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他就是如雷贯耳鼎鼎大名的周财主,这村里一半的田地都是他家的,村里许多人家田地不够种,都是租的周财主家的田地,比如王大壮家。
作为清水村最有钱的人和曾经最有权的人,周财主和李忠义的关系应该算得上非常好。这次他能顺利当上觊觎已久的里正之位,也得感谢李忠义惹了上面被撤了职。
总之,周财主以前和李忠义是同一战线的,现在可就不好说了。
周财主挺着肚子走到院子里,呵呵笑道:“金老哥别来无恙啊,到了清水村居然不先去我那里坐坐,莫不是嫌我那里寒酸?”
金捕头见了这位新任里正也是满面笑容,“岂敢岂敢!兄弟我有点公事办,办完了一准去叨扰一番。”
周财主笑了笑,又看向李忠义,这位昔日的伙伴如今可是憔悴不堪,不复之前的踌躇满志了。周财主向金捕头拱了拱手,笑道:“看在兄弟的面子上,金老哥宽限忠义兄弟几天时间,他想明白了自然就会把您的东西还回去。”
“不是哥哥我信不过兄弟,实在是在物件要紧,万万不能有了差池。”
“您放心!”周财主拍着胸脯打包票,“有兄弟我在,金老哥还不放心?我一准劝忠义兄弟想明白这事儿!”
金捕头想了想,反正这么耗下去也不是办法,不如就卖周财主一个面子,料想他也不敢糊弄自己。想到这里,金捕头皱眉道:“既如此,看在兄弟面子上,我三天后再来,若是再交不出来,就别怪哥哥的手段了!”
这周财主居然是来帮李忠义解围的,看来他们当年的战线真的很牢固!
在听到周财主那番话后,李宝珠就拉着红秀悄悄的离开了。她知道,今天这场戏唱不起来了。
有了三天的缓和时间,李忠义一定会想法子解围,还有那周财主莫名其妙的打包票也很让人怀疑。
这件事还有待观望。
费了一番功夫居然只弄出个小打小闹,实在是白费了力气。李宝珠也没办法,账册虽然在她手里,但现在还远远不是暴露的时候。金捕头和县官的关系已经不一般,谁知道更上面的衙门是不是如此?
一起以安全最为重要,至于金捕头和李忠义,如果他们以后再敢惹她,以后总有机会收拾他们。
李宝珠带着红秀回到张氏那里时,宝瑞已经乐呵呵的坐在了饭桌旁,正是午饭时间,张氏已经下了厨,用宝珠带的菜做了个腊肉炖菜,一大盆菜汤,一锅米饭。
这样一顿饭在以前是张氏过年才会做的饭菜,这几个月来由于李宝珠的接济,张氏和王大壮的伙食已经大大上升了一个水准,不必每顿都啃咸菜疙瘩和粗面馒头了。
李宝珠对张氏是打心底里的尊敬和亲切,否则也不会时常送东西回来给她们。见张氏把饭菜都做好了,便也不推辞,拉着红秀柳絮一起坐下来,热热闹闹吃了顿午饭。
张氏见李宝珠和宝瑞吃的高兴,心里更是高兴,瞧了瞧端着饭碗细嚼慢咽的红秀,开口说道:“先前婶子问你的事,红秀姑娘今年多大年纪啦?”
李宝珠又是一愣,想起之前张氏确实问了这话,疑问道:“婶子问这个干什么?红秀的年纪连我也不清楚呢。”
张氏虽然压低了声音,红秀还是听到了,她顿时脸色一红,轻声道:“奴婢今年十七了。”
一般来说,外人问女儿家年纪的,都是跟婚嫁之事有关。李宝珠自然也想到了这点,又想起那位从未见过的小海哥,心里便知道了张氏的想法。
可惜这事李宝珠做不了主,一切都看红秀的意思,如果她能看上小海哥,未尝不是件好事,也算是有了终身。
嫁入良家为妻这件事,在以前的红秀和柳絮是根本不敢想的,她们的身份注定了她们要么好运被瞧上买回家做妾,要么就是一辈子呆在教坊司。
因此李宝珠并不觉得这件事有何不可,本来她赎下红秀也是因为沈少泽,不是为了买回来做丫鬟。如果红秀愿意,她也是乐见其成。
李宝珠这么想着,就把眼睛看向了红秀,红秀也猜到了张氏的心思,脸色更是红成一片。
李宝珠见她也说出什么,何况当着这么多人,想了想,觉得这事总要和王小海见过了面,再细细询问红秀的意思才行。
却说张氏听见红秀说自己十七岁了,更是喜上眉梢,看着红秀的眼神更是热切了几分。一般来说女子及笄后便可嫁人,十七岁正是最好的年纪。
李宝珠见红秀脸色尴尬的不行,便笑道:“先吃饭吧,有什么事啊,以后慢慢再谈不迟。”
吃过饭后,几个人正坐在堂屋里纳凉说话,外面有人叫道:“娘,我回来了!”
张氏听了欢喜道:“这可不是说着人就回来了,这小子腿脚倒长呢。”
说话间进来个二十出头健壮小伙子,眉眼和王大壮有分相像,皮肤被太阳晒得微微发亮。咧嘴一笑,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
这就是张氏和王大壮的独子,名叫王小海的,因为家里那几亩地吃不饱饭,常年待在外面给人做工。
王小海一边把搭在肩膀上的袋子放到院子里,一边大跨步走到堂屋里。猛一眼看到一屋子年轻姑娘,不禁愣住了。
李宝珠和宝瑞他是认得的,还有另外两个俏丽可人的姑娘,却是眼生得紧。
张氏见他傻傻站在门口不说话,忙一把拉过一边,嗔怪道:“回来见人也不说话,连你宝珠妹妹也不认得了?”
李宝珠前两次来看望张氏和王大壮时,已经见过了王小海,此时对他微笑道:“小海哥回来了。”
“宝珠快坐,”王小海终于反应过来,匆匆瞄了一眼红秀和柳絮,便对李宝珠说道,“这两日东家那里没啥活做,我便趁着空闲回来看看爹娘。”说起来王小海从小也是跟李宝珠一起长大的,王小海年长几岁,总是以兄长自居,处处保护李宝珠。只是后来家里实在穷苦,又要接济李宝珠家里,便外出打工去了,几年下来两人已是生疏许多。前两次见面见了李宝珠的巨大变化,两人从小培养的那点青梅竹马的情谊也消散的差不多了。只是李宝珠心里始终感激张氏一家,对王小海虽然没有任何记忆,却也愿意和他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