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重金属的误区

重金属摇滚,作为最早的摇滚乐之一,实际上在很多人的认知中有一个误区。

认为它很“重口味”。

在西方传统的摇滚乐分类中,是没有“重金属(Heavy-Metal)”这个分类的。

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传统意义上的重金属摇滚,实际上是被划分在“硬摇滚(Hard-Rock)”这一类别中。

至于重金属这个名称,事实上是起源于亚洲。

八十年代,随着一系列不可描述的政.治环境改变,枪炮与玫瑰、黑色安息日等等,这些顶级乐队的作品得以进入太平洋对岸的市场,并在极少数歌迷群体中迅速流行起来。

以做梦、轮回、超载等乐队为代表的不可描述国度摇滚,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在那个年代,这种音乐对于太平洋对岸的大多数歌迷来说,无疑是相当重口味的。

再加上当时的歌迷们对摇滚乐一知半解,听到摇滚中有一个“金属乐”的分支,就以为金属乐就是摇滚,因而就有了重金属这个名字。

发展到后来,许多人开始认为重金属和硬摇滚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类别,甚至催生出了Heavy-Metal这个单词的诞生。

以八十年代的审美来看,重金属摇滚对太平洋对岸的歌迷们来说,确实非常重口味。

强烈失真的吉他音色,暴躁而撕裂的旋律,主唱低沉嘶哑的嗓音……

这对当时听着谭咏麟、邓丽君、费玉清、罗大佑等歌手长大的歌迷们来说,可能会觉得重金属摇滚就是这个世界上最重口味的音乐。

但事实上,在所有的摇滚类型中,重金属实际上是偏“清淡”的一类。

若是按照今天的审美,想必不会有太多人觉得重金属真的很“重”。

不提死亡金属、碾核这种极端的摇滚类型,就连年轻人最喜欢的电音,都比它重多了。

重金属摇滚中有不少诸如《欢迎来到丛林》这样【略显】暴躁的音乐,但是也不乏《变革之风(Wind.Of.Change)》这种很有小清新感觉的单曲,甚至当做民谣来听,都没有任何的问题。

不过在《阿玛拉》专辑中,相较而言,唯一一首较为柔和的,也就是这首《变革之风》了。

其它的九首歌,单纯以重金属摇滚的标准而言,都属于相对偏暴躁、嘈杂的类型。

当然,这仅仅是以“重金属摇滚”的标准来评判的。

若是和万恶的碾核相比,这张专辑可以说是干净得不能再干净。

为了给这张专辑增添足够的“轻柔风”,在录制《变革之风》的时候,安妮甚至放弃了平时惯用的电吉他,而是用上了一把木吉他。

配乐中的键盘,也被贾森换成了一架钢琴。

在不影响成曲质量的前提下,罗杰并不反对其它队友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歌曲做出适当的调整或者改动。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除了作品本身足够出色之外,如何完美地体现出乐队众人对歌曲的理解,反而是更为重要的一点。

若非如此,也不会有那么多翻唱超越原唱的事情发生了。

事实上,这反而更有助于保持专辑整体风格上的一致性。

若是全部照搬原版,不需要具备多么高的音乐素养,任何一个听歌多一点的人都能察觉出来,这压根不可能是同一支乐队的作品。

对于那些大名鼎鼎的顶级乐队,哪怕去掉主唱的人声,你也能准确地分辨出来是谁的作品。

一支乐队的标签会有很多,主唱只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点,而不是全部。

吉他手惯用的riff和效果器,贝斯音线前置还是后置,鼓的节奏……

这些都是在曲谱之外,真正构成一支乐队的关键所在。

而不仅仅只是体现在五线谱,或者主唱声音的辨识度上。

就好像乐队过去的所有作品一样。

歌词、曲谱或许是照抄,但做出来的音乐,却不是空中铁匠、AC/DC、枪炮与玫瑰的作品。

而是属于Darkness乐队,属于罗杰、安妮、理查森三人,带有强烈个人印记的作品。

无论是主唱的嗓音,还是乐器的音色、演奏的手法,都和原版有着很明显的区别。

脑海中数千首前世经典作品,只是让罗杰有一条通向成功的路,而不是直接将罗杰送上巅峰。

单纯只是模仿,别说一线,能够达到二线的门槛,已经算是极为出色的成绩了。

…………

和过去的任何一张专辑一样,《阿玛拉》在录制的过程中,众人的进度并不完全一致。

甚至录音的顺序都是不一样的。

安妮最先开始录的是吉他旋律相对简单且舒缓的《变革之风》,以求尽快恢复状态。

虽然休息的时间不长,但几周没摸吉他,肯定多少会有一些生疏,如果一上来就录《一》这样强调吉他solo的高难度歌曲,说力不从心倒是不至于,但必然会拖慢进度。

而罗杰的第一首歌,则选择了AC/DC乐队的《地狱高速(High.Way.To.Hell)》。

钢铁侠托尼-史塔克最爱的单曲之一。

单从技术性的角度来讲,这首歌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有些过于简单了。

许多人甚至会产生一种“我上我也行”的感觉。

但事实上……

不去探讨那些技术性和艺术性的问题,仅仅只看它的火爆程度就知道了。

纵观整个重金属摇滚的历史,能够和《地狱高速》相提并论的作品,永远只是有数的那么几首。

若是真的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怎么可能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依然没有人模仿出来?

