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演?”
胖子楞了一下,随即立刻想起乐队此前曾经提到过的计划。
在《摇滚圣经》系列结束之后,要举办一场超大规模的巡回演出,来为这个系列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想了想,胖子摸着下巴,说道:“即使是巡演,也是可以摸鱼的吧……同样是一百场演出,平时用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我们完全可以花个三四年嘛……”
拉长每一场演出之间的间隔,显然是一个降低工作强度的“好办法”。
一般情况下,大型巡演每一场之间的间隔通常都是在三天到一周之间,具体取决于巡演的规模、歌手和乐队自身的情况等等。
间隔更长的也不是没有,如果想要偷懒的话,完全可以将每一场之间的间隔拉长到半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当然,这样做会显著增加成本。
以乐队现在的演出来说,一般情况下,巡演的团队规模会达到一百多到两百多人。
这么多人,单单只是“差旅费”方面的开支就很高了。
每多一天的行程,在饮食、住宿方面的开支都不是一笔小数目。
如果只是单纯为了偷懒,这显然是不怎么划得来的事情。
“你啊……”
罗杰对胖子有些无语,伸手指了指胖子,却是没有说什么,而是跳过这个话题,开口道:“《美丽新世界》的宣传按部就班即可,这张专辑虽然重要,但也没有太多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这段时间,有空的时候,多研究一下后边三张专辑的计划书,尤其是编曲方面,等到开始正式筹备的时候,也能省不少力气。”
在乐队刚刚成立的时候,所有的曲谱、歌词和编曲,都是由罗杰一手包办。
但随着乐队几人合作的越来越默契,在曲谱“创作”方面,安妮、胖子,还有贾森三人插手的余地不多。
但在编曲这一块,却往往是由罗杰先拿出一个方案来,然后大家一起在排练的过程中,各自提出自己的想法,合力进行完善,最终形成属于乐队自己的“版本”。
通常情况下,这项工作都是随着排练的过程逐步去完成的。
不过,若是在排练之前,每个人脑海中就已经有了大量的“想法”的话,只要几次尝试,便是可以剔除掉大量效果不太理想的“设想”,大幅度加快进度。
“其实我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了。”
胖子犹豫了一下,却是没有在这个话题上深入谈下去,而是说道:“等到正式开始筹备的时候,我们再慢慢研究吧。”
“我也是这么想的。”
罗杰点点头,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说道:“前两天西奥多过来的时候,跟我谈起过和漫威的谈判,估计短期之内不会有太明显的进展。”
漫威、二十世纪福克斯,还有乐队的三方谈判,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僵局。
主要的难点在于,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去完善“漫威电影宇宙”的规划,从而让三方都从中获得“均等的利益”。
毕竟,一个规模宏大的电影宇宙,所涉及的角色极多,完善这个宇宙所需要完成的电影、电视剧项目,数量也是不少。
如何把握不同角色的分量,保证这其中的平衡,是一个很大的难点。
这其中的困难不仅仅在于规划本身,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市场的接受程度。
比如说,如果在《复仇者联盟》当中,一开始的规划上,绿巨人所占的分量要超过钢铁侠。
但后者在观众当中更受欢迎,漫威也不可能头铁,去让绿巨人担当C位。
如果这些版权都属于一家公司,谁来挑大梁、谁去跑龙套,这倒是没什么特别值得在意的,反正肉都是烂在锅里的。
但若是这些角色的版权分属于不同的公司,就会引起不小的麻烦。
在罗杰的前世,关于蜘蛛侠和钢铁侠的“C位之争”,一直都是漫威和索尼两大公司暗中角力的焦点。
这还是《复仇者联盟》本身的“内斗”。
而二十世纪福克斯所掌握的,都是《X战警》、《神奇四侠》系列,属于独立的超级英雄系列,想要“回归”漫威电影宇宙的难度就更大了。
如此多的超级英雄,如何平衡力量体系,合理规划不同的平行世界和宇宙观等等,就足以让人头痛的。
更不要说,在完成这一切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利益”的因素。
在一开始推动谈判的时候,乐队几人就想到过,谈判的进度可能会非常的不顺利。
但近乎半年过去了,还一点进展都没有,甚至在未来的几个月内,有进展的可能性也不大,这场面却是让人没有想到的。
“说起来……”
安妮忽然选择性失忆发作,纳闷地问道:“我们为什么要拉上二十世纪福克斯一起来着?”
