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孺慕”情深

得民心者得天下,人心向背决定政权的更迭,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可范文程如此郑重地提出来,还将它列为三条中最重要的一条,而且谁都能看出来,他说这条时还带着淡淡的忧虑,不得不引起多尔衮的重视。

多尔衮听完范文程的话没有说话,而是手指头有节奏地在桌案上敲击着,边敲边思索。

大清入关之后,从圈地到剃发令,无一不是高压政策,而且还制造了“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这些政策,如果是在大清军队横行天下无以匹敌之时,自然可以,残酷的镇压,完全可以摧毁大部分汉人的抵抗意志,即使有小数人还在抵抗,但却是不成气候,早晚有一天会被殄灭。

如今情势已经发生了变化,朱由榔横空出世,接连打了好几个胜仗,天下汉人无疑会心向往之。如果再实行高压政策,势必会失去汉人。

尤其在采取守势的江南一带,如果汉人反抗起来,跟明军里应外合,哪座城都守不住。龙岩之战,不是前车之鉴吗?

想到龙岩,又想到京城,想到自已的安危:“若是朱由榔命人悄悄带几颗手榴弹进京,在我必经之路上埋伏,猝不及防地扔出,我还有命在吗?”想到这里,多尔衮冷汗下来了。

“宪斗,此言甚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虽是老生常谈,但于此时,你提醒得很是时候。”

“王爷智深如海,明察入微,哪用着奴才提醒?只不过,奴才觉得这个道理不仅适于治国,亦可用于乱敌国。”

“妙!”

多尔衮一听“乱敌国”之语,立即明白范文程的用意。他的话就像在多尔衮的脑海里开了一个小口子,对付朱由榔的种种奇思妙想一下子涌了出来。

朱由榔不是取缔了士绅的利益吗?那我可以在这方面大加利用,一来我开恩科取士,把天下士子都吸引到大清朝;二来,可以利用广州的士绅给他朱由榔添点乱,要是能毁了他的军器营,或者断了他的生铁供应,手榴弹?他还能造得出来么?

多尔衮站起来,兴奋地在厅里走来走去,被多铎和博洛的信和奏折带来的坏心情,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小林子,给宪斗府里送上一篓红枣去。”多尔衮站住脚,吩咐了赵德林一句。

“谢王爷赏!”范文程连忙跪倒谢恩。

……

范文程辞去之后,多尔衮和刚林、祁充格又密议了许久,才由祁充格执笔,写了几道圣旨。一道圣旨是给多铎的,一道是给肃亲王豪格的,还有一道是给孔有德的。另外,多尔衮又亲自执笔给多铎写了一封信,详细说明京中的情势以及后续安排。

“王爷,圣旨得明日发出。”刚林看了看外边的天色,见已是酉时末,这个时辰皇宫已经下钥,任何人不得出入,要盖玉玺,得等到明天了。

当然,多尔衮是例外。

“如今是跟永历争时间,哪能等到明日?走,随本王进宫去盖玉玺。”多尔衮道。

“王爷,军国大事都在王府里议定,盖玉玺还要跑到皇宫,若是遇到急务,岂不耽误了?您看是不是……。”刚林道。

“嗯,有理。福临年纪太小,如今正在进学,军国大事说了他也不懂,一会儿本王就把玉玺取来,等他亲政时再将还回去吧。”多尔衮想了想,王府跟皇宫距离不算近,若是算上更衣、出行准备的时间,到乾清宫怎么也得半个时辰,确实不大方便。如今自己大权在握,军国大事皆决于自己,没有玉玺确实不大方便。

于是,他同意了刚林的建议。

……

过了承恩桥,来到东华门,果然见宫门已闭。

“王爷,奴才给您请安了。”守门东华门的侍卫首领是正白旗下的苏克萨哈,见到睿亲王的仪仗过来,知道他有事进宫,连忙打开宫门迎了出来,一溜小跑跑到多尔衮的轿子前打了个千。

“起轿!”

赵德林连理都没理,看都不看他,也不跟多尔衮通禀,鼻孔向天,喊了一句。

仪仗前呼后拥进了东华门,把苏克萨哈凉在当地。

苏克萨哈本来是想在睿亲王面前混个脸熟,结果热脸贴了个冷屁股,不由得有些着恼。

着恼有什么用?他一个侍卫总管敢跟皇父摄政王治气?别说是他,就算皇上、太后,哪个见了不是笑脸相迎?更何况,他这个侍卫总管还是巴结上主子多铎之后才得的。他要是稍露一点不悦,恶了睿亲王,不用旁人,多铎就能剥了他的皮!

