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纨绔贵公子(上)

bookmark

宁忠平内心里十分感谢公子的深明大义,毕竟这段时间他已经被公子磨得没脾气了,能得公子如此安排自然是欣喜不已,利落地安排好镖师们离开驿站,正好那位叫陆瑾康的公子在老大夫、小厮和护卫的簇拥下走出驿站,赶忙紧走两步上前寒暄:“公子的风寒可好些了?”

陆瑾康对着宁忠平微微点了点头并没说话就直接上了候在驿站前的马车,倒是他的小厮热情地回了宁忠平:“昨夜孔大夫施了针用了药又好生歇了一夜,公子的身子已无大碍,多谢平叔关心。”。

孔大夫就是救了宁忠平一命的老大夫,据说这位老大夫年轻时曾经有幸跟着圣医谷的医圣学医,医术自是相当高明。

三十年前西图国的国君不知从哪里打听到他的消息,派人辖持了孔大夫一家老少,幸得被镇国公所救,才保得一家平安,从此孔大夫跟着镇国公从边关到京城,连进宫当御医的机会都放弃了。

当然孔大夫虽然拒绝去太医院当太医,却曾经数次进宫替宫中贵人治病疗伤。

五年前太子曾经被西图国的刺客所伤,孔大夫临危受命,与长子孔太医联手挽救了太子的性命,圣上御赐其为当世神医。

当镇国公听说宁忠平的爹娘和妻子身子都不好的时候,特地请了孔大夫随行,当然也是为了陆瑾康的身心健康。

毕竟陆瑾康打一出生就是由孔大夫调理身子,其实上徐氏那样的身子骨能替镇国公府开枝散叶也是孔大夫的功劳,陆瑾康最终能够长大成人更是离不开孔大夫。

昨夜老大夫给陆瑾康施了针又特地调整了药方,陆瑾康虽然还有些咳嗽,不过身子确实已经没什么大碍。

陆瑾康是号称东凌国第一国公镇国公陆名扬的嫡长孙,其母生前替他与平安侯府的长孙女齐思思订下了亲事。

今年齐思思及笄,为表示对这门亲事的重视,半个月前镇国公夫人安氏带着陆瑾康的继母世子夫人小徐氏亲自上门与平安侯府夫人商议亲事,齐思思却突然冲了进来,直指陆瑾康纨绔不思上进实非良人,哭着闹着要与陆瑾康解除婚约。

镇国公夫人安氏出身武将世家,性格一向比较急躁,又是个极其护短的人。

陆瑾康的亲娘身子不好自顾不暇,陆瑾康可以说是安氏一手带大的,别说陆瑾康并非一无是处的纨绔,就算陆瑾康真的只是个一无是处的纨绔,也不能容忍一个小辈在自己面前如此猖狂抹黑她的孙子,自然气得不行,哪里压得住性子管得住嘴,一拍桌子指着齐思思破口大骂。

偏偏平安侯府的老夫人林氏也是个极护短的,明知这事说到哪里都是齐思思的错,却与安氏来了个针锋相对,这事就闹大了。

本只是商谈两小的婚事,结果成了两府之间的矛盾,最后官司打到了太后面前。

虽然婚事最终如齐思思所愿一拍两散,齐思思的名声也大大受损,陆瑾康自然也没讨得好。

陆瑾康在京城的口碑本就不是那么好,这下子就算没有烂透,离烂透大约也只有一步之遥。

说起镇国公府在东凌国那可真正是赫赫有名,陆家的男儿个个以军功傲立于世,府中别说是男儿就连女子打小起都会跟着师傅习武骑马射箭,镇国公府的男女上马能拉弓下马能挥刀,个个英气勃发。

陆瑾康作为镇国公的嫡长孙,在世人眼里自然就是未来的镇国公,更应该拥有高超的武艺,偏偏却出了意外。

也许是其母徐氏身子骨太弱的缘故,陆瑾康打出生起就比一般的孩子显得瘦弱。

看着与别的孩子都要显得瘦弱的儿子,徐氏哪里舍不得让她这唯一的孩子去习武吃苦,自然是千般阻挠,因此陆瑾康虽然也习武,据说一向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由于徐氏对他的纵容和溺爱,久而久之就把他养成傲慢任性的脾气。

待徐氏病逝,镇国公夫妇怜其年幼丧母,对他更是多有放纵,渐渐地陆瑾康就有了京城小霸王的名声,如今因与平安侯府这一场婚变,一顶纨绔的帽子更是妥妥地扣在了他的头上。

镇国公虽然恼怒平安侯府教女无方,对自己的夫人那暴躁的脾气也是十分无奈,不过事以至此,也只能找个因由让陆瑾康先离开京都这个风暴中心一段时间再说。

恰好他那带着女儿回京城省亲的嫡女陆宝珠给他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在宁忠平伤愈向镇国公府辞行的时候,镇国公特地安排陆瑾康跟着宁忠平出京。

