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册封风波(六)

“纳异族女子为妃,哪有成例?董大人莫非是指太祖纳蒙、朝鲜族妃之故事?”董永遂刚说完,有一位官员就出言反驳道。

瞿式耜认得此人,叫李在功,是礼部仪制清吏司的一名员外郞。

“是,不光太祖,成祖也有纳朝鲜族妃子之例。”董永遂答道。

“董大人差异。为保证皇室血统之纯正,史上向有‘胡妇不入宫’之说,太祖、成祖确有胡妃入宫,但那是异族上贡,而非纳求,此与今上之举不同之一;再者,蒙、高丽在当时是藩属之国,纳胡妃有和亲之意,于朝政有益无碍。而戴氏乃我国之民,倘纳其为妃,日后有了子女,不但皇室血统将不纯,也有联络外族而起祸端之可能。董大人,难道忘了华夷之辨么?”

李在功振振有词地说道。

瞿式耜皱了皱眉,李在功的说法,应该就是李永茂等人的看法,也是当今最为主流的说法。

这个说法如不驳倒,田应元就没有罪过,皇上拿他下狱,就没有正当的理由依据了,说他诽谤朕躬,居心叵测,就有乱入人罪之嫌了。

李在功说的什么“纳”和“贡”倒是在其次,在瞿式耜看来,不值一驳,但他说的他国和已国之别,倒是确难驳倒,而且,华夷之辨也早有定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也已经成为共识。

不好驳啊。

瞿式耜想了想,道:“除了远心,你们大家都是这种看法吗?”

“是。下官等都是这种看法。”众人答道。

“瞿大人,您是怎么看的?朝堂之上都议论纷纷了,可从不见您发表高见,莫非有何难言之隐?”李在功问道。

“我哪有什么难言之隐。不过,我跟大家的想法不大一样,当然也算不上什么高见,说出来,请大家指正吧。”瞿式耜道。

“下官等洗耳恭听。”董永遂道。

“我的看法是,此事应以皇上旨意为准。”瞿式耜说道。

见李在功要说话,连忙一摆手,道:“先听我把话说完。”

“我之所以这么说,原因有三。其一,皇上雄才大略,高瞻远瞩,见识远超常人,他之所以这么做,必有他的道理。其二,我朝新立,内,百废待兴;外,强敌环伺,此时此际,必须尽快结束这场争执,万历朝立长立爱之争,让万历爷四十多年不上朝,前车之鉴啊。其三,皇上早就有旨,凡治下之民,无分汉夷,皆大明子民,此时再说华夷之辨,不是太晚了吗?依我看,皇上之所以发怒,大概主因也是在此,田某人太不识大局了。”

“至于大家担心的皇家血统不纯或者联络外族而起祸端之事,我看大可不必紧张,别说我大明早就有防范外戚乱政的祖制,就是没有,也不是没有法子嘛。”瞿式耜道。

一席话不多,却是让众人都点头不已。

是啊,这是什么时候?百废待举之际,怎么能把精力放在这事上呢?是应该赶快结束。

让皇上收回圣旨会怎样?众文臣赢了会怎样?要是惹恼了皇上,不跟你们玩了,谁能担起中兴大明这副担子?瞿式耜话中之意非常明白,当今局势,离了哪个臣子都行,离了皇上不行啊。

还有,不是担心戴氏的子女会勾结外家乱政吗?这太好防范了,大概陈邦彦这个内务府大臣指使一个敬事房的太监就能办到。

即使这事不能办,满朝文武防一个有异族血统的皇子还是能防住的,办法有的是,只是不能宣之于口就是了。

“大人忠心为国,我等拜服。”董永遂和李在功默想了一会儿,终于明白了瞿式耜的苦心。

永历朝不能乱。

大明残存的一脉不能断绝。

所以,必须树立皇上的权威。那么,田应元就得受点委屈了。

……

朱由榔不是小鸡肚肠的人,不会为臣子对自己的旨意有不同意见就发怒,甚至杀人。况且,他是来自后世的灵魂,有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除非不得已,他是不会杀人的。

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这是封建统治的一个共性特点。无论朝代如何更替,这个特点是改变不了的。

