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七雄并立·婚前

直至午后,欢迎仪式才结束,大军行至宫城后开始按照原定计划撤出去的撤出去,驻守的驻守,按照之前议定好的,不再大兴土木,蒙琰将宫城划分为内城和外城。

大都督府、尚书台以及明鉴司、民情院都在外城办公,内城中只有三个宫殿群,扶云殿在正中为议事的地方,改扶云殿为议政殿,扶云殿后面则是藏书殿,是蒙琰日常办公的地方,藏书殿后面则是月清宫,不用说也知道是顾清风和蒙琰下榻的地方。

进入内城后,蒙琰带着安粲直接进入了藏书殿,而顾清风则是跟随顾希风出了宫城,去了自己的府邸,虽说大家都知道蒙琰和顾清风的关系,但毕竟还没有大婚,住在宫城总是不太好,顾清风倒是无所谓,但遭到了顾氏兄弟的强烈反对,拗不过兄长就只能跟着走了。

随后藏书殿传出来消息,成都自今日起永不宵禁,同时成都九门具开,商户往来不再限制。

这是西府的第一道命令,让整个成都热情高涨,也是因为这道命令,让成都在之后的三年里不但是西南第一城,更是与辰京、金陵、洛辰齐名的三大城池。

戌时时分,安粲将尚书台、大都督府和民情院最后的决定送到了蒙琰的面前,蒙琰草草的看了一眼,大体上没有改动,只是在名字上做了一些调换,之后盖上自己印章就让人送出去了。

此刻宫城外多少人悬着心等着宫城内的消息,兴奋又紧张,注定是个无眠之夜。

腊月三十,北定二年的最后一天,蒙琰以雍王的身份在成都进行了西府第一次的大典,并且宣布北定三年正月初八迎娶顾清风为雍王正妃。

大典上对西府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完善,让整个西府有一套完备的制度体系,至此西府只是在形式上尊崇辰京,而自身体系与辰京大不相同。

雍王府主管尚书台、民情院、大都督府以及明鉴司没有太多的变化,只是确立了军政分家,在地方上增设了巡抚一职,改都督府为将军府,再加上各地民情院的完善,在地方上确立了巡抚、大将军和民情都御史分立的局面。

大典之后便是大婚了,礼乐司尚书蒙琰在大典之后就领着人急急忙忙的去安排几日后大婚的事宜,蒙信作为蒙琰的族人,亲信,不过个人能力有限一直在西府中属于不被人关注的,这次欢迎仪式、大典和大婚接连着来他处理的还算井井有条,让大家对他算是认可了,不是谁都有能力连续三天完成三件礼仪大事件的。

因为顾清风的身份,顾氏兄弟的爵位也跟着水涨船高,顾希风晋位涪陵郡公,顾言风晋位宜昌郡公,此刻蒙信正领着一堆人在涪陵郡公府中教授大婚的礼仪。

看着一通折腾,顾希风自是全部配合,顾言风作为族兄按照礼仪要陪蒙信说话。

“这次麻烦川南侯了,时间紧凑,府上若是有不尽之处还请谅解。”顾言风虽说已是郡公,但姿态摆的很低,蒙信不同于他人,本就对顾氏有旧仇。

蒙信尽可能的表现出好的态度,但是对于顾氏的仇恨不是一两天就能消解的。

“宜昌公,能做的我都会做,因为我是西府的官员,但是作为蒙氏,请见谅!”蒙信语气中的决绝尽显。

顾言风似乎早就预料到这一刻,苦笑着说道:“川南侯,蒙顾两姓的恩怨已经让我们这一代人够痛快了,难道您希望带给下一代吗?”

蒙信是经历过那场屠杀的人,族人的嚎叫总是让他的半夜中惊醒,蒙氏族人在得知蒙琰公开迎娶顾氏女的时候都来信质问过,他也直面蒙琰过,蒙琰的态度是坚决的,他认为顾氏家族已经遭受到惩罚了,大多数顾氏子弟都选择投奔顾曲风,西府中的顾氏三兄妹早已被顾氏家族认为是叛徒了。

蒙信也明白,顾氏兄弟为西府立下的功劳不小,而顾清风更是深受先王妃的信任,托付子女,并且顾清风在明鉴司发挥的作用他也一清二楚,只是经历过想忘记太难了。

蒙焕和蒙烬兄弟俩主动劝过自己,他们能够很坦然的接受顾清风的存在,那是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是痛苦。