镇国公府对外宣布陆瑾康代表镇国府向宁忠平的父母表示感谢,感谢宁忠平对镇国公府的姑奶奶和表小姐的救命之恩。

陆瑾康原本并不想这个时候离京,仿佛他有多么在意这门亲事似的。

事实上他对这门亲事一直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对总是用鼻孔看人的齐思思并无一丝好感更不用说什么男女之情,有的只有越积越多的厌恶。

若非是娘亲生前亲自替他订下的亲事,只怕早就上门把亲事给退了,哪里还容得女方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令他在亲朋好友面前颜面尽失。

不过比起留在京城面对继母没日没夜的眼泪,离开京出去走走似乎更合陆瑾康的心意。

对于陆瑾康而言,面对只要遇到他的事总是一泡眼泪的继母,那可真是件比面对别人审视的目光更令他烦恼的事情。

陆瑾康的生母自小就是个病秧秧的身子,生下他以后就一直离不得药罐子,虽然一直好医好药保着命,还是在陆瑾康八岁那年撒手而去。

当时陆瑾康的父亲尚不足三十,虽然后院还有通房甚至还有两位美妾,依然不可能不续弦,加上陆瑾康的外家已经日薄西山的徐国府实在太需要如日中天的镇国公府这个姻亲,于是两府一番沟通,续弦的人选很快就确定了下来。

陆瑾康生母过世一年后,陆瑾康母亲徐氏最小的庶妹成了陆瑾康的继母。

也就是说,现在的镇国公世子夫人就是陆瑾康的小姨。

第八百一十九章 定名第六百零三章 又是一年赏荷会(三)第六百四十七章 婚后出巡第二站(二)第七百八十八章 喂奶第三百七十三章 酒坊(六)第四百四十五章 有关嫁妆第七百五十七章 身为“军嫂”的感觉第五十三章 对峙(三)第五百四十一章 苏云朵的建议第七百七十三章 都是外家却如此不同第八百二十三章 各退一步第五百八十七章 下聘第二百四十九章 惊喜(三)第八十六章 大雪第三百九十章 仲秋佳节(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又见陆瑾康(三)第九十八章 闹妖第五百九十三章 逛逛商业街第二百章 桂榜(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及笄礼的小变故(一)第五百六十八章 意外发现第六百六十章 作死的红豆(一)第五百八十一章 端午(八)第三百三十五章 行动起来第四百零一章 二房姑太太(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沈氏怀孕第十三章 病爹孕娘(上)第四百六十五章 及笄礼的小变故(三)第四百四十九章 药油和花油第四百四十八章 商议第八十五章 禽戏第二百六十一章 完美松花蛋(一)第八百四十六章 林先生第六百二十章 敬茶认亲(一)第五百四十一章 苏云朵的建议第六百章 开工典礼(二)第七百八十九章 童子尿第五百四十二章 商业街招商第四百八十二章 忙年(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奴仆第六百七十三章 就这样定了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房收益再投资(一)第六百四十二章 长兄长嫂的担子第三百九十九章 忙忙碌碌几件事(三)第五章 小白花第二百一十二章 异常第六百零七章 婚礼前夜(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细致周到第六百三十四章 由你做主第七百五十二章 神医谷的机会(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陆瑾康的坦诚(二)第四百章 移居东明坊第七百零一章 进宫朝贺第二百八十七章 自卖为奴(五)第四百八十九章 葛山村来人(五)第五百三十四章 宁氏的担忧第七百九十六章 婚姻保卫战(二)第七百五十六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第五百三十九章 管理制度第六百一十四章 洞房(一)第六百六十二章 分产(一)第五百八十章 端午(七)第八百三十章 新酒坊选址定址第九十四章 猫腻第六百七十一章 成品嫁衣(二)第五百一十八章 赦造御洁坊(五)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家(一)第四百三十一章 婆媳之间的嫌隙和龊语第六百六十四章 分产(三)第五百八十五章 婚期第八百零六章 欢哥儿的深宫之行(二)第八百三十章 新酒坊选址定址第四百七十四章 猕猴桃林第三百六十二章 护送引起的传言七百八十三章 音信杳无的原因第八百三十二章 只装得下我爱的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保证书(一)第七百五十七章 身为“军嫂”的感觉第四十章 挑衅第七百六十四章 又一年分红第八百一十八章 没什么沾不得第八百四十七章 借机第二百三十一章 紧急情况第五十二章 对峙(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组建巡逻队(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借书第六百章 开工典礼(二)第九十四章 猫腻第六百一十三章 婚礼进行时(五)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见时难第七百四十三章 生儿育女也需要缘分第三百四十四章 认祖归宗(五)第八百二十四章 宁家的纠结第四百三十一章 婆媳之间的嫌隙和龊语第五百四十七章 长命锁第一百二十九章 反常第六百二十九章 归宁(二)第六百五十八章 庆贺宴(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老大夫收徒(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及笄礼的小变故(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