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似乎深陷泥沼,他看不透这个世界的一切,他就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随风逐流,飘向虚无缥缈的未来。
没有人能够帮他,没有人能解答他的疑虑,一切都只能靠他自己。
他蹲了下去,想要休息一下,当他俯首在双膝间时,他看到了黑暗,于是,他忽然不敢闭上眼睛,似乎那样自己就会悄然消失,了无痕迹。
消失和死亡有什么区别,他开始想象,消失后的他会化作什么?去往何处?
热烈的阳光照在身上,却无法驱散寒意,很快他开始打颤,寒风刺痛了他的身躯。
当他冷静下来,太阳已经悄然西去,如果不想夜宿荒野,他便不能再消沉下去。
他浑浑噩噩的站起身来,向车尾走去,沙土顺着他的裤脚流进鞋中。
同上次一样,车尾受损并不严重,行李们安然躺在后备箱里。
相比之下,他的自行车却可怜巴巴的卡在车缝中。昌宁欲哭无泪,车身压变了形,别说上路,能不能完好的取出它来都是个问题。
好在有另一辆车子可用,那辆车子曾陪伴了他整个夜晚,回想起来,自打车祸那天,他似乎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自行车上度过的。
当昌宁一件件将行李从车厢中掏出来后,他愣住了。那辆自行车,那辆原本应该出现在后备箱中的小巧的折叠自行车不见了。
昌宁感受到命运的的恶意。
与此同时,一个念头在昌宁脑海中闪过。
远方,一颗流星划过天空,尾巴的火花在天际留下一抹色彩。他感觉自己似乎触摸到了悖论的边缘。
不过,他还有再来一次的机会吗?
“没有。”隐晦而又细小的声音在他耳边呢喃,他厌恶地挥挥手,将之驱散。
路的尽头消失在远方,与上次相比,路两旁的景色迥然不同,树梢一点金粉,树下灰紫的影子向广阔的田野延伸过去。
能与记忆联系在一起的似乎唯有静谧。
和前天一样,路上同样空无一人,空旷似乎化作了整个世界。
这条路当初有这么长吗?昌宁不禁怀疑,下一个路口似乎遥遥无期。
双腿麻木的向前,大脑中却纷纷杂杂,片刻不得闲。
他想了很多。
因为他的插手,导致那辆自行车在这次循环中消失了,这足以说明他能够改变循环,假如他成功阻止了车祸,循环会不会被打断?被打断后,生活会不会恢复正常?
那辆车子此时会出现在哪里:是在集市,亦或者仍留在车主的家中。
不管答案是什么,都说明那位乘客本身也发生了变化,或许他压根没有乘坐这趟车次,或许他上了车却出于什么原因没有携带那辆自行车。
而这些蝴蝶效应的假设背后又代表着什么含义?
渐渐地,他的思绪逐渐泛散,他开始浮想联翩,有时会想到自己小时候发生的一件小事,有时候会想到其他一些琐碎的东西,他甚至没有发觉夜色将至。
树的影子越来越长,并逐渐黯淡下去。
“嘟嘟!”
响亮的汽车鸣的声从身后传来,昌宁身体一震。
他猛然扭头,赫然看到一辆黑色的轿车慢慢驶来,停在他的身侧。
车窗降下来,露出一张很有味道的中年女人的脸“宁子?”
昌宁又惊又喜“姨”。
“你这是到哪去?”李芝问。
“回家。”昌宁如实说道。
“嚯,远着呢”李芝惊愕道“你上车吧,我送你过去。”
昌宁有些迟疑。
李芝非常了解这个孩子,他很怕欠人情,哪怕别人诚心实意要帮他,往往也会婉言谢绝,于是笑道“我也是要去昌村,正好顺路。”
这次昌宁并非客气,他只是警惕,与李芝三年未见,再次见面确是在这种地方。
她的出现真的只是巧合吗?
昌宁向远处望去,公路空空荡荡,再无其他车辆经过。
如果寂静的环境,让他对眼前的李芝难免有所忌惮。
但是,不上车就意味着要在荒郊过夜,想到诸多不便,昌宁也只好心存戒备的上了车。
车内飘散着甜腻的茉莉味,车前小巧的绿叶形状清新剂玩偶与米黄色的淡雅粗布工艺车垫相得益彰,车内装饰干净而又优雅。
或许由于精神紧张的缘故,浓郁的香味让昌宁感觉憋闷,于是他打开一丝车窗。
“荒郊野外的,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走着,多危险呐。”李芝打开车灯,发动了车子。
“本来我是要去二中报道,谁知半路出了车祸,去不成了,我受不了他们拖拖拉拉的,就一个人走了。” 昌宁想了想道。
“车祸?严不严重,哪出的车祸?”李芝好奇的问。
“就在九里坡桥那。”离这里不远,正好是你来的方向。
“我刚从那边过来,没有看到车祸啊。”李芝狐疑。
昌宁心头一跳,如此严重的车祸不可能注意不到,除非。。。
“倒也不严重,或许你经过的时候已经处理了。”他一边说着,偷偷从后视镜打量着李芝。
“那就好,不过这司机应该给你们叫辆车,太没责任心了。”李芝语气不满。
“他自顾不暇呢,我本来打算走去附近村子,自己打辆车回去。”
“那也够远的,你该让他给你叫辆车子。”李芝坚持道。
昌宁讪笑。
气氛一时有些沉闷,过了一阵后,李芝又问“你们怎么出的车祸啊。”
“跟人撞了,道口那边会突然窜出辆车来,我估计他也没有留意,结果被讹住了。”昌宁意识到自己的话中前后漏洞,不由得脸颊发烫。
他真的不擅长说谎。
“现在的人开车太冒失”李芝冷哼一声“不过有时候也是寸,明明探过道口,却鬼使神差的不知道从哪冒出辆车来。”
“是啊,是祸躲不过。”昌宁有感而发“我爸常说,这都是命。”
“是啊。”李芝点头。
两人闲聊了会,好在关于车祸李芝没有多问,昌宁暗自松了口气。
既而话题又转到新学期上,李芝作为长辈又是教师难免多说几句,劝昌宁多与人接触,成绩不要太过在意,稳扎稳打诸如此类云云。
尽管知道眼前的这个李芝或许并非自己认知中的那个李芝,但这样的交谈仍旧令昌宁感到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