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盘她

“听阿花说,杨姑娘乃名门之后,不知道为何落到这步田地?能告诉我吗?”朱由榔问道。

杨蕙怡闻言脸色一黯,小声说道:“黄公子,请恕奴家无礼,伤心之事,不提也罢。”

确实,没人愿意提及伤心之事。

只不过,杨蕙怡如此回答却显得有些无礼。

因为她现在的身份是丫环,而不是贵小姐。

当然,她是阿花的丫环,不是朱由榔的奴婢。在不知道朱由榔身份的情况下,她这样回答也不能说不对。

“蕙怡,本小姐没要你的身契,不代表你可以无理。这位黄公子本小姐都要敬着三分,你是哪个牌位上的,敢不答话?还当自己是小姐哪?”

朱由榔没说什么,阿花不干了,瞪起眼训了杨蕙怡几句。

“阿花,别着急。杨姑娘是因为家国遭难,亲人尽殁,不忍直面往事,情有可原。”朱由榔拍拍阿花的手,让她不要发火。

接着对杨蕙怡说道:“杨姑娘,刚才阿花给你介绍,说我是黄公子。你不肯对陌生人吐露心声,可以理解。但如果我是皇帝,我想帮助你,你能说吗?”

“皇帝?”杨蕙怡猛然抬起头,望着面前这位英俊的年轻人,一副不敢相信的表情,看向戴忆花。

“没错,这就是当今皇上。蕙怡,你以为谁都可以进本小姐的房间吗?”阿花点点头说道。

“皇上?您真是皇上?”杨蕙怡再次问道。

“如假包换。”朱由榔点了点头。

“故臣之女参见皇上!”杨蕙怡闻言连忙来到朱由榔面前,跪倒行礼。叩了三个头,然后伏地不起。

“杨姑娘,回答朕刚才的问话。”朱由榔道。

“是。回皇上话,蕙怡之父乃故兵部尚书杨嗣昌。崇祯十四年父亲因襄阳被献贼所破,自觉愧对皇上信任,也因重病多年,于是自杀殉国。父亲死后,臣女三位兄长扶灵还乡安葬于老家武陵。崇祯十六年,献贼打到武陵,将我父掘墓焚尸,臣女三位兄长下落不明。”

“臣女父亲过世之后,臣女与母亲在北京府中相依为命。崇祯十七年,北京城破,闯贼、清兵相继肆虐,臣女与母亲遣散家人,一路乞讨欲回武陵寻找兄长。然而未到南直隶,就听说武陵被孔有德占领,于是只好在南直隶隐姓埋名以求苟活。”

“后来,臣女听说皇上在广州大破清兵,又接连取得漳州大捷、虎石山大捷,于是与母亲商量来广州投奔皇上。想必皇上念及先父之功,定会怜念几分。没想到,臣女母亲在途中染病,勉强挨到广州,却是一命归阴。多亏戴小姐心善,资助臣女发送了母亲,又收留了臣女,戴小姐恩德臣女没齿不忘。”

“今日得遇皇上,乃先父在天之灵保佑。唯愿皇上早日驱除鞑虏,复我大明江山,臣女得庇于戴小姐翼下心愿足矣,不想再扰皇上费心。”

杨蕙怡不紧不慢地把自己的遭遇说了一遍。

听得出,杨蕙怡读过书,说起话来有条有理,丝毫不乱。

而且,没有悲伤,没有流泪。只有听说眼前的就是皇帝时的那份惊喜,是真的。

在朱由榔听来,好像不是在说她家的事,倒像是说别人的事。

她说的这些事,仔细想来,其实都无处查考。

Wшw◆TтkΛ n◆℃O

那就盘盘她吧。

真与假一问便知。

“你三位兄长叫什么名字?”朱由榔问道。

“长兄杨山松、二兄杨山槂、三兄杨山梓。”

“在武陵有这么一个说法,‘城加三尺,桥修七里,街修半边’,是盛赞你父为家乡做的功德。不知,你听说过这个说法吗?”

“回皇上话,臣女听说过。”

“那朕有一事不明,‘城加三尺’可以理解,‘桥修七里’和‘街修半边’倒底是怎么回事?街为什么只修半边?桥真的修了七里长吗?”