说起来,这首歌还有一个有趣的梗。

AC/DC:High.Way.To.Hell。

齐柏林飞艇:Stairway.To.Heaven。

黑色安息日:Heaven.And.Hell。

齐柏林飞艇到底是不是重金属乐队尚且存在争议,罗杰在制订《摇滚圣经》系列计划的时候,也是将他们的作品归类到了布鲁斯摇滚(蓝调摇滚)中。

但若是硬要说齐柏林飞艇是一支重金属乐队,问题似乎也不是很大。

好歹有个重金属三大鼻祖的名头在,尽管他们的作品几乎没什么金属味。

如果这样算的话,三支顶尖的重金属摇滚乐队,似乎可以说是以天堂和地狱为主题,来了一场“隔空竞赛”。

以天堂和地狱为主题的摇滚歌曲很多,多到没有人能够数得清究竟有多少。

但能够出色到成为一支顶级乐队代表作,又如此直白地写进歌名里的,也就这三首了。

除了早已录完,但要等到《摇滚圣经》系列即将完结时才会发行的《天堂的阶梯(Stairway.To.Heaven)》之外,另外两首,都在《所罗门之钥》专辑中。

这两首歌,也是《重金属圣经》的绝对核心,还要再加上一首Metallica的《一(One)》。

Metallica这个名字,一度就是北美金属摇滚的代表,从他们的乐队译名就可以看出来:重金属乐队、金属乐队、金属之王乐队。

严格来讲,Metallica的主要风格应该算是介于重金属和激流金属之间,还要再加上一点速度金属的属性。

不过,作为七十年代北美最具代表性的摇滚乐队,将其归入重金属乐队当中,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毕竟在那个年代,人们还不知道什么叫做激流金属,Thrash-Metal这个概念,也是从Metallica出现之后,才被人们所定义。

不过,和其它激流金属乐队不同的是,很少有敲击乐队会像Metallica这样重视吉他,在歌曲中大量使用大段的吉他solo。

这也是他们更像重金属乐队,而不是激流乐队的主要原因。

这支乐队的成就没有必要多说,历史上最伟大的重金属摇滚乐队之一,激流金属的创始者,就足以说明他们的伟大。

在1991年莫斯科郊外的摇滚音乐节上,三支乐队吸引了共计超过两百万名歌迷,其中就有一支乐队叫做Metallica。

提到Metallica,有一首歌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那就是《一》。

这首歌几乎一度成为Metallica的标志性符号,将乐队碰上神坛的同时,也让Metallica乐队从这首歌发行之初,就再也无法走出它的阴影。

在《一》之前,3/4拍是摇滚乐中很少使用的节拍,但在这首歌中,3/4节拍却被Metallica使用到了极致,几可称之为艺术。

无论你是否喜欢重金属,无论你是否喜欢摇滚乐。

只要听过一遍,一定会爱上它。

当然,吉他solo出色的,并不仅仅只有这一首。

重金属摇滚的一大特点,本就是喜欢使用大段大段的吉他solo,如《阿玛拉》专辑中的《我亲爱的孩子(Sweet.Child.O“.Mine)》、《消失在黑暗中(Fade.To.Black)》等等,都有不逊色于《一》的、华丽到极致的吉他solo。

某种程度上来说,在《阿玛拉》和《所罗门之钥》这两张专辑中,安妮的发挥,甚至比罗杰这个主唱还要重要得多。

话说回来,罗杰在乐队里的核心地位,最大的依仗本来也不是主唱的位置,而是能够源源不断拿出出色的作品。

以三人之间的关系,也完全没有必要为“被抢去风头”这种莫名其妙的事情而担忧。

至于理查森……

这个胖子就和任何一支乐队的鼓手一样,功成名就、家财万贯、身边美女如云。

但没有人知道他是谁。

这当然是个夸张的说法,但在乐队的三人当中,胖子的知名度确实是最低的,这还是在胖子经常在媒体上高调地刷脸熟的情况下。

若是换一个低调的鼓手,恐怕真的没几个人知道他是谁了。

想起没有存在感的胖子,罗杰突然想起了前世一个很有趣的梗。

所有乐队的鼓手,他们的隐身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可以算是一种超能力了。

比如说酷玩乐队(Coldplay)的鼓手,他除了音乐之外,还客串过《权利的游戏》红色婚礼那一集,但哪怕是Coldplay乐队的粉丝,十个人中,起码也有七八个人压根没意识到,在婚礼上敲鼓的那个家伙,就是酷玩乐队的鼓手。

甚至于,在拍摄的时候,有一个群众演员问威尔-钱丕恩(酷玩的鼓手),“你是全职群众演员吗?”

威尔-钱丕恩回答道:“不,我是搞音乐的。”

群众演员:“那你有什么我可能听过的作品吗?”

威尔-钱丕恩:“???”

