犹豫第一百五十一章 忠心耿耿吴三桂后记第四百章 灭秦!第三百六十三章 攻占历城第一百零九章 长驱直入第二百三十四章 董平造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