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利用的价值

要论起对这个世界的格局组成,时局变化走向,陈文强即便不是每个历史事件都记得清清楚,也能分析研究,按照大概的脉络,掌握得相差不多。

这就是穿越而来的人的好处了,每想到这点,陈文强有时候都忍不住有些得意洋洋。

所以,他才敢强硬对待澳葡。这可不是一时的义愤,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考虑,能得到更长远、优厚的利益。

即便是互相利用,也要体现出被利用的价值。如果连利用都被别人不屑,那还真是有些悲哀。

敢对澳葡强硬,敢把总督和朝廷不放在眼里,陈文强这个地方实力派的名头是越来越实至名归。在某种意义上,这比朝廷重臣还要有利用价值。

在封建的体制下,即便是位列中枢的军机大臣,也难逃“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虽然这种情况非常少见,但权力的剥夺却只在顷刻之间。而地方实力派则宽松很多,特别是南方的省份,清廷的控制力更弱。

陈文强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才表现出强势。先不说控制力稍弱的湘、鄂两省,只说广东,在拥有了琼州这个稳固基地,拥有全省警察的大权,再有逐渐掌握军队的吴禄贞的帮助,陈文强已经超过了名义上的总督,成为广东难以撼动的存在。

这还不算陈文强在宪政派中拥有的社会资源,甚至某些外国人所掌握的他与西南革党的勾结和联系。

在德国人看来,陈文强是他们在中国与英法等列强展开竞争最有力的代理人,在中国南部沿海再拥有落脚点的最大借助。

在美国人看来,陈文强的反日倾向和强势行为是难能可贵,并且是值得大力扶持的。

当时美国同时面临两方面的威胁:大西洋的德国和太平洋的日本。一九零七年四月。美国海军首次确认,为了保护美国的安全,美国需要一支“两洋海军”。而在近期 ,鉴于不得不防备来自欧洲方面的袭击,为防止舰队被各个击破,把舰队集中在大西洋仍不失为最有效的对日防御措施;在远期。当舰队扩大到两洋标准拥有三十艘战列舰并在太平洋沿岸修筑足够的海岸防御设施后,把舰队一分为二布置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就将变得可取。

而关于美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海军军事学院也做出了十分接近现实的预测:日本对华政策将从渐进的经济蚕食变为公然侵略,这就要求美国为支持“门户开放”政策而采取行动。

海军军事学院提出了两种设想,其一是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国家为了阻止日本这种独霸亚洲的政策,将在东亚大陆上的战争中阻止日本。但是日英同盟和日俄协定使得美国在大陆上似乎找不到这样的国家。

更可能发生的设想时,日本谋求打破美国的遏制政策,在控制侵略亚洲大陆的海上侧翼运兵线的同时确保其贸易畅通,这就要求日本通过夺取菲律宾、关岛可能还有夏威夷来把美国势力赶出西太平洋。美军则将单独作战。迫使日本撤出中国大陆。战争主要将以海战的形式进行,美国将由此取得制海权、收复失地、并以封锁迫使日本投降。

但陈文强与德国日益亲密、全面的合作,使美国对第一种设想并不完全否定。试想一下,如果中国的军力在德国的帮助下得以加强,那日本就可能陷在东亚大陆的战争中,哪怕是短时间的牵制,也能为美国主力舰队从大西洋转到太平洋战场争取时间。

是的,美国海军参谋人员对美日战争进行了重新的计算和评估。起初。他们认为战列舰队从大西洋到菲律宾需要一百二十天时间,但他们发现实际上这段航程可以缩短至七十五天。等巴拿马运河通航后还可进一步缩短。此外,菲律宾基地人员在对舰况的评估中发现,舰队在抵达目的地后可立刻投入战斗,不必象以前预想的那样先进行必要维修。

也就是说,在这七十五天内,如果中国能牵制日本军队。那日本就可能抽调不出足够的陆军占领菲律宾。这样的话,美军固守马尼拉和苏比克湾,等待来自大西洋的支援便有了可能。

只是有了这种可能,美国方面当然还很审慎,但却不妨碍美国陆军部尽快完成苏比克湾的永久性防务工程。而珍珠港则将被建成美国海军在太平洋的固守和前进基地。

而陈文强对美国释放的善意广东铁路工程,则使更注重商业利益的美国人感到满意,并认为长久而稳固的合作将是大为有利可图的事情。

显然,德国方面早就有了这样的判断,在美国也加入进来后,与陈文强的合作是更加的积极。

“东沙岛尚未从日人手中收回,且与台湾距离甚近,若贵国插手,恐引起纠纷,殊为不智。”陈文强对德国驻广州领事汉斯的提议连连摇头,说道:“贵国想要在南海有一中转港口,只能是在崖州,且对外不能称为军港或单独使用。”

