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当头棒喝

“嗯,不错,能想到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孺子可教也。”朱由榔点了点头道。

“万春,你的志向何在?”朱由榔又问马万春。

“回陛下,臣想去云南、广西或者贵州。”马万春显然已经料到皇上会考校自己,所以心里早就有了主意。

“为何?”朱由榔问道。

“云贵两广以及四川皆少数民族众多之地,改土归流之后,少数民族尤其是过去那些土司,必然会有许多纠纷,故而臣想去现身说法,实践陛下民族团结之新政。”

“嗯,你祖上是为石柱宣慰使,对汉民族与少数民族和谐共存有自己的处置之道,现身说法四字也算得当。你有无具体施政思路?”

“回陛下,臣未及细想,但有两条是一定会做的。第一是在‘能’字上下功夫,争取让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第二条,臣想在教化上下功夫,比如推行汉字、汉语、汉文化,又比如把《大明周报》引入等,臣想不出三五年,必然会见到成果。”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能想到‘教化’二字,朕甚嘉尔。”朱由榔点头赞道。

秦良玉见孙子几句话说得很有见地,而且得了皇上好评,乐得跟什么似的。

“元爵,你呢?”朱由榔又问高元爵。

“回陛下,臣想去陕西。”高元爵这回没有显出意气风发的样子,反而语气有些低沉地答道。

朱由榔读懂了他的心思,他这是想起了他爹随李自成造反的事,去陕西做官,一是建设家乡,二是也有替他父亲还债赎罪的意思。

“这孩子平时看着虎儿巴几的,没想到也是个有心事之人哪。”朱由榔暗自忖道。

“好吧。朕听了你们的志向和施政思路,感到非常欣慰。如今天下大势是大明正走在中兴之路上,就像红日东升,与之反对应的,曾经不可一视的满清,已走向日薄西山。朕锐意改革前朝弊病,不单单为建立一个斩新的大明王朝,更是为了建立一个万世不替的大明王朝。你们风华正茂,处于这样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朕对你们期许甚高,以国士看待而等,朕会给你们提供一个大展宏图的舞台,能否在这个舞台上演绎出你们精彩的人生,就看你们自己的了。”

朱由榔一番话,说得这帮官场新丁个个热血沸腾,恨不能立即就辞别君主就任,干出一番大事业。

“今日就来了十几个人,那朕就送你们几句话,‘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只要你们一心为君分忧,为民立命,朕容你们犯错,也给你们上升空间。若是残暴害民,欺君罔上,就算正博、万春、元爵皆朕之重臣之后,朕也绝不会看你们父祖丝毫脸面!”

“臣等谨记圣上所嘱,立身守心,绝不给圣上丢脸,也绝不会让父祖蒙羞。”瞿正博躬身答道。

“臣等谨记圣上所嘱!”众进士跟着喊道。

“好吧,朕做了不速之客,扰了你们师生的酒,可先,你不会怪朕吧?”朱由榔笑道。

“陛下这话折煞老臣了,陛下和众位大人能来臣府,臣一家不胜荣幸之至,哪会有半点怨尤?”吴炳赶紧陪着笑回话。

“你们接着喝酒吧,朕回宫了。”朱由榔说罢,起身带着众人走了。

吴炳将朱由榔一行送走之后,回到花厅,见众弟子一个个兴奋地什么似的,就连瞿正博这么稳重之人,跟高元爵也斗上了酒,只有张永祺眉头紧皱,好像有点心事似的。

吴炳想了想,感觉张永祺可能觉得皇上有些轻视他这个榜眼,连忙叫上张永祺,师徒二人移步厅外,边走边谈。

“尔成,是不是觉得皇上非常看重正博等人,轻忽了你和贞蕤?”

“老师,正博等人虽是重臣之后,但也是凭真本事考中的,皇上跟他们相熟,看重一些也在情理之中,学生不会就此心生怨尤。”

“那老师看你眉宇间似有不乐?”

“老师,学生也有报国之心,也有冲天之志,可与正博他们比,朝中人脉资源这都是先天不足啊,是以不乐。”

吴炳一听这话就明白了。

张永祺是因为听了瞿正博“向宋大人求取几名工匠和几张秘方”的话,触动了情肠,担心自己在将来的仕途上,不如瞿正博助力多多。

他处处与瞿正博相较,这是有不服气的意思在里头啊。

“尔成,为师把你叫出来,是想告诉你,殿试之时,你的策问答卷其实没有得到九位读卷大臣一致好评,相反,却是一个圈都没有。”

吴炳想了想,张永祺心高气傲,若不把他这股子傲气打掉一些,将来终究成就有限,所以决定把殿试的事说给他听。

“啊?老师,这……”果然,张永祺闻言大惊,立住脚步,惊愕地看向吴炳。

“不是你的文章不好,而是你文章中的‘垂拱而治’、‘无为而治’之语犯了圣讳,你能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一来说明你思虑甚密,二来说明你身上书生之气太浓,不懂变通。你以为正博就没有想那么深吗?错了,他想的只会比你深,而不会比你浅,但他就能做到戛然而止,触而不发。不是他圆滑,而是他对皇上有着十足的信心。”

听了吴炳的话,张永祺呆了呆,接着问道:“听老师之意,学生最后如何又得中榜眼?”

