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大饥荒的后果——爱尔兰的分离独立

熟悉英国文学史的人都知道,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文坛出现了三位知名的作家——王尔德、萧伯纳与乔伊斯,他们的作品在英国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很多人恐怕不知道,他们的故土其实是英格兰西边的一个叫爱尔兰的海岛。

(一)早期的爱尔兰

爱尔兰人是凯尔特人的后裔,他们世代住在与不列颠岛一海相望的爱尔兰岛上,6世纪时接受了罗马天主教。8世纪时,爱尔兰岛出现过统一的文明和法律,但没有实现行政上的统一。

在英格兰诺曼王朝亨利二世统治期间,绰号“强弓”的理查德伯爵于1169年率军从威尔士出征爱尔兰,这支军队由边境地区勇猛善战的重甲骑兵和优秀射手组成,对付手持战斧的凯尔特部落士兵绰绰有余。凯尔特人在正面交锋中接连失利,退避到沼泽、森林和荒山地区,他们砍倒林木,筑起一道道工事,封堵狭窄的通道,阻止英格兰军队进入纵深地带。诺曼入侵者以它占据的市镇城堡为据点,开始了对爱尔兰的殖民统治,都柏林从此成为英国人在爱尔兰的统治中心。这样,爱尔兰就成为英国的第一块殖民地,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各方面深受压迫。

都铎王朝统治时期,英格兰与爱尔兰的对立冲突加剧,通过亨利八世主导的宗教改革,英格兰脱离罗马天主教,成立国教派,改奉新教,而爱尔兰人却坚守天主教信仰。双方日益严重的宗教矛盾,遂使形同水火的殖民关系更不相容。亨利八世在1541年率兵进入爱尔兰,悍然取缔凯尔特基督教的教会,连主持凯尔特民众宗教仪式的巡回修道士也一并禁绝,强行扼杀爱尔兰岛上少得可怜的土著文化。

在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英格兰通过军事征服把全爱尔兰置于其统治之下,在爱尔兰全面推行英国的法律制度。从1603年起,英格兰强迫爱尔兰民众改奉英格兰的国教,遭致爱尔兰人的强烈抵制,同时英格兰的统治者在爱尔兰横征暴敛,强行没收爱尔兰人的土地,断绝农民的生计,爱尔兰人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纷纷铤而走险,揭竿而起。1641年,爱尔兰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全岛纷纷响应,在1643年9月宣布爱尔兰脱离英格兰独立。1649年8月,克伦威尔率军侵入爱尔主,在历时三年的烧杀掳掠中,爱尔兰尸横遍野,生灵涂炭,有一半人死于英军屠刀下或逃亡海外,三分之二的土地被侵占。

1688年“光荣革命”后,爱尔兰因支持天主教信仰的詹姆士二世,惨遭信奉新教的继承者威廉三世的血腥镇压。威廉颁布反天主教的惩治法令,驱逐或惩处天主教神职人员。

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后,为防止爱尔兰受激励起而效法,英国议会决定彻底消除其反抗力,乃于1800年通过《联合法案》ctofUnion)将爱尔兰强行并入不列颠,取消了爱尔兰作为殖民地所享有的自治议会,改在英国议会设置爱尔兰议席。“爱尔兰问题”成了英国内政事务后,英政府的政策并无改进,爱尔兰人的民族意识日渐觉醒,对自由的诉求因此益加深切。

(二)惨烈的饥荒

1845年,一种当时不为人知的病害使得爱尔兰岛的马铃薯受灾,这场灾害悄然而至,且来势凶猛,仿佛一夜之间,郁郁葱葱的田野就变成“草木皆烂,荒芜一片”该年全国有三分之一的种植面积绝收,遭病菌感染的马铃薯无法食用,可食用的马铃薯价格暴涨。到1846年9月,估计有四分之三的马铃薯收成被摧毁,对于以马铃薯为主食的爱尔兰人民而言,灾难已经降临了。1848~1849年间,马铃薯的病害再度流行,加上流行病的蔓延,爱尔兰大量人口死亡,这场惨烈的饥荒一直到1850年才开始好转。

这场饥荒带来了可怕的后果。根据当时的人口普查,爱尔兰的人口在1851年已经减少到650万,如果考虑到人口自然增长,总的人口“赤字”达到240多万。最近的研究表明,在饥荒中死亡的爱尔兰人约有110万人,毫无疑问,人口的锐减给爱尔兰社会带来了沉痛的创伤。

