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末期的战神--李牧(转帖)资料
一秒记住,
战国末年赵国的良将李牧匈奴
李牧
李牧,又名繓,战国末年赵国的良将
。生年不详,死于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七年)。
李牧曾经久居赵国北边代(在今河北蔚县)、雁门(治所在今山西右玉县南),防备匈奴。他有自行置吏的方便,军市的税收都归幕府,为士卒的费用。每天杀几头牛飨战士,练习骑马射箭,谨慎烽火,多使间谍;对战士的待遇优厚。他制订约束说:“匈奴入边来劫掠,赶快将畜产收入堡垒,有敢于捕虏匈奴的人斩首!”匈奴每次入侵,皆防守严密,而不敢战。这样连续几年不受损失,匈奴却以为李牧怯懦,就是赵国的边兵也以为怯弱。赵王责备李牧,他还是照旧。赵王恼怒,使别将来代替他领兵。在李牧离开一年多的期间,屡次出战皆不利,失亡很多,边地不得耕种、畜牧。赵王复请李牧出任边将。李牧称说有病,闭门不出。一再恳求,才勉强答应说:“大王一定要任命我,必须仍用我的老办法”。赵王只得答应了。
李牧至边地,重申旧约。匈奴几年入边,无所得,但终究以李牧为怯懦。边地士兵屡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从全军中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射手十万人,皆勒令演习战斗。大放畜牧,人民满野。当匈奴小股入边时,佯败不胜,丢弃数千人,恣其杀掠。单于听到这一情况,统率大军侵入赵国边境。李牧多布令人莫测的阵势,开展左右翼的攻击,大破匈奴军,杀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逃跑。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
公元前243年(赵悼襄王二年),廉颇已经离赵去魏,赵王以李牧为将而攻燕,取武遂(在今河北徐水县西遂城)、方城。
公元前234年(赵王迁二年),秦派桓领兵进攻赵的平阳(今河北磁县东南)、武城(今磁县西南)、大败赵军,杀赵将扈辄。次年,秦军攻赵的赤丽、宜安(今河北石家庄市东南)。赵以李牧为大将军率兵反攻,大破秦军于肥(今河北晋县西),秦将桓逃跑。李牧因功被封为武安君。公元前232年(秦王政十五年、赵王迁四年),秦又派两支军队攻赵,一军到了邺,一军到了太原,向赵的番吾(今河北灵寿县西南)进攻。李牧击破秦军,南拒韩魏。
李牧虽然一再战胜秦军,兵力的损失也是严重的,“赵亡卒数十万,邯郸仅存”。公元前231年(赵王迁五年),代地大动。次年,赵国又发生大旱灾。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七年)秦又乘机大举攻赵,王翦率领上党郡兵卒直下井陉(今河北井陉县西),杨端和率领河内兵卒进围赵都邯郸
。赵派李牧、司马尚带领大军抵御。赵王宠臣郭开受了秦国贿赂,造谣说李牧、司马尚谋反。赵王因此改用赵葱和颜聚代替李牧、司马尚。李牧不受命,赵王使人隐微捕得,并杀了李牧1,废司马尚。李牧死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赵王迁八年),王翦大破赵军,杀赵葱,颜聚逃走,俘虏了赵王迁1。赵公子嘉率其宗族几百人逃到赵的代郡,自立为代王,至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代王嘉六年)秦将王贲带兵灭燕后,虏代王嘉,赵灭亡。
司马迁对李牧的冤死,表示很愤慨,他在《赵世家》的最后说:赵王“迁素无行,信谗,故诛其良将李牧,用郭开。岂不谬哉!”李牧对后来也是有影响的人物。秦子婴就把“赵王迁杀其良臣而用颜聚”的后果是“失其国而殃及其身2”,作为历史教训,企图劝阻秦二世不要杀害蒙恬、蒙毅。汉文帝感叹得不到廉颇、李牧那样的大将,以解除他对匈奴的忧患。