……

福临尽管才十岁,但长得比寻常家的孩子要高一些,而且生得眉清目秀,十分俊朗,颇肖其母——圣母皇太后布尔布泰。

福临有两个母亲,分别是母后皇太后哲哲和圣母皇太后布尔布泰。哲哲和布尔布泰都来自科尔沁,两人都姓博尔济吉特,而且还是亲姑侄,只不过,哲哲是皇台吉的皇后,而布尔布泰是皇台吉的侧妃,因福临被立为皇帝,母以子贵,才被尊为皇太后。

这些规矩,跟汉人是一样的。

……

多尔衮来到乾清宫的时候,福临正在临帖。

“皇上,睿亲王来了。”太监吴良辅远远见多尔衮来了,连忙小声提醒了福临一句。

福临一听,连忙放下笔,小跑着迎了出去,见到多尔衮,一下子扑到他怀里,仰起脸,十分欢悦地问道:“皇叔父,这么晚了您怎么进宫了?”

“呵呵呵,这么大了,还是皇帝,怎么还跟孩子一样?”

多尔衮也许是自己无子的缘故,非常受用福临的这种孺慕之情,笑呵呵地挽着他进了乾清宫……。

第二十九章 辣死人的老辣椒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场关于头发的辫论第二百八十二章 乌石山大战(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两个活宝第二百二十六章 “孺慕”情深第一百九十二章 黄越之死(一)第六十八章 郑成功的异动第五十九章 军国大事小儿决第一百九十五章 吵成一团第一百六十七章 好事不好第四十章 土匪变美女第一百六十章 太阳一出万民欢第二百五十二章 一家欢喜一家愁第五十五章 避战欲效司马懿第二百三十二章 试探第二百零六章 爱听墙角的皇帝第二百三十七章 出使清营第五十一章 屠村之危第一百零二章 一个满分,一个零分第五十二章 活字印刷术传人第二百四十四章 对症下药第三百章 被囚第一百七十六章 麻将桌上的暧昧第二百二十章 劲敌第二百二十章 再论妇女解放第二百七十九章 泼天大功的诱惑第六十四章 赏你一个吻第二十七章 谁杀了皇帝?第六十三章 进退两难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上历险(四)第一百五十章 今为古用“内增高”第二十七章 聪明人被笨蛋给玩死了第五十六章 何时是个头呢第四十一章 合渣店第十五章 金殿乱如集市第六十三章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第五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求推荐票)第五十二章 吹牛是会死人的第七十九章 以退位相逼第一百二十九章 勤政殿演戏第一百六十九章 先探探虚实第九十七章 刺驾第三百一十二章 龙床岭血战(二)第七十五章 传言四起第一百七十八章 送行第一百四十七章 难道这是天意?第十七章 柳暗花明第一百二十二章 禁军有人要反第一百四十三章 干系重大猪尿泡第六十五章 吹捧的学问第二百五十章 定都何处第一百零五章 俺也诈一回降第三十三章 掺沙子(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河南大捷第二百一十章 失意快口第三十七章 一见忘情第一百七十八章 尼堪被俘第二百九十章 乌石山大战(十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御前大会第二百三十章 俺有钱连,有钱连第一百二十九章 夜战(二)第二十三章 出兵成都第四十四章 归奇=奇葩?第三十一章只见龙尾未见龙首第一百六十四章 妹妹成了皇家妇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场关于头发的辫论第二百零七章 考校第十八章 心如热炭第二百一十三章 粗汉柔情第五十五章 这不是闪人么第二百零一章 常德大战(八)第一百零六章 哀兵必胜第二百零五章 脱逃第三百一十六章 防患未然第一百四十四章 屋檐之下难低头第二百八十七章 乌石山大战(八)第二百零二章 常德大战(九)第九十九章 兵者,以正处于不败之地第二百四十四章 准老丈人受刑第四十七章 回师广州第一百五十三章 “窝里斗”还是“勾结外敌”?第一百四十四章 屋檐之下难低头第五十六章 劲敌?他也配!第八十一章 正牌子老丈人到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火烧辎重营第六十五章 母子生隙第十五章 露丝成“肉丝”第二百二十二章 两个活宝第三百一十二章 龙床岭血战(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乌石山大战(十四)第六十九章 火器营内哈提斯第九十七章 刺驾第七十四章 朱氏军事思想课(一)第八十五章 《大明周报》第一百九十五章 吵成一团第三十七章 攻守大战(二)第一百章 新领悟,更服气第二十六章 最是仓皇辞庙日第二百二十九章 身为皇族幸耶不幸耶?第九十二章 较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