“因为我们不具备单独运作一个超级英雄系列的能力。”
胖子接过话题,有些无语地说道:“如果达成协议的话,我们这些版权的立项,还是要交给二十世纪福克斯来运作的。”
拍摄超级英雄电影和拍摄普通的商业电影是两个概念。
后者,只要有钱,在好莱坞随便拉起一支剧组就可以拍。
而前者,却不单单只是资金方面的问题。
可以说,除了六大,没有哪一家公司有能力独立运作自己的超级英雄电影项目。
即便是漫威,也仅仅只是完成拍摄的部分,而其它的一切,都是交给迪士尼来运作的。
“不用太在意这件事。”
罗杰摆了摆手,说道:“这批版权到我们手上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能谈成最好,能有一个不错的投资渠道。就算谈不成,继续持有这批版权也没什么坏处,随着漫威模式的成功,它们的价值只会越来越高。”
这起谈判,罗杰还确实是不算特别的在意。
正如罗杰所说的,能谈成,固然是一件好事,乐队可以有一个相当优质的投资渠道,能够以较低的风险获取高额的利益。
就算谈不成,继续将这批版权抓在手里等着升值,也不是一件坏事。
根据罗杰前世的记忆,“漫威模式”至少还有十年以上的“黄金期”。
随着超级英雄电影的不断成功,乐队手中这批版权的价值也是会随之水涨船高。
至于谈判进展不顺利的事情,确实是没必要太过在意。
好莱坞的投资,对乐队来说毕竟只是“副业”,而不是什么主要的工作。
……
一次不算正式的碰头之后,乐队又很快重新分散,奔赴北美各地,去为《美丽新世界》的宣传做预热。
等到专辑正式发行的时候,宣传通告的范围将从北美变为全球,乐队需要跑的地方也会更多。
虽然说,罗杰不怎么喜欢在媒体上“抛头露面”,但身为娱乐圈明星,这种事永远是无法避免的。
可以说,不仅仅只是工作,而是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这张专辑的宣发没有采取什么特别的手段,而是按照十分传统的方式,发布单曲、打榜、投放广告等等。
这一套从四五十年代便玩到现在,除了少数情况之外,基本上都没有太大的变化。
但很多时候,手段是否老套并不重要,只要效果出色,就是好的。
电台打榜环节没什么特别之处。
在如今这个年代,各大榜单都早已调整了“权重”,传统的广播电台所占的比例依然最高,但数字音乐平台的点播率,也成了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
至于在广告投放方面,由于实体唱片店的数量比之过去大幅度的减少,在海报等线下广告方面的投入被大幅度的削减。
同时,由于平面媒体的影响力在互联网的冲击之下剧减,这方面的投入同样也有所下降。
省下来的钱,除了少部分投入到电台和电视当中之外,绝大多数,都被投放到了互联网广告当中。
在2010年代,互联网,早已成了最重要的宣传渠道之一。
甚至在面对以年轻人为主体的消费群体时,完全可以把“之一”两个字去掉。
《美丽新世界》总计两千万美元的宣传预算,其中有一半,都是花在了网络宣传上。
掺杂在各类音乐平台和网络媒体当中的“硬广告”和软文只是标准的手段。
而在诸如News.Feed、INS等等的社交媒体上,类似于病毒式营销的话题,也在水军的引导之下,迅速扩散开来。
高额的营销投入,迅速地体现在了《美丽新世界》的销量上。
这张专辑一经发行,仅仅只是在首周,就卖出了超过五百万张实体唱片。
这个数字,也让【量子音乐】和乐队上下松了一口气。
宣传成本两千万美元,发行成本一千五百万美元,制作成本一千一百万美元。
——其中,制作成本这一块,主要的开支是支付给迭戈的团队的八百万美元薪酬。
这还是因为罗杰免去了自家录音室的“租赁费”,否则还要再多花不少钱。
乐队和【量子音乐】,总计在这张专辑上投入了四千六百万美元的巨款。
以如今这个年代的市场情况来看,这笔投资的风险可是不小。
首周的销量统计出来之后,也算是让人松了口气。
五百万的销量虽然不多,还要和分销商进行分成,但算上其中包含的限量版唱片,已经是足够收回成本了,还有一点赚头。
这张专辑,单单只是从实体唱片销售这一块,产生盈利是不成问题的,区别只是赚多少。
当然,在如今这个年代,也没有人会指望一张专辑还能像十几年前那样,为唱片公司和乐队加起来赚到超过五亿美元。
乐队的大部分宣传通告,都是在专辑正式发行之前。
而在专辑正式发行之后,乐队便是重新回到了洛杉矶,开始筹备接下来的三张专辑。
这一次,罗杰并没有和以往一样,为这三张专辑起一个新的名字,而是依旧沿用了前世的“旧名”。
另类摇滚专辑《地下丝绒与妮可》、原型摇滚专辑《脂粉猫王》,以及力量金属专辑《七把钥匙的主人》。
经过简单的讨论之后,乐队没有选择按顺序一张一张的来,而是先完成全部专辑的编曲和排练之后,再进行统一的录制。
按照罗杰几人的想法,这样的顺序,更有助于在录音阶段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
至于这个想法是否有科学依据,反正也没人在乎。
经过【量子音乐】的完善,这三张专辑被合并为一个项目,代号“Z”。
聘用的制作团队依旧是迭戈的团队,三张专辑加起来,总共要为此付出整整两千五百万美元。
这个数字要超过流行乐坛顶级制作团队的“平均价”。
但考虑到迭戈和他的团队并不要求在专辑销售中占据任何分成,这个数字反而还算是便宜了。
没钱看小说?送你现金or点币,限时1天领取!关注公·众·号【书粉基地】,免费领!
——和隔壁的好莱坞一样,顶级的制作人团队,是有资格在项目中获得分成的,而且分成比例还不低。
而若是要求他们放弃自己的分成,必然是要提高基础薪酬。
“Z”项目开始的时间是2014年的三月。
这一届的颁奖季没有乐队什么事,只是有几个不算重要的“小奖项”,罗杰几人连出面的兴趣都没有,直接以忙于新专辑的宣发为借口,让经纪人出面代领。
“Z”项目开始之后,乐队依旧是和《美丽新世界》制作期间一样,一副划水摸鱼的态度。
这也导致项目的进展远远慢于预期,再加上中间抽空参加了《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的宣传活动和首映式,也耽误了一些进度。
一直到这部电影下档之后,乐队才完成了编曲和排练的部分,开始进入正式录制的阶段。
而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是足足半年过去了。
——顺带一提,《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并没有辜负《星战》系列的名头,在全球范围内,拿下了超过二十亿美元的票房,仅次于《阿凡达》,位于电影历史票房榜的第二位。
(注:《泰坦尼克号》是重映以后才反超上去的,重映前是在《星战》的后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