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来自于一家美式餐厅。
虽然说这个移民国家几乎没什么自己的特色菜系,所谓的美式菜,就是各种西餐的大杂烩。
如果将所有人都算上,一共有将近四十个人,自然不可能全部挤在一起。
好在沙滩的面积足够大,而且完全属于私人所有。
在安妮的指挥下,餐厅派来的服务人员直接将沙滩布置成了接近自助烧烤的形式。
——除了已经制作好的菜肴之外,外卖中还包含需要现场烤制的牛排和水果等等。
嗯,烤水果这种在罗杰看来十分黑暗料理的玩意,在北美非常的流行,例如烤香蕉之类的。
好在食物的种类够多,倒是不用发愁找不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
端着一盘看不出什么品种的烤牛排,随便找了个空地,直接坐到了沙滩上。
私人海滩就是这一点爽,只要不往海里乱丢垃圾,做什么都不会有人来管。
就算海滩上弄得再乱,第二天起来,叫家政公司来清理一遍,又是干干净净的沙滩美景。
“怎么一个人在这?”
罗杰正在用手抓着一块烤肉往嘴里塞,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个悦耳的女声。
回头看过去,正是昨夜和自己一起度过一个美好夜晚的那个好莱坞女星。
“嗨,安妮。”
罗杰挥了挥占满油腻的右手,露出一个苦恼的表情:“叫你安妮的时候,我总觉的是在跟那个安妮说话。”
开口的时候,罗杰指了指另一边的那个安妮,乐队的队友。
安妮这个名字在北美非常的常见,就和玛丽、詹姆斯、约翰这些名字一样常见,重名率高得吓人。
眼前的这个安妮是一名很标准的白人女性,当然,这是以银幕的标准而言。
高挑、纤瘦、鼻梁挺直,符合这个国度绝大多数男性的审美。
唯一的缺陷是嘴巴有些大,平时倒是看不出来,但每当她张开嘴大笑的时候,就会显得很难看。
——和前世与她同名的那个明星很相似。
作风上也同样开放,例如看对眼了就会搞在一起什么的。
至于是否和前世那个安妮一样有着严重的公主病,以及脑袋不太灵光,由于接触的时间很短,罗杰倒是不怎么清楚。
两个世界完全不同,但却偏偏在某些人和事上有着惊人的巧合,这种奇怪的现象,罗杰早已经见怪不怪了。
“她不是喜欢别人叫她安迪吗?”
安妮-海瑟薇抿着嘴笑了笑,说道:“叫我安娜好了,这里好像没有第二个叫安娜的女孩。”
也不知这是私下里的昵称,还是顺口随便起了个名字。
这帮老美对名字的态度都很随便,罗杰见多了,也就不在意了。
粗略嚼了几口,将嘴里的肉块吞咽下去,看着两手空空的安妮-海瑟薇,疑惑地问道:“怎么不吃东西?不合胃口吗?”
“我需要节食,每天的进食量都要严格控制。”
安妮-海瑟薇给出的理由让人完全无法反驳:“新片子需要我保持很瘦的身材,最好是像那些模特一样瘦。”
无论是乐坛还是好莱坞,想要混出头,都不容易。
哪怕是外表看上去风光无比的大明星们,背地里付出的努力也同样不少。
女星们节食,男星们健身,这连敬业的基础都算不上,只能说是必须具备的条件。
乐坛明星们在这方面要好一些,好莱坞的要求,在罗杰看来简直是变态。
例如著名的橡皮人,出演蝙蝠侠的克里斯蒂安-贝尔,经常为了一部电影减去多达五六十斤的体重,拍摄下一部电影时又狂吃海喝,再加上高强度的健身,重新练出一身剽悍的肌肉。
这种行为确实很敬业,但对身体却是有着不可逆转的损伤,哪怕仅仅只是为了自己的健康考虑,罗杰也对好莱坞模式的敬业表示敬谢不敏。
还是混乐坛好,虽然同样辛苦,而且竞争比起好莱坞激烈了无数倍,但收入却更高,也更加自由。
最重要的是,乐坛的粉丝们,除了少数特定的类型,例如青春偶像、流行音乐以外,大部分粉丝对偶像的颜值要求相对较低。
出色的颜值确实有很大的加分,但差一点也无所谓。
前世的艾克索-罗斯(Axl)年龄大了之后,都胖成了Axxxxxxl,每次出现在舞台上,还是能够引起无数粉丝的尖叫和欢呼。
两人就这么闲聊着,大家都是成年人,又身处于风气无比开放的娱乐圈,对于某些事情,例如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两人都没有刻意的去回避。
安妮-海瑟薇甚至还和罗杰开起了这方面的玩笑,一言不合就开始飙车。
聊了一阵,安妮-海瑟薇突然说道:“我下一份工作要到九月初才开始,可以在你这里住一段时间吗?”
