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出招

可事实虽说如此,但如果杨文昭真是这么想的话,陆沉只能说他有些自视甚高了。

没有谁是不可替代的。

天底下能治理国家的又不是只有儒家一家。

诸子百家,皆有璀璨理念,治国理政,俱乃好手。

儒家走了,还有法家,纵横家,名家,甚至墨家……

百家士子可都等着大展身手呢,只是大齐朝堂被儒家一直牢牢霸占,而不能崭露头角而已。

人才到处都有,能做官、能做好官的更是比比皆是。

文帝多半不会以雷霆手段将儒家从大齐朝堂上连根拔起,那是因为他身为一国之君,担心由此而产生的沉重后果。

可将儒家渐渐蚕食,陆沉相信,文帝还是有这个手段的。

当然,儒家在朝堂根深蒂固,也不是那么轻易就能被蚕食的,定会奋起反抗,至于谁胜谁负,就要靠时间来验证了。

“好好好,如让朕找到能够顶替阁老之人,定当放你告老。”

文帝似乎只是初步的试探,并没有打算立刻就将这位首辅大人赶回月桑学宫修撰经典,否则压根就不会给杨文昭顺坡下驴的机会。

默然许久,文帝忽而唏嘘道:“是朕的疏漏啊,平素对你们这些臣子,不够关心理解,今日杨阁老突然提出要告老,朕才恍然醒悟,原来杨阁老已经快七十了,这个年纪仍还坚守在朝堂之上,沥血操劳,为了大齐殚精竭虑任劳任怨,朕,于心不忍啊。”

说着望向杨文昭,仿佛真情实意道:“阁老啊,你辛苦了。”

杨文昭忙是拱手道:“为陛下分忧,乃老臣份内之事,不敢言辛苦。”

文帝叹了口气,转而看向其身后,说道:“还有言阁老,方阁老,鹤阁老,也都过六十了吧?”

那三位阁老闻言一愣,不知文帝为何突然感慨起他们的年龄来,赶忙拱手道:“有劳陛下挂心,臣等感激涕零!”

文帝叹道:“大齐素来自诩海纳百川,人才济济,可实际上呢?可用之人,着实匮乏,像尔等这般老将,为大齐操劳了一辈子,到了如此年岁,本该退居享天伦之乐,可现在看来,内阁不能没有你们,若尔等告老,大齐岂非要乱套?朕无异于断去臂膀啊!”

能当上阁老的,没有谁会是傻瓜,岂能听不出文帝这话恐怕暗含弦外之音?不由皆是一凛。

言巉忙道:“陛下此言差矣,大齐百官,各司其职,皆有卓越能力,可提拔重用入内阁者委实多如牛毛,且不说我等老朽之辈还能为陛下分忧几年,就算现在立刻退居下去,陛下也不必担心无人可用。”

“既是如此,朕也就放心了。”文帝笑了一笑,似是突发奇想,又似早有预谋,说道:“内阁好久没有注入新鲜血液了,将那般琐碎繁杂的事务全都压在你们几位老将身上,朕属实于心不忍,不如这样吧,就破例让内阁席位再增加两人,也能为你们分担一些。”

满殿俱是一惊。

增加内阁席位!

没有谁会相信文帝是真的因为体恤杨文昭等阁老,才增加席位。

恐怕掣肘、分权,才是文帝的真正用意。

因为这是秃脑袋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儿。

杨文昭似乎是没想到文帝竟然敢动真格的,一直古井无波的面容终于起了微微涟漪,沉吟半晌,拱手道:“陛下,增加内阁席位之事,是否有些过于草率了,我大齐自开国以来,便从未……”

岂料他话未说完,文帝便打断道:“这件事就这么定了,阁老应该能理解朕的良苦用心,尔等老臣为朕、为大齐如此操劳,朕若不加以体恤,视而不见,岂非要被朝野上下置以微词么。增加内阁席位,朕是经过慎重考虑的,阁老无须多言。”

文帝明显是早有准备,直到此刻,杨文昭终于有些始料未及的紧张感,问道:“不知陛下想要让谁入阁?”

“工部尚书颜秀。”文帝淡淡说道,

颜秀越众而出,拱手道:“臣在。”

文帝道:“你虽资历欠缺,但却能力过人,朕特准你进入内阁,名列第五位,希望你能不辜负朕的期望,在政事上替杨阁老等几位阁老多分担分担。”

进入内阁,是大齐为官者的毕生追求,因为这是为臣子所能追求的极致,亦是最大的殊荣!

