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四一章 扫北(1)

扫北(1)

秦王中毒,当天自然不能出征。

宫中获悉这一消息,都惊讶万分,平阳和千金首先坐不住了,匆匆请示了李渊,随即赶去秦王府,获悉中毒事件真相,又是伤心又是费解,抱住李世民了痛哭一场。

李渊没有亲自出宫探望,差了高力士送来一些补品,调养身体,顺便问到出征事宜,李世民挣扎起身,托高力士转告李渊,最迟不过七八天,随后就会动身。

李渊略感放

然而就是这七八天,巢王死在了铁围山。

从长安发出要求巢王原地驻守等待李世民增援的圣旨,因为意外的事故,没能及时送达巢王手上,巢王在崞县修整了几天之后,仔细研究雁门关附近地形,认为可通过铁围山奇袭突厥人,一举收服雁门关,当时在场的偏将们也觉着可行,就没有阻止,巢王因此连夜出发。

这一出发,就再没有回来。

消息送回长安的时候,李世民身子已经好的七七八八,正准备出征,获悉这样惊人消息,当时也呆住了,据现场目击证人事后回忆,秦王殿下先是吃惊的面色如雪,口中连连喃喃自语,不可能,不可能,然后眼睛一翻白,栽倒在地上。

随行的徐登封大夫连忙扑上去掐他人中,秦王忽悠忽悠的醒过来,跟着爆出惊天动地的呼喊,“三弟,我的三弟啊!……

撕心裂肺,动人心肠……

而正阳宫这边。也是哭声如雷,李渊伤心的几度昏厥,亲自调了送信回来的兵勇。详细询问巢王战死经过。

兵勇说不出个所以然,翻来覆去。只晓得说铁围山地形险恶,巢王带领地奇袭人马走错路,陷落在沼泽地里边,又给毒藤萝缠绕,更有癞蛤蟆在他头上嘘嘘。最后就死掉了。

至于具体的位置,为何会走错路,兵勇答:“不晓得,我不在现场。

李渊气得一刀杀掉了那兵勇,但是那又有什么作用,巢王已死,无法再复生。

李渊一昔之间老了十岁不止。

这时李世民红肿着核桃大小的双眼,和房玄龄刘文静一起进宫面圣,三人跪倒在地上。都是泪眼婆娑地,李世民声泪俱下说道:“父皇,是儿臣的不是。假如儿臣当日没有中毒,及时出京。或许能赶上三弟。阻止他冒险。”

李渊苍老容颜面色青白,木然说道:“这件事和你无关。是天命,不可违抗,朕是嘱咐过他不可出征地,圣旨也出给他,是他不听。”

旁边的尹氏擦拭脸上泪水,疑惑问了一句,“这件事臣妾心中也是疑惑,巢王一向是听从指令的人,怎么会无端的抗旨,要说是没收到,圣旨当天就派八百里快马送出宫,沿途不过三四天,怎么算都不可能没有送到的。”

李世民没做声,面上泪水密布,心里却在笑,圣旨是差了八百里快马送出,但可不保证巢王能够收到。

实际上,快马早在进入洛州境内,就已经给孔慈安排地狙击手解决了。

死人怎么可能送得出圣旨。

巢王能够收到才怪。

刘文静看看情绪酝酿的差不多了,不声不响提了一句,“现在雁门关驻军没有主帅,臣斗胆进言,请圣上派太子随同秦王出征,掌管帅印。”

尹氏古怪看了刘文静一眼,不知他葫芦里边都卖什么药丸子,一时也不知道该附和还是反对。

李渊沉吟着没做声,“玄龄你怎么看?”

房玄龄不慌不忙说道:“刘大人的建议有道理,秦王是天策上将,按理说出征已经是不该,要他掌管帅印,更是不合官理,所以臣也是赞同太子出征。”

李渊哦了一声,斟酌了阵,说道:“事急从权,还是让秦王暂时掌管帅印吧,太子留京,朕有其他安排。”

刘文静心下露出微笑。

李世民说道:“儿臣遵旨三人离开之后,尹氏颇是不解,婉转问道:“圣上不同意太子出征,是顾念太子身体不佳还是有其他的考虑?”

李渊看了尹氏一眼,说道:“你认为呢?”

尹氏干笑,“臣妾愚昧,猜不透彻圣心,圣上这样做法一定有你的道理,但是臣妾就担心,此次秦王出征,你授权他掌管帅印,给他兵符,日后要再收回来就费劲了。”

李渊叹气,“我当然知道,但是没有办法,先走这一步了,以后再慢慢设法。”

尹氏大着胆子问了一句,“圣上为什么不让太子出征?”