这位女明星从2001年凭借一部青春喜剧一片成名,接下来几部电影也都接连成功,迅速跨入二线,简直是开挂一般的人生剧本。
虽然好莱坞女星的收入是出了名的低,但一位当红二线,要说在洛杉矶没有自己的住处,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不过,安妮-海瑟薇自己的房子,怎么能跟奢华无比的罗杰-克里斯蒂安庄园相比?
任何人都希望享受更好的生活,安妮-海瑟薇自然也不例外。
“当然,你想住多久都可以。”
反正好听的话又不要钱,罗杰张口就来。
停顿了一下,罗杰又说道:“除了书房之外,庄园内的所有设施都对你开放。”
或许如同某些传闻一样,安妮-海瑟薇有很严重的公主病,可那又如何?
只是逢场作戏而已,又不是娶回家当老婆,哪用得着在意那么多。
和安妮-海瑟薇渡过了一个短暂的假期之后,乐队又一次重新回到了工作当中。
这段时间的工作重点依然是《大卫-鲍伊》和《波西米亚狂想曲》的宣传。
除此之外,《美国偶像》计划书的审核、投资谈判,以及《诗人与钟摆》的筹备,也要分散不少精力。
后者倒是简单,罗杰-克里斯蒂安庄园的录音室虽然设备还没有购置,但声学环境的设计和装修已经完成,只需要租赁一批设备,很快就可以开工。
倒是《美国偶像》,大卫-劳伦斯也想参与进来,经过反复的考量和讨论,【金属猴子】和【A】乐队原则上同意了这一点,但具体的细节,还需要反复的谈判,这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搞定的。
大卫-劳伦斯这么爽快,还是因为《大卫-鲍伊》的商业表现出色。
短短一个月,这张专辑在北美就卖出了170多万张的恐怖销量,可以预见的是,北美五百万销量绝对不会是这张专辑的终点。
哪怕MAD唱片和乐队要拿走收入的大头,作为全额投资人,大卫-劳伦斯的收益也绝对不会低。
收回成本,乃至于小有盈利,必然不存在任何的问题,区别只在于赚多少。
和几乎所有商人一样,大卫-劳伦斯笃信成功者会继续成功下去,自然想要抓紧抱大腿。
考虑到大卫-劳伦斯手中掌握的巨额资金流,会对《美国偶像》计划起到巨大的帮助,三支乐队也不排斥引进一个金主,来分担自己的压力和风险。
毕竟,像大卫-劳伦斯这样既有钱,又不怎么插手项目的运作,对回报率的要求又相对宽松的金主,放眼全世界,也找不出多少来。
在召集了律师和会计师,对《美国偶像》的计划书做完了初步的审核之后,罗杰就将这方面的谈判交给了MAD唱片和加里-贝尔去负责,自己只派出了律师旁听,以及对最终的合约做审核。
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不可能兼顾所有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但凡成功者,其身边必然有一个出色的团队。
在乐队暂时休息的这几天里,两张专辑的宣传工作也没有落下,MAD唱片不断投入资金,为《大卫-鲍伊》和《波西米亚狂想曲》两张专辑造势。
由于Darkness的名气更大,前者的销量比后者要高出不少。
在《大卫-鲍伊》的销量突破170万的时候,《波西米亚狂想曲》仅仅只卖出了120万张,差了接近三分之一。
但凭借着出色的质量,《波西米亚狂想曲》的口碑反而要略高一些,单日销量也渐渐追赶了上来。
可以预见的是,或许短期内《大卫-鲍伊》的销量会遥遥领先,但长远来看,过上几年,两张专辑的销量不会相差太多,甚至《波西米亚狂想曲》有很大的可能实现反超。
