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楚国备战

东征军渡江之后屯兵五万人马,委派将领卫镇东、庞冲、詹邺分别驻扎在滇国、夜郎、西瓯蛮夷三地,并向镇南军借兵,郦商派来肖岳宇、南宫超带领精兵五万,把守住了无量山、怒山、横断山的峡口,守住了西南的门户,以防藏原的羌人、孔雀王朝的印度人滋扰西川的边陲之地。

虞子期率领余下八万大军,顺着长江而下,驻守长江三峡地带,随后准备挥江南下,而长江南面沿岸,王陵带兵两万驻扎在黔中郡,在武陵山一带设立关口,防卫后面泸州、灵渠等城池,稳稳地在长江以南的云贵黔三地站住了脚跟。

到目前为止,北到陇西陈仓,南到滇国夜郎西瓯之地,东以大巴山、武陵山、长江三峡为界限,西抵临洮狄道天水长城西部边陲,疆域在不到一年之内,扩大了五倍之多,盘踞西南之地,虎视眈眈望着中原诸侯!

当诸侯得到汉军北伐的消息后,都震惊了,同时想到了战争离他们越来越近了,都纷纷收拢兵力,储备粮草,准备应付即将到来的战争,各国的使者频频相互奔走到访,寻找联盟。

楚国彭城,项云收到韩信出兵的消息,立即召集了楚国军政大臣,在威国公府的议政殿商议备战之事。

军方季布、龙且、蒲节、项声、桓楚五位楚国上将军全部到齐。

上国柱范增,大司马项伯,少卿武涉,以及项庄、滕震、萧公角、荆涛、庞虎、秦殇、屈邪、西门川、曹宸、夏央等文官谋士十余人,将军级别以上四十多名将领参与此次军议。

“这次汉国出动精兵二十万,由韩信挂帅,灌婴为车骑统帅,北伐渭关,三日前已经攻破了渭关,如今正兵困废丘,章邯誓死抵抗,两军相持不下,司马欣、董翳畏惧汉军威势,不敢出兵援救,废丘城岌岌可危,一旦汉军击败了雍军,击杀了章邯,则可长驱直入抵达函谷关,到那时,汉军便掌控了当年秦国的河西旧地,同时占据了西南巴蜀、百越、滇国、夜郎等地,疆域与中原加起来相差不多了,对我楚国的威胁力太大了。”范增率先开口,剖析汉军出兵的路线,以及当前的紧张局势!

项云点头道:“相国认为眼下我楚国该如何做?”

范增一针见血道:“当然是及早出兵,这汉王龙天羽乃当世枭雄,心思缜密,不论带兵打仗还是治国变法都是明主风范,这样的人,岂敢落寞?当日霸王不听老夫所劝,没有及早设兵追杀伏击,才使汉国做大,如今战事以迫在眉睫,我楚国绝不能坐以待毙!”

“末将请战,带兵十万西征韩信!”项声起身抱拳请战。

其它将领一时也都摩拳擦掌,精神振奋,要与汉军兵戎相见。

项云审时度势的能力比项羽要强出不少,问向范增道:“相国可有何高见?”

范增捋着胡须说道:“现在汉军两面出击,我们楚国也要以两面迎敌,一路是北面的韩信、一面是长江西南地带的虞子期水军,以老臣愚见,一是要迅速调动大军,分成两股力量,用来对抗汉军这两支精锐,二来是派使者联合九江王英布、临江王共敖、衡山王吴芮、河南王申阳,敦促诸侯王阻止精锐对抗汉军进入中原,三是发表檄文,正告天下,汉王龙天羽不遵守鸿门封王的盟约,背信弃义,出兵攻打其他诸侯,我楚国则召集诸侯军队共伐之,这样一来,出师有名,为战先胜!”

项云仔细考虑片刻,觉得这三条计策都颇为缜密,而且环环相扣,点头道:“相国之计果然妙绝,就劳烦相国亲自执笔书写讨伐汉王的檄文!”

范增拱手道:“老臣定不负所托!”

项云彬彬有礼还之一笑,转向众武将喝道:“诸将听令!”

所有武将齐刷刷肃然起身,甲胄佩剑,铿然作响,抱拳一礼道:“末将在!”