大婚与大典的时间定的那么接近,是因为蒙琰不想让迎娶顾清风的大婚上太冷清,各路将领官员都聚集在成都,谁还有理由不来?只不过蒙氏三堂的长辈和族老却是一个都没到,余盛堂派了一个小辈来送贺礼,龙潭堂直接就是拒绝,好在少南桃李堂在苍舒凉的劝说下来了一位族老,但能不能出席明日的大婚未可知,南府卢崇宗的身份现在可谓是人尽皆知,作为蒙琰在世上的最亲的人他只是送了一柄宝剑,是蒙琰的旧物,这不是送礼就是在添堵。

对于蒙氏三堂和南府的态度,蒙琰只是一笑而过,卢崇宗送来的宝剑,蒙琰直接一剑刺进代表诸葛世家地位的石狮子上,笑着说道:“世家与百姓同权!”

这一剑也许代表着蒙琰的愤怒,也许表达着蒙顾两家仇怨的结束,或许代表着在西府再也不会出现强权的世家,总之,无人知晓,留与后人评判。

顾清风在得知此事后不顾兄长反对,亲自去看了那柄剑,而后返回府中专心待嫁,顾希风问她为什么要去看,顾清风笑了,笑的很开心,眼中往日的愁闷都没了,变得清澈明亮,说道:“兄长,顾氏不是我们的原罪,我们的原罪是让星潭百姓受苦近千年,这一世我们要向百姓万民赎罪。”

顾希风听完后傻了,以为妹妹得了失心疯,把这事儿告诉了顾言风,顾言风苦笑着说:“你我二人都不如清风活的透彻,既想不明白,就追随王爷的脚步走下去吧。”

蒙信没有回答顾言风的发问,只是站起身来笑着说道:“宜昌公,我现在只是西府礼乐司尚书,您是西府宜昌公不是吗?”

顾言风也笑了,也许过去的事情只要不再提及,让那段往事尘封是最好的选择,谁也没有权力让谁忘却那段仇恨,既然忘不了就封尘起来。

“蒙尚书,大婚还请您多多费心!”顾言风笑的开怀。

蒙琰一个人端坐在藏书殿中看着手中来自南府的书信,是卢崇宗的亲笔信,卢崇宗指责蒙琰忘记家仇,忘记父亲还在被囚禁中,只要蒙琰敢迎娶顾清风,以后西府与南府的交情就只是公务往来,没有兄弟情谊。

蒙琰颇为无奈,迎娶顾清风是必须要做的,人要言而有信,通过明鉴司的周旋,权汉良已经同意让人与蒙昭见面,两川之战期间蒙琰两次与蒙昭通信,不说的别的只聊家事,蒙昭对顾清风很满意,并且直言顾蒙两家的仇恨都算不得家仇,而只是政见不合,慑于皇命罢了。

蒙琰一直想趁着大婚让蒙氏族中的人看看蒙昭的书信,不过据通报蒙氏几乎没有来人,说不受挫是不可能,蒙琰咬了咬嘴唇,下定决心,“安粲,请礼乐司蒙尚书前来!”

酉时初,今日除夕又是大典,明日是新年亦是雍王大婚,这让整个成都热闹非凡,蒙信手拿信浑浑噩噩的走出宫城以后被喧闹声拉回现实,看着如此繁华的都市,百姓脸上的喜笑颜开,回想蒙琰说的话:“当年蒙氏是为了百姓而奋起反抗,如今我们余下的人接过这个大旗继续抗争,蒙氏子弟坚信我们没有错,顾氏的错不是因为屠杀了我们蒙氏,而是顾氏顺应了腐朽的时代,你且去看看我们治下的百姓对我们的态度,这难道不是我们一直想要的吗?难道我们打垮了上一个腐朽,我们再造就另一个腐朽吗?”

想到这,再看看百姓的神色,蒙信摇了摇头,身边的侍从问道:“尚书大人,我们是要回府吗?”

蒙信深吸一口气,吐出胸中的浊气,他深信蒙琰能够开创一个新的时代,中气十足的说道:“哪里能回得了府?明日雍王大婚要做的事情还多着,咱们现在先去明鉴司找澄侯。”

侍从不解的挠挠头,刚出来又进去,干嘛刚才不过去,再说大婚的事情去明鉴司做什么,那种地方这辈子都不想去。

蒙信走到明鉴司大门递上令牌,刚开门就听到里面传来哀嚎的声音,眉头一皱,整个西府一切都是和睦的,只有这个明鉴司,只要被他们请进去就没有能好好走出来的,能走出来的都成了自己人,例如说顾清风。

苏青匆匆迎上来,笑嘻嘻说道:“尚书大人不是在忙着大婚的事情吗?怎么有空来我这?”

