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发大会战

bookmark

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发大会战

40分钟后,常浩南便来到了丁高恒的办公室。

有些出乎他预料的是,除了后者本人之外,还有航空工业总公司的董事长梁卓平也在。

“丁主任,梁总。”

常浩南只是在去年参与八三工程之前的那次面谈会上跟他见过一面,不过再怎么样,他对于自家航空工业的掌门人肯定还是认识的。

不过仔细想想倒也合理,毕竟丁高恒这种身份,不可能亲自去主持一次具体技术层面的会议。

而常浩南又没那么多精力去搞行政工作。

所以大会真开起来,无论在哪,肯定还是得由梁卓平来负责实际的筹备工作。

“小常啊,随便坐吧。”

丁高恒正在翻看手中的一份报告,从封面上看似乎正是有关航空发动机产业的。

而梁卓平竟然主动站起身,跟常浩南握了握手。

“浩南同志,好久不见。”

仅仅第二次见面,称呼就已经发生了变化。

虽然听起来似乎区别不大,但其中隐含着的意思,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梁卓平已经不太好把常浩南视作一个单纯的晚辈或者下属了。

实际上前者的内心此时也是有苦说不出。

要知道,当年让常浩南参与八三工程,他好歹也是出过力的。

但毕竟不是专业的技术人员,后面也就没有格外去关注。

毕竟刚开始一段时间,关于八三工程的报告里面,对方的名字出现频率也不是非常高

结果等到今年年初意识到情况不对,终于反应过来的时候,再想发力就已经来不及了。

谁能想到才半年左右的功夫,人家把人脉直接建设到丁高恒那去了?

于是梁卓平就有点尴尬了。

在科研领域,他不是院士,甚至也不是型号总师这类带头人。

行政上虽然身居航空工业董事长,但对方又不是你航空工业总公司的员工,再说看人家跟丁主任这关系也是非比寻常,谁能压谁一头还说不准呢。

而要论个人关系,他还不像阎忠诚和杨奉畑这老几位一样,在常浩南刚加入八三工程那时候就一直带着他。

艰苦创业你不陪,功成名就你是谁?

这点自知之明,梁卓平还是有的。

总之小常同志四个字卡在嗓子眼半天愣是没能叫出口。

最后还是换了个称呼。

常浩南倒是没在意这些。

能跟梁卓平在地位上尽量拉平一些没有坏处。

不是说对这个人有什么意见。

而是在他的计划里面,未来要把航空工业总公司下面所有负责航空动力的单位全都拆出去单独成立一个华夏航空发动机集团,势必要触及到梁卓平的利益。

早点让对方意识到自己没办法跟大趋势对抗,反而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到时候出现一些不愉快的可能。

“丁主任,我这段时间经过详细的调研和考虑之后,写了一份关于航空发动机产业发展的报告,请您过目。”

常浩南从包里把掏出一个档案袋,放在了丁高恒的办公桌上。

后者拿起档案袋,被里面内容物的厚度震惊地动作停顿了一下,然后才动作麻利的拆开。

“简单说说伱的想法,关于那个航空发动机产业大会的。”

常浩南的报告主要是关于技术可行性论证,以及汇总国内外航发产业发展情况,并没有直接提到刚刚在电话里面说过的内容。

“我认为,涡喷14发动机的最终定型,实际上以另外一种形式实现了当年高推预研项目设定的目标,也就是对标F404发动机,为我国自行研制涡扇发动机提供技术储备。”

所谓高推预研项目,是1980年时,我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启动的第一个按系统工程组织管理的大型预先研究项目,历经15年,才终于在1994年1月拿出来了一个样机。

尽管这台样机在纸面上达到了换算流量25kg/s的目标,但实际上么……

反正在项目总结里面,重点部分只能写“锻炼了人才队伍”。

这也是我国搞第三大涡扇大推过程中遇到的众多挫折之一。

只不过在如今的时间线里,由于涡喷14表现出的性能过于支棱,甚至在部分指标上达到了早期型F404的水平,相当于给这个不是很成功的项目强行挽了个尊。

但无论如何,这都说明咱们华夏已经把第二代发动机给玩明白了,按照一般科研规律,接下来就是时候搞第三代了。

因此停顿了一下之后,常浩南又继续道:

“应该认为,目前已经有了正式启动推重比8一级大推力涡扇发动机项目的基本条件,我希望能够集中整个航空工业系统的研究力量,以606所为总工程师单位,结合624所和黎明厂(410厂),共同牵头,其它单位负责协助参与,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把这块硬骨头给啃下来!”