“本王代王兄行使大权,封龙且为镇西大将军,蒲节为副统帅,带领麾下全部将领,统兵二十万,驻扎鸿沟一带,筑建防御工事和关卡,等待时机阻击汉军,粮草由附近的定陶、陈留、大梁、固陵、阳夏、高丘六座城邑提供,六城军民粮草听其调遣!”

龙且、蒲节一听,兴奋之极,上前接过了调兵用的虎符。

在战国末期、秦朝时代,君主对军队控制极严,施行玺、符、节的制度。

玺即君主的御印,任何军令政务,没有盖上御印,均属无效!符就是虎符,以铜铸成,背刻铭文,一分两半,分由君主和将官持有,必须由君主发给,验合无误,才可调动兵将,节是指君主发出的通行证,凡远程的军队调动,须持节方能畅通无阻。

玺、符、节本是三者缺一不可,否则不能生效,凡百人以上的军队调动,均须连行此法。由于项羽一心追求刀法武道,出走前将政权及兵权全部交给了项云,对于这个弟弟,他完全放心,即使从此不做项王,也不在乎!

“封季布为征南大将军,项庄为副帅,带兵十五万,屯兵长江沿岸的南郡城,与六城的英布军、江陵的共敖军形成相互犄角之势,防止汉军的水军南下,进入楚国的腹地!”

季布、项庄哄然应诺,接过了虎符,一本正经,满脸军人的肃容。

“项声、萧公角听令,命你二人带领精兵五万,北伐齐国,继续剿灭田横的势力,平定齐国之乱!”

“末将遵命——”

项云发号施令后,高声喝道:“各地守将原地待命,随时准备参战,等击败汉国大敌之后,将是我楚国一统中原之日了。”

……

北伐军会师之后,骑兵四万,徒步甲士十万,其中包括了粮草辎重与神机弩箭队,大军屯兵在废丘城外的山丘上,连绵数里,都是无数白色的帐篷,像是一朵朵盛开的小花,散落在荒野间,袅袅的炊烟在尘土中摇摇晃晃升起,远望去,就像是落日下舞动的面纱。

虽然发动了几次进攻,但章邯也不愧为名将,城内城外都做好了防御,宽宽的护城河、厚重的石门和城墙,还有瓮城助战,在章邯的指挥之下,城内将士死守城池,誓死反抗,汉军几次大小进攻都被抗了下来。

韩信迈出营帐的时候,正看见一抹鲜红的夕阳垂洒在天际,那久违的霞光,映照着校场上征战演练训练数万张年轻的脸庞,这次还定三秦,决不能失败,否则自己的宏愿也难实现了,对他而言,太平盛世的侯爷远没有乱世中驰骋疆场的将帅让他动心!

他摇摇头驱散心中杂念,登上那临时架起的高高木台,放眼四顾,无数的旌旗迎风招展,漫山遍野都是战士,反复在演练着阵法,以及射术、剑击肉搏之法,还有登高的攀爬训练,都是为攻城做练习的,精锐骑兵战团里,黄鬃、黑鬃、白鬃地战马汇成片片斑斓的云彩,寒光闪闪的戈矛刀剑,在夕阳余晖照耀下,闪烁着灼灼寒光。

“章邯精于用兵,如何能在保存实力、减少伤亡的条件下,完全击溃废丘城内十余万的守军呢?在人数上,攻城数倍于敌的兵力才有胜算,否则无法包围城池,随后都会陷入僵局和被动,何况兵法有云,上战伐谋,其次伐交,其下伐兵,要对付章邯这等熟读兵法的将领,寻常诱敌的谋略显然难以奏效,发动奇兵利用火药的优势,一来城门加厚不知能否炸破,二来即使城门打开,十余万的守军在城门口陷入生死战,我军伤亡也必然惨重,一旦牺牲过多将士,打到函谷关时,哪还有兵力征战中原,与卫国、楚国交战?”

韩信反复思考着,目光远眺数里外巍峨的废丘城,倚靠着秦岭分支山脉,蜿蜒的渭水从城的南面,山脉北麓脚下流淌,就地势而言,这一地带南面靠山要比北面平地高出不少,废丘的护城河正是引自渭水的一条分流注入,如果上游渭水决堤,流向废丘城,该会是如何的结果呢?