(注:酷玩确实有很多黑粉,但是他们的作品在欧美流行度很高,几乎是个人都听过。)

至于贝斯手……

咳,咳,让我们跳过这个让人悲伤的话题。

事实上,乐队曾对乐队的粉丝做过多次调查,结果显示,罗杰的个人粉丝是最多的,但几乎全部是因为主唱和创作者的身份而喜欢上罗杰,而不是贝斯。

哪怕罗杰再怎么为手中的琴刷存在感,粉丝们更感兴趣的,依然是罗杰的外表、身材、以及嗓音。

其次是安妮,这个问题少女具备一切吸粉的条件,出众的外表,张扬的个性,让人眼花缭乱的吉他技术,以及乐队中“第二重要”的位置。

当然,这个第二重要,是指对乐队一知半解的人眼中的。

鼓手隐身、贝斯手压根不存在,所有的光芒都聚焦在主唱和吉他手身上,这几乎是摇滚乐的普遍情况。

像Flea那种光芒压过所有人的贝斯手,只是个例中的个例。

但若是真正组建过乐队,就会知道,一个人在乐队中的地位,和他的位置无关,只看对乐队贡献的大小。

摇滚和流行音乐最大的区别在于,摇滚是团队合作的产物,每一个人都同样重要,谁也离不开谁。

假如艾克索-罗斯、安格斯-扬、罗杰-泰勒和罗格-沃特斯组建一支乐队,或许也会是一支顶级乐队,但却绝对不会是另一支枪炮与玫瑰、AC/DC、Queen、或者平克-佛洛依德。

至于胖子,这家伙的个人粉丝在乐队粉丝中的比例,已经从几年前的接近四分之一,降低到了不足五分之一。

不过有趣的是,调查结果显示,胖子的粉丝,反而是最死忠、最硬核的那一批。

无论是粉丝黏性,还是消费能力,都远远超出平均水准。

毕竟,胖子的粉丝大多自己就喜欢敲鼓,这东西可不便宜,玩得起的,家境多半差不到哪去。

这也是为什么圈内人总说鼓手有多么重要,他们的存在感确实不高,但能够为乐队带来的帮助,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所有的明星都喜欢说自己不在乎粉丝有没有钱,肯不肯为自己花钱,但私底下,谁都喜欢消费能力更强的粉丝。

说到底,明星归根结底也是一种生意,做生意的人,当然更喜欢出手大方的豪客。

第129章 亏本做品牌第217章 混合金属专辑:《黑色》第573章 到底该怎么抉择?第761章 吃独食?第269章 《天佑女王》第748章 疏漏?第580章 流血事件第614章 爱情的坟墓第301章 最佳金属乐演奏奖第458章 你退群吧第59章 达成协议第632章 麻烦第840章第564章 提前庆祝第521章 你们去抢银行啦?第68章 Encore(安可)第697章 信第538章 你一个敲鼓的……第386章 一个小目标第413章 英式入侵?第665章 致命一击第592章 我以为你在开玩笑!第774章 幼稚?第241章 爬得越高,摔得越狠第535章 鲁迅说过……第848章 重回洛杉矶第216章 温切斯特第719章 你是怎么想的?第736章第301章 最佳金属乐演奏奖第697章 信第297章 言出必行第773章 致命的弱点第433章 第一项任务完成!第272章 错误的指法第616章 《一直以来》第319章 我才是应该被捐助的穷人第85章 “乐队队长的威严”第638章 两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第523章 打包八亿?第32章 发行方确定第633章 这届创作者的素质不行第122章 教坏小孩子第303章 还是得多锻炼第484章 这家伙在搞什么?第613章 鬼才信你第646章 销量压力第190章 巡演开幕场第97章 安妮的提醒第481章 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第618章 载入史册第365章 什么叫骗?第271章 不能碰第704章 第一大股东第75 摇滚是我的梦想第238章 郊区的耶稣第798章 两个大项目第865章 超级英雄月第527章 你说过,但是我们不在乎第356章 这是误会第196章 跨世纪演出(8更)第144章 三个电话号码第645章第695章 两边下注就行了第671章 风险第668章 价值几百亿美元的大生意第437章 有钱就会变胖?第436章 这是最后一次第639章 名利场第44章 粗制滥造第437章 有钱就会变胖?第74章 尘埃落定第455章 什么时候摊牌?(第二更)第286章 财大气粗和“穷人”第298章 必须得是你第132章 生日和派对(5更)第500章 你跟安妮学坏了第421章 版权,版权!第598章 能力不足!第97章 安妮的提醒第461章 超A巨星第865章 超级英雄月第466章 三亿美元第220章 长不大的孩子第516章 浪费是可耻的行为第132章 生日和派对(5更)第125章 冲销量的歌第313章 华丽摇滚:波西米亚狂想曲第358章 八项提名第251章 一场灾难第103章 慢得不可思议的速度第300章 【摇滚控股集团】第792章 拆分和并购第149章 华丽的音乐剧式摇滚第180章 迈阿密的黄金海滩第650章 各取所需第521章 你们去抢银行啦?第213章 枪手,了解一下?第86章 好脾气的制作人(第五更)第549章 意想不到的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