朱由榔这句问话埋着很深的陷阱。

“桥修七里”并不是桥修了七里,而是在离城七里的沅水上面修了座桥而已,而且这座桥也非杨嗣昌修的,早在嘉靖年间就已经修好了。

“街修半边”是因为银两不足,只在半条街上修建了房子而已。

也有说是修了半座城。

朱由榔前世今生都没去过武陵,自然也没见过“半边街”。

所以,他想听一听杨蕙怡的解释,如果她真是杨嗣昌之女,肯定会有比较权威的说法。

当然,如果她是假冒伪劣产品,朱由榔也能听出来。

他相信,无论真假,杨蕙怡一定得回答这个问题。

真的就不必说了,若是假的,她总不能说不知,因为这是她父亲平生得意之作。

果然,朱由榔的话一问出,杨蕙怡身子微微动了一下,显然是有些慌乱。

“回皇上话,先父为了乡人方便,确实修了一座七里长的桥。而‘街修半边’……,想必是因为银两不够,所以只修了一半吧。”杨蕙怡说道。

朱由榔一听,基本就确定了,这人是假冒伪劣。

那么,她究竟是谁?处心积虑接近自己究竟有什么目的?她的背后还有什么人?

这些必须得搞清楚。

朱由榔沉吟了一会儿,决定先不揭破她,等把她身后之人挖出来再说。

只是不知道,她跟钱谦益是不是一伙的。

“杨姑娘,据朕所知,钱爱卿与你父是同年,你来到广州之后,为何不去投奔他?”朱由榔问道。

问完这句话,朱由榔死死盯着杨蕙怡,想看看她的反应。

可惜,她低着头,看不见表情。

“皇上,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可不止钱大人一人,臣女若是肯投奔他们,根本不用出京,也不会一路南下受尽苦楚。先父乃忠臣,臣女虽是女流,但决不会辱没先父名声。”杨蕙怡淡淡地答道。

朱由榔明白她的意思。

第七十二章 困兽犹斗第六章 怒打恶少第三百零一章 揭穿朱由榔的阴谋第四十七章 遇雨着凉第八十一章 歪说圣言(三)第五十八章 二王之争第二百六十三章 备好香饵钓大鱼第八十章 最合适人选是多铎第一百八十九章 施琅第八十二章 如此请客第三十章不务正业的律师第八十八章 册封风波(五)第二十四章 跟做了偷事一样第二百二十五章 吓坏春兰第三百零二章 李定国的心思第五十九章 军国大事小儿决第一百四十五章 跟吃个苍蝇一个恶心第三百零四章 露馅(祝福祖国繁荣昌盛)第三十四章 掺沙子(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残花败柳又逢春第二百二十五章 范三条第四十六章 有兵就是草头王第八十一章 歪说圣言(三)第一百二十章 三人都赚了第七十七章 战后谈心各人不同第一百六十八章 请封之忧第五十三章 民心犹似草从风第六十三章 何以解忧?唯有麻将第一百一十二章 究竟有没有鬼?第三十七章 案情大白(一)第七十八章 新婚还是发昏?第二百六十五章 给顾炎武改字第三十七章 案情大白(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狼狈的王夫之第二百八十六章 乌石山大战(七)第六十六章 卖国贼哪有好下场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朕亲临第二百零七章 考校第二百一十二章 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七十一章 孟文杰发疯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杀叛不封刀第三十三章 掺沙子(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万幸没有过夜第二百零九章 多铎偷渡第三百一十二章 龙床岭血战(二)第七十九章 以退位相逼第三十二章 会不会被冠以“反人类罪”?第一百七十五章 胎教第二百一十六章 战后第一百六十九章 巾帼不让须眉第六十二章 渴见名妓柳如是第三章 论战第十五章 邪陷心肝第一百四十九章 议政江西颇为难第五章 强卖第一百三十五章 监视第二百零九章 多铎偷渡第二十章 董小碗第二百九十八章 埋雷第八章 三个疑问第三十二章 国有诤臣不亡国第二百六十三章 备好香饵钓大鱼第一百七十三章 寿星佬上吊——活腻了第九十六章 风波定第十二章 神人护体第九章 有碍干和第一百五十章 今为古用“内增高”第九十七章 酒囊饭袋杨希仁第一百三十八章 海战(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崇阳溪之战(二)第二十六章 生男生女不一样第八十九章 只管死活不论喜悲第二百三十五章 财政困境第一百章 巧舌如簧第一百五十章 今为古用“内增高”第九十八章 刺客何人?第一百六十章 太阳一出万民欢第三百一十章 初显派系端倪第二百七十六章 牛皮将蔡人雄第三十九章 人不狠站不稳第一百二十二章 瞿式耜上书第二百一十五章 全都傻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吵成一团第三十一章只见龙尾未见龙首第一百三十五章 匿功第一百四十八章 牢骚太盛第一百章 帝王心术第三百零七章 朱由榔最信任之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屋檐之下难低头第三十章不务正业的律师第一百七十六章 麻将桌上的暧昧第一百四十二章 乱世人命贱如狗第三百二十一章 君臣知心第八十二章 赤祼祼的挑拨第九十三章 册封风波(十)第二百一十七章 护堤大战(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你真是个傻13第八章 三个疑问第一百九十六章 常德大战(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君臣作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