可奇怪的是,颜秀看上去也就四十来岁,被文帝点名入阁,却是没有流露出丝毫的惊喜,面色始终如常,淡定的让人不禁怀疑,他是心性便这般,还是早就被知会过,将要进入内阁?

“谢陛下隆恩,臣定当不负陛下所望!”

颜秀谢罢,便即返回原位。

直到此刻,有些官员似乎自觉有些醒悟了。

这颜秀确实才能出众,但因非儒家门下的缘故,一直都未得到重用,可近几年来却突然节节攀升,直到坐上了工部尚书的位置,打破了只有儒家门人才能做尚书的规矩。

众官本来还纳闷,内阁为何会如此提拔重用一个外家人,可当文帝竟要让颜秀入阁的那一刻,他们好像都明白了——

原来不是内阁提拔的颜秀,而是陛下!

甚至在有些嗅觉敏锐的官员看来,文帝如此重用提拔颜秀,恐怕就是为了今日让其入阁做准备!

陛下这是要做什么?

想要打破儒家在朝堂一家独大的局面吗?

百官正自胡思乱想间,却听文帝忽而说道:“宣方无行!”

一旁的钱谨尖着嗓子喊道:“宣墨家士子方无行!”

紧跟着,一布衣进入大殿,英姿勃发,不卑不亢,正是数月前在舌儒学宴之上,宣扬强军强权之理念,将百家士子皆都说得哑口无言的墨家士子方无行!

舌儒学宴天下瞩目,百官岂能不知方无行这个堪称今年舌儒学宴最为出类拔萃之人?

可陛下为何要突然宣这墨家士子上殿?

难道是……

有些官员猛然一惊。

杨文昭面色早就阴沉下来,对文帝拱手道:“陛下召此人进来,难道是想要让其入阁吗?”

第三百七十九章 衡王进京第二十九章 盖压全场第四百六十九章 门阀第三百零九章 砸饭碗第七百六十六章 重回鼎盛第四百七十六章 谋划第五百二十章 败局第九百零八章 否认第三百二十一章 陌生第五百四十六章 明主第二百六十八章 升官第八百二十五章 借书第二百零七章 冷漠的狼王第三百章 起疑第七百五十二章 控诉第五百零三章 隔阂第五百五十六章 杀器第九百三十八章 变脸第五百四十九章 陈玄第六百三十二章 风雨前夕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路顺风第十七章 逢场作戏第九百五十八章 魅影神功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夜烧粮草第九百七十章 拖延第六百六十章 自尽第四百二十三章 枭雄第四百七十九章 施压第一百二十九章 君心难测第四百七十六章 谋划第六百一十七章 奇怪第七百一十一章 蝼蚁第五百一十六章 沉得住气第四百一十九章 归心第一百六十八章 君权臣权第七十一章 异想天开第二百九十一章 二次和谈第七百三十章 不开眼第一百九十三章 如法炮制第四百九十九章 魂魄归窍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舍得么第五百四十章 燃尽第四百二十五章 尘埃落定第七百零一章 豪杰第七十七章 彻底瓦解蛮族的计谋第八百五十三章 癫狂第四百二十九章 疑心第二百三十三章 麻烦第九百九十五章 去世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撤退第八百三十二章 商量第七百八十七章 摧毁第九百二十七章 注视第一百六十九章 险些酿成大错第三百四十章 余孽第八百二十二章 不败之地第二百二十八章 打坐第七百零二章 破城第五百三十九章 残烛第七百六十四章 态度第六百二十六章 意外第三百五十章 静观其变第三百四十五章 出招第三百零七章 歪瓜裂枣第二百二十九章 推测第三百四十七章 破例第三百零六章 松垮第一百三十章 油滑第六百零七章 歪风邪气第十四章 书香斋第五百二十四章 钦佩第五百五十二章 太极圆球第八百四十章 敕命第六百四十三章 肃清官场第八百七十四章 独夫第四百六十七章 夏侯阀第四百五十一章 天堑第四百六十章 屠戮第一百三十二章 岌岌可危的东境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没钱第七百八十二章 大开杀戒第九百四十三章 盛怒第八百零四章 上城第六百三十三章 开始第一百五十六章 慢慢玩第二百三十八章 巨额财富第六百三十章 谁笑到最后第二百六十三章 奢侈第三百零三章 极其危险第六百二十六章 意外第九百零六章 揭开第八百二十二章 不败之地第二十章 吟诗第九百六十一章 搜查第一百一十三章 还想和老子过?第五百一十四章 生意人第九百零八章 否认第四百三十八章 收礼第二百八十二章 到任第一百零一章 倭国女子