蒙信也不说话将蒙琰交给他的书信递给苏青,而后一个大礼,恭敬的说道:“这次是我的私事,劳烦澄侯将这封信星夜传到南府禺公处。”

苏青眯着眼,掂量着那封信,慢悠悠的说道:“尚书大人既然是私事,为何要走我明鉴司的渠道?”

“这封信关系到南府与西府未来的关系,还请澄侯帮忙,蒙某不胜感激。”

对于这封信的内容苏青没有兴趣,这信上有一个微小的标记是明鉴司特有的,这封信来自北陵,北陵的信件除了存档明鉴司只有一封流在外面,就是王爷的家信,她这么问蒙信不是想要知道什么,只是想判断蒙信这么做的道理。

“苏青多嘴了,既如此,尚书大人放心,明日这封信定会出现在禺公的书案。”苏青自信的说道。

“那便有劳澄侯了,”而后蒙信犹豫了还是说了出来,“澄侯,这里是宫城重地,你这样的惨叫总是不太合适吧?”

“哈哈哈!尚书大人多心了,这惨叫不是审讯,王爷严禁明鉴司暴力审讯,这是犯错的兄弟在受罚。”

“呃,就算是犯错,这样也不合适,还请澄侯多多注意,隔壁就是尚书台和大都督府。”

蒙信轻轻松松的走出明鉴司,对于苏青能够虚心接受自己的建议还是很满意的,今天深藏多年的心结算是解开了,自己要尽力尽力的去忙活大婚的事情了,毕竟礼乐司露脸的地方不多,还是要抓住才是,忽然想起苍舒凉已经抵达成都了,赶忙带着侍从往苍舒凉下榻的地方走去。

第三章 乱世风华·三军第二章 旧世界·大婚(三)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大婚第二章 旧世界·大婚(三)第八章 新旧·黄雀在后第一章尘世间·大朝拜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二)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八)第一章 尘世间·局面第五章 问鼎中原·父母心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六)第七章 南北对峙·乱战第四章 兄弟阋墙·陈之庆第四章 兄弟阋墙·言风之举第三章 乱世风华·钟馗捉鬼第七章 南北对峙·雪狼旗第三章 乱世风华·论道第三章 乱世风华·论道第五章 问鼎中原·清风徐来第八章 新旧·阴阳(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丢盔弃甲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七)第二章 旧世界·鸳鸯谱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三)第一章尘世间·仲氏姐妹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三)第六章 七雄并立·蒙昭之殇(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顾氏之殇(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蒙昭之殇(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骗局(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仲珏的心机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二)第八章 新旧·易帜(四)第五章 问鼎中原·清风徐来第三章 乱世风华·刺杀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三)第一章尘世间·叛逃与追求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四)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十)第一章尘世间·大朝拜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选士与婚配(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一)第九章 阴阳·变(三)第八章 新旧·阴阳(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骗局(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杨伯禽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仲珏的心机第八章 新旧·易帜(四)第六章 七雄并立·交换条件第四章 兄弟阋墙·三生万物第二章 旧世界·镇北王第六章 七雄并立·北府第八章 新旧·幽州的抉择(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秦淮血夜(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分歧第六章 七雄并立·婚前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五)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六)第七章 南北对峙·一门三皇后第一章尘世间·叛逃与追求第九章 阴阳·故人第六章 七雄并立·秦淮血夜(二)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一)第二章 旧世界·锁门岛第五章 问鼎中原·迟来的雪第六章 七雄并立·婚前第八章 新旧·易帜(四)第七章 南北对峙·母女情深第六章 七雄并立·对决第七章 南北对峙·清风袭来第七章 南北对峙·转机第五章 问鼎中原·星棋罗布第五章 问鼎中原·顾氏之殇(二)第九章 阴阳·诸葛之殇(一)第八章 新旧·川西剿匪记(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一)第九章 阴阳·女帝(二)第九章 阴阳·女帝(二)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一)第八章 新旧·易帜(三)第六章 七雄并立·再添噩耗第六章 七雄并立·欢迎仪式第五章 问鼎中原·情愫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二)第八章 新旧·易帜(四)第九章 阴阳·诸葛之殇(一)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清风化春风第七章 南北对峙·五年成就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五)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一)第四章 兄弟阋墙·言风之举第七章 南北对峙·三年休养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