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夹在中间的陈舟
和陈舟打算长期待在家的想法不同的是,杨依依在正月结束后,便返回燕大了。
相比于陈舟,毕业之前几乎只需要操心毕业论文的事不同。
杨依依需要操心的事情,就多了许多。
毕业论文、麻省理工的offer申请、签证的办理,等等等等。
而且,杨依依还得回去找杨院长,安排毕业课题的实验室。
虽然杨依依也学着陈舟,具有把物理实验纸平化的技能。
但是,相比于陈舟那种能够利用错题集,最大限度把物理实验进行纸平化的技能来说,杨依依始终不是很成熟。
这也是杨依依独立研究时发现的问题。
因为,物理实验的课题,方向性实在太重要了。
如果迈不出这一脚,很有可能就会陷入桎梏,始终不得其解。
所以,一开始收到张亿唐的邮件,陈舟还是有些诧异的。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张亿唐教授。
陈舟一想,好像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大家都在问“陈舟去哪了?”
且不说哥德巴赫猜想这个,陈舟确实有想法,但还没到时间。
这也是绝大部分研究人员会面临的问题。
而现在,陶哲轩和张亿唐是竞争关系,他被夹在了中间。
每个时间点,都恰到好处。
杰波夫猜想的研究,总体来说,进展不大。
这段时间,因为陈舟的消失,燕大校园网上也莫名的出现了很多讨论帖。
这是陈舟在回燕大的高铁上,偶然打开校园网看到的。
届时,一把将物理学的毕业课题搞定。
不出差错的话,这玩意绝对比杰波夫猜想,先被解决。
至于粒子加速器二极管优化设计的研究,则是一步一步的按照计划在进行,总体研究进度符合预期。
对于大家如此关心自己的行程,陈舟还是很感动的。
而且她回学校,前期时间,也大部分会泡在实验室里。
但张亿唐却显得迟疑起来。
他的所有时间,所有精力,都在杰波夫猜想,以及粒子加速器二极管优化设计研究之上。
不过杨依依建议他可以多在家待一段时间。
他和陈舟之间还有着默契的竞赛关系,也就是杰波夫猜想和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竞赛。
到时候,就只有陈舟一个人去图书馆挂机。
如果迈出这临门一脚,面前的就是康庄大道。
就说后面那个度假的,来来来,你来搞搞杰波夫猜想试试?
除此之外,在陈舟在家闭关的这段时间,有两个人和他之间的沟通很频繁。
而且陈舟的研究进度,也绝对是领先于,那些因为他的四行公式,以及分布解构法,开始对杰波夫猜想进行研究的人。
这可能也是张亿唐选择和陈舟进行交流的原因。
但是对于大家胡乱猜测的想法,陈舟就有些哭笑不得了。
当然,这只是相对于陈舟而言,如果把这段时间的研究成果,拿到外面去,也还是可以发表两篇论文的。
一个是陶哲轩,这位博客达人,虽然没有在研究杰波夫猜想,但他却在用分布解构法研究孪生素数猜想。
也有人说,陈舟在参加一个秘密的数学会议,正研究着哥德巴赫猜想呢。
陈舟对此自然是积极回应,两个人就学术问题的探讨,也随着邮件的积累,逐渐深入。
于是,陈舟就美滋滋的听取了杨依依的建议。
而方向性,对于没有错题集的杨依依来说,实在不好把握。
陈舟在家里直待到4月中旬,才购买了回燕大的高铁票。
但事实却是,他发了邮件过来,而且是带着研究成果的。
一般来说,他不会和自己交流孪生素数猜想的研究问题。
只是,令陈舟没想到的是,另一人也给他发来了邮件。
至少以他的了解,这个老头子是个极具个性的人,而且很倔。
更有人说,陈舟去度假了,其实杰波夫猜想早就解决了,只不过在等着毕业才发出来。
但就是这临门一脚,始终踢不出来。
这就令陈舟颇为无奈,毕竟同一问题,只会有一个人最终解决它。
希望他们两个共同解决孪生素数猜想的问题。
有人说,在研究杰波夫猜想,估摸着快出结果了。
张亿唐把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又往前推进了一大步。
这是陈舟从邮件内容,得出的结论。
也就是和陈舟有频繁沟通的另一个人。
近一个半月的时间,陈舟除了晚上陪陈建国和张红英出门散散步外,几乎没有出过家门。
与其在一众燕大同学的注视中,独自挂机图书馆,不如在家舒舒服服的多过些日子。
毕竟,论分布解构法的掌握程度,这世界上,绝对没有第二个人比他更有发言权。
这就需要通过实验,来确定方向的正确了。
对此,陶哲轩还是很乐意的。
而回帖人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
毕竟这么早回学校也没有什么事情。
杨依依很是无奈的在心里暗骂了一声:“呆子!”
只不过,陈舟纳闷的是,怎么听到自己不跟她一起回燕大后,这丫头的语气变了变?
陈舟倒也没多想,转口就开始和杨依依交流起了课题的问题。
也因此,陈舟同时和两个人交流起来了孪生素数猜想的研究问题。
可以说,只差最后的临门一脚了。
但是,只要没有最终解决杰波夫猜想,陈舟就认为自己还差得远。
索性,陈舟把话挑明了,打算促成张亿唐和陶哲轩的合作。
随后时间,全力攻坚杰波夫猜想。
等到自己把粒子加速器二极管优化设计的研究,搞得差不多的时候,再回学校。
陈舟一开始在得知杨依依要回学校,是打算和她一起回去的。
他和陈舟沟通的也是关于孪生素数猜想的问题,还有运用分布解构法时的心得。
不管怎么说,他最新发表的论文,可以说是处在绝对领先的位置的。
如果和陶哲轩合作,那最终的成果,就是由两个人平分了。
陈舟对此并不发表意见,只是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要不然,夹在中间的陈舟,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跟两个人同时沟通交流。
难道要把他们各自的研究,同时反馈给对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