第2种````````《史记》载,“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李牧防守边关期间,“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厚遇将士。”并约束部下,“匈奴入盗,勿战,唯守戍地,违令者斩。”匈奴多次来犯,李牧都坚守不出。由于粮草不济,匈奴只能无功而返。这样过了好几年,匈奴传出话来,说李牧是个胆小鬼,连李牧手下的兵士们也认为李牧是怯敌畏战。消息传到赵国都城,赵王大怒,并严词责问李牧为何不敢出战。李牧不闻不问,还象过去那样严守不出。赵王一道严旨,将李牧贬为庶民。李牧离开边关,匈奴再次犯边,赵军出战多次失利,边关告急。
赵王不得不重新启用李牧。李牧托病不出。“赵王乃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李牧重新镇守边关后,仍采用以前的战术:坚守不出。匈奴占不到赵国丝毫便宜。李牧一方面坚守不出,一方面加紧训练士卒,积极备战。等一切准备好了,李牧设计,引诱匈奴前来。“匈奴小入,牧佯北不胜,以数十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楼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赵悼襄王时期,李牧被调入内地,攻燕抗秦,屡有战功,被封为武安君。赵王迁七年,秦使大将王翦攻打赵国,李牧率兵拒之,秦人不得入。后秦使反间计,李牧被赵王屈杀。李牧死后三月,赵国灭亡。
第3种````在《六国论》中,作者把李牧看作赵国存亡的关键人物,因而指出“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
关于李牧的事迹,记载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
李牧是赵国镇守北边的优秀将领。赵国北边和匈奴接界。赵武灵王时虽筑了长城抵御匈奴,但赵国还常常遭到匈奴的入侵,抢掠去不少人员和财物。赵孝成王时,派李牧为将,镇守北边,帅府驻在代雁门郡(现在山西省西北部宁武县以北一带)。赵王规定,为了有利于抗击匈奴,李牧可以根据战争的需要,自己有权设置官吏,而且一郡的田赋税收也全部归帅府,用作军事开支。
李牧每天宰杀几头牛犒赏士卒,加紧训练骑马射箭技术;同时派精兵严加守卫烽火台,以备随时报警;又派出大量侦察敌情的情报员,以便有军情及时举报。全军战士得到李牧的厚遇,人人奋勇,个个争先,愿为国家出力效劳。
平时李牧总是明令部下:“匈奴如果侵入边境掠夺物资,赶快把物资收拾起,退入城堡内防守,如有人擅自出战捕杀匈奴者斩首示众。”
每当匈奴入侵边境,烽火台一报警,李牧即下令立即收拾物资退入城堡,从不出战,这样过了几年,李牧没有人员伤亡也没有损失过物资。然而,时间一长,匈奴兵将总以为李牧胆小怯战,根本不把他放在心上;就是赵国边兵们亦在下面窃窃私议,以为李牧胆小怯战,有的愤愤不平。
李牧一意坚守不主动出击的消息传到赵孝成王那里,赵王派使者责备李牧,要李牧出击。李牧却仍然如故,匈奴一来,即深沟高垒,坚守不出。匈奴往往满怀企望而来,却一无所获而归。
赵王听说李牧仍然一味防守,认为他胆怯无能,灭了自已威风,很生气,立即派另外一员将领来代替李牧,免去了李牧雁门守的职务。
新将领一到任,全部废弃了李牧的规定,只加紧训练,准备抗击入侵的匈奴。一年多以来,每当匈奴入侵,边将都下令出战,每次出战都不利,人员伤亡很大,物资损失也很多,而且边境上的百姓没有办法耕种和放牧,百姓纷纷逃亡。
赵王只得又派使臣去请李牧重新担任代雁门郡郡守,李牧借口有病,坚决不肯就任。赵王不得已,只得下令强迫李牧出来。
“大王。”李牧对赵王说:“如果一定要为臣重新任北边守将,那就必须答应还照我从前的办法,我才敢接受命令
。”
“寡人答应。”
李牧又来到雁门,下令还照以前的办法坚守。几年内匈奴几次入侵,都一无所获,总以为李牧胆小怯战。边庭将士因为天天得到犒赏,却没有出力的机会,都希望能在战场上为国家效力。李牧看条件成熟了,于是准备了经过严格挑选和修理好的战车1300辆,又挑选出精壮的战马13000匹,勇敢善战的士兵五万人,优秀射手十万人,然后把挑选出来的车、马、战士统统严格编队,进行战斗训练。一切就绪之后,让百姓满山遍野去放牧牲畜,引诱匈奴入侵。
不久,情报员来报告,有小股匈奴到了离边境不远的地方。李牧派了一支小部队出战,刚一跟匈奴兵接触,就装作打败的样子拼命逃窜,丢弃下几千名百姓和牛羊让匈奴俘虏去。
