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qb5200.org
段飞打算沿着杭州、苏州、扬州的路线一路献俘,然后再派锦衣卫沿路护送,将宗设等倭寇送去北京,向正德献俘,每到一地都会引起万人塞巷的盛况,大家争相来看宗设等被俘的倭寇,切身受过倭寇荼毒的人愤怒如狂又喜极而泣,段飞每到一地都要大肆宣扬征集剿倭之策,当他在苏州再次宣布征集剿倭之策的时候,早已准备亲手向钦差大人献策的苏州人或是外地赶来献策的人纷纷当场将自己准备好的东西献上,其中还有段飞认得的人,譬如刘家铺子的老祖宗亲自带着自己的儿子、孙子,一起来给段飞献上他们研究出来的机关巧器,对付倭寇的时候或许有用,他们还当众宣布捐赠一千把镔铁钢刀,那可是好几万两银子啊。
刘家铺子造的东西质量自然是精巧之极,不过段飞亲自过目之后却对刘家三代能工巧匠说道:“刘老,这些刀本官就收下了,这些机关巧器嘛用于暗杀和江湖争斗还成,在战争中就没什么大用了,而且打造费时维护费用昂贵,不适合推广啊,刘老,现在是冷兵器与热兵器交替的时代,火器迟早将替代刀枪成为战场上的主力武器,你们这些能工巧匠要赶上时代的潮流啊,华明,你带刘老他们去参观一下咱们带来的火器,刘老便当知本官所言非虚了,那些东西很大一部分可是北派的匠人所打造的哦。”
带着好奇与较劲的心态,刘老带着儿孙跟着华明走了,段飞见前来献策的人渐少,正要跟着去,突然有个孩子的声音在人群里尖叫道:“大人,等一下,我有备倭妙策要亲自献给大人,请大人稍候!”
听那声音的尖锐程度,说话的人估计也就十三四岁,这么小的孩子来献策还是头一回,段飞好奇地转过身,向声音传来处望去。
只见人群让了开来,一个十四五岁的大孩子拉着个瞎了只左眼的老人走出人群向段飞走来,最后被金牛卫拦住,那孩子规规矩矩地向段飞一揖,说道:“大人,小子乃苏州昆山县人郑若曾,这是我乡老奚秋蟾,我们是来向大人敬献防倭之策的。”
段飞笑道:“哦,原来如此,我还以为你小小年纪就能向本官献策呢,奚老,你有何策防倭呢?”
奚秋蟾突然向段飞跪下,重重叩了三个响头才道:“请大人赦免罪民过去所犯的过错,小人才敢向大人敬献罪民用亲身经历换来的防倭之策。”
听到奚秋蟾的话,四周百姓鼓噪起来,段飞向奚秋蟾凝目望去,哑然失笑道:“好,本官暂且先承诺赦免你过去所犯之罪,不过,倘若你向本官献策之功不足以抵消你过去所犯之罪的话,本官还是会依律惩罚你的,至多酌情轻判而已,你现在可以当众说出你的备倭之策了。”
奚秋蟾道:“大人,罪民年轻的时候曾经当过海盗,跟倭寇有过来往,还曾经去过倭国,罪民对倭寇及江浙、福建沿海岛屿、水路知之甚祥,罪民常跟若曾说海上的故事,在他要求下曾经讲过许多杀倭寇的故事,这些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不过却是罪民亲身经历所得,如今听说大人征集备倭之策,罪民在若曾帮助下整理出一整套海防之策,请大人们明鉴。”
段飞点点头,说道:“亲身经历所得的经验定有独到之处,你继续说。”
奚秋蟾道:“大人,倭寇往往利用清明前后的东北风大汛和重阳后的西北风小汛侵入江南,应在春汛、小汛前一个月,令各道统兵官分守信地,命其督领部兵出沿海兵船停泊之处,如在嘉湖,出三关;在绍兴,出龛山、临山、观海、三江;在宁波,出定海、昌国、象山;在海门,出新河、松门;在温州,出楚门、盘石、金乡,安营操练,与兵船相表里,如倭寇潜入海口,则水兵星罗于外,陆兵云布于内,趁其疲惫无备时,歼灭之。五月、十月底撤兵归道。此法应通行浙直广福各省,各卫相互守望,牵一发而动全身”
奚秋蟾侃侃而言,才听了几句,段飞已对他刮目相看,只听奚秋蟾说完陆上及近海的防倭之策,又道:“刚才罪民所说只是下策,其实防倭之要,在查敌于千里之外,御敌于|大海之上,对于浙江南直隶的海防而言,因再海上建起三重防线,即会哨于陈钱岛,分哨于马绩、羊山、普陀、大衢,为第一重;出沈家门港、马墓港为第二重;总兵督发兵船驻扎海上为第三重。洋山乃苏松御倭海道之上游,舟山诸山是两浙之屏翰,崇明诸沙是三吴之屏翰。定海海外诸山,舟山最大。定海乃宁、绍之门户,舟山又定海之外番,保有舟山,对于宁绍乃至浙直尤为关键”
“够了,奚老,你真的是个海盗?不会是读书不成落草为寇了吧?”段飞惊喜地说道。
奚秋蟾恭恭敬敬地说道:“罪民不学无术,经商不成终落成了海寇,刚才所说的东西,都是罪民口述,由身边这个孩儿替罪民归纳出来念给罪民听,罪民背熟了才在钦差大人面前献丑的。”
段飞欣然看着奚秋蟾与郑若曾,说道:“你们二位乃是本官征集防倭之策以来最大的收获,请二位随本官回钦差行辕,本官要与你们好好详谈,共商备倭大略。”
奚秋蟾与郑若曾确实是段飞自公开征集防倭之策以来最大的收获,其实他不知道这个小孩郑若曾未来才真的了不起呢,他乃中国历史上拥有海防意识的第一人,如果嘉靖皇帝能支持他后来所写的50条“海防条议”的话,那么大明将可以建起海上长城,保大明海疆万世无虞。郑若曾就是古代历史上海上长城的筹划者。他在自己亲身经历和遍查古籍的情况下,写成《筹海图编》,《使倭针径图说》等书,有作“诫谕将吏”10条,“行军节制”56条,“申饬海防事宜”4条,“禁革事宜”4条,等等,曾对明末防倭起到重要作用,可惜明朝一亡,清朝又继续闭关锁国,郑若曾的心血终于白费,连名字都被世人所淡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