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富有深意的人事安排

“王爷,皇上离京前留有口谕,令您迅速掌控京中局势,逮捕刚林、祁充格等人,封锁睿亲王府,迎接太后和皇上还京。”索尼最后对豪格说道。

豪格听了索尼通报的消息大喜,没想到太后说到做到,不可一世的多尔衮竟然真的死掉了,这可是罩在自己头上的一块乌云啊。等听说皇上下旨让他控制京中局势,自然无不听从。

当然,他也明白,所谓皇上旨意,其实就是太后的旨意罢了。只不过,如此说法,是为掩人耳目而已。

要控制京中局势,重点是控制住八旗军队不生乱子,豪格略一沉吟,说道:“遵旨!索尼,京里的情况你比较熟悉,就由你带人抓捕刚林、祁充格等多尔衮亲信,鸟无头不飞,只要控制了这两个人,大势可定。鳌拜,你带兵封锁睿亲王府,太后、皇上回京之前,严禁他府上人出入。最关键的是要解决正白旗和镶白旗,本王亲自带人去。”。

京畿卫戍部队最早设置于顺治元年,由京营八旗卫戍部队负责。最早京营八旗分方位驻防于京城,其中正、镶黄旗驻守于北方;正、镶白其驻防于东方;正、镶红旗驻防于西方;正、镶蓝旗驻防于南方。具体驻防配置分为左右两翼,拱卫京师。左翼自北而东而南,镶黄旗守卫安定门,正白旗守卫东直门,镶白旗守卫朝阳门,正蓝旗守卫崇文门;右翼则是德胜门正黄旗,西直门正红旗,阜成门镶红旗,宣武门镶蓝旗。

豪格所说的解决正白旗和镶白旗,也就是东直门和朝阳门的守卫力量。

“王爷,奴才给你推荐个人选,苏克萨哈。”

“苏克萨哈?”

“对。他被睿亲王打入死牢之后,奴才奉太后之命去看过他,他已经对太后和皇上表达了忠心。”

“那可太好了。苏克萨哈在正白旗可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若肯相助,正白旗就不在话下了。那这样,索尼,你去把苏克萨哈放出来,然后采取行动!”

“喳!”索尼和鳌拜分头行动去了。

……

由于豪格得到消息要快一些,行动更快,多尔衮留在京中的刚林和祁充格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跑被索尼带兵拿下。而且,苏克萨哈被放出之后,告诉豪格一个惊人的内幕——睿亲王府里暗藏龙袍,曾经多次试穿。

豪格闻言大喜,命鳌拜抄了睿亲王府,果然搜出了龙袍。

这下子多尔衮图谋不轨的证据算是有了,豪格立即去见代善和济尔哈朗,这两位见大局已定,只好表态支持豪格。

这下子,豪格很快就掌控了京中局势。

而在口外,布尔布泰命人在检查了惊马之后,发现马屁股上有一支小箭,这显然是造成马惊的主要原因,立即命席库特以护卫不力为由将阿喇塔拿下斩首。然后在席库特的护卫下,安然回京。

多尔衮死了,死后还被冠上谋反的罪名,依附于他的朝臣迅速遭到了清洗。不仅如此,他的二十多个福晋、侧福晋、庶福晋被豪格、济尔哈朗全盘接手,家财没收入了国库。

这个结局真是颇有讽刺意味。原先的历史上,正是多尔衮用弓弦勒死豪格,然后占了他的妻妾,而如今,却是完全反过来了。

……

豪格恢复了亲王爵位,并被太后任命为摄政王,取代多尔衮与济尔哈朗一同摄政。同时又任命了领侍卫内大臣、直文馆大学士索尼、直文馆大学士、兵部尚书洪承畴与大学士、礼部尚书范文程为辅政大臣,同样有功的鳌拜被任命为兵部侍郎、镶黄旗固山额真,罗洛浑接替豪格,授靖远大将军,暂还兵京城,待筹足粮草之后,出兵云贵。

……

多尔衮死了,朝廷人事大变,自己的老师范文程被任命为辅政大臣,顺治帝福临自然非常高兴。

他恨多尔衮,并不是从政治上考虑,一个十岁的孩子,还没有敏锐的政治感觉,主要是因为多尔衮夜宿皇宫,与母后不清不楚的关系,让他十分不快,他不希望有人分走母后的爱,稍通人事的他,更不希望自己的亲娘与他人上床——虽然满人对于男女关系没有那么看重,但从小受范文程儒家学说的教育,他的道德观念跟真正的满人已经有了很大区别。

他始终认为,母后跟多尔衮不清不楚是乱伦,所以,他幼小的心灵既恨多尔衮,对母后也有不满。

在此之前,福临始终对此耿耿于怀,感觉直不起腰来,抬不起头来。多尔衮死了,从此之后,福临的心理阴霾完全消散,笑脸多了,人也自信了许多,对母后也没有那么大的抵触情绪了,母子之间的交流也渐渐多了。

福临的这些变化,布尔布泰自然是看在了眼里,喜在心里,她一颗心完全放在儿子身上,哪能体会不到儿子的情绪变化?

