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少年,去东京战斗吧!

一九零二年,梁启超创办了《新民学报》,陆续发表了不少鼓吹保皇改良的言论。这位国学大师的文章有一种迷人的魔力,对于没有多少国学根基的革命党来说,想在论战中压倒梁启超,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而且“保皇党”的言论蛊惑性极大,对当时的革命力量的发展构成一种切切实实的威胁。保皇党鼓吹“保皇与革命原属同流”,使很多兴中会会员转向了保皇党。许多人还出巨资,赞助出版保皇党的机关报《新中国报》,这张报纸大肆鼓吹保皇,攻击反清革命。

凭心而论,梁启超以他渊博的学识,严谨的学风,天才的文笔,感动和教育了无数中国青年,他们中的不少人后来都成了革命的主力军。

而且梁启超认为没有民众的觉悟,只靠一两个英雄人物,靠暗杀和暴动,很难有什么好结果,这也是很正确的道理。另外,他对革命党全盘否定中国文化是不赞成的,从后世的眼光来看,梁启超无疑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但他并没有赢得多少喝采,反而被很多人当成了革命的阻力。

“康梁这两个孔老腐尸的忠实弟子,先是拿着什么狗屁衣带诏,招摇撞骗。现康狗远走欧美,却还有梁启超在摇旗呐喊,极力夸大轻言革命的危险,确实应该猛烈地反击-,..,夺取思想上的领导权。”邹容果然有些耐不住性子,忿忿地说道:“改良改良,实在是革命的最大阻碍,非以论战取得胜利,不能使革命继续发展。”

“梁启超的学识渊博,言论的蛊惑性极强,想在论战中取得胜利,邹容老弟想得过于简单了。而且”陈文强有意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革命党连个喉舌都没有,又怎么鼓与呼?”

“梁启超确实比康有为更厉害,但革命不能退缩,我要以实际行动对其进行猛烈反击。”邹容有些期盼地望着陈文强,说道:“雷诺兄,你会出资相助吗?”

“你看,这不就又归结到钱的问题上了?”陈文强呵呵一笑,笃定地说道:“我准备先出资一万元,在东京创办报纸。如果你愿意,就由你任主编,你可以随意挥洒,与保皇党死战到底。”

去吧,少年,去东京骂战吧,我很看好你哦!陈文强很是期待地望着邹容。

邹容很有些动容,既是为陈文强的慷慨,又为自己能尽舒心中所想、纵情挥斥而激动。

“好,我去东京。”邹容终于下了决心,又迟疑着说道:“若是枚和兄能同去,就更好了。”

“咱们先去东京搭好架子,然后再请他们去呐喊助威。”陈文强没有一口答应,而是模棱两可地说道:“放心好了,这边我会安排的。”

连哄带骗说服了邹空,陈文强算是松了口气。他要去日本东京,还真是不放心把邹容留在上海。现在苏报的言论越来越激烈了,很可能遭到当道者的打击。而他不在上海,谁能管住邹容这个热血一上头便奋不顾身的家伙。

当然,对于邹容,以及与他类似的革命者,陈文强却没有轻视之心。虽然他们他们或许幼稚,或许冲动,或许目光不够深远,但这都不是嘲笑轻视他们理由,他们之乐于舍生赴义,是因为“祖国存亡在此一举”,是“为天下人谋永福”。

对于他们来说,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空洞的口号,而是不惜为之捐躯献身的崇高的精神力量。为了推翻腐朽卖国的清朝政府,结束封建君主制度,争取国家民族的独立富强,他们置生死安危于不顾,摈功名利禄于度外,抛头颅,洒热血,所表现出来的高尚的革命情操,值得钦佩尊重,是中华民族永久值得珍视的精神遗产。

在很多时候,陈文强感受着邹容等人如火的激情,心中未尝不激动,甚至鄙视过自己的过于冷静。但转而一想,在这个大时代中卷入革命潮流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自己做不了一个宣传鼓动家,那埋头苦干,为革命者提供财力物力,似乎更适合自己。

不管是自我安慰,还是乱找借口,陈文强还是在努力发展着自己的事业,积累着实力,并适当地为革命添砖加瓦。

为了防备夜长梦多,陈文强极其迅速地派人护送邹容登上了东去日本的轮船,顺便也带去作好编号的新药样品。而他还要在上海呆上些时间,做更长远发展的布置。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天津后,在京、津地面划分界址,设置“捕房”,派遣外籍巡捕站岗巡逻。辛丑条约签订后,八国联军分期撤兵,清政府为维持当地的秩序,也组织了类似“捕房”的机构,派出巡警守街巡逻,为旧中国最先创立的警察。

