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吸收涡桨7和涡轴7,毕竟只是个牵扯不多的小项目。
二人甚至还没走到楼门口,就已经把能聊的都聊完了。
任炳达也知道拉关系不可操之过急,又简单说了几句场面话之后,便就此准备打住。
常浩南独自走了几步路,站在路口迟疑是回住处还是去食堂。
这时候,碰巧又遇到了同样刚从楼里面出来的姜甫和。
“常总这是交了班,准备回京城了?”
在624所做测试的这段时间里,二人之间的关系也还算熟络。
在去年那次涡扇10的设计评审会上受了些打击之后,姜甫和便十分听劝地走上了对垂直起降发动机的研究。
当然,目前还处在十分初步的阶段,主要是研究喷管大角度偏转的相关技术,以及对于升力风扇和升力发动机这两条路线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但好在短时间内是不用担心研究方向被人截胡了。
“……”
所以常浩南所说是,最少也是个部件测试。
由于624所是华夏唯一一个航空发动机地面测试基地,所有型号航发的研究全过程都需要跟这里打交道。
他在624所工作了半辈子,过去十几年也一直跟着刘振响参与高空台研发,自认为对于航空发动机的整个研发流程了然于胸。
但是这涡扇10的设计评审才过去不到半年功夫,怎么就开始讨论测试流程的事情了?
寻常发动机项目,这时候不是应该还在定设计方案么?
是我落伍了?
姜甫和一时间陷入了自我怀疑。
常浩南本来就有点选择困难,干脆直接跟着姜甫和走向去食堂的方向:
“京城那边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先去趟盛京,现在必要的测试数据都已经拿到了,得把涡扇10的压气机设计给定下来,尽快转入测试流程。”
现在无非是通过常浩南本人,而不是双方的行政联络员传达而已。
因此这类研发进度和时间表方面的信息,本来也需要互通有无。
这部分工作有很多甚至是放在二级供应商那边进行的。
因为正常来说,这个流程相比于整机测试,更需要反复多次进行。
“别的不说,我在正式接手涡扇10项目之前,其实就已经在研究一些压气机的关键技术,还有总体设计的理论方法,所以心里有数,各个子系统,大体上都是同步并行开发,压气机这一块又是我亲自负责,效率自然更高些。”
姜甫和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如何接上这段十足凡尔赛的发言。
常浩南看着一脸见了鬼表情的姜甫和,笑着宽慰道:
“你也知道,这个型号的预研其实已经开始有些年了,肯定不能和那些真正意义上的新项目去比。”
“涡扇10的情况么,比较特殊。”
需要总设计师亲自过问的测试,除了某些特殊情况以外,不会是细小零件的质量和性能测试——
但话到嘴边好几次,终究还是没问出口。
也就是各个子系统完成设计和制造之后,在整合到航发整机里面之前,需要先确定其本身的可用性。
不过姜甫和听过之后,惊得连脚下的动作都停住了:
他本来还想问关于部件级测试的具体安排。
对于抓总项目研发的总师来说,如何确定时间表,以实现最高效的时间和资源利用就是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
“这……这就要准备转入测试流程了?”
主要是姜甫和有点担心。
万一常浩南表示自己有把握部件测试一遍过……
那这天就彻底聊不下去了。
所以只好报以沉默。
常浩南看了看对方的反应,也感觉刚刚那段话似乎没怎么起到安慰效果。
但他也想不到什么更好的办法,只好转移话题:
“对了姜总,我之前听刘院士说,所里已经开建第二座面向轴功输出发动机的高空台了,进度怎么样?”