“是皇上,见前十之中没有你的答卷,问了缘故,特命为师将你的答卷找出,看了之后,说你性子绵里藏针,只是缺乏历练,还说当年唐太宗能容一个魏徵存在,朕就不能容一个张永祺?”

犹如当头棒喝,张永祺听了吴炳的话,一下子就懞了!

“原来自己这个榜眼是这么得来的啊。若非皇上大度如海,自己写了犯圣讳的话,能不能中还在两可之间,哪会被点为榜眼?可笑自己还恃才傲物,岂不是坐井观天?”

念及此,张永祺明白过来,对吴炳深施一礼:“老师苦心,学生已然明白。请老师放心吧,学生一定去掉这身傲气,扑下身子,好好做官,学生一定要做出个样子来,不负皇上与老师厚望!”

……

第一百一十五章 行拂乱其所为第一百三十二章 落难的大家闺秀第二百零二章 常德大战(九)第三百零五章 危机第二百一十六章 仁义之师进开封第二十三章 出兵成都第二百六十一章 狮子搏兔未尽全力第一百零六章 游龙戏凤(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乌石山大战(十)第七十八章 新婚还是发昏?第十二章 密谋第一百九十四章 死马当成活马医第八十二章 母慈子孝第二百一十六章 战后第八十二章 赤祼祼的挑拨第四十七章 遇雨着凉第九十六章 夏国相献计第一百三十章 因人而设军机处第九章 有碍干和第八十一章 咱爷俩怕是再不能活了第一百三十章 因人而设军机处第八十七章 梦醒忽惊人是客第五十四章 春风化雨第八十六章 册封风波(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鳌拜发飙第五十七章 儿童嬉戏图第五十一章 巧遇名医父祖第一百七十章 为了给他添堵第一百五十七章 第一个发明第八十二章 母慈子孝第五十九章 关于优商问题的争论第三十二章 国有诤臣不亡国第一百九十一章 酒楼遇险(二)第四十一章 双胞胎儿子第一百六十四章 不踩你踩谁?第二百六十五章 给顾炎武改字第二百二十二章 独善其身何其难第二百三十七章 出使清营第二百三十五章 这一招太厉害了第七十七章 自己把路都走绝了第七十九章 以退位相逼第五十章 危险悄然而至第二十三章 分工第三十六章 又一个巾帼英豪第六十八章 爱财通译第二百四十七章 挥刀斩情思第一百八十二章 咱不做荒淫无道的皇帝第六十八章 郑成功的异动第三百零五章 危机第二百一十五章 自杀式趟雷第八十八章 册封风波(五)第二百一十五章 全都傻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崇阳溪之战(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反差太大必有缘故第一百九十三章 劫后余生很庆幸第九十七章 刺驾第七十六章 圣明天子亦好色?第七十三章 这就是万全之策?第九十五章 起死回生第一百八十一章 徐贵相慌了第二百八十章 乌石山大战(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斥责瞿式耜第八十四章 杀人还要诛心?第二十七章 暂不立太子第四十六章 南京好像有些乱子第三十九章 人不狠站不稳第九章 诈降(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龙床岭血战(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做不了好人就做大恶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孺慕”情深第二百三十三章 亲人相见如仇敌第一百一十七章 狼狈的王夫之第七十六章 圣明天子亦好色?第二百四十六章 强认女婿第一百一十八章 让钱谦益出丑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上历险(六)第二百一十四章 马宝入瓮第五十九章 军国大事小儿决第一百八十九章 阿花病危第八十八章 册封风波(五)第四十二章 归奇顾怪第二百三十五章 财政困境第二百八十九章 乌石山大战(十)第八十章 战争来袭第六十一章 浪子回头金不换第一百八十三章 报恩琪格格第五十九章 关于优商问题的争论第六十一章 横行无敌蟹双螯第二百九十二章 乌石山大战(十三)第四十七章 回师广州第六十五章 母子生隙第一百二十五章 崇阳溪之战(二)第九十五章 册封风波(十二)第三章 醍醐灌顶第一百四十九章 议政江西颇为难第七十六章 被识破了第六十八章 郑成功的异动第五十八章 训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患在内不在外第二百一十一章 龙岩夜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