面对如此严重的饥荒,当时只关心谷物牲畜出口的英国政府并不关注爱尔兰人民的死活。“在饥荒的高峰时期,当岛上到处都是吃不饱肚子的穷人时,爱尔兰的码头上还堆满了一袋袋的玉米,准备出口到英格兰去”而且少得可怜的赈灾物资和救援工作也因为管理不当和中饱私囊而没有起到多少积极作用。

恶质的生活状况迫使许多走投无路的爱尔兰人漂洋过海,移民美国。但他们关怀乡土的心情始终如一,他们提供大量的海外资源,支持爱尔兰独立,爱尔兰独立运动遂成为跨大西洋的民族主义运动。

“米字旗”的来历

英格兰的国旗本来是白底正红十字旗,1707年,英格兰和苏格兰合并后,詹姆士一世在此基础上加上代表苏格兰的圣安德烈旗,为蓝底白斜十字。到1800年,爱尔兰和苏格兰合并后,又加上代表爱尔兰的圣帕特克旗白底斜红十字,英国国旗就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即通常说的“米字旗”。

饥荒与土豆

英国人彼得·格雷在他的著作

《爱尔兰大饥荒》中写道:在大饥馑发生之前,家庭主妇只知道怎样烧土豆,而把烤箱弃之不用。现在,学习烹调除了土豆以外的食物,成了她们最大的麻烦。欧洲人对土豆的依赖由此可见一斑。

(三)为独立而战

1905年,激进的革命团体新芬党(SinnFein)成立,为建立爱尔兰独立共和国积极斗争。19世纪末,在工人运动发展的基础上建立爱尔兰工会。1913年秋,都柏林电车工人罢工,被军警打死打伤者数百人,引起爱尔兰工人运动的高涨,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1914年,爱尔兰又成立民间组织爱尔兰义勇军,打击英国的统治。

1916年4月24日,爱尔兰革命组织——共和兄弟会在都柏林发动起义,成立临时共和政府,与英军血战了一个星期,遭到英国政府无情的镇压,最后该组织几乎所有的领袖均以叛国罪处决,起义者大多被关进集中营或驱逐出境。起义的失败反而激起了爱尔兰民众反抗的斗志,新芬党在1918年举行第一次大选中大获全胜,成为爱尔兰的执政党。新芬党获胜后挟民意宣布成立共和政府,并组爱尔兰共和军(IR,IrishRevolutionryrmy)抵抗英军。英警逮捕了几乎全部爱尔兰共和国议员,宣布戒严,实行恐怖统治。爱尔兰共和军化整为零组成千百支20~50人的“飞行队”在民众支持下,袭击英军巡逻队和夺取军火库。

英国在爱尔兰的统治没有安宁之日,又受到世界舆论的一致指责,被迫于1921年12月6日同爱尔兰正式签约,承认爱尔兰岛南部26个郡为“自由邦”享有自治权,北部以新教徒为主的六郡仍归属英国,爱尔兰取得自治权。1937年,爱尔兰自由邦宣布为独立的共和国,1948年12月,爱尔兰宣布脱离英联邦,次年4月,英国承认爱尔兰完全独立。

爱尔兰共和军对分割爱尔兰不满,决定用武力迫使北方诸郡加入自由邦。20世纪20年代开始就借助北爱尔兰地区天主教徒对新教徒的不满,不断发动针对英国的恐怖活动。到20世纪60年代,共和军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支持,加强了暴力活动,有时与北爱群众性政治运动交织在一起,对英国在北爱尔兰的统治构成极大的威胁。至1982年,英国因无法有效控制局势,遂宣布中止北爱尔兰的自治,改由中央派官员统治。

1993年,英国与爱尔兰共和国共同发出和平呼吁。在经过数年的波折之后,英国、爱尔兰两国政府及北爱冲突有关各方于1998年4月签署了和平协议。协议规定,北爱尔兰留在英国之内,除非在未来南北爱尔兰的大多数人民投票同意才能谋求统一。但是北爱尔兰可以建立自治政府,除了国防、外交和税收等中央权力之外,自治政府拥有立法和行政权。在2001年“九一一事件”之后,恐怖主义成为全球的共同敌人,爱尔兰共和军的暴力活动越来越不为国际社会所接受和容忍。在全球反恐的大趋势下,爱尔兰共和军开始转变。2005年,爱尔兰共和军发表结束武装斗争的声明,北爱和平进程最终得到实现。2007年5月8日,北爱尔兰新的自治政府成立,正式恢复自治,困扰英国多年的北爱尔兰问题暂时告一段落。