“所以,在正式启动项目之前,我希望能够将相关单位的同志们集中在一起开个会,一方面是把思想统一起来,让大家意识到,这不是在牺牲自己支援兄弟单位,而是互惠互利,另一方面也是系统性地介绍一下,过去一年中我们在涡喷14项目中取得的技术突破,以及由此所衍生出的一些其它影响,给我们航空动力领域增强一些自信。”

听到常浩南的这样一番表态之后,坐在对面沙发上的梁卓平整个人一个激灵,连着张了好几次嘴,但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常浩南说的这种玩法,他其实熟悉。 就是搞研发大会战嘛。

不过从80年代后期开始,这种搞法一方面被认为是具有“落后”的时代特征,另一方面也确实是砸锅卖铁风险太大,一旦搞不成,整个行业都要伤筋动骨,因此逐渐不再被提起。

没办法,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华夏的航空领域研究过去在这上面吃亏太多,现在还处在矫枉必须过正的阶段。

要是换个人拿出这种计划,恐怕都不会被严肃地纳入考虑。

但今天站在这里的是常浩南。

所以丁高恒正在聚精会神地翻阅着手中的报告,并没有表露出任何倾向。

梁卓平虽然第一反应是有些荒唐,但冷静下来仔细想想的话,又说不出任何反对的话来——

他今天来的时候,也带来了一份报告。

内容是过去几年里,华夏航发产业发展情况的总结。

不汇总不知道,一汇总吓一跳。

实际上,一直到去年的这个时候,涡喷14还处在一个情况比较危险的边缘。

而在一次试飞中发生了二等事故之后,当时正好完成了歼8C总体设计改进工作的常浩南临时加入606所的攻关小组。

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整个项目迅速以脱胎换骨的方式重获新生。

这前后之间的唯一变量,就是常浩南。

毫无疑问,这样一号人物说要集中力量来搞涡扇10,肯定还是要慎重对待。

再说,作为华夏航空工业的掌门人,梁卓平自己也希望能快一些搞出跟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航空动力。

过去只是不敢想罢了。

毕竟真要是搞出问题来,第一个背锅的就是他。

现在么……

万一成功了呢?

许久之后,把报告看到最后的丁高恒才总算抬起了头。

“小常啊,在做决定之前,我只有一个问题要问。”

“我估计了一下,这个发动机大会战,恐怕要占到未来几年内对航空动力领域拨款的八成左右,就算考虑到明后两年经费增加,也不会少于六成。”

“你有没有考虑过这件事情的风险?”

作为总管军工科研生产的科工委主任,丁高恒必须从全局出发看问题。。

华夏现在的实际情况就是家底很薄,实在经受不起什么风险,所以容错率是他必须考虑的。

“考虑过。”

“所以我刚刚才说,这这不是在牺牲自己支援兄弟单位,而是互惠互利。”

常浩南郑重地点了点头。

他没有回答诸如有我在肯定不会有风险之类的话。

虽然他自己确实觉得不会出什么问题,但那不是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应该有的态度。

哪怕百分之百确定,也必须严谨负责。

“我会把涡扇10项目分成几个明确的任务模块,每个模块包含一系列相对完善的技术体系,每完成一个小的阶段,参与项目的其它兄弟厂所就可以从中获得系统性的,而非零碎的知识和经验,从而反哺他们对现有发动机型号的改进工作。”

“虽然整个项目的总投资肯定十分庞大,但实际操作中其实是分阶段投入,看到成果之后再投入下一阶段,而不是一锤子买卖,这样一来,无论是参与项目的科研人员,还是我们的上级单位,心里面多少都能有个底。”

这也是常浩南在重生之后搞项目时的一贯思路。

实际上,如果把上级单位视为投资人,研发项目视为初创企业的话,就很容易理解了。

新公司可以赔钱,但你得让投资人看见希望——上级单位可以给你持续投入,但你得能持续性反馈出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

