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神品画作

bookmark

第111章 神品画作

李墨查过一些资料,《历代帝王图》也叫《十三帝王图》,是由唐朝画家阎立本所作。

阎立本这人善画人物、车马、台阁,尤擅长肖像画与历史人物画。他的绘画,线条刚劲有力,神采如生,色彩古雅沉着, 笔触较顾恺之细致,人物神态刻画细致,其作品倍受当世推崇。

除了《历代帝王图》外,他还为唐太宗李世民画了《秦府十八学士》和《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可见此人的艺术水平已经到了非常精妙的层次。

正是因为如此,眼前这幅图很可能是阎立本真迹,让在场的专家和教授都情绪激动, 连碰一下都不敢。

李墨被挤到一边, 他只好站在众人身后静静等待着。

诸位专家教授一边鉴赏一边小声议论着, 甚至针对某个细节还会有争论。李墨这一等就是一个多小时,会议室里气氛越发的热烈。

朱教授坐回椅子上,眼中兴奋之色未退。石馆长同样如此,他示意大家先静一静坐回椅子上。

喧闹的会议室才慢慢安静下来。

“李墨,你先把这幅《历代帝王图》小心收好,然后我们再各自发表点看法。”

李墨卷好帝王图,放入小叶紫檀腹中,在朱教授身边的椅子坐下。

“我先来说说。”朱昌平教授组织下语言道, “从整幅画来看,作画者融入一种恢弘博大的气度,运用刚劲而厚实的线条,在表现帝王的形象时,他善于通过人物的眼神、眉宇和嘴唇间流露出的神情, 来刻画不同帝王的不同个性、气质, 以表达对前代帝王的作为和才能的评价。”

“作画者力图通过对各个帝王不同相貌表情的刻画,揭示出他们不同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那些开朝建代之君, 在画家笔下都体现了“王者气度“和“伟丽仪范“,而那些昏庸或亡国之君, 则呈现猥琐庸腐之态。”

“朱教授说的好。”一个京大历史教授接着说道,“比如图中的前汉昭帝刘弗陵,文静福态,从容沉稳,一副胸怀开阔富有远见卓识的神态,俨然大国君主气派。”

“又比如刘秀,他是后汉的开国皇帝,胸襟博大,足智多谋。据《后汉书·光武本纪》记载,刘秀身材魁梧,美须髯,口大高鼻。作画者根据这些记载和自己对刘秀的评价,将其描绘成身材高大、两眼有神、双眉舒展,处处都流露出自信、豁达气质的开国君主。”

他说完,另外一个教授也跟着点评起来:“可以说画中的十三个帝王,每个人形象都非常立体,饱满。”

“刚才我和朱教授还专门讨论了曹丕这个人, 曹丕在画中的形象, 虽然有开国皇帝的气势,但心地狭隘,显得外露不含蓄,目光逼人,双唇微闭,一副骄横不可一世的神态。”

这时京都博物馆的一位五十多岁专家说道:“我平时最喜欢研究三国,所以刚才重点看了蜀主刘备这个人。”

“画中的蜀主刘备的形象则显得疲惫,面容忧郁,口微张,紧皱眉头,似欲吐心声而又不可言的表情,让人一看就能想到他那忙碌成疾却还是兴复不了汉室的无奈。”

“他的形象刻画非常传神,与历史文献中有关刘备的种种描述尤为契合,可以看到作画者的笔力已经神乎其技。”

“哈哈,你喜欢三国,我却喜欢隋唐时期历史,我看了杨坚这个人。”又是一个博物馆专家笑着说道,“隋文帝杨坚,细高的身材,长脸庞,头略倾,眼神不固定,似在左右溜转,紧闭双唇,一副颇有心计的样子。”

众人你说几句,我说几句,又开始热烈的讨论起来,话题越是深入,他们越认为这一定是阎立本的真迹。

朱教授满脸笑容,他示意大家都平复下心情说道:“总之,那些有所作为的帝王,多半冠带轩冕、威严肃穆、睿智颖悟,一派雍容大度的神态,而像陈伯宗、陈叔宝、杨广等几个昏庸无能或暴虐亡国之君,却显得虚弱无力,刚愎自用。”

专家和教授们的点评让李墨受益匪浅,这也让他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石馆长,你曾经多次赴美参与对那幅疑是郎余令摹本《历代帝王图》的维护工作,而且京都博物馆里还保存了大量的细节图片,对此你是最有发言权的。”

石子名清清嗓子说道:“刚才大家讨论的都是十三个帝王形象,我就说说其他的。”

“画中除绘有十三帝王外,还绘有四十六位侍者。比如在陈宣帝的十个侍者中,六个姿态各异的下人抬着行辇,左右两人执扇相随。”

“这些人中有的看似闷闷地抬着辇杆,有的面作苦色,有的回首企盼,有的则专心恭敬地侍候着皇帝。”

“在辇后跟着的两个侍臣刻画得也很出色,一个严肃地望着眼前情景而陷入沉思,另一个年纪大些的显露愁容。”

“世人认为老美的那幅馆藏《历代帝王图》是摹本,主要就是因为人人物形象细节处理上有瑕疵,和阎立本传世真迹的笔力还有一点差距。”

朱昌平教授想了下问道:“石馆长,对于这幅帝王图,你的鉴定结论是什么?”