李渊看了尹氏一眼,冷淡说道:“雁门关死一个巢王还不够,还要把太子也搭进去?我又不是老糊涂,更何况秦王中毒才几天,正是新仇。”尹氏皱眉,小心翼翼说道:“臣妾不明白。”

李渊眼中波光微动,看着尹氏出了会神,“你对朝政倒是兴趣盎然。”

尹氏尴尬的笑,“臣妾不过随便问问。”

李渊沉吟了阵,叹气说道:“太子出征,正是对付他的好机会,就算秦王不下手,他属下也不会放弃这机会。”

尹氏掩口呼了一声,才明白了李渊的忧虑。

之前太子借着为秦王出征送别的机会,下毒谋害秦王,朝廷内外已经闹腾得纷纷扬扬,李渊虽然知情,但是装做不知,李世民也是个能忍能让地主儿,虽然吃了亏,见到李渊不肯理论个中的曲直,居然也是一字不提,权当没有这回子事,他不吱声,刘文静等人居然也不吱声。

尹氏最初还奇怪,怎么这样天大的事情,秦王党会不借题发挥,到今天才算明白秦王党地打算,原来是想要寻找机会,一劳永逸解决问题。

尹氏一阵一阵心惊,刘文静等人的思虑确实周全,选在巢王战死地当天进宫面圣,也不知道是一早计划好地,还是凑巧赶上这样机会,提出让太子出征,实际上是个二难建议,李渊答应太子出征,即可趁机除掉太子,不答应太子出征,势必要秦王领兵,等于变相拿回了兵权。

两天之后,李世民扶病出征。

秦王中毒事件,经由大管家李扫黄的添油加醋说明,传遍大街小巷,上至八十老妪下至七岁小童,都在议论凶狠地太子谋害苦命忠心的秦王,是件多么缺乏道义和手足之爱的行为,及至秦王带病出征,抵御突厥人北攻,护卫一方百姓安全这天,长安人民见到他煞白的小脸,弱不禁风的小身子,都感动了,热泪了,心窝子沸腾了,扶老携幼的出门欢送他。

徐靖面无表情跟在李世民旁边,一路上百姓吵吵囔囔声响半点没有进到他耳朵里,心思老早飞到了雁门关,昨天他收到孔慈写来的短信,隐约提到一句,她遇到了多年前的一个旧人,但是没有说是谁,令他颇是不安。

因为总有热情似火的百姓从两旁流窜到秦王马前敬酒,队伍进行的异常缓慢,徐靖面上冷若冰霜,心里焦躁的冒烟,真是恨不得一脚踹开人群纵马疾驰去雁门关。

李世民看在眼里,暗自好笑,轻轻咳嗽一声,嘱咐徐靖,“徐先生,耐心一些,出了朱雀门就好了,一路飞速行进,保管你一时三刻就见到孔师

徐靖没作声,瞪了他一眼,露出一个比苦瓜更难看的笑容,“但愿。”

[]

!

第四八章 劈棺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四一章 扫北(4)第十二章 画像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三六章 手谕(4)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三六章 手谕(3)第二八章 管家第二章 孔慈第四十章 策反(上)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三六章 手谕(4)第五章 世子第三九章 师徒第五十章 藏匿第五章 世子第十五章 婚期第十二章 画像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一章 奏折第三二章 心事第三五章 出迎第十二章 被擒第九章 倒戈第三章 逼宫(上)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十七章 诬陷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十一章 说服第九章 出征第七章 追查第四八章 十年第八章 对抗第十一章 利用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三七章 出击(2)第四三章 毒草第六章 遇险第五四章 亦诚第十七章 龙潜第三六章 出战第四三章 领兵第四九章 惊梦第二九章 整治第十七章 龙潜第三四章 重逢第四三章 领兵第六章 遇险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三八章 尉迟(2)第十八章 等待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八章 旧识讧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二一章 算计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三九章 将军(2)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三四章 春喜第十三章 惊变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三四章 春喜第四一章 叛逃第十九章 帮手第三章 猜测第九章 倒戈第四四章 攻关第二四章 打压第四六章 坚持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三八章 尉迟(6)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二三章 和好第十七章 花匠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二十章 还击第四七章 秘密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三八章 尉迟(2)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二二章 柴绍第三一章 留宿第八章 景和第十五章 圈套第四章 求证第十五章 圈套第四章 求证第三六章 丹丸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四十章 中毒(2)第四八章 劈棺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八章 旧识讧第二九章 逃生(上)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四二章 变乱(2)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十二章 慰藉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三八章 尉迟(7)第三五章 韦氏第三七章 被俘第四三章 领兵第四五章 破城第十七章 折伞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三九章 将军(2)第四五章 破城第十六章 密函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四一章 扫北(4)第六章 联手第四一章 邢求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三八章 尉迟(4)第三九章 师徒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四一章 扫北(2)第三二章 伏笔第五五章 深渊第三二章 伏笔第三八章 沟通第八章 景和第四十章 策反(下)第三品 长乐未央 第三九章 将军(1)第四十章 策反(下)第十七章 花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