两张专辑都是华丽摇滚,又是同期发行,天然就会被放在一起做比较,双方之间的粉丝,经常为哪张专辑更出色而争论不休。
这是乐队想要看到的,除了某种恶趣味之外,更重要的是,有话题、有争议性,才更加方便炒作。
不需要罗杰授意,MAD唱片的宣发部门并不是一群尸位素餐的蠢货,第一时间就发现了机会。
随着一张张支票送到各大媒体,很快,几乎全北美和娱乐圈沾点边的媒体,都开始争论起《大卫-鲍伊》和《波西米亚狂想曲》谁更加优秀。
《洛杉矶时报》用了整整半张版面,对《大卫-鲍伊》大吹特吹,认为这张专辑是“自华丽摇滚这个类型的音乐出现以来,最出色、最完美、最令人着迷的专辑。”
在文章中,还引用了某位乐评人的一段话。
“你只需要听两秒钟Darkness乐队的音乐,就知道是谁唱的。
他(罗杰)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然而他创作的音乐却是惊心动魄的,我是说,唱片英雄就在那里诞生,而且被公认为是他们最出色的一张专辑。”
尽管这里的“公认”只能代表这位乐评人的立场,但这并不妨碍支持《大卫-鲍伊》的媒体们对它大量引用。
就连支持这张专辑的歌迷,也经常拿这一句话来作为佐证。
而著名乐评家史蒂文-蒙哥马利则旗帜鲜明地支持《波西米亚狂想曲》,在其专栏中公开宣称,这是摇滚音乐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专辑。
“过分的熟悉就会变得枯燥,而《波西米亚狂想曲》就是一张怪异、奇特、罕见的专辑。
在此之前,从来没有这样的音乐。
它是一首了不起的,具有开创性的摇滚抒情曲。
它真正脱离了传统摇滚的模式。
事实上,我认为,以后也不会再有哪首歌能超越它,哪怕是创作了他们的【皇后】乐队也同样很难做到。
不得不承认,这个我此前从未听闻过的乐队,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什么是震撼。”
在专栏的末尾,这位著名乐评人依照惯例,对《波西米亚狂想曲》这张专辑进行了打分。
十分,满分。
而另一张《大卫-鲍伊》,史蒂文-蒙哥马利同样给出了很高的赞誉,但不知有意还是无意,在打出9.8分之后,这位乐评家补充了一句:“和《波西米亚狂想曲》这样完美的作品相比,《大卫-鲍伊》略有瑕疵,但仍不失为一张伟大的专辑。”
这个评价,让许多《大卫-鲍伊》以及Darkness乐队的支持者感到了不满,但却说不出什么。
毕竟,在这位以挑剔而闻名的乐评家手中,9.8分已经是非常难得的高分了。
至于十分的满分,在史蒂文-蒙哥马利几十年的乐评生涯中,仅仅只给出过三次。
《波西米亚狂想曲》是第四次。
也有好事的媒体打算直接询问当事人的观点,没有显露过真身的【皇后】乐队没人找得到,媒体的目光自然聚焦到了罗杰三人身上。
不过对于这样的问题,罗杰三人从来没有给出过正面的回应,被逼得急了,干脆躲回罗杰-克里斯蒂安庄园里闭门不出,开始准备《诗人与钟摆》的录制。
有不甘心的记者试图寻找不存在的皇后乐队,却始终找不到人。
哪怕是堵到MAD唱片的高管们家门口,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个时候,媒体们才反应过来不对劲。
由《好莱坞新闻报》最先提出一个问题。
【皇后乐队到底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