第41章 日不落帝国的余晖——英联邦的建立第38章 金矿争夺战——英布战争第5章 专题英国的风俗习惯第49章 一代贤相——丘吉尔第16章 征服威尔士与苏格兰的战争第50章 专 题 名门名将——蒙巴顿勋爵第12章 亨利二世主持的司法改革第30章 天主教复辟的失败——“光荣革命”第12章 亨利二世主持的司法改革第23章 血腥玛丽第41章 日不落帝国的余晖——英联邦的建立第43章 厘清敌友——协约国的建立第11章 诺曼征服第44章 英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上)第21章 亨利七世的勤勉创业第48章 英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下)第29章 叱咤风云的统帅——克伦威尔第21章 亨利七世的勤勉创业第32章 两党制的确立与工党的崛起第49章 一代贤相——丘吉尔第34章 殖民侵略的急先锋——东印度公司第50章 专 题 名门名将——蒙巴顿勋爵第42章 专题亚当· 斯密与《国富论》第54章 布莱尔与“第三条道路”第38章 金矿争夺战——英布战争第2章 引言第20章 专题绅士风度第20章 专题绅士风度第52章 国有化、福利国家与英国病第48章 英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下)第30章 天主教复辟的失败——“光荣革命”第48章 英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下)第24章 伟大的伊丽莎白女王第38章 金矿争夺战——英布战争第13章 “狮心王”的传奇人第48章 英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下)第47章 英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上)第13章 “狮心王”的传奇人第15章 议会制度的起源第30章 天主教复辟的失败——“光荣革命”第24章 伟大的伊丽莎白女王第33章 专题诗坛双圣——拜伦与雪莱第9章 丹麦金与丹麦人的统治第43章 厘清敌友——协约国的建立第6章 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主不列颠第19章 玫瑰战争的始末第20章 专题绅士风度第6章 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主不列颠第53章 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第14章 自由的奠基石——《大宪章》第17章 历时最长的战争——英法百年战争(上)第14章 自由的奠基石——《大宪章》第31章 工业革命第34章 殖民侵略的急先锋——东印度公司第51章 分崩离析的大英帝国第27章 专题最受欢迎的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第26章 “无敌舰队”的覆灭第33章 专题诗坛双圣——拜伦与雪莱第15章 议会制度的起源第35章 海军军神纳尔逊第24章 伟大的伊丽莎白女王第32章 两党制的确立与工党的崛起第3章 不列颠文明的开拓者第28章 推翻国王的暴政——英国革命第2章 引言第9章 丹麦金与丹麦人的统治第11章 诺曼征服第28章 推翻国王的暴政——英国革命第50章 专 题 名门名将——蒙巴顿勋爵第36章 开辟帝国的新领地——库克船长的探险历程第42章 专题亚当· 斯密与《国富论》第23章 血腥玛丽第17章 历时最长的战争——英法百年战争(上)第12章 亨利二世主持的司法改革第39章 大饥荒的后果——爱尔兰的分离独立第23章 血腥玛丽第18章 历时最长的战争——英法百年战争(下)第20章 专题绅士风度第4章 罗马人入侵第36章 开辟帝国的新领地——库克船长的探险历程第2章 引言第48章 英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下)第50章 专 题 名门名将——蒙巴顿勋爵第45章 英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下)第10章 专题英国贵族第15章 议会制度的起源第11章 诺曼征服第9章 丹麦金与丹麦人的统治第48章 英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下)第37章 黑奴的泪与血——罪恶的黑奴贸易第32章 两党制的确立与工党的崛起第54章 布莱尔与“第三条道路”第9章 丹麦金与丹麦人的统治第17章 历时最长的战争——英法百年战争(上)第19章 玫瑰战争的始末第51章 分崩离析的大英帝国第54章 布莱尔与“第三条道路”第14章 自由的奠基石——《大宪章》第11章 诺曼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