“有了,水淹废丘!”

韩信灵光一闪,已想到此次决胜的关键,就是这湍急滔滔的渭水河!

眼下已是阳春三月,河水早已解冻,冰雪融化,河水暴涨,而且水流与城池的距离也不算远,只要挖好沟渠引导水流,流入废丘的护城河,河水爆满就会灌入城内,然后派出精兵炸开一处城门,用水淹城,则不费多少兵卒,便能拿下废丘了。

当下韩信找来谋士蒯通、副帅灌婴、将军周苛、杨瞳等人商议此水攻之计,得到诸将的力捧,于是派杨瞳带领五千甲士到废丘水流方位的上游渭水河堤,开始挖壕沟,打算破堤引导渭水灌城,并做好善后的准备。

为了掩盖这次计谋,韩信派灌婴、周苛轮流佯攻废丘城,吸引守军的注意力,数日过去后,上游的沟渠已挖妥当,韩信终于下令大军全体备战,当晚夜袭废丘了。

当杨瞳接到军令决堤渭河,已是黄昏时分,河堤掘开了豁口,湍急的河水迅猛地咆哮起来,顺着沟渠朝着废丘城的方位潮水般奔流而去,大约一个时辰后,渭水大量注入了护城河,水位暴涨,不一会就满过了河防,不断高涨,向城门漫过去。

城头的守军听到了哗啦啦的迅猛水流声,都震惊万分,等到看清河水在城墙下暴涨的时候,都惊叫大喊:“发水了,水要漫城了……”韩信已在城外发出偷袭的命令,顿时城外弓箭手、强弩手、投石手开始远攻城头,另外有几个精兵背着雷管,伏在木头墩上划水悄悄潜行到了城门下,准备爆破城墙,放水淹城!

第四章 雄关决战第六章 汉王诞生第十章 西征匈奴第三章 吞噬雄关第一章 占尽便宜第五章 视死如归第九章 图谋楚业第十章 满腔热血第十二章 登陆决战第一章 抱美人归第十一章 会终人散第十二章 盟军溃败第三章 刀啸剑吟第十一章 琴动红颜第十二章 彭城西迁第十章 后宫温馨第五章 破北盟军第四章 霸王陨落第十一章 剑道突破第二章 剑圣墨兰第八章 神兵出炉第五章 天下如棋第十章 婚前云雨第六章 神秘女子第七章 月空风情第五章 为君一舞第十二章 侠客之道第八章 黑网剑馆第三章 楚军夜袭第四章 逆境转折第三章 背主议计第六章 分秒夺城第八章 游龙神雕第三章 天羽争辩第二章 双修之法第五章 反客为主第九章 刀本无情第一章 千钧一发第四章 咸阳攻略第三章 吞噬雄关第十章 难舍难分第五章 洞房韵事第一章 生擒韩信第三章 血债讨还第十章 难舍难分第十章 轮番挑衅第九章 贺兰关破第七章 天羽论秦第三章 引敌入瓮第二章 论功行赏第二章 千古红颜第五章 兵神布阵第五章 大破楚阵第二章 守城攻略第十二章 坚难决定第十章 后嗣之忧第五章 西域联军第十章 战营烽火第五章 洞房韵事第七章 霸王刀决第十章 天羽屏障第十二章 爱恨情仇第七章 有女墨兰第九章 青峰侠路第七章 项籍何在第十一章 四渡黄河第八章 养精之法第七章 挂帅之争第十章 折服才女第六章 韩信登场第九章 云竹山庄第二章 战败项羽第十一章 夕阳正浓第七章 二女矫情第九章 巅峰对决第十章 婚前云雨第十一章 发兵入蜀第五章 函谷雄关第七章 浴池悟剑第一章 杀机重重第七章 十面埋伏第一章 天命难测第十二章 天羽借箭第七章 项王出兵第十一章 垂死挣扎第六章 放手离开第十一章 落雁死峡第九章 秦亡之论第四章 兵变屠城第二章 易水离别第七章 命运难违第五章 冲击剑圣第十二章 月瑶献艺第七章 二女矫情第六章 夜夺德阳第十一章 诸子百家第九章 仙子迎夫第九章 巅峰武道第六章 杀人动机第三章 决战秦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