“前段时间,还有几个建宁发动机集团的同志跟我抱怨,说他们搞出来的新型涡轴8,只能在厂方做非标准的台架测试,然后就得直接装机来着。”
SB101高空台投入使用,算是结束了华夏过去几十年间无法进行全自主航发试验的历史。
但是,一座高空台,对于目标是成为航空动力强国的华夏来说,肯定是不够的。
一方面是每一型发动机,哪怕所有测试一遍过,也要进行几千个工作小时,大概半年左右的台架测试。
但凡多几个并发型号,就得排队等着。
另一方面,SB101试车台只能用于测试涡喷和涡扇发动机。
涡桨、涡轴或者活塞这种发动机,因为输出的是轴功率,而且对于引气指标的要求不同,所以需要完全不同的试车台。
发动机试车台这个东西,在国内是624所独有。
因此,说起这个话题,姜甫和刚刚尴尬的神情也缓和了不少:
“有之前一号台的经验,二号台的进度要快上不少,目前只剩下一个水力测功器还没到位。”
水力测功器是测量轴功的核心结构,采用液力传动系统模拟负载,并通过测量液体的流量和压力变化来计算功率输出。
“这个东西按说不算复杂,但航空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大、转速快,还需要长期在水环境里面高速旋转运行,对于一些零部件的精度、寿命、密封性都是考验。”
“不过,我们已经在跟国内外的几个供应商接触招标,应该能在年内投入试运行。” 常浩南之所以能想到把话题转到新试车台,其实还是因为刚刚跟任炳达聊起来过M250发动机的事情。
哪怕是技术引进的型号,该做的测试也还是得做。
而镐发集团过去没搞过涡轴和涡桨,没有厂内测试的条件。
因此,听到姜甫和这样说,他倒也放下心来:
“那就好,涡轴和涡桨或许在国防领域的重要性上不及涡扇,但是在国民经济领域一样能发挥重要作用,还是不能太偏科。”
对于刚刚提到的供应商问题,常浩南倒是没太在意。
毕竟他不是试车台的总师,没有权限干涉这种细节。
另一方面他也认为,只要能保证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为了提高项目总体效率,选择进口的货架产品作为供应商并没有什么问题。
过去半个世纪中美国超强的技术能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能够整合欧洲和日韩的研发和产业链,而无需事必躬亲。
相比起来,苏联那边的经互会体系,就只有东德加上半个捷克斯洛伐克勉强算是可以提供帮助,实在比较吃亏。
眼下华夏的综合国力相对美国而言,比巅峰时期的苏联差的还多,又处在90年代这么个外部环境总体宽松的时间段,更不可能在一些非核心环节浪费资源。
……
与此同时,京城,北方车辆研究所。
就在之前那个小礼堂里面,一场陆军主战装备型号的技术研讨会正在进行。
以常浩南如今LV2的管理能力,加上对于关键技术的把控,完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到遥控指挥项目进行。
因此,尽管他最近一个多月都在涪城,而且主要精力也都放在涡扇10项目上面,但模锻压机的研发工作倒也没有陷入停滞。
当然,失去了总设计师的直接领导,效率多少还是要受到些影响的。
不过即便如此,对于颜永年等参与过上一次模锻压机大会战的老同志来说,如今的进度也算是十分喜人了。
而对于重在参与、以学习取经为主的兵器工业系统来说,速度放慢就更是一件好事——
常浩南的设计和计算思路颇有些跳脱,对于此前没怎么和他打过交道的人来说不太容易跟得上。
另外么……
实际上,很多同志都是在本单位和模锻压机之间两边跑的。
这也很好理解。
在张永的授意下,被调过来跟着常浩南做项目的技术人员基本都是各单位各项目的骨干。
对于很多研究所来说,要是完全离开这帮人,自己的业务直接就崩了……
常浩南当然也清楚这个情况。
只不过,一来他不可能说让小半个兵器工业系统陷入瘫痪。
二来,他们确实给的太多了……
因此,在研讨会里面出现一些熟悉的面孔,乃至常浩南搞出来的成果,也就不怎么令人意外了。
礼堂前方巨大的幕布上,是一辆看上去有些不太协调的坦克。
简单来说,就是炮塔相对于底盘来说显得实在太小了。
“祝总,毛总,我们根据这段时间的经验,重新建立了车辆底盘的力学模型,考虑到武器系统的研发还在进行当中,所以暂时还是使用原来型号的炮塔……”
正站在台上介绍的,是负责新型第三代主战坦克底盘部分研发的林庆松高工。
而下面首位坐着的两位,自然是该型号的正副两位总师。
“对于车身和行走系统关键部分的刚度以及动平衡,选取了七种典型车辆工况。”
“八倍冲击载荷,用于模拟履带车辆在高速运动状态下,不平路面对履带板的冲击……”
“过“凸”字形垂直墙,车辆通常由中间两组负重轮支撑整体结构,并加载4倍静载荷……”
“过壕沟,车辆第一与最后一组负重轮通过履带板与壕沟两头接触而中间悬空,同样加载4倍静载荷……”
“火炮向前最大俯仰角射击,重点考核座圈位置的刚度和承载能力……”
“火炮向侧面90°最大俯角射击……”
“经过计算我们发现,上述7种工况的最大应力远小于座圈周围,尤其座圈前部结构的屈服极限,并且座圈部分在正常情况下会被炮塔完全遮挡,也不涉及防护能力问题,可以在此处减去1.1吨质量……”
“行走部分,尤其悬挂部分在八倍冲击载荷的条件下强度不足,长时间高速越野的情况下有可能造成疲劳损伤从而损坏行走机构,需要在这部分进行补强,刚刚省下的重量可以考虑加在这里……”
“发动机舱部分仅由外板拼焊组成,此前唯一提高结构刚度性能的办法被限制于增加外板厚度的单一路径上,忽略了结构承载设计潜力,可以在此处进一步减重,改善车辆的重量分布,优化总体动平衡,并给未来的新型炮塔留出增重空间……”
“……”
“经过重新优化之后,车体部分总体减重3.74吨,其中可以留给车体首上强化防护的重量不少于2.35吨……”
“行走机构强度完全满足八倍冲击载荷的要求,安全越野速度可以从过去的35-40km提高到55-60km,并且满足在这一速度下行进间开火的稳定性需求……”
“总体上,我们认为,这一优化后的地盘设计,完全可以一步到位地满足未来新型坦克升级的需求,应该转入原型车试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