匈奴单于王听到前方战报,十分高兴,满心以为李牧怯懦可欺,于是调动大部队侵入赵的边境,准备大肆掳掠。
李牧从烽火台报警和情报员报告中熟悉了敌情,早在匈奴来路埋伏下奇兵,当匈奴大部队一到,还没等单于布下阵,李牧一声令下,左右两翼生力军早冲杀过去。将士们经过几年的养精蓄锐,早已摩拳察掌。李牧一声令下,个个象生龙活虎,向敌人扑了过去。匈奴兵将素来不把李牧放在眼里,一心想着俘获女子玉帛回去享受,猛然受到赵军凶猛的进攻,阵脚很快被打乱,纷纷拼命后退;李牧看到匈奴队列一乱,立即命令军中击鼓,中军主力也冲杀过去。李牧左右翼出击获胜,单于本来已经惊恐不安;眼看中军又冲杀过来,鼓声、人群喊杀声、战马嘶鸣声惊天动地而来,单于吓得顾不得部下,自己掉转马头就跑。主帅一乱,匈奴兵更是一个个只顾逃命,哪里还有力量抵抗。李牧指挥部队,追杀下去。匈奴正逃走间,又遇到李牧埋伏下的军队拦路杀将出来,前后夹击,匈奴兵更是没命逃窜。这一仗,杀死匈奴十几万骑兵,缴获马匹无数。
李牧大败匈奴之后,又趁胜利之势灭了在赵北部的匈奴属国襜褴、东胡、林胡等王国,迫使单于向遥远的北方逃去,完全清除了北方的忧患。这次战役以后,过了十几年,匈奴兵还不敢来入侵赵的边境。
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逝世,悼襄王即位。悼襄王元年(前244),让乐乘代替廉颇,廉颇一怒之下,领军攻击乐乘,乐乘逃走,廉颇也就带领自己部下,投奔魏国去了。
不久,赵王派李牧带兵入侵燕国,攻下燕国的武遂(现在河北省徐水县西北的遂城镇)、方城(现在河北省固安县南)
。过了两年(前242),赵王派将军庞煖入侵燕,杀死燕将剧辛。
公元前235年,悼襄王逝世,赵王迁即位。第二年(前234),秦国派将军桓齮领兵入侵赵国武遂,赵王派扈辄领兵十万去救援,结果两军大战,扈辄阵亡,十万兵全军覆灭。桓齮杀死扈辄以后,乘胜进击,大军深入赵国境内,直向邯郸进军。赵王迁从代雁门调回李牧,任命他为大将军,迎击入侵的秦军。两军在宜安(现在河北省藁城县西南)相遇,李牧趁秦军立脚不稳,发起进攻,杀得秦军丢盔卸甲,大败而逃,桓齮也只带着几个亲随逃去。
这就是赵王迁二年(前234)李牧一却秦军。由于李牧却秦功大,赵王迁晋封李牧为武安君。武安君本来是秦国著名将领白起的封号,李牧击退秦军以后,赵王迁说:“李牧是寡人的白起”因而封为武安君。由此也可以看出赵王迁当时对李牧的倚重态度。
赵王迁四年(前232),秦军入侵,进到番吾(现在河北省平山县南),李牧再次击败秦军,解除秦的威胁。这就是李牧再却秦军。
赵王迁七年(前229),秦王政(始皇)派大将王翦领兵几十万进攻赵国,赵王又任命李牧为大将军,司马尚为副将,领兵抵抗入侵秦军。王翦知道,李牧是自己的劲敌,李牧不除,赵国难于灭亡。王翦禀告秦王,派奸细入赵国都城邯郸,用重金收买了赵王迁近臣郭开,让郭开散布流言蜚语,说什么李牧、司马尚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赵王迁一听到这些谣言,不加调查证实。立即委派宗室赵葱和齐人投奔过来的颜聚去取代李牧和司马尚。李牧接到这道命令,知道赵国已不可为,只得离军私自出逃,半路上被赵使臣捕获杀死。司马尚则被废弃不用。
又过了三个月,到了赵王迁八年(228),王翦大败赵军,杀死赵葱,攻下邯郸,赵王被俘,灭亡了赵国,邯郸成了秦国一个郡治。
苏洵说:“洎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前一句说得有道理,如果不杀李牧,秦赵还得比一下高低。但说赵用武不终,则不十分准确。赵是始终坚持抗秦的,其灭亡原因虽有很多方面,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用人不信,自毁长城”。前有赵孝成王在长平之役中以赵括代谦颇,造成长平惨败,赵军死45万人,元气大伤;继之悼襄王以乐乘代廉颇,迫使廉颇奔魏投楚,失去良将;后又有赵王迁冤杀李牧,招致赵的灭亡。所以,唐司马贞在《史记索隐述赞》中说:“颇牧不用,王迁囚虏”,是有一定道理的
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战国末期的战神--李牧(转帖)资料)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