到了1903年,清政府下令施行“新政”,命令各省一律举办警察。上海由于历史原因,此时虽尚未形成完整的警察机构与系统,但已经在辖区下设捕房,通称“中国捕房”。现在朝廷旨意一下,上海道立刻开始加速筹办警察,在求志书院(今乔家路北)设警察学堂,将巡防保甲局改为警察总巡局,开办城内南、西两局,并公开招训警察。

趁此机会,陈文强开始进行运作,一是挑选帮中兄弟前往应聘,二是拿出数万元用于上下打点,谋求警察局中更高级别的官职。

无间道吗,说是也是,黑白两道的势力都要有,才能纵横上海滩。不光是华界警察,租界招巡捕,陈文强也要挑选可靠兄弟应聘加入。有帮派力量的暗中扶持帮助,再加上金钱贿赂,由帮中兄弟担任的警察和巡捕逐渐升职,攫取更多更大的权力是值得期待的。

暗的有帮派,明的有官差,互补协助之下,龙兴堂的势力扩张将会更加顺遂。而买官这一途径,则通过此事开始被陈文强所重视,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思路。

说到捐官,在当时不仅是穷疯了的清政府赚快钱的“好办法”,还是一些富人抬高身价、减少官府压榨的一个法门。象朱葆三、虞洽卿、叶澄衷、祝兰舫等巨商,都是捐有官职的,最高的甚至是道台,称之为“红顶商人”亦不过分。

而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特别是上海,广泛结交各界人士,才能够在各种情况下左右逢源、化险为夷。作为缺乏武力保障的商人集团,尤其如此。所以,他们通常谁也不得罪,谁都结交,在清朝官府、外国领事、帮派势力,乃至革命党人中都有朋友。

…………

第294章 大反攻之胜第247章 清室安置第224章 开诚布公,雷霆清乡第196章 政坛地震,发动在即第104章 大浪淘沙,提督李准第74章 回沪第205章 你筹我谋,英使朱尔典第71章 龙兴堂初立第124章 全在演技第43章 意外,混血儿第282章 提前准备的中日战事第70章 双花洪棍第187章 急攻进取第242章 攫取海军,西南形势之变第221章 多管齐下,西南第9章 接客,卖唱第242章 威胁、末落之势难挽第54章 摊牌第72章 准备第57章 辣手摧磨第177章 生不逢时,西南剧变第265章 朱尔典的分析第175章 激励的目标,在人不在枪第208章 临时政府,篷勃生气第256章 革命吸引,领先意识第85章 熟人再遇第167章 英人的刮目相看第88章 革命的具体和细节第231章 风风火火来改革第241章 狠辣绝决,袁氏之难第58章 安排托付第52章 内应外合第71章 互动,造势第66章 庆生第256章 革命吸引,领先意识第148章 喧宾夺主,袁大头爽约第139章 行难,综合考虑第225章 标本兼治,明暗结合第207章 宪政会第294章 大反攻之胜第172章 首鼠两端第34章 转变,查理宋求助第189章 纵横桂省,袭扰战第272章 加冕校阅第46章 茶馆较量第17章 触痛,招聘第217章 劝说,中德密商第80章 理论班子第一人第169章 战略战术的改变第199章 武昌第39章 新思路第140章 巧舌如簧,游说第285章 飞机、坦克、青霉素第212章 国际同情,政府令第104章 大浪淘沙,提督李准第10章 出堂差,偷孩子第86章 黑吃黑第88章 提前避祸第88章 革命的具体和细节第272章 加冕校阅第180章 离去,秘会第269章 暂时的结束,出访第279章 制海权和炮舰外交第7章 上海大江湖第101章 马上见分晓第3章 夺枪、回家第210章 手段多样,海外华侨第24章 结死梁第203章 党派之争,交涉第236章 高调归羊城第15章 随走有感第152章 先机,北辰的设想第173章 一枝独秀,掺沙子第2章 博览会之感第69章 东京秘行第53章 查理宋,神圣价值第259章 战端开第120章 狙杀,施恩惠民第224章 钱,都紧张第150章 琐事,欢乐夜第192章 归途杂想,不可避免的革命第176章 越人急躁,撤退的条件第80章 理论班子第一人第41章 鼠有鼠道,家中有变第75章 伪装立宪派的好处第257章 招揽,变化第205章 你筹我谋,英使朱尔典第6章 新药,说和第209章 战局变换,再会张之洞第107章 竞赛选拔,弟兄第252章 分化拉拢第111章 立威,将计就计第111章 立威,将计就计第265章 强硬的原因第137章 正当防卫,雷厉风行第239章 大胜第268章 重创,英法的态度第169章 战略战术的改变第146章 遇旧识,痛饮?第260章 奇袭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