对于大多数都不是专业技术出身的决策人员来说,“航空推进技术验证计划初见成效,在加工制造和试验设备建设方面也都取得了明显进步……”这种话过于空泛了。

但你直接掏出一台新发动机,就算只是对老型号的改进升级,说服力就完全不一样。

而这一点,丁高恒自然明白。

只是对于过去的华夏航发产业来说,哪怕阶段性成果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取得的……

不过现在从常浩南口中说出这样的思路,至少说明他慎重地思考过所有可能性,而不是一时热血上涌做出的决定。

“卓平啊,这个会,我看就定在临榆召开,如何?”

(本章完)

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发大会战第129章 这才是真正的截击机!(二合一)第1181章 缩比风洞第668章 万家灯火第916章 自作聪明第1425章 不闻轰鸣,不见火光第96章 你凭什么去研究?第640章 空警2000,大卫国的小动作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第68章 推倒重来的勇气(35)第771章 余波回荡(6K章)第737章 阵容离谱的毕业答辩第1336章 一种推进剂的命运第1205章 进攻还是防御?第1417章 忠诚僚机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业的新起点(二合一)第455章 大型模锻件制造攻关小组(日万,求第818章 佩雷尔曼的到访330.第330章 我身为973计划专家组成员,提一第591章 连升两级的战斗英雄第1054章 划时代的产品第1139章 相互骑脸?第693章 美国人的报复第968章 让他们浪费一些资源也好第534章 半导体产业链,得从头抓起第1375章 那是什么?第1108章 无意间推动了历史第563章 涡扇10的潜力第1028章 真正的大合同,风水轮流转!284.第284章 复盘第621章 不让敌人开出第二枪第687章 欧元,崩了第62章 我要上天第848章 栗亚波的发现318.第318章 挽救了一台发动机!第1164章 不仅要做题,还要出题218.第218章 已经有思路了第621章 不让敌人开出第二枪第1160章 优化算法也是纯数学!第17章 院士的青睐第1225章 英国人的疑惑第1411章 再苦一苦海军,骂名就由我来担!第679章 一不小心,创造历史第478章 怎么,你又要改国军标?第606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331.第331章 老一辈人的意难平(庆祝上月月第921章 大变局第32章 出结果了第409章 飞机出口还是要严抓宣传第498章 魔改直9,火炬集团的新业务(求一波第1120章 给圆环工程报仇第1341章 你这导弹怎么像是架飞机啊?262.第262章 互有胜负,发现问题第1028章 真正的大合同,风水轮流转!第86章 远程侦察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涡扇项目的归属第1413章 扫清航空产业面前的最后一道障碍第597章 试飞F14第815章 加入WTO的得与失401.第401章 首飞前的最后准备第838章 我改变了学术规则第707章 破局巴尔干!第70章 差分进化算法(55)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业的新起点(二合一)第439章 安70的命运第1160章 优化算法也是纯数学!371.第371章 小试牛刀第883章 海空军的新装备第1321章 成功?部分成功?第1300章 减阻增推第1020章 明明是我先来的249.第249章 美国人总是喜欢折中的第820章 通往庞加莱猜想的钥匙第170章 客机背后的利益第518章 一步到位的主战坦克底盘第32章 出结果了395.第395章 涡扇10的全新设计方法393.第393章 华夏航空发动机产业元年!330.第330章 我身为973计划专家组成员,提一306.第306章 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降维问题第1140章 形势逆转第685章 3月25日,“盟军”行动第802章 瓦良格号,启程260.第260章 歼轰7MLU?第463章 要不要安70?290.第290章 专利赚钱了第1396章 《庐州物质科学研究院是什么鬼?》第146章 法国人的反应第1070章 工业建设与发展委员会第963章 光辉也要搞改进型?第9章 学霸之间,亦有差距!379.第379章 焕然一新的歼教9第578章 单晶叶片熔模精铸第763章 好机配好弹第1295章 他们给的实在太多了第1299章 沾沾常院士的喜气第748章 LNG船的前置任务第1096章 对华夏搞空中侦察?第1008章 这就开始搞综合电力系统了?第633章 超远程空空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