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监见是朱允文在问自己,连忙回道:“是皇上的口谕,皇上要宣召长孙殿下您和几位户部的大人进宫。”朱允文淡淡的说道:“知道了,待会等户部尚书赵大人过来后一起进宫,公公可以进宫复旨了。”太监回道:“那如果长孙殿下,如果没有什么事情,那老奴就先回宫向皇上他老人家复命了。说着一脸不甘的就往外走。
本来以为来户部这个肥的流油的衙门,还可以弄几两孝敬银子的,老太监懊恼的走出了户部的大堂,就在这个时候朱允文叫道:“公公慢走,我还有事情。”老太监听见朱允文的声音,以为朱允文要打赏自己,轻快的往回跑,那精神头根本不是一个年近花甲的老太监该拥有的,老太监跑到朱允文的面前,低着头恭敬的说道:“长孙殿下,您还有什么吩咐吗?”
朱允文在思考问题,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些事情,即使他注意到了,他也不会去打赏老太监,太监可以说是封建社会一个即惹人闲,又被人同情的职业,朱允文对太监的映像好不到哪里去,而且洪武一朝朱洪武为了阻止像汉末一样的宦官当政,太监如果敢于涉及一点的政治,他们不是被廷杖抽死,就是被白绫绞死,基本上没什么好结果。
所以,朱允文不怕他们在老朱的耳边嚼耳根,他们敢说自己的坏话,第一个死的人不是自己,老朱可不会顾及什么多年的服侍的感情,朱允文也不看老太监那张期待的脸,他的双目紧紧的盯着个茶杯,说道:“去请皇爷爷派遣几个锦衣卫的千户来,我有事情。”老太监期待的看着朱允文说道:“长孙殿下还有什么事情用得到老奴的吗。”
“没什么了,你下去吧。”朱允文仍旧在,看着他手里那只,明代官窑烧制的青花瓷杯。根本不注意老太监的一举一动,老太监非常想冲过去,一把把朱允文手里的杯子砸了,然后,抓住朱允文的脸让他看看自己渴求的表情,可惜他虽然有那个心思,却没有那个胆子,只能说道:“那老奴就先告退了。”说着,失望的再次往大堂外走去。
一边的杨荣看着朱允文的这番动作,不禁暗叹这位殿下还太年轻啊,那个老太监虽然只是来传个话,可是他毕竟在皇帝身边当差,虽然说不上话,可是重要的时候传个话什么的,也好知道皇帝的动向不是,可是,这位长孙殿下对于那个老太监的动作视而不见,摆明了讨厌太监,以后别的太监传旨的时候,什么额外的东西都不和你说。
那会失去很多的重要消息,有时候那些消息可以改变一个重大的决策的,杨荣想到这里,不禁自嘲如果这位殿下是个完人,那要自己有什么用,自己要做的事情就是帮助这位殿下把事情办好,想到这里,他对着一边的想出去送人的金侍郎说道:“金大人,我去送那位公公,你就留在这里陪陪长孙殿下吧。”金侍郎会意的一笑说道:“那就有劳大人。”
杨荣急急忙忙的跑出了门,赶上即将要上马车的太监,叫道:“公公请止步,长孙殿下还有事情吩咐。”太监见杨荣跑来,认出他是刚刚长孙殿下身边的幕僚,老太监脸上那折叠椅一样的皱纹奇迹般的舒展了几道,他对着气喘吁吁的杨荣说道:“大人找我,长孙殿下有何事吩咐啊。”杨荣笑着对着老太监说道:“公公的东西掉了,长孙殿下让我给送来了。”
说着,杨荣拿出了钱袋,一边递到老太监的手里,一边说道:“长孙殿下说了,公公以后要小心,不是到哪里都有人都会有人,好心的把掉了的东西送回来的。”老太监掂量了一下,足足又五十多两银子,抵到平时到那些普通的官宦人家传旨五六次的受辱了,他笑的脸上的皱纹再次翻开两道。他笑呵呵的说道:“还请大人帮我谢谢长孙殿下了,对了最近皇上在看兵部将军的简历的时候还在念叨着皇长孙呢,对了那个人的简历似乎是个从三品的参将,名字叫什么盛什么的,老奴记性不行还请大人见谅了。”
杨荣抛出块大砖头,引出了一块碧玉,他自然是满心欢喜了,他笑着说道:“哪里,哪里多谢公公指点,这些个东西公公就拿去买些茶水,和宫里的同仁们分分吧。”杨荣从怀里掏出了一百两面额的宝钞,塞给了老太监,老太监整张脸上的皱纹全部舒展了开来,一边说着:“这怎么好意思。”一边把票子往衣袖里塞。
老太监拿了票子,也不好意思不爆点大料出来,他示意杨荣侧耳过来,杨荣低头把耳朵凑到老太监的嘴边,老太监轻声说道:“前两天和咱家对食的宫女去韩妃娘娘的寝宫收换洗衣服的时候,听见韩妃娘娘和进宫探视的辽王殿下说话,韩妃其实也是站在长孙殿下这边的人,辽王殿下向韩妃娘娘保证了只要长孙殿下不给他压力,
那么他永远支持长孙殿下,大人咱家所知道的东西全部说了,这天也不早了,咱家也要回宫复明了,我们就此别过。”杨荣笑着说道:“公公一路走好,我们就此别过。”老太监走上了马车,很快消失在了夜幕当中,杨荣看了一眼远去的老太监,拿出手帕在自己的脸上用力的擦了几个来回,说道:“该死的阉人,用什么脂粉啊,臭死了。”
大堂中朱允文还在摆弄着东西,他讨厌太监,极度的讨厌,一群人妖害得多少忠臣良将出师未捷身先死,把国家弄得乌烟瘴气,还好大喜功,明朝的衰败就是从太监手里开始的,史可法对于魏忠贤的记忆似乎也不是很好,对于杨荣去亲近宦官朱允文还是有点火气的,太监朱允文打算以后登基以后要么不用,要么就把太监设定的不能接近未来自己的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