在他看来,每次朝代的更替,表面上看是因为战争,其实最根本的,还是因为土地——这是农耕社会的特点决定的。

皇室子弟分封时,会分到一块免税土地,读书人只要中了秀才,有了功名,自家的土地就要免税,左邻右舍、亲戚朋友的土地也会挂靠,随着皇室子弟不断地开枝散叶,有功名的读书人也越来越多,土地兼并就会越来越烈,最终会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失地农民越来越多,遇到灾荒之年,吃不上饭的农民没有出路,就会造反,以期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就是朝代不断更替的最主要的原因。

对于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特点,朱由榔不想改变,也没有能力去改变,别说是现在,就是在他来的那个世界上,这一条也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不能改变,不意味着不能改良。他想寻找一条避免朝代更替规律的路子,比如,取消宗室封地,取消士大夫土地免税的优惠政策,禁止土地买卖,等等。

这个事非常难,朱由榔清楚,因为这些政策都涉及到了既得利益集团——也就是皇室和士大夫——的根本利益,势必会引起巨大的反弹。

这样的改良,不比跟清兵争天下的难度小。

另一样好处就是,现在还在战乱之中,科举已经停了,等到条件成熟重开科考之时,自己的政策就已经形成了,你爱来考就考,不来考就拉倒,反正只有高官厚禄,想要土地免税?没门。

当然也有一样不好之处,就是来自现在的朝中大臣的阻力……。

第九十九章 不看眼色的吕大器第二十八章 真服假服第一百四十六章 鲜花插上大牛粪第一百零二章 都打手榴弹的主意第六十三章 进退两难第一百四十一章 五味杂陈女间心第三十八章 攻守大战(三)第五十四章 只顾身家无忠义第二十四章 一触即发第二十二章 计杀二王第二百零九章 多铎偷渡第七十三章 君臣争执第二百九十八章 埋雷第一百八十八章 女儿也是传后人第五十六章 何时是个头呢第二百二十六章 “孺慕”情深第一百二十九章 夜战(二)第四十六章 有兵就是草头王第七十八章 尊严第二百三十九章 再下必杀令第九十二章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第七十七章 自己把路都走绝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吵成一团第二百三十六章 第一印象第三十五章 喊口号也能提士气第三十四章 有钱就开银行第三十七章 一见忘情第二十四章 自取其辱第六十九章 “威压”之功第六十章 强军思路第三百二十三章 御前大会第二百零八章 杨爱并不服气第八十一章 歪说圣言(三)第四十三章 掩罪欺君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眼贼”和“疤瘌脸”第一百九十二章 鹰卫乌海青第二百二十章 巡抚之争第四十八章 伤残军士第十八章 暗潮涌动第六章 糊涂蛋和精明鬼第二十四章 自取其辱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打自招第三百零九章 李定国出滇第四十八章 伤残军士第一百五十七章 第一个发明第一百六十章 尴尬了第五十三章 民心犹似草从风第七十二章 自辱者人恒辱之第三十二章 国有诤臣不亡国第四十一章 合渣店第二百九十八章 埋雷第一百二十一章 这个女人不寻常第一百一十四章 老丈人还是出气筒?第一百三十章 因人而设军机处第一百六十章 太阳一出万民欢第六十七章 贤后第二百三十五章 财政困境第一百一十八章 脱险第二百二十八章 无处可去第二百一十六章 让他们彻底死心第八十三章 行长人选第一百章 苏“政委”的快乐生活第八十三章 行长人选第七十六章 帝王心思第二十六章 最是仓皇辞庙日第十九章 顺治的心事第二百零七章 傅山真捷才第七十四章 莽汉气坏智多星第七十八章 谁因美人死,谁因美人生?第一百七十章 为了给他添堵第三十四章 一死百了第一百九十九章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第一百一十章 我要去当姑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狼狈的王夫之第一百四十三章 五连杀(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禁军有人要反第七十三章 君臣争执第四十三章 罕见“妻管严”第一百五十六章 话说的太难听了第二百七十二章 蹊跷第一百四十九章 伤口撒盐第二百六十四章 折折顾炎武的傲气第九十八章 “恩自上出”还是“雷霆之怒”?第二百六十八章 定计梧州(三)第一百零三章 巷战第三章 论战第九十二章 册封风波(九)第一百三十五章 监视第二百四十七章 军器营炸了第二十三章 出兵成都第七十一章 孟文杰发疯了第三十四章 一死百了第十一章 九江历险(一)(为签约成功加更)第六章 怒打恶少第十八章 心如热炭第一章 离奇命案第六十一章 大贤邮差第六十章 强军思路第四十三章 阿兰的秘密第一百三十七章 有人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