“阎立本的古贤画作中最出名的就是《历代帝王图》,《秦府十八学士》和《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有神品画作之美誉。”

“李墨发现的这幅帝王图,不但十三帝王形象饱满传神,就连那些侍从形象都刻画的非常出色,真正有神品画作的那种恢宏气派。”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李墨手中的帝王图有阎立本篆刻印章和郎余令藏印,而老美的那幅馆藏帝王图却没有作画者任何信息,只有后朝的一些名人题跋,疑点颇多。”

石子名最后说道:“所以我个人认为这是阎立本真迹。”

会议室里诸位专家教授纷纷点头,天大的好事,只要把这幅真迹帝王图宣告出来,老美的那幅摹本就随它去吧。

“今天只是我们初步鉴定,接下来还需要一系列科学系统的研究。”朱教授看向一直没说话的李墨,“你是怎么考虑的?”

“这段时间我会一直留在京都配合诸位教授和专家,另外这幅帝王图需要专业的保护,我”

李墨还没说完,石子名忙站起来说道:“这个是我们最擅长的,有设备,有专业人士,交给我们绝对没问题。”

“小墨,这幅帝王图不能再有任何差错,先交给京都博物馆做专业处理保护是最好的选择,神品画作现世,动静会很大。”

朱教授也这么建议。

“好的,我立刻联系律师。”

李墨不再犹豫。

(本章完)

第372章 真迹到手第1150章 对峙冲突第922章 校友第113章 修复大师第649章 第二处密洞第138章 防弹版豪车第234章 紫砂壶鼻祖第1135章 对话第488章 真正的腹黑第325章 崇祯皇帝的墨宝第181章 和氏璧的推论第170章 宝藏进展第1203章 有预感第930章 欧洲之行的战绩第318章 怼回去第203章 老街早点第455章 父子对话第12章 请开始你的表演第1277章 波哥大第1086章 来历第220章 太优秀也是一种压力第965章 清理鬼山第608章 开骂第359章 大千先生的真迹第659章 异瞳有变第1201章 黄金骑兵1317.第1317章 改变第734章 解密第712章 必死之局第153章 宝藏现(第七更,票来)第1253章 黄金宝藏第1359章 决定不会变第516章 终相见第976章 先来个下马威第669章 紫檀白玉珠算盘(二合一)第1064章 李墨讲宝第444章 合作有前提的第713章 九指的私生子第1117章 三国演义中的七星刀第907章 太能搞事第522章 木中藏剑第1350章 汉玉出世第885章 马棚下的地宫第413章 走到哪都搞事第817章 最耀眼时刻第980章 燕都第1291章 兽皮第331章 探望第567章 想捶她一顿第112章 特殊培养第1011章 拜寿第1007章 莫卧儿王朝玉碗第707章 满眼翠绿第1119章 竞争第893章 预知第950章 急流上的锁链第829章 宝物帐石碑第946章 十件古董第970章 盗贼第579章 暗中憋着一股气第27章 苏轼藏砚第841章 我会感应术第715章 纽约行第954章 野猪王第411章 赤金走龙第1357章 身后事第358章 有点暴力第726章 毛骨悚然第527章 落红(二合一)第44章 轰动第63章 一起泡温泉吧第591章 不可磨灭的财富第731章 发威第735章 强吻第1140章 登荒山第1107章 准备第860章 进山第832章 一潭浑水第126章 巨大铜锣第1257章 克里姆林宫里的交锋第1165章 阳阳姐妹第640章 旁观者清第752章 王八犊子第297章 大型翡翠原石市场第543章 柔劲1305.第1305章 行凶第781章 揭画第1001章 滚滚滚第320章 花石锦鸡图双耳瓶第1137章 价值八千亿美刀的合作第576章 李墨的凶残手段第842章 武侠小说不骗人第479章 逛夜市第1161章 阎立本的《职工图》第827章 遮宫门1313.第1313章 六龙图第16章 那一抹青色1308.第1308章 提前锁定胜局第1216章 一生的鸿篇巨制第1299章 大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