“索尼是正黄旗旗下奴才,最是忠心;洪承畴才能,尤其是军事方面的才能,连你皇阿玛在世时都称赞不已,可以说,是当今大清最聪明、最有才华的一个军事奇才。被你皇阿玛招降之后,一直没有重用,为什么不重用他?不是因为他是汉人,而是想留给你用的。至于范文程,才学不用说,那是一等一的人才。他还是你的老师,有他在,你可以很快地熟悉政务啊。再过几年,等你大婚之后,有这几个人辅佐你,政务就会很顺利地上手。”布尔布泰见儿子问起人事安排的用意,非常高兴,说明儿子已经在留心政务了。

“那,也就是说,以后……”福临虽然小,但非常聪明,听母后说的都是表面上的,猛然想到一种可能,眼前一亮,语焉不详地问道。

“对,你理解的没错。母后之所以这样安排,确实是有深意的。这话你要放在肚子里,谁也不要说,明白吗?”

“是,儿子明白了。”

第二百八十一章 乌石山大战(二)第三百一十六章 防患未然第三十七章 攻守大战(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乌石山大战(十)第二百二十四章 调旗第二十五章 你先恶心到朕了第四十一章 合渣店第二十一章 李成栋凌乱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黄越之死(二)第三十章 辕门斩子?第四十九章 首次“黎明会”第三章 醍醐灌顶第十章 自承其非第一百五十六章 话说的太难听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残花败柳又逢春第一百七十一章 哥哥你错了!第六十一章 横行无敌蟹双螯第八十九章 折服全凭一句诗第一百零八章 游龙戏凤(四)第一百六十九章 先探探虚实第七十一章 孟文杰发疯了第一百九十九章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第一百九十二章 鹰卫乌海青第一百四十四章 五连杀(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海战(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孺慕”情深第一百二十七章 阿济格没上当第六十章 楸枰三局第二百二十九章 身为皇族幸耶不幸耶?第一百零五章 俺也诈一回降第九十六章 隔门传旨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上历险(六)第七十六章 帝王心思第一百七十一章 林觉复官第二十一章 父仇难报第二百六十八章 定计梧州(三)第二百四十三章 全线飘红,牛市!第一百三十四章 盘她第八十八章 恶人原是旧时交第一百三十五章 匿功第六十五章 母子生隙第三十一章 大忠还是大奸?(为冯哈布斯堡打赏加更)第二百六十三章 备好香饵钓大鱼第三百一十章 初显派系端倪第八十二章 如此请客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上历险(五)第二百二十一章 贴心贴肺的女人第二百零六章 爱听墙角的皇帝第二百三十九章 差点吐血第十五章 邪陷心肝第三十二章 欣喜若狂第九十二章 较量开始第二百七十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第一百三十六章 巧借力暗诫骄纵臣第六十章 强军思路第三十五章 酬功不知情之臣第三十三章 是不是把知情者全都杀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鳌拜发飙第二十七章 谁杀了皇帝?第四十一章 合渣店第一百三十三章 杨蕙怡身份成疑第四章 重用锦衣卫第一百四十一章 苏盛也想吃肉第一百五十四章 爷就爱打抱不平第七章 为政之难第二十六章 最是仓皇辞庙日第四十五章 妻太聪明夫太怪第一百七十七章 君恩重第二百二十四章 女秘书的志向第七十三章 这就是万全之策?第六十一章 大贤邮差第一百七十九章 就是要打皇帝的脸第二百二十五章 帝后反目第六十五章 母子生隙第二百零七章 傅山真捷才第一百一十七章 不许你祸害良家第七章 为政之难第二百二十二章 独善其身何其难第二百四十章 当兵的好找媳妇第二百四十章 当兵的好找媳妇第一百七十二章 济尔哈朗的大话第三十六章 攻守大战(一)第二百一十二章 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二百四十四章 误解圣意第一百零五章 游龙戏凤(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全线飘红,牛市!第一百七十三章 你真是个傻13第一百五十四章 马吉翔有些膨胀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济尔哈朗的大话第四章 细数“金陵四公子”第一百五十章 今为古用“内增高”第一百一十九章 都御史第七十三章 君臣争执第一百七十九章 就是要打皇帝的脸第二百一十四章 马宝入瓮第二百一十三章 粗汉柔情第一百二十章 梨花带雨泪美人第四十七章 大胆女人何其多第三十五章 避重就轻第二百一十八章 决意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