东沙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台湾海峡南疆的门户,位居南海要冲。位于粤江口、海南岛、吕宋岛及高雄的中央位置,是巴士海峡进出南海船舰的必经之途,扼控巴士海峡的咽喉。

汉斯眨了眨眼睛,说道:“据我所知,前任总督张人骏大人已找到史书图册为据,又经陈大人与日本领事据理力争,彼已认为东沙岛是中国属土。已派员前往会勘,不久即可将该岛收回。”

“确有此事。”陈文强坦然承认,说道:“起初日本驻广州领事强词夺理,称该岛原不属日,彼政府亦无占领之意,唯当认为无主荒岛。后有海图闻见录、国朝柔远记和英国海军海图官局编中国江海险要图志作证,有力地证明了东沙诸岛历来为中国之版图。但收回之后,因此岛位置重要,涉及复杂,若与贵国合作开发,恐麻烦不少。嗯,不如这样。东沙岛由广东省独力开发,可聘请贵国工程师、购买贵国设备进行岛上建设。如遇紧急情况,可允许贵国舰只停靠。当然,这一条不能对外公开。”

第34章 转变,查理宋求助第108章 毛娃娃,山谷基地第158章 纵横捭阖,新的革命基地第34章 转变,查理宋求助第227章 翻脸如翻书第145章 低估,再加条件第9章 接客,卖唱第171章 烟幕,三路清军第21章 暴戾的渲泄第244章 大势所在第18章 商机,愁怨第122章 谋划设想,回归第82章 革命指南,以人试药?第91章 官屠接见,投其所好第194章 财政困难是关键第267章 大军发动,借外安内第265章 朱尔典的分析第140章 巧舌如簧,游说第45章 求知少年第141章 列强分制,四方筹划第221章 多管齐下,西南第45章 求知少年第260章 奇袭胜利第29章 暗杀团第109章 攀丹群雄聚第78章 拒法拒俄第99章 刮目相看的“一盘散沙”第220章 大权在握,雷厉风行第174章 炮兵编制第44章 复兴会会议第14章 冲突起第188章 滇省震动第254章 美国的判断,日人碰壁第101章 马上见分晓第149章 长远结交,舞会?第25章 勒索投资,强买强卖第1章 奋斗的意义第176章 越人急躁,撤退的条件第77章 商团的联合与扩展第11章 出头解围,同坐?第212章 国际同情,政府令第244章 革命光复区的招商引资第5章 离国,苏报案转折第64章 各有不同两女子第233章 第一轮和谈第264章 利用的价值第73章 南洋之行的收获第238章 战云密布,定辽东第182章 海上,领奖,抵德第47章 利剑闪电第5章 离国,苏报案转折第188章 赴鄂,贪官第219章 撒手不管,讨价还价第8章 遭罪,青楼第5章 离国,苏报案转折第274章 中德会谈一第205章 你筹我谋,英使朱尔典第244章 革命光复区的招商引资第255章 凝聚,打压第98章 抵制的成本,针对办法第81章 秘密会议第160章 起事推后,初识黎元洪第197章 猛烈展开,北上会袁第262章 澳葡惊慌第275章 中德会谈二第184章 德皇接见第19章 心死,追人第39章 抢土第256章 先国家后政治第175章 实力,跋扈第113章 兵匪,伏击第86章 黑吃黑第67章 革命党?第178章 将以有为?当头棒喝第201章 惊雷,风起云涌第68章 谨慎应对,取巧之法第6章 安顿托付第105章 打秋风、拔羊毛第104章 大浪淘沙,提督李准第83章 人生转折,操练第244章 大势所在第209章 灾荒,赈灾,袁氏复起第41章 鼠有鼠道,家中有变第58章 安排托付第102章 一枪第171章 法越冲突第122章 谋划设想,回归第272章 加冕校阅第198章 天津会袁第207章 大战第26章 第一桶金第9章 接客,卖唱第117章 义军第235章 改组政党,筹边第137章 正当防卫,雷厉风行第128章 天马行空的联系,入门难第10章 出堂差,偷孩子第187章 试探沟通,刺陈第244章 大势所在第64章 生日邀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